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牛黄上清丸(简称NSQW)和牛黄上清丸的主药牛黄被鸡粉替代后所得的鸡胆粉上清丸(简称JSQW)进行了抗菌作用研究。经体内、体外试验证明,2种药物对母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均无抑制作用。但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2种药物的抗菌作用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牛黄上清丸主药改变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比较药理学研究方法,对牛黄上清丸(简称NSQW)和牛黄上清丸中的主药牛黄被等量鸡胆粉取代后制得的鸡胆粉上清丸(简称JSQW)进行了免疫作用研究。结果表明,NSQW和JSQW可使小鼠血清中溶菌酶活力显著升高,而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B淋巴细胞,小鼠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美洛昔康片的解热、镇痛效果,为其在兽医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通过对新西兰兔肌肉注射蛋白胨建立致热模型以及对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乙酸溶液建立扭体疼痛反应模型,用美洛昔康片进行相应的治疗,考察其解热镇痛作用。结果显示:美洛昔康片各剂量组对由蛋白胨引起的发热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美洛昔康片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对乙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镇痛率均超过80%。研究结果表明:美洛昔康片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毒清浸膏的解热效果。方法: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致热模型和蛋白胨致热模型两种实验性发热模型。结果:温毒清浸膏对两种发热模型均具有缓慢而持久的抑制作用。结论:温毒清浸膏有良好的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5.
鸡胆汁有效成分Tau和CA的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内毒素致热法和异性蛋白致热法研究了鸡胆汁有效成分牛磺酸(Tau)和胆酸(CA)的解热镇痛作用。结果显示,低剂量Tau解热作用不显著,高剂量Tau分别对内毒素和蛋白胨所致体温升高1h和3h有显著解热作用。CA对内毒素所致发热体温无显著影响,高剂量CA对蛋白胨所致发热1-3h有显著解热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证实Tau和CA对热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七清败毒散的药效学,采用蛋白胨制成发热模型研究七清败毒散的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水肿法研究其抗炎作用;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作为试验用菌,采用肉汤试管稀释法测定七清败毒散对这3种常见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七清败毒散能够显著抑制蛋白胨所致家兔体温升高,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导致的小鼠耳肿胀,对常见的病原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七清败毒散的解热、抗炎、抑菌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7.
乳病康注射液的药效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病康注射液对奶牛乳房炎有良好的效果.采用纸片法药敏试验研究其抗菌作用;采用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试验研究活血化瘀作用;采用大鼠蛋清性足趾肿胀试验研究抗炎作用;采用2,4一二硝基苯酚2%水溶液致热家兔试验研究解热作用;采用0.6%冰醋酸致痛小鼠试验研究镇痛作用.结果:乳病康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鼠蛋清性足趾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致热家兔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对致痛小鼠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表明:乳病康注射液具有显著的抗菌、活血化瘀、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谦  宋晓红 《四川畜牧兽医》2013,40(6):22-23,25
为了验证清瘟败毒饮的解热抗炎作用,本试验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建立家兔发热模型,观察清瘟败毒饮的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清瘟败毒饮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清瘟败毒饮能明显抑制内毒素引发的家兔发热反应,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清瘟败毒饮具有一定的解热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甘胆口服液     
<正>甘胆口服液是一种专用于防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毒支原体感染的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板蓝根、甘草、人工牛黄、猪胆粉、冰片等,本  相似文献   

10.
“强力热痛宁”注射液为纯中药兽用注射剂,具有解热镇痛之功效,主治感冒高热、疼痛。主要药效学试验研究结果如下:①对大肠杆菌内毒素高热家兔模型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②能明显增加小鼠热刺激的痛阈值;延长小鼠化学刺激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③能明显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但对大鼠足跖肿胀无明显作用。结果提示:“强力热痛宁”注射液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鸡痢灵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以 2 0 0 %的鸡痢灵水煎液对致热家兔腹腔注射 ,其体温升高低于对照组 1.2℃ ;对蛋清所致大白鼠足踝肿胀的抑制 ,给药组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 ,但较地塞米松组差 ;对扭体法和热板法所致的小鼠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P<0 .0 1) ,说明该方有很好的解热、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炎消热清的镇痛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炎消热清(AEE)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考察AEE的镇痛效果,并观察热刺激下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氟哌啶醇(Hal)、L-色氨酸(L-Trp)、赛庚啶(CYP)等药物对AEE镇痛作用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热刺激所致疼痛小鼠全脑中的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表明,AEE可明显减少醋酸扭体试验中小鼠的扭体次数,降低热刺激小鼠疼痛反应;可显著降低热刺激所致疼痛小鼠全脑中PGE2的含量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痛觉的敏感度,与氟哌啶醇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与L-色氨酸和赛庚啶之间拮抗效应显著。说明AEE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镇痛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小鼠全脑中的PGE2含量以及增加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阻断多巴胺(DA)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比较药理学研究方法,观察了中胆红素培植牛黄,低胆红素培植牛黄和天然牛黄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及蛋白胨所致大鼠发热体温和正常体温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3种牛黄均能寺降低大肠杆菌内毒素和蛋白胨所致大鼠的发热体温,其中,低胆红素培植牛黄的解热作用强于天然牛黄和中胆红素培植牛黄。  相似文献   

14.
藏药"十三味红花丸"对NDV的抑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10日龄SPF鸡胚,对藏药“十三味红花丸”进行了人工感染NDV的抑制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藏药药液(1g/mL)用2倍、4倍和6倍稀释,对鸡胚感染NDV的保护率分别达100%、90%和80%,比NDV强毒对照组分别提高80、70和60个百分点,NDV强毒接种鸡胚囊液NDV血凝效价明显高于NDV强毒+藏药药液鸡胚尿囊液NDV血凝效价。试验结果表明,藏药“十三味红花丸”对NDV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水扬酸钠具有抗风湿、消炎和解热镇痛的作用,临床上主要作为抗风湿药,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风湿等治疗。其副作用主要有:①对胃刺激增大,易形成胃溃疡;②胃出血,使胃溃疡加重;③使凝血时间延长;④引起过敏反应,常见荨麻疹、血管神  相似文献   

16.
肝脏病是养鸡中比较重要的疾病,业界都在寻找治疗这一病症的方法。本根据中兽医理论和多年的研究,探讨肝复康对鸡肝脏病的作用,对鸡进行利胆、抗炎、镇痛、止血、解热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肝复康对鸡有抗炎及利胆作用,肝复康组明显优于空白对照,但不如阳性对照组;有明显的镇病作用及缩短凝血时间作用;其解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党参茎叶黄芪粉对鸡的免疫增强作用,本试验对党参茎叶黄芪粉在体外和体内对提高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进行了研究。体外试验,首先测定了党参茎叶黄芪粉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然后在安全浓度下测定党参茎叶黄芪粉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内试验,将党参茎叶黄芪粉分7个剂量饮水给药于雏鸡,另设药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其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雏鸡的免疫增强作用及对鸡的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党参茎叶黄芪粉对鸡淋巴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为7.813μg·mL~(-1),在7.813~0.016μg·mL~(-1)范围内单独能显著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在7.813~1.953μg·mL~(-1)范围内能协同植物血凝素(PHA)显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体内试验表明,0.1%的党参茎叶黄芪粉能显著提高血清抗体效价从而增强体液免疫,并能提高日均增重,对鸡的生长和健康无不良影响。研究表明,党参茎叶黄芪粉在体外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有较强的细胞增殖作用;党参茎叶黄芪粉以0.1%比例饮水配合新城疫疫苗免疫雏鸡的效果最好,可以作为临床试验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蓝藻粉对崇仁麻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对肝脏和肾脏组织的病理毒理作用,试验选择34日龄的崇仁麻鸡140只,以蓝藻粉替代基础日粮中不同比例(0、10%、20%、50%)的豆粕,分别在饲喂第7,14,21,28,35天称量鸡的体重并采用H.E.染色研究鸡肝脏和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蓝藻粉替代基础日粮中的豆粕会对崇仁麻鸡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与蓝藻粉的添加量存在一定的剂量关系;蓝藻粉替代基础日粮中一定比例的豆粕饲喂崇仁麻鸡,鸡的肝脏和肾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说明蓝藻粉中微囊藻毒素对鸡的生长有病理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乳腺康注射液体内外药效。体外药效采用牛津杯法对其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体内药效采用热板法及醋酸致小鼠扭体的镇痛模型、二甲苯及鸡蛋清致炎模型、2,4-二硝基酚及干酵母致大鼠发热6种经典药理模型,对乳腺康注射液进行镇痛、抗炎、解热的药效研究。结果显示,乳腺康注射液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显著的体外抑制作用,中、高剂量能极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极显著减少醋酸所致扭体次数(P<0.01),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及鸡蛋清致小鼠足跖肿胀度(P<0.05),中、高剂量组对2,4-二硝基酚引起的发热在1.5~2.0及3.0~3.5 h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0.05),对干酵母所引起的大鼠发热在1.0~3.5 h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0.05)。结果表明,乳腺康注射液能明显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且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20.
《饲料工业》2019,(21):30-34
为探讨植物乳杆菌(L)、乳酸片球菌(P)、凝结芽孢杆菌(B)及三种菌混合培养液对黄曲霉的抑菌作用,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对三种菌及其混合培养的上清浓缩液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菌及其混合培养的上清浓缩液均对黄曲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及其三者混合培养的上清浓缩液的抑菌直径分别为(15.860±0.050)、(15.737±0.155)、(14.287±0.096) mm和(15.173±0.032) mm,其中植物乳杆菌和乳酸片球菌的抑菌直径最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