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发酵温度和水分对菜籽粕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酵母菌、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菌种对菜籽粕进行固态发酵,测定温度和水分对菜籽粕发酵品质的影响。发酵温度为30℃、35℃和40℃,水分含量为35%和40%。结果表明,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菜籽粕品质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发酵菜籽粕的pH、酸结合力均极显著低于未发酵菜籽粕(P<0.01),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未发酵菜籽粕(P<0.01);温度为35℃,水分为40%条件下发酵的菜籽粕pH最低,粗蛋白含量最高,酸结合力、粗纤维含量均较低,且显著低于未发酵菜籽粕(P<0.01),可作为菜籽粕发酵的适宜温度和水分。  相似文献   

2.
以胡萝卜、番茄为辅料,麦芽为主料发酵酿制成格瓦斯饮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胡萝卜、番茄格瓦斯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麦芽汁:胡萝卜汁:番茄汁=5:3:2,乳酸菌(L.b:S.t=1:1)和啤酒酵母菌的接入量为3.0%(v/v),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比例为2:1,温度为35℃,发酵24h。发酵后含糖量调整为10%,pH值4.0,酒精度1.0%,巴氏灭菌65℃、30min。  相似文献   

3.
添加甜酒曲对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使用活性干酵母发酵馒头的基础上,分别添加甜酒曲和/或乳酸菌发酵的老面团,研究甜酒曲即根霉菌对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首先对甜酒曲的添加量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发现添加量为1.0%时馒头的感官评价得分最高为7.78分。不同菌种发酵的馒头样品其感官评价结果比较显示:添加甜酒曲的样品评分较高,其中酵母菌和根霉菌混合发酵的馒头评分最高;酵母菌、乳酸菌和根霉菌三者混合发酵的样品得分稍低;而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的馒头感官评分最低。由此看出,添加甜酒曲即具有糖化作用的根霉菌,使得馒头口感较甜,风味较佳,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添加菌剂(mI)对鸡粪稻壳堆肥进程及产品质量的影响,实现鸡粪工厂化堆肥处理和商品有机肥生产的过程控制,本试验以鸡粪和稻壳为堆肥原料,以是否添加菌剂[菌剂以枯草芽孢杆菌和绿色木霉为主]为试验处理,进行了为期40天的条垛式堆肥研究,并对堆肥进程和质量的相关指标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K和MA处理的堆温维持在50℃以上的天数分别为21天和22天,均达到了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试验结束时,CK和MA处理的pH值、EC值、含水率等一系列过程参数和腐熟度参数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实际生产中应进行菌剂的空白对比试验,以免盲目使用增加成本。此外,堆肥物料固相碳氮比初始值较高,严重减缓了堆肥进程,为加快堆肥进程,需对堆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5.
木耳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改良盐碱土壤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食用菌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改良盐碱土壤的潜力。笔者研究了木耳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的物理指标,并用混合肥施用盐碱土壤栽培大蒜,测定大蒜苗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比例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栽培大蒜(对照组),大蒜苗生长指标好于不添加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木耳菌糠和鸡粪的盐碱土壤栽培大蒜(发酵组),大蒜苗生长指标好于仅添加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也明显好于不添加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空白组),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交互试验数据分析,混合堆肥的最佳条件:菌糠添加量15%,鸡粪添加量8%,堆肥含水量45%。由此说明,盐碱土壤添加木耳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物,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对于农业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添加糠醛渣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加快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腐熟化进程、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于2011年5月在北京市香山公园,以春季园林绿化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当比例干鸡粪进行高温堆肥试验,主要研究了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体系中加入糠醛渣后温度、全氮、C/N比、植物抑制物质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的最高温度为46℃,GI值最高为71%,未达到堆肥腐熟要求;添加糠醛渣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在堆肥第3天后进入高温分解阶段,持续时间为14天,较仅添加鸡粪的处理2进入高温分解时间提前了2天,高温持续时间延长了4天。至堆肥结束,添加糠醛渣的处理3全氮含量较处理2增加了12.4%,较处理1增加了36%,3种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73%、87%、90%。添加糠醛渣的处理3可以显著增加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产品的N、P、K养分含量,降低产品容重,提高堆肥总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改善堆肥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同时发酵(用乳酸菌和酵母菌同时加入猕猴桃汁和纯牛奶的混合物中发酵成酒)和分别发酵(先在混合物中加入乳酸菌发酵乳形成酸奶,再加入酵母菌发酵成酒)制备猕猴桃奶酒,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猕猴桃奶酒的工艺,并对两种工艺制备的猕猴桃奶酒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影响猕猴桃酸奶酒的因素即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酵母菌接种量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乳酸菌接种量3%,酵母菌接种量2%,33 ℃下发酵16 d,成品酒精度为5.9%(V/V);分别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乳酸菌接种量3%,酵母菌接种量4%,33 ℃下发酵16 d,成品酒精度为6.9%(V/V)。再结合感官品质评价得出,分别发酵制得的猕猴桃奶酒的品质更好,具有猕猴桃酸奶酒独特的乳香和酒香。  相似文献   

8.
不同异位发酵床垫料的粪污处理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比较不同垫料的猪粪水消纳能力,本试验利用微生物异位发酵床技术,以锯末和稻壳为垫料,比较分析不同垫料配比的发酵工艺、发酵产物的理化性质及粪污消纳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垫料含水量为70%的情况下,各垫料均能正常发酵。垫料温度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垫料的55℃以上高温期均维持了20天以上,其中稻壳垫料的最高温度达到了69.5℃。垫料发酵过程中为弱碱性,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不同垫料的有机碳含量变化均不大,但氮含量不断减少,磷和钾含量有所上升。锯末垫料的粪污消纳能力是稻壳垫料的2倍,锯末比稻壳更适合用做发酵床的垫料。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中小型养鸡企业中粪污影响鸡健康和污染环境的问题,本试验选用不同菌种组合、垫料组成对鸡粪原位收集发酵效果的对比,研究鸡粪原位收集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原位发酵温度的区间在32~60℃。菌可乐组在不同垫料组成的原位收集中表现出发酵效果优于其他菌种组合。固氮效果最好的是A(奋肥菌)试验组。总磷富集程度最好的是C(福农)、E(菌可乐)两组分别达到31.69%和16.09%。总钾富集程度最好的是C(福农)、E(菌可乐)两组分别达到9.88%和12.84%。结果表明在原位收集中菌可乐组总体发酵效果优于其他试验组。  相似文献   

10.
不同发酵条件对玉米秸粉高温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秸粉为发酵原料,在半封闭的发泡聚苯乙烯保温箱内,控制发酵原料总含水量60%,研究了不同碳氮比(C/N)、不同氮源及配比、不同通风控温范围及不同EM菌添加量对发酵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烘干鸡粪为氮源, C/N 30:1的处理,前期发酵升温快,高温持续时间长;尿素 硫酸铵 烘干鸡粪的处理升温最快;55-60℃的通风控温范围能有效延长高温发酵时间;添加EM菌对提高发酵初期的温度有一定作用,但最高发酵温度与对照相近。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稻壳生物质炭应用于羊粪堆肥过程中氮素的转化去向与固定途径,以羊粪、食用菌渣、450℃和650℃热解的稻壳生物质炭为原料,采用室外高温好氧堆肥方法,监测堆肥体氨挥发总量及不同形态氮素含量;采用室内吸附解吸浸提方法,分别对经稻壳生物质炭吸附后、稻壳生物质炭解吸后的浸提样品进行水溶性总氮、铵态氮含量等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对比CK,BC450、BC650处理的氨挥发累积量分别降低了68.99%、75.09%、氮素固持率分别提高了26.2%、33.1%,降低了堆肥体水溶性总氮、铵态氮、腐殖态氮,提高了堆肥体微生物量氮,其中BC650处理的作用效应强于BC450处理;稻壳生物质炭对相同氮素含量载体进行吸附浸提后,BC450、BC650处理的氮素载体中全氮含量分别较吸附前降低了21.79%、28.6%,铵态氮含量分别降低了13.68%、32.45%;稻壳生物质炭解吸之后,BC650处理解吸液中的全氮、铵态氮含量均显著大于BC450处理;堆肥过程中生物质炭对氮素物理与化学吸附作用并存,吸附的氮素未能提高堆肥体的腐殖态氮含量,并且具有可逆解吸性,其中650℃热解的生物质炭比450℃热解的生物质炭具有更强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12.
几种固形物料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栽培基质化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孙敏  奥岩松 《华北农学报》2004,19(1):102-106
对6种有机物料泥炭、砻糠、木屑、鸡粪、草屑和风化煤及无机物料珍珠岩的比重、容重、孔隙度、含水量等物理性状,以及化学成分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的4种金属元素(K、Ca、Mg和Fe)含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珍珠岩、砻糠和草屑的总孔隙度大,容重小,其饱和持水量较大。泥炭的pH值最低,而砻糠则很高,其他物料较为适中。鸡粪、砻糠和草屑的Ec值较高,其中鸡粪中的NH4-N和K^ 含量很高,砻糠的K^ 含量和草屑的NH4-N较高。按照理想化栽培基质对理化性状的要求,并考虑物料成本,提出用鸡粪 泥炭 砻糠 风化煤(或木屑、草屑、珍珠岩)以一定比例进行复合为宜。  相似文献   

13.
典型畜禽粪便配伍食用菌菌渣堆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三种典型畜禽粪便工厂化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物理化学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典型禽畜粪便和食用菌菌渣废弃物有机肥料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分别以新鲜牛粪、猪粪和鸡粪配以2倍质量(DW)的食用菌菌渣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了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铵态氮、硝态氮和发芽指数等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堆肥过程中牛粪、鸡粪和猪粪处理在55 ℃以上的持续时间均超过15 天,堆体温度均超过70 ℃。堆肥结束时,猪粪、鸡粪、牛粪处理的pH值分别为7.59、7.81、7.48,符合腐熟堆肥pH值在 5.5 ~ 8.5的一般标准,种子发芽指数(GI)均大于80%,总养分(N+P2O5+K2O)分别为4.31%、5.01%、4.57%,只有鸡粪处理满足有机肥养分标准(NY525-2012)。堆肥过程中各处理铵态氮含量逐渐下降,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至堆肥结束时牛粪、鸡粪和猪粪处理铵态氮的减少量分别为45.6%、29.2%、33.9%,而相应地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到2.59 g kg-1、2.57 g kg-1、2.15 g kg-1。[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适度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进行堆肥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翻堆频率对中药渣堆肥过程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翻堆频率对中药渣堆肥过程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中试规模的条垛式堆肥系统,研究了中药渣堆肥过程中温度、全碳、全氮、全磷、全钾、C/N、pH、GI及表观特征变化和堆肥产品的质量特征。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翻堆(A1)、每5天翻一次(A2)、每10天翻一次(A3)、每15天翻一次(A4)、每20天翻一次(A5)、每25天翻一次(A6)。结果表明:高温(≥50℃)持续时间以A3最长,达44天;与A1相比,A4、A5和A6的全碳含量分别减少了0.35%、1.73%和1.61%;A2、A3、A4和A6的全氮含量分别减少了5.32%、8.40%、5.25%和1.44%;A2、A3、A4、A5和A6的全磷含量且分别增加了4.82%、9.64%、6.83%、8.03%和2.01%;A2、A3、A4、A5和A6的全钾含量分别增加了6.18%、5.38%、2.96%、8.33%和4.03%;GI分别提高了35.15%、33.23%、31.30%、28.89%和17.01%,而C/N和pH差异不大。成熟中药渣中的C含量为36.0%,N含量比猪粪、鸡粪、羊粪、鸭粪及鹅粪分别高25.97%、17.12%、28.81%、41.20%和41.91%。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后认为,在中试规模的条垛式堆肥系统中进行中药渣堆肥时,以每10天翻堆一次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海带发酵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带为主要原料,经乳酸发酵,再经调配、杀菌、灌装等工艺得到海带发酵饮料。试验表明,海带发酵的最佳条件为:乳酸菌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39℃,发酵时间为12h;海带发酵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海带发酵原汁50%、柠檬酸0.08%、白砂糖2%。  相似文献   

16.
嗜温性乳酸菌发酵乳饮料是以牛乳、白砂糖、嗜温性乳酸菌为主要原料,经过均质、杀菌、发酵、调配糖水等加工工艺而制成的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发酵风味醇厚的活性乳酸菌饮料。试验结果表明:灭菌牛乳接种0.02%的嗜温性乳酸菌,经过31℃,14 h培养发酵,再与质量分数8%的蔗糖、0.5%的复合稳定剂混合液按照体积比3∶2调配,即可得到优质嗜温性乳酸菌发酵的乳饮料。  相似文献   

17.
菠菜汁复合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菠菜汁乳酸发酵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生产流程及主要工艺参数,生产出色泽纯正、风味优良、质地细腻的乳酸发酵菠菜汁。菠菜汁发酵的主要参数是:保加利亚乳杆菌与从酸马乳中初步分离得到的乳酸菌群及肠膜明串珠菌的比例为1∶1∶1,接种量为3%,番茄汁和水的比例为2∶1,发酵温度为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