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几种有机高聚物包膜肥料养分释放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浸泡法对三种有机高聚物包膜控释肥Osmocote、Meister和国内包膜肥试样的养分释放速率进行了比较。研究了30℃下三种控释肥料N、水溶性P2O5、水溶性K2O的累积溶出率差异,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三种包膜控释肥养分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三种包膜控释肥的养分释放速率明显加快,但同一肥料三种养分的释放速率不一致,肥料仅标明一种元素的释放期不合规范;选取适当的膜材料是有机高聚物包膜控释肥控制养分释放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甜瓜在不同栽培介质下(土壤和基质)对2 种包膜材料尿素的适应性,通过盆栽试验利用接触施肥的方式研究了硫包衣尿素(SCU)和树脂包膜尿素(ESN)在不同介质栽培下的释放特性及对甜瓜营养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栽培介质下施用同等养分含量的2种包膜尿素可以明显促进甜瓜植株生长,提高甜瓜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根系活力,且作用效果明显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对比2 种包膜尿素,ESN因为前期氮素释放效率大于SCU,故对甜瓜营养期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促进作用好于SCU;对比2 种栽培介质,2 种包膜尿素分别与基质配施下甜瓜的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根系活力均大于与土壤配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416-A”回归最优设计研究Ca(NO3)2?4H2O、KNO3、NH4H2PO4、MgSO4?7H2O对水培白菜的产量效应。数学模拟建立了四种肥料与白菜产量的回归方程:y=97.808-4.337x1+3.445x2-2.690x3+8.299x4-6.894x1x2+17.331x1x3-7.389x1x4-3.191x2x3+6.364x2x4+0.063x3x4-9.629x12-17.150x22-17.915x32-24.066x42。经检验回归关系显著,并对回归系数进行了检验。从回归方程可得:MgSO4?7H2O对产量以直接作用为主,其次为Ca(NO3)2?4H2O、KNO3和NH4H2PO4。Ca(NO3)2?4H2O与其它三种肥料均有交互作用,其中与NH4H2PO4交互作用达极显著水平。从产量效应回归关系优选出配方浓度为:Ca(NO3)2?4H2O:971mg/L;KNO3:931mg/L;NH4H2PO4:204mg/L;MgSO4?7H2O:581mg/L。采用回归最优设计结合水培研究肥料效应精确可行。  相似文献   

4.
硫包膜尿素在轻度盐碱土壤中释放特点及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水中溶出率法和轻度盐碱土壤玉米根下土埋法,研究硫包膜尿素在轻度盐碱土壤的释放特征及其对春玉米氮吸收和产量的影响,并且与腐植酸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硫包膜尿素在静水中初期养分释放率大,后期明显出现养分"锁定效应"和"尾留效应"现象,仅能释放出59.33%左右的养分;在轻度盐碱土壤中,其释放与静水释放趋势一致,但在玉米收获时养分释放率达87.9%,在玉米全生育期,其累积释放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与玉米吸氮曲线相吻合;而与之相比较,腐植酸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的释放规律与玉米吸氮曲线吻合度较差。硫包膜尿素处理与腐植酸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2个处理相比,玉米成熟期氮吸收总量分别增加26.97%和44.32%,产量分别增加8.73%和22.43%,差异均显著;苗期耕层土壤pH值分别降低0.66,0.51。硫包膜尿素处理的穗长、百粒质量分别比腐植酸包膜尿素处理和普通尿素处理高1.33%,4.65%和2.69%,8.41%,硫包膜尿素处理的秃尖和穗粒数与普通尿素处理的差异显著。说明硫包膜尿素在轻度盐碱地上应用可降低土壤pH值、增强玉米植株氮素吸收利用能力,释放特征更符合玉米氮素养分的吸收规律。  相似文献   

5.
化学处理对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桂荣  周宝利 《种子》2005,24(7):26-28,31
论文通过15种化学试剂处理托鲁巴姆种子发现,CaCl2、H2O2和H3BO3不能促进托鲁巴姆种子萌发,发芽率低于对照清水处理;Ca(NO3)2和NaNO3处理虽然对萌发有促进作用,但种子发芽延缓,发芽率不高;KH2PO、K2HPO4、NH4NO3、CaCO3、MnCl2、KCl和NaCl处理对发芽也有促进作用,但发芽效果不明显;KNO3、NaNO2和K3PO4处理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较高,是试剂中较好的类型.采用0.3%~2.0%K3PO4浸种36~48 h、0.5%~1.0%KNO3浸种36~48 h、0.1%~0.5%NaNO3浸种48h都可使种子发芽率达85%以上,基本达到生产要求,可以作为种子处理的方法.其中K3PO4处理效果最好,NaNO3较好,KNO3对处理浓度和浸种时间要求较严格.  相似文献   

6.
以设施栽培的艳光油桃为试材,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喷施KH2PO4处理对油桃果实中糖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果期喷施KH2PO4处理,果实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明显增加,蔗糖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成熟期三种糖含量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果实着色前KH2PO4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中蔗糖含量,但对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无明显影响。幼果期和着色前喷施KH2PO4均显著提高了果实中蔗糖代谢酶活性。说明KH2PO4处理是通过全面提高果实中蔗糖代谢酶活性,起到提高库强作用,从而增加果实含糖量。  相似文献   

7.
<正>1供试材料供试青贮玉米品种:东青1号。供试肥料:磷酸二铵、硫酸钾、尿素(施入肥料养分计量单位以纯量N、P2O5、K2O计算)。2试验方法采用双因子试验,即密度、施肥量两个因子。2.1密度水平A:50 000株/hm2(株距0.28m,行距0.70m);B:55 000株/hm2(株距0.25m,行距0.70m);C:60 000株/hm2(株距0.23m,行距0.70m)。2.2施肥水平a:N 8kg P2O5 3kg K2O 4kg(即施磷酸二铵90kg/  相似文献   

8.
采用响应面法对木聚糖酶产生菌变种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RM-503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用Plackett-Burman法(Plackett-Burman Design,P-B)对影响变种米曲霉产木聚糖酶发酵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价。筛选有显著效应的2个因素:KH2PO4和ZnSO4.7H2O。在此基础上,采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利用中心旋转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影响木聚糖酶产量的关键因素KH2PO4和ZnSO4.7H2O的最佳水平。经过上述优化,木聚糖酶产量比基本培养条件下提高了1.399倍,达到8.681 U/mL。  相似文献   

9.
不同试剂浸种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深入了解KMnO4、Na3PO4、CuSO4、H2O2和Na2SeO3等常用浸种试剂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我们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上述试剂对黄瓜种子进行浸种,分析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株高、茎粗、茎叶鲜(干)重和根鲜(干)重等指标.结果表明:0.05%~0.1% KMnO4、1% Na3PO4、0.05%~0.1% CuSO4和0.005%~0.01% Na2SeO3试剂浸种处理提高了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作用较明显的是0.05%~0.1% KMnO4处理,发芽势提高了18.89%~31.11%,与对照相比达到了差异显著水平(n=3,p<0.05);不同试剂浸种处理促进了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幼苗质量,其作用大小为:Na3PO4>KMnO4>CuSO4>Na2SeO3>H2O2.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肥料对甘薯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找到比较适合甘薯增产的肥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投入等量氮磷钾养分情况下,比较4种不同类型肥料(施可丰复合肥、土壤所包膜肥、金正大包膜肥、史丹利复合肥)的氮肥效率,以无氮处理、普通尿素、习惯施肥为对照。结果表明:施可丰复合肥对甘薯的增产效果明显,产量达到29940 kg/hm2,显著高于无氮处理、普通尿素处理(P0.05),与习惯施肥相比增产8.92%,另外,收获时氮肥利用率最高,pH值降低小,在甘薯吸氮量最高时,施可丰复合肥氮素释放最高,符合甘薯的氮肥吸收规律,在甘薯生产上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不同磷酸盐的活化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化学浸提法研究了有机酸对不同合成磷酸盐 (Ca2 -P、Ca8-P、Ca10 -P、Fe -P和Al-P)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 :柠檬酸、草酸、酒石酸和苹果酸能明显促进不同磷酸盐中磷的释放 ;有机酸对磷酸盐的活化与有机酸种类、浓度和磷酸盐种类关系密切 ,磷酸盐的活化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不同有机酸活化磷酸盐能力从大到小的次序为柠檬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 ,不同磷酸盐活化的难易程度是Ca2 -P >Ca8-P >FePO4 >Ca10 -P >AlPO4 。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钾肥对缺钾稻田晚稻产量、钾肥农学效应、植株钾素含量、植株吸钾量、钾肥利用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南方水稻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叶面钾肥采用磷酸二氢钾、氯化钾和硝酸钾,试验设13 个处理,测定收获期稻谷和稻草产量以及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结果表明:喷施氯化钾,磷酸二氢钾与硝酸钾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硝酸钾、尿素、治虫药混合喷施都可以提高缺钾稻田晚稻产量,喷施氯化钾的增产效果最好。分蘖盛期叶面喷施钾肥效果最好,其次是始穗期,幼穗期喷施效果最差。磷酸二氢钾与硝酸钾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与氯化钾混合喷施以及磷酸二氢钾、硝酸钾、氯化钾、尿素与治虫药的混合喷施都有利于提高晚稻对钾肥的吸收和利用。叶面喷施不同钾肥对晚稻稻草全钾含量影响较大。对缺钾稻田晚稻生长,喷施叶面钾肥只能作为补充,而不能完全替代根部施肥。  相似文献   

13.
嗪草酮高效降解菌N1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研究嗪草酮高效降解菌N1菌株的培养基最优组成配方,为降解菌提供最优发酵条件,从而为降解菌扩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最优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酵母粉,最优添加量为0.3%和0.1%。对降解菌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无机盐有K2HPO4、NaCl、KH2PO4、MgSO4·7H2O。嗪草酮高效降解菌N1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pH 7.0,K2HPO4 0.15%,蔗糖0.3%,酵母粉0.15%,NaCl 0.1%,KH2PO4 0.05%,MgSO4·7H2O 0.04%。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动草业的大力发展,提高苜蓿草产量和质量,增加种植苜蓿的效益,笔者进行了苜蓿生长期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从供试的5种叶面肥(药)中筛选出了2种适合苜蓿生长的叶面肥。试验证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澳优对苜蓿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且能显著提高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的含量,其增产效果达20%以上,粗蛋白含量提高9.37%~10.62%、粗纤维的含量降低5.91%~4.36%。因此,在苜蓿生长期推荐使用磷酸二氢钾和澳优进行叶面处理,喷施浓度分别为1000倍和500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发酵葡萄糖清液生产L-乳酸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首批次发酵工艺主要参数为:葡萄糖120g/L,NHNO33g/L,HPO0.214g/L,ZnSO4·7HO0.22g/L,MgSO4·7HO-224220.25g/L,接种量10%,发酵开始时添加CaCO,装液量20%,L-乳酸产量可达100.8g/L;重复间歇发酵补料培养基3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80g/L,NHNO33g/L,KHPO40.075g/L,葡萄糖单位时间转化率为2.92%/h。42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长期施用含SO4=肥料对水稻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对红壤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原创性的理论依据,刘更另院士于1975年开始在湖南祁阳官山坪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布置了肥料定位试验。试验设三个处理,即:处理一:SO4=,采用含SO4=化肥:(NH4)2SO4 + K2SO4 + 过磷酸钙。 处理二: Cl- ,采用含Cl- 化肥:NH4Cl + KCl + KH2PO4;处理三:隔离区(CK)。施用化肥NPK。即:尿素 +过磷酸钙+ 氯化钾。 三个处理NPK用量相同。通过32年的长期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施用含SO4=肥料对水稻产量没有多大影响;2.长期施用含SO4=肥料能够提高水稻生物产量。据1982-2007年26年的总产量(生物产量)统计,SO4=处理(488653.5kg/hm2),比CK处理(483862.1 kg/hm2)高4791.4kg/hm2,比Cl-处理(477262.5kg/hm2)高11391.0 kg/hm2。3. 长期施用含SO4=肥料能够增加水稻有效穗,但结实率和千粒重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为快速大量地得到生防菌Serratia proteamaculans NC-5,并且提高菌株的生防效果,本文对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并对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先对其培养基组成成分包括碳源、氮源、二价金属离子及NaCl、KH2PO4、酵母粉进行单因素试验,再通过Plackeet-Burman实验设计方法可知发酵培养基对NC-5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麦芽糖、胰蛋白胨和CaCl2·2H2O。根据重要影响因素的效应大小设定爬坡方向及爬坡步长进行最陡爬坡试验。最后,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麦芽糖、胰蛋白胨的最佳质量浓度和CaCl2·2H2O的最佳浓度组成分别为7.68 g/L、32.88 g/L、4.672 mmol/L。经过优化后的菌株NC-5的增殖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麦芽糖7.68 g/L、胰蛋白胨32.88 g/L、KH2PO4 0.25%、NaCl 0.50%、4.672 mmol/L CaCl2·2H2O、MgSO4·7H2O 2 mmol/L、MnSO4·1H2O 1 mmol/L、酵母粉1 g/L。采用以上最佳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后菌株NC-5的吸光值OD600为0.821(比色时菌液稀释4倍),基本与预测的吸光值0.81652接近,并是基础培养基培养菌株后菌悬液吸光值0.675(比色时菌液稀释2倍)的2.432倍,即发酵液菌体的细胞数量提高了184.444%。以上实验说明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函数模型与实际数据较为拟合,经过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可为该生防菌的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白灵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菌丝生物量,菌球密度,菌球直径为指标,探讨了白灵菇液体菌种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蔗糖2.0%,玉米粉3.0%,蛋白胨0.2% ,麸皮4.0%,磷酸二氢钾0.3 %,硫酸镁0.1%,硫酸钙 0.1%;摇瓶装液量100ml/250ml,接种量10%,起始 pH 为6.5,摇瓶转速160r/min,培养时间为6d。  相似文献   

19.
富硒土壤中有效硒浸提剂和浸提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青海东部富硒土壤为供试材料,对6种有效硒浸提剂NaHCO3、KH2PO4、K2SO4、EDTA、AB-DTPA和DTPA的最佳浸提时间和土液比进行了筛选,并结合土壤有效硒最佳浸提剂的小麦生物学校验,以找出适宜富硒土壤有效硒提取的浸提剂及其浸提条件。结果表明:6种有效硒浸提剂对富硒土壤中硒的浸提量均随着土液比的增大而减少,且均随浸提时间的逐渐增加而增加。EDTA和DTPA的最佳土液比则为1/20,振荡时间为30 min;K2SO4、AB-DTPA、NaHCO3和KH2PO4四种浸提剂最佳浸提土液比均为1/15,其中K2SO4和AB-DTPA的最佳提取时间为60 min,其余两种浸提剂NaHCO3和KH2PO4的最佳浸提时间均为90 min。6种不同浸提剂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的土壤有效硒含量与小麦籽粒中富集的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土壤有效硒的提取量以DTPA最少,其次为K2SO4,分别只占KH2PO4、NaHCO3、AB-DTPA及EDTA提取量的16% ~ 47%和36% ~ 85%,故不适用于作为石灰性富硒土壤有效硒的浸提剂。KH2PO4、NaHCO3、AB-DTPA和EDTA 提取的硒含量不仅与小麦籽粒中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且浸提量高,提取过程简单,重复性好,故均可作为石灰性富硒土壤的有效硒浸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