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小桐子油料能源林造林苗木分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和平均值±标准差法,探讨了苗龄6个月的小桐子苗苗木分级标准.提出以苗高和地径作为小桐子苗木分级的质量标准,得出贵州省小桐子油料能源林造林苗木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35 cm、地径≥1.8cm;Ⅱ级苗:35 cm>苗高≥25 cm、1.8>地径≥1.4 cm;Ⅲ级苗:苗高<25 cm、地径<1.4 cm.  相似文献   

2.
欧洲云杉强化育苗容器苗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龙  张宋智  马建伟  蒋明  赵文英  王军辉 《种子》2012,31(2):81-84,87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欧洲云杉容器苗苗木分级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分级的质量指标.欧洲云杉容器苗可分为3级.Ⅰ级苗:苗高(H)≥39 cm、地径(D) ≥0.6 cm,Ⅱ级苗:39 cm>H≥23 cm、0.6cm>D≥0.45cm,Ⅲ级苗:H <23 cm、D<0.45 cm.  相似文献   

3.
格木轻基质容器苗分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格木轻基质容器苗的分级标准,并通过各级苗木的造林效果试验对分级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格木苗可分为3级,Ⅰ级苗:苗高(H)≥23 cm、地径(D)≥0.41 cm,Ⅱ级苗:23 cm>H≥19cm、0.41 cm>D≥0.36 cm,Ⅲ级苗:日<19 cm、D<0.36 cm;应用不同级别苗木进行造林试验,1年生时Ⅰ、Ⅱ级苟的保存率均在90% 以上,而两者间苗高、地径生长量差异显著,Ⅲ级苗的保存率(低于60% )以及生长量极显著低于Ⅰ、Ⅱ级苗.说明格木轻基质容器苗的上述分级标准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青钱柳苗木质量分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青钱柳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贵州青钱柳栽培主要产区苗木检验提供依据,调查了贵州黎平青钱柳育苗基地的一年生芽苗育苗主要生长指标,通过主要指标相关矩阵并进行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提出以苗高和地径作为青钱柳苗木分级质量指标,分别采用逐步聚类和平均值±标准差2种方法开展了苗木分级,初步制定了1年生青钱柳芽苗培育苗木的苗木分级标准研究。其苗木分级标准为:Ⅰ级苗,HⅠ≥150cm、DⅠ≥1.00cm;Ⅱ级苗,150cmHⅡ≥100cm、1.00cmDⅡ≥0.65cm;Ⅲ级苗,HⅢ100cm、DⅢ0.65cm。  相似文献   

5.
块根紫金牛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块根紫金牛种苗质量分级标准,采用相关分析、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1 年生块根紫金牛种子苗制定分级标准。得出了以地径和株高作为块根紫金牛种苗的分级质量指标,并得出其分级标准,即:I 级种苗:地径≥0.59 cm,株高≥23.82 cm;II 级种苗:0.55 cm≤地径<0.59 cm,14.94 cm≤株高<23.82 cm;III 级种苗:地径<0.55 cm,株高<14.94 cm。运用逐步聚类分析法制定块根紫金牛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可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白木香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1,(5)
为探讨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 Spreng.)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于白木香苗木主产区采集10批次1 011株白木香实生苗为研究材料,测量10个主要的质量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K-聚类分析,结合苗木实际生产情况,对白木香苗木进行等级划分。通过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最终确定选取苗高、地径和分枝数3个指标作为等级划分的依据,将白木香苗木分成3个等级,最终分级标准为:Ⅰ级苗:苗高≥112 cm、地径≥11 mm、分枝数≥3,Ⅱ级苗:112 cm苗高≥89 cm、11 mm地径≥9 mm、3分枝数≥2,Ⅲ级苗(不合格苗):苗高89 cm、地径9 mm、分枝数2。最终的等级划分结果可用于白木香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的建立、区分苗木等级、排除不合格苗并对合格苗木进行定价,保证白木香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并保障沉香资源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油茶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提高油茶出圃苗木质量,规范苗木市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油茶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在湖南、江西、广西等油茶主产区,选取1年生嫁接苗、1年生实生苗、2年生嫁接苗的苗圃9个,采用小样方随机抽样和主成分分析法,调查研究了油茶苗木的苗高(H)、地径(D)、侧根长(L)、叶片数,筛选出苗木质量分级指标。结果表明:苗高、地径和侧根长可作为苗木分级质量指标。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1年生嫁接苗:I级苗H≥15 cm,D≥0.25 cm;II级苗H≥10 cm,D≥0.20 cm;1年生实生苗:I级苗H≥25 m,D≥0.30 cm,L≥10 cm;II级苗H≥15 cm,D≥0.25 cm,L≥7 cm;2年生嫁接苗:I级苗H≥40 cm,D≥0.40 cm,L≥15 cm;II级苗H≥25 cm,D≥0.30 cm,L≥10 cm。  相似文献   

8.
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量1年生岗梅种子实生苗的株高、株径、根长等参数,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级获得分级标准,以不同级别存活苗分布情况来评价3种质量分级方法.结果:确定以种苗参数K-聚类法进行质量分级,将岗梅种苗分为三级,其中一级种苗株高≥59 cm,根长≥22 cm,株径≥6.96 mm;二级种苗株高43~59 cm,根长18~22 cm,株径4.88~6.96 mm;三级种苗株高15.5~43 cm,根长10~18 cm,株径2.18~4.88 mm.结论:建立了适用于生产实践的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香果树实生苗培育技术及苗木质量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德权  陈景艳  李鹤  高亮  邓伦秀 《种子》2014,(4):113-115
选择生长健壮的成年母树采种、苗床平整、土壤碎细、控制杂草、加强幼苗期水肥管理和病虫防治是提高香果树实生苗苗木质量的关键技术。香果树1年生实生苗苗高生长量平均为27.8 cm,最高为75.0 cm,最低为6.2 cm;地径生长量平均为6.9 mm,最高为15.39 mm,最低为2.5 mm。苗高≥20 cm以上的特级、Ⅰ级、Ⅱ级苗株数占62.8%,可当年出圃造林;苗高<20 cm的Ⅲ级苗占37.2%,继续留床培育1年再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10.
广金钱草种苗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广金钱草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28批广金钱草种苗进行质量研究,测定种苗单株的苗长、根长、苗粗、根粗、叶片数5个质量指标,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广金钱草种苗分级的主要指标,并制定分级标准.结果:不同批次广金钱草种苗可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苗长≥10.15 cm,根长≥12.89 cm,苗粗≥1.61 cm;二级种苗苗长在6.97~10.15 cm之间,根长在10.84~12.89 cm之间,苗粗在1.45~1.61 cm之间;三级种苗苗长≥5.37 cm,根长≥8.27 cm,苗粗≥1.25 cm.结论:制定的广金钱草种苗分级标准适用于该药材的规范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闽楠大田播种育苗及富根壮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闽楠大田播种育苗及富根壮苗培育的技术问题,以闽楠大田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切根和使用生根壮苗剂2种处理方法对苗木的苗高生长、地径生长和侧根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切根苗苗木高、地径、长度大于3 cm侧根数、侧根长度等指标明显优于未切根苗。生根壮苗剂不同浓度对苗木进行喷施处理后,其苗木根长大于3 cm根数及平均根长、苗高生长、地径生长有显著差异。采用生根壮苗剂1000倍液处理,可使苗木侧根数量比对照增加50%以上、侧根长度比对照增长20%以上,苗木高生长比对照增加30%以上、苗木地径生长比对照增加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遮荫网透光度对闽楠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闽楠苗木在全光照条件下存活率低的问题,采用遮荫40%、60%、70% 3种遮荫处理,以全光照为对照,进行对闽楠苗木保存率、苗高生长与地径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遮荫网遮荫使保存率提高41~41.7个百分点,用遮光度为60%的遮荫网较适宜闽楠幼苗的生长,而全光照对闽楠苗期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13.
为了系统研究野漆树轻型基质播种苗造林效果,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运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方法,对野漆树大田裸根苗和轻型基质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探讨2个类型苗木山地造林时,其造林保存率、林木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野漆树2个类型苗木山地造林时在保存率、树高、地茎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且差异显著。轻型基质苗造林保存率平均达94.83%,大田裸根苗造林保存率达90.56%。轻型基质新造幼林1年生树高平均值为208.79 cm,地茎平均值为30.2820 mm。大田裸根苗新造幼林1年生树高平均值为124.39 cm,地茎平均值为21.677 mm。试验表明,用野漆树轻型基质苗造林,造林后的早期生长和保存率都优于常规的大田裸根苗。可以大力推广野漆树轻型基质育苗技术,特别是在石漠化、荒漠化土壤上,应积极提倡和推广应用野漆树轻型基质苗造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科学培育闽楠大容器苗,在福建沙县进行了闽楠大容器苗移植方法和光照条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年生美植袋苗移栽的方法可提高成苗率;美植袋苗移栽法、空气切根处理和带肥移植等能显著提高苗木的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以及根冠比和质量指数;光照条件对闽楠大窗器苗的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和质量指数有着显著性以上的影响,但对根冠比无显著性影响,最佳的光照条件为50%全日照。采用美植袋苗移栽法、空气切根处理、带肥移植等培育措施和50%全日照可提高闽楠大容器苗培育成效。  相似文献   

15.
以来自湖北和湖南5个地区的21个红椿优树半同胞家系为研究材料,在四川泸县进行分家系容器育苗,通过对1年生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的观测和分析,进行苗期生长比较与优良家系选择,以期为红椿苗期优良家系选择及后续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家系苗高和地径变幅分别为14.33~55.50 cm和3.03~6.64 mm,不同家系间苗高和地径均有极显著差异,具有很好的家系选择基础。绝大部分家系的苗高和地径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5%,家系苗生长较为均匀一致,对今后家系的选择和利用有利。21个家系中,以‘利川17号’生长最好,苗高和地径均最大,苗高和地径分别为51.90 cm和6.26 mm,遗传增益分别为43.08%和22.61%。21个家系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952和0.839,苗高受到的遗传调控更高。以苗高为主进行苗期选择,选择出‘利川17号’、‘宣恩10号’、‘宣恩20号’3个优等家系,入选率14.29%,苗高和地径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30.99%和18.27%。选择的3个家系选择差大,选择率低,遗传增益高,可为后续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澳洲坚果人工杂交子代苗木生长量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识澳洲坚果植株生长量性状的传递遗传规律,以澳洲坚果10个无性系品种为材料,正反交设计,共90个杂交组合,获得90个全同胞家系苗木。并对种子横径、苗木株高、地径及冠幅进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0个母本间种子横径达显著差异(P<0.05),同一母本所对应9个父本的组合间种子横径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说明种子的大小不仅仅决定于母本,而且也受父本的影响。对苗木株高、地径和冠幅的分析表明,全同胞家系间差异显著(P<0.05),母本半同胞家系间差异显著(P<0.05),而父本半同胞家系间差异不显著。苗木生长量受父母本的基因共同决定,但母本影响的变异分量相对较大,父本影响的变异分量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氮水平对青冈栎容器苗的形态和生理特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拟通过研究青冈容器苗不同氮水平对生长和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施肥量。以青冈栎容器苗为研究对象,探讨5个施氮水平(0、0.184、0.629、1.074、1.518 mg /cm3)对青冈栎容器苗苗高、地径、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等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处理对青冈容器苗的高度、地径、主根长、生物量、质量指数影响显著,而且施肥对各参数的影响趋势一致,对施肥有响应的形态参数均在中等浓度0.629 mg/cm3时最高,苗高为15.17 cm,地径为3.39 mm,主根长为16.7 cm,质量指数为0.38。青冈栎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大体呈现“双峰”曲线型,中度浓度的施肥处理0.629 mg/cm3光合午休时光合速率降低程度较小,即波谷光合速率值较高(5.56 μmol CO2/(m2?s)),并表现出最高的F′v/F′m、ФPSII和光化学猝灭(qP),以及根、茎、叶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根、茎、叶各器官含氮量和叶绿素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叶片中的含氮量显著高于根、茎中的含氮量。在青冈栎容器苗培育过程中,以施氮素0.629 mg/cm3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