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针对云南省兰花栽培中存在翻盆技术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从翻盆时间、兰盆选择、植料选择、翻盆方法等4个方面阐述兰花翻盆技术,为优化兰花生长环境,提高兰株的抗逆性,促进新根、新芽萌发和兰株健壮生长,提高防病复壮率和萌芽率,提升兰花生产水平,促进兰花产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分析兰花对水分、温度、光照、湿度、通风及植料的要求,从兰盆的选择、分株、栽植、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兰花盆栽与养护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19,(12)
<正>冬季加强对兰花的养护,是兰花来年旺盛生长和开花繁艳的关键,若管理不当造成冻死、冻伤、空根及黑斑病,严重的直至死亡。因此必须根据兰花不同品种的特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切实做好"五要"。1.要入室保温进入冬季,天气渐冷,放在室外的兰花必须及时搬入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如住楼房,最好把兰盆放在向阳的封  相似文献   

4.
甜玉米苗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晓萍 《福建农业》2011,(12):19-19
1.通风、控湿、控温:栽培兰花选择空气比较流通的场所,可大大减少炭疽病的发生。兰盆排放疏密应适当,绝对不能太密,以免兰叶互相交错、重叠,影响通风透气,使炭疽病菌交叉传染。控温有两种办法:一是在高温季节架遮荫网,遮去部分强光;二是向地面、墙面、花架喷水或洒水,每天3—4次,降低温度。兰花在梅雨季节除做好栽培场所的通风透气...  相似文献   

5.
云南大雪素属于宽叶莲瓣类。它具有发苗率高、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发病率低的优点。因此,在昆明、安宁、玉溪、华宁、大理、丽江、保山、四川省、浙江湖州、贵州铜仁、湖北武汉、辽宁省、吉林省、江苏省等地,大部分兰花爱好者和兰园均栽培有大雪素,少则几苗,多则数百苗,甚至数千苗。由于近千百年来的栽培习惯,形成了普遍使用高约28厘米、宽约23厘米的黑陶盆作为兰盆,该盆底部有1个圆孔,起到滤水、透气的作用。在大雪素上盆当天,把准备使用的兰盆进行浸泡。因为经瓦窑烧制而成的兰盆不经回火后,往往会给兰苗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必须经过浸…  相似文献   

6.
<正>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拥有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之一,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多样、自然环境优越而盛产春兰、夏兰(蕙兰)、秋兰(建兰)、寒兰、墨兰等各类兰花,据报道,武夷山市有兰科植物42属84种,是中国寒兰的主产区之一[1]。本文着重介绍了寒兰的生物学特性、鉴别特征以及武夷山寒兰种质资源特点,从兰盆选择、  相似文献   

7.
台湾省的兰花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翔 《世界农业》2001,(12):38-39
台湾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是当今世界三大兰花主要产地之一。2000年兰花外销产值达20多亿新台币,是花卉产业中非常重要的项目。近年来,因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大陆从台湾省引进的兰花种苗大量增加。随着兰花产业的发展,其病虫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病虫斑不仅直接影响美观、销售,甚至成为兰花产业发展的瓶颈。一、主要病害及防治1软腐病病原菌为胡萝卜欧文氏菌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和菊欧文氏菌Erwiniachrys…  相似文献   

8.
兰花丛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小明 《农业考古》2001,(1):276-277,280
兰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它主要指的是兰科植物中的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等五种。兰花在我国分布较广,以西南地区为最多,其次在东南地区。兰花以其层出不穷的花艺,变幻莫测的叶艺而倾倒了不少爱花之士,从而使兰艺名扬海内外。目前,兰花家庭栽培较为普遍,而在广州等地,种植规模更大,有许多专门的兰圃。我国有众多的兰花爱好者,他们已成立了许多兰花协会,专门研究艺主技术,探讨兰文化,而且每年都组织不同规模的兰花展览,以宏扬祖国的传统兰文化,促进艺兰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古代的兰惠 兰花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是十…  相似文献   

9.
兰花育种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兰花是珍贵的观赏花卉,开展兰花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就兰花资源概况、资源保护繁育以及杂交育种、组织培养、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在育种上的应用作了扼要综述,表明,种质资源是兰花育种的基础,需加以保护;种间及属间的远缘杂交仍是兰花育种的主要手段;组织培养、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技术可加快育种进程。目前仍需加强野生兰花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工作,为兰花育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栽培管理好兰花,浇水、施肥是兰花栽培管理中的关键,养好兰花要适时、适量浇好水并施好肥。1浇水兰花栽培中,水分需求管理十分重要。浇水时首先要摸清兰花的生长、繁殖生态习性,针对兰株的健康状况和环境变化,选择适宜的  相似文献   

11.
国兰栽培中,兰花吸收养分主要是靠自身的根系完成,很少需要进行根外施肥,所以,根外营养没有根部营养那么重要,但在特殊情况下,根外营养仍有一定意义,例如,兰花出现缺素时,就要及时施肥补救,在实际操作中,叶面施肥比较容易消除兰花的缺素症状。此外,叶面施肥也是烂根兰株补充肥料的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12.
兰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深远的文化意蕴,因此,推动兰花的文化传承,宣传兰花多样性的保护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文在记述兰花栽培历史及兰花文化的基础上,以上海辰山植物园2013及2014国际兰展的实际案例,分析了探讨兰花文化在植物园花展中传承的主要方式,并提出了举办兰花主题花展对于兰花保护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兰花的原产地,兰花资源极为丰富,品种多达15000多个。兰花原产地多为海拔600-1800米的山间森林地带。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通风渗水的酸性土壤(pH值5.4—6.4),且有一定的散射光和漫反射光。只要了解和掌握了它生长习性,努力创造适合它生长的土壤、水分、养分、温度、光照、湿度等.兰花是完全可以养好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兰花的秀雅幽香一向为人所钟爱,尤其是云南的素心兰、剑兰(又称云剑)和墨兰,更是兰花爱好者视如奇珍的品种。种植兰花,因各地气候条件不一而略有区别,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兰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花之一.我国兰花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很多地方将兰花的名贵品种进行产业化培育、繁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兰花是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的花卉,兰花的培育工作对兰花的成品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无土栽培兰花是一种比较优质的花卉栽培手法。近年来随着兰花无土栽培研究的增加,可以发现无土栽培下的兰花具有成长茁壮并且病虫害少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进行兰花无土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栽培基质等选择,也要关注兰花无土栽培过程中各项环节,本文将简单地对兰花无土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台湾农业探索》2005,(1):47-47
蝴蝶兰是台湾农产品外销的4大旗舰产品之一。台南县又是台湾最重要的兰花产业基地,新建的“台湾兰花生物科技园区”坐落在该县后壁乡乌树林台糖农场,总开发面积达200公顷,将分5个期程完成全区建设。2003年3月动土,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基础建设工程。兰花园区包含营运服务中心、国际花卉展览中心、兰花生态公园、环保能源中心、标准示范温室、兰花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8.
不同环境条件对兰花新芽的成苗率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有温度、湿度、基质。特别是湿度和基质对兰花新苗影响最大。试验观察证明,9月份的高温高湿不利于兰花幼苗的生长,很多品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幼苗不能成活。采用通气性好的仙土作为基质,对兰花幼苗生长有利,兰苗成苗率高。  相似文献   

19.
浙南兰花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促进生态良性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兰清纯秀美,花香四溢,具有很高的价值。浙江省是兰花文化的发源地,而浙南是华东地区野生兰花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由于各种人为因素,使浙南的野生兰花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本文分析了浙南野生兰花资源破坏情况及资源被破坏的原因。认为兰花产业的发展不能“竭泽而渔”,应培养公民的绿色生态意识,要把保护野生兰花资源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兰花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和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兰花产业,成为中国花卉业的重要组分,但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基于此,有必要借鉴已趋成熟的国际兰花产业的发展经验和思路,以获悉不同种类兰花的适宜发展份额,剖析中国兰产业发展思路和国际发展空间,有助于指导兰花产业的发展。该文研究了近年全球兰花切花、盆花的进、出口贸易及主要进、出口国家的兰生产、消费情况,对其产量、面积、贸易额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蝴蝶兰、大花蕙兰、石斛兰等兰花为主要的贸易种类,其中,仅蝴蝶兰2005年全球消费量已达1.5亿株。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地区),石斛兰和万代兰是泰国,蝴蝶兰是中国台湾;世界兰花切花、盆花的最大出口国和地区分别是泰国、台湾;兰花切花的最大进口和消费国是日本;兰花盆花的最大进口国是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主要发展兰花切花。通过回顾兰花进出口大国的生产、贸易、销售状况,理清了国际兰花的发展和趋势,同时对中国兰产业的发展有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