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绵羊实验性变异黄芪和黄花棘豆中毒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饲喂试验比较了变异黄芪和黄花棘豆对绵羊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变异黄芪和黄花棘豆的毒性作用极为相似.主要临床症状为沉郁、被毛粗乱、消瘦、体重减轻、僵硬,采食时头部水平震颤,神经机能紊乱及心律不齐.从试验的第18d开始,两组的循环淋巴细胞中出现胞浆空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明显升高.各组的血糖、肌酐、血钙、血钾、总蛋白、谷丙转氨酶均无明显变化.2组E-玫瑰花环形成率均显着降低(P<0.05).2组的特征病理组织学变化均为神经细胞及实质细胞胞浆空泡化.电镜观察表明,空泡是由溶酶体样结构及线粒体肿胀所致.变异黄芪中毒和黄花棘豆中毒的症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学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相似性充分说明,变异黄芪中毒亦可归属于疯草中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黄花棘豆中毒后绵羊血清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给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8只绵羊按照每日允许摄入量为10g/(kg.mb)来投服黄花棘豆,研究试验性黄花棘豆中毒后各时期绵羊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变化。[结果]饲喂黄花棘豆粉后,全部试验羊在第16~18天出现中毒症状,第25~28天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第28天采血后停止投服黄花棘豆,试验羊中毒症状在2周内全部消失。整个试验期间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白蛋白含量在第21天和第28天显著降低(P<0.05)。[结论]该试验中黄花棘豆的主要有毒成分为吲哚兹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3.
20只实验山羊每日按10 g/kg·w剂量通过永久性瘤胃瘘管投喂冰川棘豆,观察实验山羊临床症状.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后,解剖实验山羊,并取实质性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研究冰川棘豆对实验山羊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实验山羊在试验第15~18天出现轻度中毒症状,试验第33 ~39天出现重度中毒症状.肝脏、脾脏、大脑、小脑、肺脏、肾脏等实质性器官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尤以小脑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棘豆属植物及其有毒成分的中毒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棘豆属植物中的生物碱提取、分离和鉴定后,证实生物碱中含有苦马豆素。通过对两组小白鼠分别饲添加棘豆属植物粉和生物碱的中毒实验,发现两组小白鼠都发生中毒,其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理组织变化基本相同,表明生物碱是棘豆属植物中主要毒性成分,实验除采用常规H.E染色外,还应用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等检测手段,较细致地观察了小白鼠束棘豆中毒后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疯草灵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的预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16只藏系绵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和对照组,每天以10 g/kg.BW的量饲喂黄花棘豆干草粉,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每只羊分别投服“疯草灵缓释丸”1丸、2丸和3丸,对照组不投服。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出现棘豆中毒症状后停止饲喂黄花棘豆干草粉,试验前及试验期间每7 d采血1次,做血清酶学和血清生化指标检验。结果表明:对照组16~21天出现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出现症状的时间分别为:试验组Ⅰ33~48天、试验组Ⅱ75~77天、试验组Ⅲ75~77天;血清α-甘露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第14天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从第14天开始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显著(P<0.05);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结果,试验组Ⅰ从第14天开始与对照组比较下降,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从第7天开始与对照组比较下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黄花棘豆有毒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研究从黄花棘豆中分离出吲哚兹定生物碱—苦马豆素,并证实这种生物碱对α-甘露糖甙酶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人工饲喂黄花棘豆中毒羊血浆的α-甘露糖甙酶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羊(p<0.01),停止饲喂黄花棘豆后,中毒羊逐渐康复,血浆α-甘露糖甙酶迅速恢复正常。经测定黄花棘豆及甘肃棘豆的苦马豆素含量分别为0.012%,0.021%。从而认为苦马豆素是黄花棘豆和甘肃棘豆的主要有毒成分。  相似文献   

7.
山羊甘肃棘豆中毒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每天以10g/kg的剂量,经瘤胃瘘管给山羊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粉,20d后受试羊(n=8)陆续出现与自然病例相同的中毒症状,中毒羊血清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精氨酸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和尿素氮含量明显升高,尿低聚糖及其中甘露糖含量明显升高,血清α-甘露糖苷酶活性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明显下降,脑脊液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活性明显升高。表明甘肃棘豆对山羊脑、肝、肾、心和其他脏器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并能降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其有毒成分属于吲哚兹定生物碱。  相似文献   

8.
沈明华  莫重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73-2973,3095
[目的]为黄花棘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方法对青贮前后黄花棘豆的常规营养成分及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3个青贮组黄花棘豆粗蛋白含量均低于青贮前,而其灰分、粗纤维、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水分含量均高于青贮前。"棘防E号"青贮组Fe、Zn、Ca、Mn和Mg含量均高于青贮前,也高于直接青贮组和酶制剂青贮组,其中酶制剂青贮组Cu含量最高,均达到我国牛饲养标准和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奶牛、绵羊饲养标准要求的安全剂量。[结论]黄花棘豆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接近上等苜蓿干草,是1种潜在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9.
奶山羊冰川棘豆中毒的血液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10只杂种奶山羊随机分为试验组(n=5)和对照组(n=5),分圈饲养,试验组羊按10 g/kg.d剂量饲喂冰川棘豆粉.试验前及试验后的第7、14、21、28、35、42 和4 9天各采血一次,分离血清,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从试验的第7天起持续升高;从试验的第14天起, 血清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尿素氮(BU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试验第35~49 d,血清淀粉酶活性持续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从试验的第7天起,血清α-甘露糖苷糖(AMA)活性迅速降低,整个试验期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而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无明显变化.说明冰川棘豆对心、肝、肾、脑等器官有一定毒害作用, 冰川棘豆中含有吲哚兹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山羊实验感染伊氏锥虫后的血液成分和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血清中的钾和血糖含量均下降,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亦下降,而谷草转氨酶和白细胞数均升高;血清白蛋白、β球蛋白含量下降,γ球蛋白升高,血清总蛋白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则无明显变化。组织病理学变化可见支气管肺炎及间质性肺炎、增生性脾炎、肾空泡变性、脑水肿,心肌空泡变性、肝脂肪变性、单纯性淋巴结炎、肾上腺和胰腺空泡变性及慢性肠卡他。  相似文献   

11.
膜荚黄芪茎叶粉饲喂小鼠的毒性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膜荚黄芪茎叶粉对小鼠的饲喂效果和毒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小鼠日粮中搭配5%和10%膜荚黄芪组的饲养效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未发现毒性反应;日粮中搭配20%组有4只小鼠于试验的第32天中毒死亡,另4只存活小鼠日增重呈负增长,中毒症状和组织学变化类似疯草中毒的典型病变;50%组小鼠于试验第4天全部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2.
饲喂糊化淀粉尿素对肉牛血液几项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要一代7月龄阉9头,随机分成三组,每组三头,每月用自的糊化淀粉尿素500g,1000g分别饲喂试验一、二组,设对照组。试验结果显示:血清尿素氮水平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升高28.0%-36.5%,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1000g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32.95-40.0%,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各组间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经过预饲的5日龄商品代AA 鸡80只分成5组,在玉米-豆、菜饼型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喹乙醇(Ⅰ组和Ⅱ组各200ppm,Ⅲ组和Ⅳ组各60ppm,Ⅴ组30ppm)和维生素C(Ⅱ组和Ⅲ组各200ppm).在20,30,40日龄时,每组各宰杀5只取肝、毛、血进行微量元素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Ⅰ组和Ⅱ组在试验期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肝和肾呈现一定病理变化并引起死亡,肝和羽毛中Cu,Zn,Fe 含量和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总数、血糖、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含量都较Ⅲ组、Ⅳ组和Ⅴ组低,而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r 谷氨酰转肽酶总活性则较Ⅲ,Ⅳ,Ⅴ组高.说明200ppm 的喹乙醇对AA 仔鸡有毒性作用,维生素C 对喹乙醇中毒无明显解毒作用,故喹乙醇的正常添加量以30ppm 为宜.  相似文献   

14.
将10 只杂种奶山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 只,试验组羊按10 g·kg- 1·d- 1的剂量饲喂冰川棘豆草粉,在试验的第0,7,14,21,28,35,42,49 天,分别测定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并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总蛋白、球蛋白、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均无明显变化,而γ球蛋白从试验的第14 天起持续下降,白蛋白在试验初期降低,而在试验后期无明显变化;白蛋白/球蛋白值(A/G)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 或P < 0.01),说明中毒羊肝、肾等器官受损,体液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5.
黄花棘豆生物碱对体外大鼠卵黄囊胎盘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电镜技术 ,应用体外全胚胎培养 (WEC)方法 ,观察了黄花棘豆生物碱对大鼠卵黄囊 (YS)胎盘及胚胎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花棘豆生物碱质量浓度在 5 0 μg/ m L 以上时 ,YS血管分化程度明显减低 ,对胚胎器官形态学分化的影响有剂量反应关系 ;质量浓度在 2 0 0 μg/ m L 时 ,YS直径和畸胎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电镜观察发现 ,剂量在 5 0 μg/ m L 以上时 ,YS上皮细胞微绒毛稀疏变短 ,胞质中贮液泡减少 ,线粒体、内质网等内膜系统发生多种细胞病理学改变 ,细胞间隙增宽 ,连接复合体破坏。表明 YS血管分化及其超微结构对棘豆生物碱反应敏感 ,其分化程度与对胚胎发育程度的影响一致 ,可以认为 YS结构与功能受损是黄花棘豆生物碱导致胚胎发育毒性所致  相似文献   

16.
绵羊宽苞棘豆中毒时四项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宽苞棘豆粉按10g/kgBW/d量从胃疾管给10只绵羊投服,试验羊在第16~18d出现中毒症状,尤以第25~30d出现症状严重。整个试验期间血清AKP、GOT活性及BUN含量比试验的显著升高。LDH指标与试验前相比较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宁夏天然草原有毒有害植物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宁夏天然草原上主要毒害草的种类,详细介绍了分布面积较广,危害较严重的10种毒草(黄花棘豆、小花棘豆、变异黄芪、狼毒、淡味獐牙菜、老瓜头、醉马草、蕨、伏毛铁棒锤、乳浆大戟)和4种害草(大针茅、锋芒草、蒺藜、鹤虱)在宁夏的分布状况、危害情况、开发利用前景及防除措施,提出了宁夏治理及开发利用毒害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用药安全性,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昆明系小鼠为试验对象,通过开展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确定其临床应用的主要毒性作用及毒性作用靶器官.其中,急性毒性试验设20.00、10.00、5.00、2.50和1.25 g/kg 5个剂量组,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3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试验用药剂量为240.00 g/kg,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每次0.80 mL/只;亚慢性毒性试验设每天灌服0.16、0.08和0.04 mL/只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灌胃给药后30 min内精神萎靡,安静,呼吸变慢,但30 min后恢复正常,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现象,未能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对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最大耐受量大于240.0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用药组小鼠的体重、脏器(肝脏、脾脏和肾脏)指数和血清学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仅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脏有损伤,肝细胞有点状坏死灶,肝细胞索凌乱,细胞界限模糊不清,细胞核着色减弱,其他脏器组织切片均无异常变化.[结论]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连续用药也无亚慢性毒性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黄花棘豆水浸提液对4种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黄花棘豆地上、地下部分水浸提液对燕麦、油菜、垂穗披碱草、藜4种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升高,黄花棘豆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增强,且地下部分作用强于地上部分。在浓度为0.25g/mL时,地上部分对藜抑制最为明显,SE值为-0.5427,而地下部分对垂穗披碱草抑制最为明显,SE值为-1.000。  相似文献   

20.
黄花棘豆水浸提液对4种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黄花棘豆地上、地下部分水浸提液对燕麦、油菜、垂穗披碱草、藜4种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升高,黄花棘豆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增强,且地下部分作用强于地上部分.在浓度为0.25g/mL时,地上部分对藜抑制最为明显,SE值为-0.542 7,而地下部分对垂穗披碱草抑制最为明显,SE值为-1.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