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烤烟腺毛密度的遗传变异及配合力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结果表明 :烤烟腺毛密度在亲本间和杂交组合F2 代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变异 ,F2 代不同个体腺毛密度的次数分布经卡方测验符合正态分布曲线 ,说明腺毛密度具有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 ,其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分别为 83 3%和 2 6 6 %.不同亲本腺毛密度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不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 1%极显著水平 ;中烟 90和 8136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大 ,潘园黄×中烟 90、潘园黄×RG17、8136×红大和红大×RG17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大 .  相似文献   

2.
烟草生育后期烟叶钾含量杂种优势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培育富钾烟草品种,对C371、RG17、K326、红大、NC89、8541、中烟98和12个杂交组合共19个基因型的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烟叶钾含量在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不同组合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说明可以利用烟叶钾含量差异较大的亲本配出好的组合,利用F1提高烟叶钾含量。不同基因型烟草钾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差异较大,在选择亲本时要考虑其配合力的情况。烟叶钾含量的遗传力较高,说明其受遗传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在杂种的早期世代进行选择对培育富钾烟草品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苗期不同浓度钾营养液培养和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K326、NC89、云烟85、豫烟杂1号、长脖黄、庆胜2号、潘园黄和9806-407烤烟基因型在不同供钾水平下对钾素吸收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烤烟的吸钾特性存在差异,随着苗期供钾水平的提高,烟叶的钾含量相应增加。各基因型间的差异在高钾水平下最小;在不同钾营养液水平和田间情况下,潘园黄和豫烟杂1号钾含量最高。并与其它基因型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次是9806-407和长脖黄,表现出较强的吸钾能力,K326和庆胜2号的吸钾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4.
玉米Suwan-1/Mo17改良系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玉米自交系的改良及杂交种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扩增我国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按NC-Ⅱ设计,用玉米Suwan-1/Mo17改良系(14个)及未改良的Mo17与我国4大玉米种质组配出60个杂交组合,对组配组合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并进一步研究玉米Suwan-1/Mo17改良系的小区产量的配合力方差。结果表明,在玉米Suwan-1/Mo17改良系中,除株高的一般配合力方差未达到显著水平外,穗位高、小区产量、百粒重和穗长等8个农艺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玉米Suwan-1/Mo17改良系小区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最高的自交系是07D-202,而测验种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最高的是丹340。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最高的组合是06 c-2314×黄早四,小区产量最高的组合是QB402×黄C。  相似文献   

5.
按NCⅡ设计,用5个玉米Tuxpeno选系与我国玉米五大骨干系组配25个杂交组合,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玉米Tuxpeno选系的小区产量的配合力方差.结果表明:5个玉米Tuxpeno选系之间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未达到显著差异,但与测验自交系之间的特殊配合力(SCA)达到极显著差异.玉米Tuxpeno选系的一般配合力(GCA)最高的自交系是449(0.17),而测验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GCA)最高的是黄早四(0.12).特殊配合力(SCA)最高的组合是Mo17×94-90(0.25),产量最高的组合是449×78599(3.84 kg/4.5m2).  相似文献   

6.
对6个烤烟自育高钾新品系和8个烤烟品种配制F_1的杂种优势研究表明,F_1烟叶钾含量平均优势在部位间存在差异,表现为B2F(8.45%)X2F(7.59%)C3F(5.64%);F_1各部位钾含量超亲优势均不明显,表现为X2F(0.05%)C3F(-0.43%)B2F(-0.48%);F_1钾含量的对照优势表现为B2F(17.81%)X2F(4.06%)C3F(1.12%)。高钾新品系烟叶在各部位钾含量的GCA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GK2各部位GCA效应均较优,利用潜力较大;GK7的C3F、X2F GCA效应较优,而B2F较差;GK9的B2F GCA效应较优,C3F较差。烟叶各部位的钾含量SCA方差均为极显著水平,其中B2F的多叶87×GK7组合(17.19%)、C3F多叶87×GK2组合(25.63%)、长脖黄×GK5组合(19.43%)、云烟87×GK7组合(22.78%)、云烟87×GK9组合(24.38%),X2F的Coker176×GK7组合(19.87%)、101×GK9组合(15.89%)、云烟85×GK9组合(19.15%)、云烟87×GK9组合(20.74%)SCA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P(P 1)/2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6个甘蓝自交系的3个主要营养品质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控制。同一品质性状不同亲本的GCA差异很大,同一自交系不同品质性状的GCA也有差异,在6个自交系中Vc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是P6亲本;还原糖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为是P1;P6粗纤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低。同一性状不同组合和同一组合各性状的SCA效应值均有较大差异。试验中Vc含量的特殊配合力较好的有P1×P2、P3×P4、P4×P5;还原糖含量特殊配合力较好的有P1×P6、P3×P5;而对于要求降低粗纤维含量的育种要求,选择P1×P4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8.
以长♀、黄♂等6个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15个杂交组合,对其株高、穗位高、穗粒质量等14个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黄♂穗粒质量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的标准差和总配合力均最大,而且它与其他自交系的组合产量在所有组合中最高,均达到1.95万kg/hm2以上,其中,昌7-2×黄♂最高,达到2.09万kg/hm2。  相似文献   

9.
高油玉米自交系籽粒油分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15份高油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黑龙江省6个常用骨干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II遗传设计,系统地比较分析了15个高油玉米自交系的籽粒油分含量配合力。结果表明:高油玉米自交系籽粒油分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高油玉米自交系GY246、GY923、GY994、BY843、GY798油分含量的GCA较高。Mo17×GY923、444×BY807、81162×GY220、444×GY220和434×BY807组合油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逆境苗期黄瓜叶片几个生理生化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6个黄瓜亲本按Griffing方法Ⅱ配为15个杂交组合,研究低温弱光逆境条件下苗期黄瓜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叶绿素(Chl)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诸性状的配合力变化.方差分析表明,组合(包括自交组合)间5个性状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配合力分析表明,MDA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极显著,占总方差的87.8%.其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可溶性糖含量和电导率的GCA方差达到显著水平,分别占总方差的62.5%和66.2%.其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SOD活性和Chl含量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和GCA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同等重要,综合各性状表现结果,自交系51,69较优。  相似文献   

11.
以5个烤烟品种(系)为材料,按GriffingⅡ组配10个杂交组合,对烤烟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和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法尼基丙酮3种物质的配合力表现及其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的遗传特性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控制。664-01和云烟87自身有较高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又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值,是培育高香气品种的2个优良亲本;组合NC 89×664-01、中烟100×云烟87、秦烟96×云烟87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在以提高香气为育种目标的育种实践中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性状的遗传决定度较高,说明通过表现型进行选择的可靠性很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广东不同产区、不同等级、不同品种、不同年份烤烟样品中钾、氯、硫含量及变异特点.结果表明:广东烤烟平均钾含量((2.29±0.33)%)、硫含量((0.46士0.10)%)、钾氯比(11.33±5.68)适宜;氯含量(0.26±0.13)%)略低,氯含量的变异系数(51.16%)最大,钾含量的变异系数(14.26%...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烤烟主要品质和安全性指标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烤烟RG17、中烟90、K346、G80的C3F烟叶中水溶性糖、钾、总氮、烟碱、石油醚提取物、总挥发酸和总挥发碱等品质指标和烟气焦油、稠环芳烃化合物等安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346的烟碱、石油醚提取物、总挥发碱含量相对较高,RG17的钾含量相对较高,G80的总挥发酸含量较高,而总氮含量相对较低.焦油释放量较高的品种为K346,但该品种苯并[α]葸、Chrysene、苯并[α]芘3种稠环芳烃含量最低;中烟90的焦油释放量虽然较低,但其稠环芳烃化合物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优异烤烟种质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烤烟优异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1份烤烟种质资源的植物学性状、外观质量、抗病性及经济性状进行调查,从中筛选优异种质。[结果]龙岩C2、H80A432和べイニルト的株高太高;除NC95、NC86、日本烤烟1、K358、RG17外,其余品种均发生黑胫病,但发病程度不一;NC86、Islangold易感赤星病,べイニルト、落地黄易感气候型斑点病,CV16-2、CV78-5、CV78-4、NC-22-NF、津引1号易感TMV;综合来看,筑波1号、津引1号、OX2028、安选79-1、K358、NC2514表现较好,べイニルト、潘圆黄、DarisSpecial、CV78-5表现较差,其余品种表现一般。[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质量和抗病性均较优的烤烟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钾量对烤烟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通过1992~1993年在滇中烟区3个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钾量范围内,增加施钾量能提高烟叶的含钾量,相关系数r为0.647(n=21);烟叶的含钾量与烟叶每公顷产值呈正相关(r=0.593,n=21)。本研究结果初步说明,施用合理用量的钾肥是提高烤烟烟叶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曲靖罗平烟区为基础,分析了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及其交互作用对烤烟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罗平烟区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有56.13%的土壤样品碱解氮含量处于高水平(15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但变异系数(49.22%)较大;烟叶钾含量较适宜,有77.61%的烟叶样本达到巴西优质烤烟钾含量标准。(2)随着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增加,烟叶钾含量先升高,随后又降低;烟叶钾含量(y)与土壤速效钾含量(x)呈显著正相关(P0.05),回归方程y=0.000 4 x+1.885达到显著水平。(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氮钾交互作用对烟叶钾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当土壤基础肥力处于低氮、中氮水平时,烟叶钾含量与土壤钾水平呈正相关;当土壤基础肥力处于高氮水平时,二者表现为负相关。在9种土壤氮钾互作组合水平中,以中氮高钾(N2K3)组合的烤烟钾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推广种植的5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总的致香物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C89、K326、RG17、云烟85、中烟98,中部叶依次为云烟85、中烟98、NC89、RG17、K326。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间致香物质的含量差异比较大。因此,培育优良的烤烟品种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云南曲靖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了解曲靖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分布状况,采集了曲靖主产烟区9个县(市、区)5个主栽品种的B_2F,C_3F,X_2F3个等级烤烟样本6 381份,测定了烟叶可溶性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总氮、钾、氯、淀粉、硫含量,研究了曲靖烤烟化学成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曲靖烤烟总精、淀粉含量偏高,还原糖、总氮、烟碱、硫含量适宜,钾、水溶性氯含量偏低.K326的糖和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品种,总氮、烟碱、钾和水溶性氯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硫含量以红花大金元最高,云烟85和云烟87的化学成分差异不明显.除水溶性氯含量外,其他化学成分在各地间差异较小.除水溶性氯和钾外,其余化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秦岭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与香气品质状况,采用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对秦岭烟区3种不同基因型的烤烟YN99、秦烟96、K326烟叶中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岭烟区烤烟烟叶的钾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较低;与YN99和秦烟96相比,K326烤烟烟叶的糖含量较高(24.29%),总氮含量最低(1.82%),其他化学成分和比值适宜,达到了优质烤烟标准,K326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最好。3种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香气物质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32种香气物质有14种至少在两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K326烤烟烟叶中苯丙氨酸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茄酮、新植二烯和其他香气物质的含量均高于YN99和秦烟96,在秦岭烟区K326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最高。烟叶中的钾和总植物碱对香气物质的影响最大,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烟叶中钾含量和降低总植物碱含量有利于提高烤烟香气品质。3种不同基因型烤烟中K326化学成分和香气品质均为最佳,最适合在秦岭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