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2017—2021年贵州省所有4A级及以上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椭圆差等方法,通过ArcGIS软件对其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定性、定量描述。结果表明:2017—2021年4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增长幅度大,2021年达到了173个,呈集聚性分布;4A级及以上景区集中分布在中部,且以中部为核心向周边拓展;4A级及以上景区形成以贵阳、安顺为中心的高密度集聚带,集聚方向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资源要素、地质地形以及社会经济、交通等共同影响了贵州省4A级及以上的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省171个养老旅游资源点作为研究样本,结合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和规模度指数研究方法,利用ArcGIS 10.4软件和SPSS软件对云南省养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养老旅游资源总体呈现东西密南北疏,滇中地区和滇西呈现集聚形态,滇南和滇西北地区为分散型分布。(2)云南省养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为:一级集中区为昆明;二级较集中区为玉溪、保山;三级一般集中区为临沧、曲靖、红河、大理、西双版纳、德宏;四级较分散区为昭通、普洱、文山、楚雄;五级分散区为丽江、迪庆、怒江。(3)各类型养老旅游资源数量排序为景区型>社区型>乡村型>养老院型>酒店型,且各类型养老旅游资源分别呈现不同的特征。(4)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以滇中地区为中心向四周分散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且具有明显的经济、特色资源偏好性。(5)在影响因素方面,自然环境基础影响养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社会人文条件通过影响养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力度,进而影响养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且以医疗资源条件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百度搜索引擎提供的"百度指数"功能,获取了2016~2020年山东省13个5A级旅游景区的网络关注度数据,对景区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人群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分布上,山东省5A级旅游景区的网络关注度存在显著差异,从2016年至2020年总体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且季节性变化明显;空间分布上,对山东省5A级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空间距离较近或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人群结构特征上,对山东省5A级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较高的人群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性别结构上男性占比较女性略高。  相似文献   

4.
以市为单位,分别运用SPSS19.0对山西省第1批至第7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保”)和A级及A级以上景区的分布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并简要总结了其分布特征,探究了二者之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以市为单位,分别运用SPSS19.0对山西省第1批至第7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保")和A级及A级以上景区的分布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并简要总结了其分布特征,探究了二者之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国内乡村民宿呈现蓬勃发展状态。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以去哪儿平台乡村民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分析、核密度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江西省乡村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地理探测器探测影响乡村民宿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江西省乡村民宿呈聚集分布特点;2、江西省乡村民宿呈多核心点状分布,单核心聚集收拢,东北至西南递减的分布格局;3、基于对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和旅游因素4个方面13个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3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0.9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0.89)、常住人口数量(0.8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0.78)、城镇化率(0.77)q值排列前五,为影响力最高的五个因子。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表明要大力推动精品旅游景区的建设,全面提升以A级景区为代表的观光旅游产品,努力加强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建设,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观光旅游产品朝精品化方向发展。为此,通过研究5A级景区评定标准,重点剖析了山西壶口瀑布景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景区优化升级的途径,为景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ArcGIS 10.2及Stata 14.0软件探析高级别黑色旅游景区的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级别黑色旅游景区整体呈分散与集聚并存分布状态,7大分区内呈现显著的差异,华东区数量最多、密度较大;高级别黑色旅游景区核密度分布空间差异显著,各级别景区间存在明显差异;高级别黑色旅游景区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集聚特...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贵州省荔波县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6年荔波县人均生态足迹逐年上升,人均旅游生态足迹逐年下降,人均生态赤字逐年上升,特别是在2016年,人均旅游生态赤字达到-0.009gha/cap,已经接近临界值。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科学控制人均旅游生态足迹持续上升势头,尤其要重点控制重大节假日过载客流量对景区旅游生态环境的冲击,合理设计景区间客流量的空间分布,并构建动态管理机制。同时建议增加旅游资金投入,做好景区景点布局规划,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以提高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两步路”平台爬取GPS轨迹数据和位置照片拍摄数据,结合水系空间分布,应用GIS核密度、近邻分析等方法,对漓江风景区游客时空行为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秋冬季是漓江风景区的旅游旺季,节庆时间游客活动量大幅度增加。一日内的游客轨迹数量和拍摄照片数量变化呈现双峰型,11点至18点是游客一日中活动节奏活跃时期,拍摄点主要集中在九马画山、漓江景区和象鼻山景区。漓江风景区形成了以漓江环境为依托,景区景点为载体,水系为骨架深度串联的点线面式的网络游赏体系,其中的游客时空行为特征受到气候变化、路线丰富度和景观偏好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丰富游赏方式、优化旅游空间结构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休闲旅游与旅游景点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景点是传统的旅游活动的基础,而新兴的休闲旅游可能并不依赖于旅游景点。本文引入“无景点旅游”的概念,分析了“无景点旅游”的休闲性质、出现的原因及发展的利弊,并以洛带古镇为倒,简要说明休闲旅游对旅游景点并不存在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吴兰桂  任黎秀  涂玮  谢雯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119-121,129
从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采用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旅游资源容量和旅游的生态容量等3个指标,对牛姆林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合理估算。并针对风景区实际情况提出近期在景区增建宾馆饭店,中、远期扩大牛姆林景区范围,限制部分景区、景点的客流量,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和项目等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山西林业》2015,(1):3
<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根据相关程序,经山西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检查、评定,山西省22家旅游景区达到国家标准化景区要求,被批准为国家标准化旅游景区,包括11家4A级、9家3A级、2家2A级。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崖峡谷景区、石膏山景区荣赝国家4A级景区。红崖大峡谷是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大景区之一,是太行山系景区中惟一同时拥有峡谷景观、亚高  相似文献   

14.
选取旅游景点容量标志性指标、旅游资源禀赋标志性指标、旅游交通条件标志性指标构建旅游景点质量评估体系。在对安康市旅游收入进行相关性与线性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安康市旅游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提出安康市旅游效益提升策略:以创建5A旅游景区提升旅游竞争力;以全力推动高铁建设构建旅游交通网;以凝练安康旅游形象标识语扩大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5.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有充分的条件创建5A级旅游景区。文中按照旅游景区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提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创建5A级旅游景区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兴隆县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 ,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为龙头 ,金牛洞、六里坪、青龙潭等多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发展迅速 ,旅游格局搭配合理 ,发展势头喜人。在游客人数急剧增长 ,旅游发展走向规模化的同时 ,兴隆县旅游市场却出现了恶性削价竞争 ,个人无证接团 ,欺客、宰客等不正当经营现象 ,对各景区景点的健康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 ,以下就简要分析各种不正当经营所造成的市场的混乱 ,对雾灵山景区健康发展的不利影响。1 旅游市场的不正当经营现象及对景区发展的影响1 .1 个人假冒正规旅游接待单位名义非法经营随着雾灵山知名度的提…  相似文献   

17.
正景德镇群山环抱,绿水环绕,碧水蓝天,四季分明,是一座具有山水、生态、文化特色的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9%,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2.89%和40.13%,目前已拥有景德镇陶瓷博览区5A级景点、浮梁古县衙景区、高岭——瑶里风景区、得雨生态风景区等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德镇还是一座文明卫生之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  相似文献   

18.
旅游环境容量是景区调控游客规模、实现景区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依据。以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为研究对象,依据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设施环境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4个分量指标,按这些指标对大峡谷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的日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为2 395人次;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为71 850人次。空间环境容量是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限制因子,游客量随季节分布明显且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大峡谷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提出具体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莫少敏  杨俭 《广东园林》2006,28(1):23-26
突出梁园作为省级文保单位和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著名古典园林地位。依据史料记载,尽可能原地恢复历史景区。对于不属于文物修复范围的其他景区,尽可能适应旅游开放的需要,增加景点容量,以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采用传统岭南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合理布置水系,园林绿地,园林小品及其他园林建筑。  相似文献   

20.
朱勇 《林业调查规划》2023,48(2):160-166
以西南民族地区171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联系率等统计方法对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最邻近指数为0.789,表明其在空间上呈凝聚型分布;研究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地理集中指数G=44.90,大于理想状态分布下的地理集中指数34.2,表明其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但集聚度不高;研究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分布密度呈多核心特征,高核密度值地区有成都市、渝东南地区、渝西南地区、六盘水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中成都市的核密度值最高;研究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分布受到地形、河流湖泊、资源禀赋、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