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大棚樱桃裂果气象因素分析及防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规避大棚樱桃裂果风险,提升樱桃品质。本文采用澄城县气象局1961-2016年樱桃膨大期4~5月份逐日降水资料、相对湿度、日照、气温资料及庄头镇郭家庄樱桃基地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大棚樱桃在果实膨大期裂果的主要气象原因。研究表明,阴雨天气造成的大棚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偏高,且空气湿度起伏变化幅度大,是樱桃果实膨大期果实裂果的主要气象原因。根据果实膨大期的生长特点,提出了大棚樱桃裂果防御中选择抗御裂果强的品种,平衡棚内湿度,改进樱桃大棚内灌溉设施,加强果实膨大-成熟期连阴雨和低温寡照天气预报预警等8项技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樱桃收益。  相似文献   

2.
番茄裂果,多发生在果实成熟期,有的以果蒂为中心围绕果蒂呈环状浅裂,有的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部扩展,呈放射状深裂,从果实绿熟期开始发生,多为干裂.番茄裂果后不耐贮藏和运输,并易受病菌浸染而引起腐烂.番茄裂果主要是由于果实在生长发育期间先期高温干旱,使果实的表皮生长受到抑制,而后遇到暴雨或灌水,土壤水分急剧增加导致果皮生长跟不上果肉组织的膨大而引起裂果.番茄裂果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为几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正芒果生产过程中,常常见到裂果情况,特别是在坐果后70~95天果实膨大期,如象牙芒等皮薄品种最易发生。对此,有果农询问:为什么芒果在幼果发育到鸡蛋大小时就自己裂开?一般来说,芒果裂果率高低因品种不同而异,主要是在幼果发育至橄榄大小时开始,果实进入迅速膨大期至生理成熟期前达到高峰,多数为纵裂。一、芒果裂果原因1.光照强度。一般树冠光照较强的  相似文献   

4.
造成苹果裂果的原因主要是果实膨大期长时间缺水,果实内部细胞间隙减小,细胞密度、果实硬度增大,如果这时遇到大量雨水,果实的表皮细胞膨大的速度远远不及果肉细胞膨大的速度快,导致出现裂果的现象。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5.
柑桔为什么裂果?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和观察研究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果实膨大后逐步进入成熟期时,果皮(柚类为海棉层)停止生长或增厚,而果实内汁胞进入迅速伸长和增大期,整个瓤瓣迅速增大而充实,压迫外果皮逐步变薄。若此时持续干旱缺水骤遇暴雨或连续下雨,十分饥渴的汁...  相似文献   

6.
2008年华东地区几个省的巨峰、藤稔及无核王子等品种裂果率占30%-50%.少数地区裂果达70%.是数十年来罕见的自然灾害。裂果的主要原因:一是在葡萄成熟期遇到特强高温.果实细胞生长发育受到严重抑制:二是果实中钙元素含量不足:三是各地果农为促进果实膨大.  相似文献   

7.
<正>1、枣裂果原因(1)降雨。在果实生长前期过分干旱,进入转色期至近成熟期后,果实遇雨使果肉吸水膨胀,果肉的增长速度快于果皮细胞的增长速度,从而使果皮细胞胀裂,造成裂果。若成熟期无雨,即便进行人工灌溉,也不会引起裂果。一般灌溉条件差、地势低及土质黏重的果园,裂果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8.
陈梅 《河南农业》2022,(7):37-37
葡萄裂果多发生在转色膨大期及果实成熟后期多雨天气.葡萄裂果不仅影响果实外观,而且导致多种病虫危害,进而影响种植效益,因此,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必须把防治葡萄裂果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柑桔裂果是柑桔壮果期的重要生理病害,多从脐部开始,沿子房线向果蒂方向纵裂,也有少数沿果腰部横裂或不规则的其他裂向。柑桔裂果一般在8月~10月壮果期发生,特别在久旱后突然下雨,因果肉迅速膨大,果皮不能相应地生长而被胀裂。裂果以温州蜜柑、脐橙、柚类等品种最严重。  相似文献   

10.
油桃裂果规律观察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油桃果实膨大初期至采收期裂果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裂果增长最迅速的时期在果实膨大初期,不同品种、不同成熟期裂果差异很大,同一品种不同栽培条件下裂果程度各不相同。裂果与果实着生部位关系很大,树冠外围裂果严重,内膛次之。裂果也与土壤水分调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As a synthetic functional analog of salicylic acid, 2,6-dichloroisonicotinic acid(INA) is effective in inducing the host disease resistance of a plant against a pathogen. The effects of INA on controlling postharvest blue and green molds and anthracnose decay and defense-related enzymes on citrus frui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ascorbic acid of naturally infected citrus flavedo was also measured. Results showed that 1.0 mmol L~(–1) INA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lue and green molds and anthracnose decay development on both wound-inoculated fruit and naturally-infected frui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fruit. The treatment effectively enhanced the β-1,3-glucanase(GLU), chitinase(CHI),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 and peroxidase(POD) activities and the polyphenol oxidase(PPO) in flavedo.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suggest that INA might be used as a chemical fungicide substitution to control postharvest diseases in citrus fruits.  相似文献   

12.
锦橙裂果的钙素营养生理及施钙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矿质营养与锦橙裂果的关系及其生理机制,探讨钙在锦橙裂果中的作用及其对果皮酶活性的影响,为有效降低柑橘裂果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对北碚447锦橙果园的调查研究和采样分析,研究裂果和正常果功能叶片、果皮和果肉中N、P、K、Ca含量及相关酶的活性;采用田间试验在花前及幼果期进行喷钙处理,研究钙对裂果及果皮结构物(果胶)及其水解酶类、活性氧清除酶类、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裂果植株叶片和裂果果皮、果肉中的钙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果,裂果率与果皮中的钙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裂果果皮中PPO、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的活性较高,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较低;果实的裂果率与果皮中的PPO活性成显著正相关,与CAT活性和原果胶(PP)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喷钙处理显著降低了果皮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PPO、POD、PG、CX活性,提高了SOD、CAT活性以及原果胶含量。【结论】果皮中钙含量不足导致细胞壁水解酶(PG、CX)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维持果皮强度和延展性的原果胶含量降低是锦橙裂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外源喷钙能显著降低果实膨大期的裂果率,喷施钙肥是减少锦橙裂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东主要柑桔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蕉柑(Citrus reticulata cv.tankan Hayata)为材料测定了果皮中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反应,可溶态和结合态不同状态酶的分配及果实中不同部位酶的分布,确定果顶的有色皮层为检测柑桔果实过氧化物酶的取样点。比较广东五个主要柑桔品种可溶态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结果表明,酶活性与果实耐藏性呈负相关。蕉柑原产广东,是甜橙与柑的自然杂交种。从椪柑、蕉柑和暗柳橙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初步判断,三者之间有一定亲缘关系。还着重对广东柑桔果实中过氧化物酶的分布与果汁加工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干旱缺水是导致果园低产、低效的主要原因。对坡地柑橘园的穴灌和沟灌2种灌溉技术进行对比,研究了坡地柑橘园节水技术。结果表明,穴灌和沟灌的秋梢数量分别比对照(自然不灌水)高49%和45%,存在显著差异;穴灌的果实横径、单株产量比沟灌高10 mm、19.4%,沟灌条件下的单株产量比对照高19.2%。穴灌的裂果率显著低于沟灌和对照。穴灌是有效的节水灌溉措施,对果实的膨大促进作用明显,有利于提高单株产量和降低裂果率,是适合坡地果园较优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骏枣裂果发生过程中的水分吸收规律,测定了枣果吸收水分的动力曲线、枣果水势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当枣果吸水量达到饱和时,裂果现象最易发生。吸水率越高裂果率越高,门熟期和脆熟期枣果吸收水分开裂的饱和值分别为8.64%,9.86%。枣果持续吸收水分72h后。吸水牢和裂果率基本趋于稳定。门熟期骏枣果实较脆熟期更易开裂。室内浸果实验不能真实反映大田裂果的实际情况。根系吸收的水分能够输送给枣果而引起裂果的作用有限,地上部分枣果和叶片直接吸水对裂果的起主导作用,裂果的形成和降雨量多少、果实表面与水分接触时间长短有关。枣果水势日变化呈“V”字形,初步推断水势与裂果之间存在负相关.粜实水势越低裂果发生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苹果果实裂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苹果果实裂果的研究进展,从裂果发生的症状与时期、果实的解剖结构、水分条件、土壤条件、树体管理等方面阐明了苹果果实裂果发生的机理。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大、果实角质层薄,易于裂果;果实生长前期土壤含水量不足,果皮发育受到影响,果实发育后期久旱逢雨,果肉细胞迅速增大,易造成裂果。缺钙、钾矿质元素,易产生裂果。并提出了预防苹果果实裂果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国庆1号温州蜜柑果实成熟过程中极性代谢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成熟阶段的国庆1号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cv.Guoqing No.1)果实极性代谢物的变化,为客观评价柑橘果实成熟度和果实品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初步建立柑橘果实初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和分析方法,检测绿熟期、转色期和完熟期温州蜜柑果实有色层和果肉组织的极性代谢物,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代谢物37种。随温州蜜柑果实不断转黄,其有色层中的果糖、甘露糖和大部分氨基酸(尤其是GABA和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在完熟期达最高。相反地,柠檬酸和一些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则逐渐降低。与有色层相比,果肉中显著变化的初级代谢物较少。其中甘露糖、阿拉伯糖、草酸、磷酸、琥珀酸、2 - 酮戊二酸、十六碳烷酸、9,12-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烷酸、十四碳烷酸等在绿熟期含量最高,随着果实不断转黄其含量逐渐降低,而蔗糖,GABA以及多种有机酸则大量积累。PCA结果显示,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代谢物均很好的分离,且不同发育时期代谢物的差异小于不同组织间代谢物的差异。【结论】找到一些可以作为评价果实成熟度指标的代谢物。此外,发现果实成熟过程中有色层和果肉中多种极性代谢物发生剧烈的变化,且表现出很强的组织特异性,尤其是糖类和有机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 0 .2 %硼酸 ,在胡柚、柑花期进行叶面喷施 ,研究硼对不同柑桔品种果实的钙硼含量、生理病害及耐贮藏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硼处理显著提高柑桔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的叶片、果皮、果肉硼含量 .其中 ,硼含量幼果期 >膨大期 >成熟期 ,叶片 >果皮 >果肉 ;硼含量的提高显著影响各部位钙的含量 ,显著降低了叶片及幼果期、膨大期果实的钙硼比值 ;硼处理还显著降低了柑桔生理病果率和贮藏烂果率 ,硼与生理病果率的相关性幼果期 >膨大期 >成熟期 ,果皮 >叶片 >果肉 ,与烂果率的相关性则有随生育进程而增大的趋势 .两品种比较 ,胡柚对低硼条件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甜樱桃裂果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裂果在甜樱桃果实成熟期经常发生,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甜樱桃裂果机理研究进展,从品种、砧木、果实特性、水分、树体矿质营养、栽培管理水平、环境因子等方面分析了甜樱桃裂果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防治裂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柑橘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测定了柠檬 (高酸 ,CitruslimonL .Burm)、锦橙 (中酸C .sinesisL .Osbeck)、冰糖橙 (低酸 ,C .sinesisL .Os beck)和奉节脐橙 (C .sinesisL .Osbeck)及其低酸芽变株系、晚熟芽变株系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柠檬酸的含量及其相关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 ,除柠檬外 ,汁胞柠檬酸含量均在花后 10 0~ 130d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柠檬酸合成酶活性变化与各类型柑橘果实中柠檬酸含量差异没有明显联系 ;细胞溶液中的乌头酸酶后期升高对柑橘果实中酸的降解有明显影响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NAD 异柠檬酸脱氢酶值较高 ,酸积累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