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浙江省上虞市林业功能分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虞市地形地貌特征明显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水平、林业经营传统等方面因素,对林业功能区进行布局。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五个林业功能区,分别是:虞北滩涂沿海防护林建设区、虞中平原水网生态建设区、虞东南低山丘陵商品林建设区、虞西南低山丘陵生态维护区、汤浦水库生态林建设区;并分析了各区的森林资源现状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其林业发展方向,对上虞市林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福建三明市区周山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完善的森林生态安全体系和美观多样的森林景观布局,根据福建三明市区周山自然条件和森林景观现状,将三明市区周山森林景观规划为4个重点建设区:①森林危险性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森林生态安全体系重点建设区,②周山森林环境保护、护林防火体系重点建设区,③周山森林生态群落体系改造及生物多样性重点建设区,④周山森林彩化、美化及生态景观格局重点建设区。探讨三明市区周山森林景观改造和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云南省孟连县南垒河流域生态保护、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重点阐述了生态建设理念在孟连县南垒河绿色长廊生态建设中的实践与整体布局,并提出了将生态建设理念在绿色长廊建设中分为三区,具体为:"上游生态保护区"、"森林城市生态建设区"、"中下游生态产业发展区"。  相似文献   

4.
卢劲松 《浙江林业科技》2000,20(5):71-74,78
对龙泉市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河流分布特征及生态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于高地势地区的生态保护,沿江、沿溪、沿库的生态保护措施,提出了关于进行生态保护的营林措施,并提出了生态保护的封闭回路设想。剖析了建设生态体系的必要性。阐述了生态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建设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等诸方面的关系。进行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才能全面地促进三江源头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达州市城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基本情况,分析了城区农业生态面临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城区农业生态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地域辽阔,森林资源分布广,地貌多变,因此,需要结合地方自然条件与风土人情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林业生态发展战略,积极探索现代化林业发展新路径,推动我国生态建设与科学发展。文章阐述了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围绕问题着重探讨了新时代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五莲县的发展史就是五莲人民开发山区、建设山区的光辉历史。在建县50多年来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五莲人民与生态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到新时期的山区综合开发、林业产业化建设,以及进入新世纪的生态经济、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五莲县经历了以改善自然条件为目的的初级的生态建设,以发展山区经济为目的的粗放的生态建设,以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高级的生态建设三个层面的建设活动,建设层次越来越高,建设内涵越来越广,山区人民的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县…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相结合,综合甘肃省自身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全面分析现阶段甘肃省林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列出了甘肃省生态林业建设的构想和原则,并给出九个关于甘肃林业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对策,以期为今后甘肃省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3S技术研究厦门市森林生态网络布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探讨了3S技术在厦门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中的应用方法和手段,从整体上提高了厦门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水平。本文可为相同自然条件和社会务件的城市森林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提出了很多原则要遵循。什么叫生态修复,什么叫生态恢复重建,什么叫生态建设,生态建设到底放在什么位置?都需要我们深入探讨。有人认为有了绿水青山就自然会有金山银山,而实际上绿水青山要一定条件的改变,才能转换为金山银山,这就需要对生态系统进行可持续的经营。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文化政治中心,要想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要做好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本来是恢复生态学里面的一个概念,说的是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土地退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退化防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分析和正确认识当前的土地退化状况,将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土地退化防治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得出,陕西省土地退化类型主要以风蚀、水蚀、盐渍化和土壤污染为主.土地退化的演变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即生态环境破坏大于建设阶段,退化土地恢复建设阶段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阶段.从1999年和2004年的监测数据看出,陕西省的土地退化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结合陕西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特点,对土地退化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初步预测了陕西省土地退化可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和平 《林业调查规划》2009,34(4):129-132
对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认为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3663t,基础设施建设区平均侵蚀强度为955t/hm^2·a,属微度侵蚀区,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951t.旅游服务及生态展示区和道路区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提出以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为基础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林业生态治理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沙江流域云南段水土流失面积408.32万hm2,年均侵蚀量17 284万t.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森林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在分析了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防治和治理方向的规划思路.其对策措施有: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力度;积极推进石漠化治理工程;健全公益林建设体系;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深入推动农村能源建设;预防监督与监测;推广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貌、水文、灾害等要素,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及林业生态建设方向,明确了浙江省长防林三期工程建设范围,并将长防林三期体系划分为三个综合治理区.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区水土流失、生态状况及生态防护功能的需要,在省级层面上提出了四个重点建设工程,明确了主攻方向及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15.
泥炭地是重要的自然湿地类型,具有固碳、水文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侵蚀、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排水疏干、过度放牧和基础建设等强烈的人为干扰,全球泥炭地面积不断缩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碳源。文中从水文修复、植被修复和生态监测与评估等方面,综述了欧洲和北美国家退化泥炭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结合若尔盖湿地修复技术现状进行了研究展望,旨在为我国高原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风力发电建设工程近年来在新疆突飞猛进,而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给当地土壤和植被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为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文章以新疆华电达坂城风区300 MW风电工程为例,结合风电工程特点和项目区具体特点,分块分区设置防治措施,在3个区域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有效地防治了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植被生态恢复评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张文辉  刘国彬 《林业科学》2007,43(1):102-106
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西北黄土区考察组获得的资料为依据,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方面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策略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退耕还林和禁伐禁牧措施实施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质量已经呈现稳定提升的势态,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植被恢复措施优化,多元化投资与城镇化发展使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前景较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植被恢复投资力度不够;政策不稳定使农户无远期规划,政策不配套,使大户承包治理停滞;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人工经济林比例过大,生态功能不强;禁伐禁牧封禁措施缺乏技术支撑,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植被恢复策略包括:明确不同时期植被恢复目标和完善恢复途径;保护现有成果,增加自然恢复和生态修复比例;用政策保护承包大户植被建设的积极性;加大植被建设和科研投资力度,培育黄土区植被恢复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几乎所有法国大西洋沿岸沙丘都是19世纪由国家圈定,并形成今日的2种主要环境类型:一种为含有天然阔叶树成分的海岸松沙丘林,另一种是受海蚀、风蚀和人为活动影响的裸露流动沙丘。治理措施包括机械沙障、造林封育和自然保护等。以前作为防护屏障严格按标准格式设计的沙丘林带,现被认为是具有浓郁天然遗产价值的海岸生态复合体的组成部分。海岸沙丘的可持续经营包含着灵活的生态工程内涵,从而使防护、休闲、保护3者优化于一体。  相似文献   

19.
乌盟后山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处阴山以北的乌盟后山地区,土地的风蚀沙化十分严重,北部五旗县80%的耕地遭风蚀危害,10%的草场荒漠化.草场退化,粮食产量下降,农牧业生产长期低而不稳.同时风蚀沙化也危害交通、水利设施和村镇安全.自乌盟实施"进退还"战略以来,在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上成效显著,但在治理方式上以单一的灌草模式为主,缺乏生物多样性,并由于草种寿命短造成重复建设,为此,本文提出一些治理模式供讨论.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在新疆水电站项目建设中,施工道路的长度平均为十几公里,公路建设扰动地表,破坏地表植被和结皮,加剧了区域的水蚀和风蚀,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也比较严重,重点针对施工道路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希望在水电站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能对施工道路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减少施工道路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