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乔淑芬  刘春雷  顾地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92-15293
[目的]为将龙牙草用于农业害虫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浸叶法测定了龙牙草叶的乙醇、丙酮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对桃蚜的触杀和拒食作用,并应用均匀设计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24h的毒力回归方程表明,乙醇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时桃蚜有较好的触杀作用且乙醇浸提液的触杀作用大于水蒸汽蒸馏液。48h后仅乙醇浸提液对桃蚜仍有较好的触杀作用,当乙醇浸提液的质量浓度为25.0mg/ml时,其校正死亡率达94.3%,LC50=8.5470mg/ml。24h的毒力回归方程表明,3种药液对桃蚜的拒食作用大小为:水蒸汽蒸馏液〉乙醇浸提液〉丙酮浸提液。48h后仅水蒸汽蒸馏液对桃蚜仍有显著的拒食作用且其AFC。值为10.2121mg/ml。[结论]龙牙草中舍有对桃蚜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物质,主要表现在对桃蚜的触杀和拒食作用。  相似文献   

2.
节蓼不同提取液对白背飞虱的触杀和拒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节蓼提取液对白背飞虱的生物活性。[方法]应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节蓼全草的不同提取液对白背飞虱的触杀和拒食作用。[结果]乙醇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对白背飞虱48 h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6.143 2和6.897 3 mg/ml,水蒸汽蒸馏液对白背飞虱244、8 h的拒食浓度(AFC50)分别为8.827 49、.269 8 mg/ml。[结论]乙醇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对白背飞虱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水蒸汽蒸馏液对白背飞虱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乙酸乙酯浸提液对白背飞虱的触杀和拒食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盐肤木不同提取液对褐飞虱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均匀设计法研究了盐肤木鲜根的不同提取液对褐飞虱的触杀和拒食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对褐飞虱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水蒸汽蒸馏液对褐飞虱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乙醇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对褐飞虱48 h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5.943 6 mg/ml、6.776 2 mg/ml,水蒸汽蒸馏液对褐飞虱24 h、48 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8.364 1 mg/ml、9.676 4 mg/ml;丙酮浸提液对褐飞虱的触杀和拒食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白头翁不同提取液对大豆荚螟的触杀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白头翁全草的不同提取液对大豆荚螟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48 h内乙醇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均对大豆荚螟具有较高的触杀作用,72 h仅乙醇浸提液对大豆荚螟具有触杀作用,其致死中浓度(LC50)为8.627 3 mg/mL,触杀致死率为96.5%。乙酸乙酯浸提液对大豆荚螟的触杀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应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蝙蝠葛鲜根的不同提取液对三化螟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液对三化螟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72 h后对三化螟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7.148 3 mg·mL-1,触杀致死率为95.5%;乙酸乙酯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对三化螟的触杀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北马兜铃不同部位乙醇浸提液对玉米蚜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北马兜铃根、茎和叶乙醇浸提液对玉米蚜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北马兜铃根的乙醇浸提液对玉米蚜具有明显的触杀作用,24 h和48 h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8.06、16.67 mg/L,48 h的致死率达98.3%。叶的乙醇浸提液对玉米蚜具有明显的拒食作用,24 h和48 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18.62、18.22 mg/L,48 h的拒食率达98.2%。茎的乙醇浸提液触杀和拒食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左玲霞  谢晓鹏  杨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918-16919
[目的]研究野西瓜苗不同溶剂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野西瓜苗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等5种不同极性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结果]95%乙醇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高的触杀活性,而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枸杞蚜虫的校正死亡率都在升高,浓度50.00g/L时,48h的校正死亡率达97.04%,毒力回归方程为y=1.7910x+3.7502,LC50=4.9867g/L。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顺序为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氯仿萃取物48h的校正死亡率97.04%。[结论]该研究结果对野西瓜苗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以及将其开发成新型的植物源农药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扁蓄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扁蓄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几种不同极性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结果]扁蓄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高的触杀活性,浓度为50.00 g/L时,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5.4%,毒力回归方程为:y=4.745 7+1.098x,LC50=1.707 g/L。几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的顺序为石油醚>氯仿>正丁醇>乙酸乙酯>水,石油醚萃取物48 h的校正死亡率96.7%。[结论]扁蓄对枸杞蚜虫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且杀虫活性物质为一类小极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博落回根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浸渍法,研究了博落回根乙醇粗提取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萃取物对2、6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结果]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黄粉虫的校正死亡率升高,当浓度为100 mg/ml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2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最高,48 h校正死亡率达80.95%,LC50为65.532 9 mg/ml,杀虫活性整体表现为:乙酸乙酯层>石油醚层=正丁醇层>总提取物(乙醇)>水层;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对6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最高,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71.42%和66.67%,LC50分别为83.899 8和86.687 7 mg/ml,杀虫活性整体表现为:总提取物(乙醇)>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结论]博落回根杀虫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所在极性范围内,可对该部位进一步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博落回根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浸渍法,研究了博落回根乙醇粗提取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萃取物对2、6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结果]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黄粉虫的校正死亡率升高,当浓度为100 mg/ml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2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最高,48 h校正死亡率达80.95%,LC50为65.532 9 mg/ml,杀虫活性整体表现为:乙酸乙酯层>石油醚层=正丁醇层>总提取物(乙醇)>水层;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对6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最高,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71.42%和66.67%,LC50分别为83.899 8和86.687 7 mg/ml,杀虫活性整体表现为:总提取物(乙醇)>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结论]博落回根杀虫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所在极性范围内,可对该部位进一步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1.
伏毛铁棒锤根对小菜蛾杀虫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伏毛铁棒锤根的杀虫活性及其活性物质。[方法]以乙醇超声法提取伏毛铁棒锤根中的活性物质,采用浸虫法测试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触杀活性;并采用液-液分配萃取法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提取物依次萃取,且跟踪测试各萃取物的活性。[结果]0.05 g/ml伏毛铁棒锤根提取物对小菜蛾有较强的活性,施药72h后校正死亡率为95.0%;提取物分离后石油醚萃取物活性最强,氯仿萃取物次之,0.005 g/ml时施药72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0%和60.0%,而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水层剩余物无活性。[结论]伏毛铁棒锤根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且杀虫活性物质为一类小极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净化槽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及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欣  师晓春  陶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160-9161,9178
[目的]为研发适用于农村的污水处理技术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计了采用二级厌氧生物滤床和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净化槽,并考察不同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曝气量。[结果]当曝气量为0.1~0.3 m3/h时,溶解氧浓度(DO)随曝气量的增加而增高。COD去除率在曝气量最高时达到94%,但随着曝气量的增加,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在氧气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出水NH3-N在10 mg/L以下,而在曝气量较低的情况下,NH3-N去除率有明显下降。[结论]该净化槽反应器可实现污水的有效处理。当曝气量为0.1~0.3 m3/h时,污水处理效果随曝气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3.
空床停留时间对生物活性滤池强化过滤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华  谭秋  吕锡武  杨开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634-7635
[目的]研究空床停留时间(EBRT)对生物活性滤池强化过滤效果的影响,为生物活性滤池的生产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浦江水为水源水,常规沉淀出水为试验进水,采用活性炭-石英砂、活性炭-陶粒等不同滤料组合的生物活性滤池,研究在不同EBRT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结果表明,随接触时间增加,采用不同介质的生物滤池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滤料生物滤池去除效果相对较佳。EBRT为15、8和5 min时,活性炭-石英砂滤池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9.86%、19.75%和11.30% 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4.43%、18.00%和14.30% 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10%、55.40%和61.60%。活性炭-陶粒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8.83%、18.76%和10.46% 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2.15%、16.70%和11.70% 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10%、48.90%和60.10%。二者NO2--N去除率均不低于90%。[结论]生物活性滤池能有效去除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随接触时间增加,生物过滤效果提高,EBRT达到8 min,继续增加停留时间,去除率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曝气混凝土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寻求高效低成本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研究该系统的净水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最佳运行参数。[方法]在连续进排水条件下,利用该系统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试验,试验流量为2~3 m3/d。[结果]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污染物去除率和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水力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污染基质和溶解氧同生物膜表面微生物的接触时间和方式;曝气量影响反应槽DO和生物膜的更新速率;水温可改变参与净化的微生物的种属与活性;适宜的C/N比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繁衍。[结论]影响该系统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水力停留时间、水力负荷、水温、C/N比等;该系统最佳运行工艺参数为水力表面负荷2.4 m3/(m2.h)、水力停留时间2 h、C/N比5~6、水温25~35℃、污泥回流比30%、曝气量为10 m3/(m3.h)。该系统适用于乡镇中小型污水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15.
李伟  王旭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472-10473
[目的]了解甲氰菊酯对鱼类的毒副作用,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污染监测提供参考。[方法]以低浓度甲氰菊酯(0.01、0.05、0.10、0.50、1.00μg/L)为供试药剂,采用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作用时间下其对黄鳝肌肉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0.01μg/L甲氰菊酯对黄鳝肌肉AChE活性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随着甲氰菊酯浓度的升高,其对黄鳝肌肉AChE活性逐渐产生抑制作用,且其浓度越高对黄鳝肌肉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越强;连续暴露20d后,0.50、1.00μg/L甲氰菊酯处理组黄鳝肌肉AChE活性显著降低;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黄鳝肌肉AChE活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低浓度甲氰菊酯长时间处理可降低黄鳝肌肉AChE活性。  相似文献   

16.
石斛粗多糖脱蛋白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石斛多糖中蛋白质的有效去除方法。[方法]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作为检测指标,考察3种不同方法对石斛粗多糖液去除蛋白质的效果。[结果]三氯乙酸法脱蛋白效果最好,且其多糖损失率最低。[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于石斛粗多糖中蛋白质的去除。  相似文献   

17.
唐迪  张敏  赵婷  仰榴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654-2655,2658
[目的]研究葛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浸提温度、液料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对葛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90℃、液料比(V/W)15∶1、浸提3 h、浸提2次;在最佳条件下,葛根多糖得率为13.95%。[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葛根多糖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达乌里胡枝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裕馨  刘占厚  陈湘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81-15282
[目的]对达乌里胡枝子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应用溶剂萃取及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并利用NMR为主的光谱技术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达乌里胡枝子中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Ⅰ)、槲皮素(Ⅱ)、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芦丁(Ⅳ)、香草酸(V)及β-谷甾醇(Ⅵ)。[结论]化合物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观经济学范畴的区域山地资源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远平  冯佺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29-10132
[目的]山地资源系统开发。[方法]立足于协同学理论、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哲学和工程哲学思想,将山地区域资源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综合,从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结果]以中观经济范畴的时间、空间、结构、环境、效益、公益、发展、规划、管理、服务及现代物流系统构建。[结论]将山地资源系统开发和山地经济的发展置于“种-养-殖-农-林-畜-牧-渔-科-工-贸-城市规划建设一体化”现代物流系统,为我国山地资源系统开发与山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整合,做出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黄芩地上部分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黄芩地上部分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得到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了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其中3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5.03%。[结论]黄芩挥发油中含量在3%以上的组分有:烯丙醇(5.53%)、苯乙酮(4.62%)、石竹烯(18.90%)、α-律草烯(3.99%)、香叶烯D(19.44%)、γ-榄香烯(6.23%)、1-乙烯基-1-甲基-2-(1一甲基乙烯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烷(3.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