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为长白山区野生宽叶杜香的临床应用、新药研发和人工扩繁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雄性昆明种小鼠为试验动物,长白山区野生宽叶杜香叶为试材,通过动物试验研究宽叶杜香的镇咳祛痰作用。[结果]各试验组小鼠状态基本相同,都比较活泼,饮食量与饮水量稳定,体重增长速度基本一致。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宽叶杜香低、中、高剂量的水蒸气蒸馏液均可以延长氨水致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且低剂量组效果显著,中剂量组效果极显著;宽叶杜香低、中、高剂量的水蒸气蒸馏液均可以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泌量,且高剂量组效果显著,中剂量组效果极显著。[结论]长白山区野生宽叶杜香叶水蒸气蒸馏液具有镇咳祛痰作用,对于治疗慢性气管类且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酚红排泄法和二甲苯耳廓肿胀致炎法测定了卡美丁对人工致病小白鼠的止咳、祛痰和消炎作用。结果显示:卡美丁镇咳作用略弱于二氧丙嗪(P>0.05),祛痰效果优于氯化铵(P<0.05),消炎作用明显强于阿司匹林(P<0.05)。说明卡美丁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消炎作用,可用于防治畜禽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3.
研究乌苏里瓦韦95%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镇咳、祛痰作用,并探讨是否通过抗炎机制而发挥药理作用。将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乌苏里瓦韦高剂量组(1.6 g/kg)、乌苏里瓦韦中剂量组(0.8 g/kg)、乌苏里瓦韦低剂量组(0.4 g/kg),分别采用氨水引咳法、气管酚红排泌法等经典模型研究乌苏里瓦韦的镇咳和祛痰作用,继而通过气管注射脂多糖造成急性炎症模型以探讨其抗炎机制。乌苏里瓦韦高、中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气管酚红分泌量(P 0.01,P 0.05),并可明显降低小鼠IL-6、IL-1和TNF-的含量(P 0.01,P 0.05)。乌苏里瓦韦具有较好的镇咳、祛痰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IL-6和IL-1等血清炎性因子以及TNF-的含量发挥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乌苏里瓦韦提供理论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金耳化痰止咳降血糖的药理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和酚红法研究了金耳子实体浸液的镇咳祛痰作用,发现125,g/20g.d剂量,PO给药10d,可延长小鼠咳嗽发生的潜伏期,促进呼吸道分泌作用,增加工排出量,对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气管螺旋条收缩具有松弛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半夏主要药理作用,为半夏的质量评价和临床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分别对国内6个主产区(湖北天门、江苏南通、河南唐河、四川蓬溪、河北安国、贵州赫章)半夏进行主要药效研究,采用气管酚红排泌法、浓氨水引咳法、冰醋酸致小鼠扭体、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方法建立痰液分泌模型、咳嗽模型、镇痛模型及炎症模型,探讨不同产地半夏的祛痰、镇咳、镇痛及抗炎作用的差异。[结果]在止咳祛痰作用方面,贵州赫章、江苏南通、四川蓬溪3个产区半夏能够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显著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及延长咳嗽潜伏期(P<0.01);在镇痛抗炎作用方面,四川蓬溪、湖北天门、河南唐河3个产区半夏均能够明显延长疼痛潜伏期及减少扭体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度(P<0.01);贵州赫章、河北安国产半夏镇痛抗炎作用次之,江苏南通产半夏镇痛抗炎作用弱于其他产地。[结论]6个产区半夏均有不同程度的祛痰、镇咳、镇痛、抗炎作用,其中贵州赫章、江苏南通、四川蓬溪3个产区半夏在止咳祛痰作用明显优于湖北天门、河南唐河、河北安国;在镇痛抗炎作用方面,四川蓬溪、湖北天门所产半夏强于其他产地。  相似文献   

6.
王跃华  李頔  代勇  徐世军  陈然  刘毓均  舒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96-2097,2099
[目的]对不同来源的3种卷叶贝母鳞茎进行药效学比较研究。[方法]选择组织培养卷叶贝母鳞茎、野生卷叶贝母鳞茎和人工栽培(抚育)卷叶贝母鳞茎为试验材料,采用氨水引咳法和气管酚红排泌法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不同来源的卷叶贝母鳞茎均有显著的止咳和祛痰作用。通过统计学分析,3种鳞茎的止咳和祛痰作用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可以用组织培养的卷叶贝母鳞茎代替野生卷叶贝母和人工栽培卷叶贝母鳞茎入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动物试验对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ne)发酵胞内多糖(SPG1)的祛痰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小鼠酚红祛痰法观察裂褶菌发酵胞内多糖(SPG1)的祛痰作用。[结果]裂褶菌发酵胞内多糖能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P<0.05)。[结论]裂褶菌发酵胞内多糖具有一定的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8.
桔梗总皂苷与桔梗总次皂苷祛痰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小鼠酚红祛痰法比较了桔梗总皂苷及桔梗总次皂苷的祛痰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桔梗总皂苷及黑曲霉转化的桔梗总次皂苷均能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P<0.05)。桔梗总皂苷及桔梗总次皂苷的高、中剂量组有较强的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冷哮丸对动物的祛痰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酚红法和毛细玻管法测定排痰量,用家鸽活体气管法及兔离体气管法测其纤毛运动.结果冷哮丸能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增加大鼠排痰作用,增强在体鸽及离体兔气管纤毛运动.结论冷哮丸有显著的祛痰作用,其机理可能是增加气管内浆液成分,痰液变稀,同时加快气管纤毛运动而达到祛痰目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氨水诱发小鼠咳嗽法和大鼠毛细管祛痰法研究桔苷灵糖浆的镇咳和祛痰作用。结果表明:①桔苷灵糖浆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使小鼠咳嗽潜伏期延长,与正常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低剂量组无差异;与磷酸可待因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均无差异,低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②桔苷灵糖浆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使大鼠120 m in内排痰量增加,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低剂量组无差异;与氯化铵组比较,高、中剂量组无差异,低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证明桔苷灵糖浆具有镇咳、祛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海因类化合物是指含有各种取代基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其衍生物可作为合成医药产品、杀虫剂、杀菌消毒剂及感光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开发海因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以3-溴苯乙酸为原料,7-溴-2-四氢萘酮为中间体,采用Ullman反应,Suzuki反应,Bucherer-Begs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海因类化合物,关键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得到确认。将目标化合物灌胃给药后,采用氨水引咳法以超声雾化器喷雾氨水刺激小鼠呼吸道,记录致咳潜伏期和2 min内咳嗽次数,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能减少雾化氨水致小鼠咳嗽的次数,并延长咳嗽的潜伏期,对小鼠氨水引发的咳嗽有显著的镇咳作用,为海因类化合物的应用开发奠定基础。研究亮点:以3-溴苯乙酸为原料,7-溴-2-四氢萘酮为中间体,采用Ullman反应,Suzuki反应,Bucherer-Begs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海因类化合物,关键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得到确认,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小鼠氨水引发的咳嗽有显著的镇咳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益肺通络颗粒体外抗结核、止血、止咳作用及对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H37Rv)和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敏感菌株和耐药菌株,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益肺通络颗粒的培养基中,观察结核杆菌的生长情况;应用剪尾法、毛细管法测定小鼠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观察益肺通络颗粒的止血作用;用氨水引咳,观察其止咳作用;通过巨噬细胞碳粒廓清试验,观察其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廓清指数和校正廓清指数)的影响。结果 益肺通络颗粒在高浓度(0.01~0.2 g/mL)时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但随着浓度降低,其抑菌效果也显著减弱,浓度减低至0.025 g/mL以下时抑菌作用不明显;与对照组小鼠出血时间(321.2±34.3)s、凝血时间(135.8±5.1)s比较,益肺通络高剂量组小鼠出血时间(169.5±23.0)s、凝血时间(97.5±3.3)s均显著缩短(P<0.01);与对照组小鼠氨水引咳的潜伏期(36.4±1.9)s、5 min内小鼠的咳嗽次数(45.9±3.1)次比较,益肺通络高剂量组小鼠氨水引咳的潜伏期(54.1±1.4)s 显著延长、5 min内小鼠的咳嗽次数(22.7±2.2)次显著减少(P<0.01);且小鼠廓清指数和校正廓清指数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益肺通络颗粒具有体外抗结核作用,具有止血止咳和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五味地龙汤的止咳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五味地龙汤水煎液的止咳作用.方法:用小鼠氨水引咳法、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及电刺激豚鼠引咳法进行实验.结果:五味地龙汤水煎液对氨水所致小鼠咳嗽及枸橼酸所致豚鼠咳嗽均有显著的止咳作用(P﹤0.01);对电刺激豚鼠所致咳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五味地龙汤水煎液有显著的止咳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主要树种抗火性的分析与排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因子分析和专家打分法对16种乔木和灌木的6种性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抗火性最好的树种是稠李、黑桦、兴安落叶松;抗火性最不好的是杜香、樟子松、杜鹃。  相似文献   

15.
唐华  郑强峰  梁同军  钟韬韬  黄兰  葛刚  孙宝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85-15987,15990
[目的]分析比较檵木和红花檵木叶片挥发油的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积累数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提取檵木叶、红花檵木绿叶和红花檵木红叶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在3种叶片中分别分离出44、55、36种成分,分别鉴定出25、21、23种成分,已确定组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74.11%、83.94%、76.88%。含量较多的组分有:顺-3-己烯-1-醇(38.79%、12.73%、30.47%)、棕榈酸(5.31%、17.47%、6.02%)、硬脂酸(1.99%、5.03%、2.55%)油酸(2.63%、33.31%、9.13%)。[结论]其主要成分在医药卫生、香料、食品添加剂和抗菌杀虫剂等领域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森林火灾对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碳素分布及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森林生态学典型样地法设立样地并获取野外数据,采用燃烧法测定森林、土壤中的碳,研究过火和未过火两种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分布及储量,结果表明:火干扰后,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碳储量减少33.8127t/hm2,草类—兴安落叶松林碳储量减少104.9247t/hm2,其中,森林植被部分的干、枝、叶和根的碳储量都减少,其它组分因林分类型而异;土壤碳储量明显减少,但各层的碳储量空间分布变化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超临界CO2萃取杜香挥发油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超临界CO2萃取杜香挥发油的最佳试验条件,并用GC-MS对超临界CO2萃取杜香挥发油分析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杜香挥发油最佳条件:颗粒度为80目、萃取压力为40 MPa、萃取温度为3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表明:其中主要成分为羽扇豆醇(12.43%)、羽扇烯酮(10.12%)、异龙脑(4.44%)、桃金娘烯醛(4.02%)、表蓝桉醇(2.85%),顺-β-松油醇(2.49%)、玫瑰醚(2.28%)。  相似文献   

18.
分析锦灯笼根茎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组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锦灯笼根茎中挥发油,运用GC-MS法测定和分析其化学成分.通过计算机检索、人工图谱解析,按各色谱峰的质谱裂片图与文献核对,确定锦灯笼根茎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4%.锦灯笼根茎主要成分为n-十六酸、十六酸甲酯、十六酸乙酯、(Z)9-十八碳烯酰胺、6,9-十八碳二烯酸甲酯、8,9-二脱氢-9-甲酰异长叶烯、马铃薯螺二烯酮、)11-十六碳烯酸、5-十二烷基-2-呋喃酮、香橙烯-2-氧化物.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本研究为锦灯笼根茎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小菜蛾3龄幼虫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敏感性发生了变化。其中,以取食萝卜的小菜蛾3龄幼虫最为敏感,其次是甘蓝、菜心、白菜和西洋菜,取食花椰菜的最不敏感。但用不同寄主植物饲养小莱蛾1个完整的世代,再用菜心统一饲养至3龄,用上述药剂生测的结果是,其敏感性差异不明显。本文还对因不同寄主植物诱导的小菜蛾药剂敏感性变化的实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