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光诱导c-fos基因在不同日龄母鸡中脑和间脑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光照对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机制,用c-fos法研究了不同日龄母鸡脑部对光照刺激的反应。对14、60、120和180日龄母鸡右眼遮光7 d后,接受20 lx的光照刺激1.5 h,暗适应1.5 h后灌流固定,取脑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os基因在中脑和间脑的表达。结果显示,光照刺激后在母鸡视顶盖中央灰质层(SGC),圆核(ROT),外侧膝状腹侧核(Glv),峡核大细胞部(Imc),峡核小细胞部(Ipc),室旁核(PVN),弓状核(ARC)均见有Fos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阳性神经元主要出现在脑左侧。不同日龄母鸡中脑和间脑Fos样免疫反应的程度不同。在SGC,ROT,Glv,Imc,Ipc中,14,60日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密度最大,120,180日龄保持较高水平,300日龄明显下降。在PVN,ARC,120,180日龄表达强度最大,14,60日龄次之,300日龄最低。其中在14和60日龄与其它3个日龄组之间差异显著。表明在中枢神经内,不同日龄母鸡对光照刺激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光照对鸡产蛋的影响机理,探讨了间脑内光信息传导通路。将60日龄母鸡右眼遮光7 d后接受20 lx的光照刺激1.5 h,暗适应1.5 h后灌流固定,取脑制作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os基因在间脑的表达。结果显示,间脑内有大量Fos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左侧,分布于圆核(ROT)、室旁核(PVN)和缰核(HB)等核团内,其中ROT和PVN内最多,表明这些核团的神经元在光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光照对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c-fos法探讨光信息在母鸡中脑的传导通路,将鸡右眼遮光7 d后接受20 lx的光照刺激1.5 h,暗适应1.5 h后灌流固定,取脑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os基因在中脑的表达。结果显示:中脑内有大量Fos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左侧,分布于中脑SGC层、峡核(大细胞部Imc、小细胞部Ipc)、峡视核(ION)、中脑外侧核背侧部(MLd)、红核(RN)、滑车神经核(nIV)。表明光照信息主要通过视网膜经离顶盖通路传达至母鸡中脑,同时顶盖-峡核回路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究光照对母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神经调节机制,采用神经标记和免疫组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强度光照对母鸡离顶盖通路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研究.将120日龄母鸡右眼遮光5d后向丘脑圆核引入微量30%HRP,48 h后解除遮光并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刺激1~1.5 h,暗适应1.5h后灌流固定,取脑制作连续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持续黑暗下给予樱桃谷肉鸭不同强度的瞬时光照,对下丘脑、间脑、垂体和中脑中c-fos基因及相关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及血浆和肝脏中褪黑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144只健康且体重接近的1日龄樱桃谷肉鸭饲养至21日龄,22日龄时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持续黑暗7 d,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分别采用10 Lx和80 Lx的LED白光刺激1.5 h,暗适应1.5 h后立即从每个重复选取1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肉鸭,检测下丘脑、间脑、垂体和中脑c-fos和生物钟基因的表达量,检测血浆和肝脏褪黑激素含量。【结果】10 Lx组的下丘脑和中脑c-fos表达量显著高于80 Lx光照组(P0.05),间脑中c-fos的表达量显著低于80 Lx光照组(P0.05),两组垂体组织中c-fos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与80 Lx组相比,10 Lx组下丘脑生物钟基因Bmal1、Bmal2、Clock和Per2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Cry1表达量也有提高的趋势。10 Lx组间脑Bmal1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Bmal2、Clock、Per2和Cry1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10 Lx组中脑Clock和Per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80 Lx组(P0.05),两组Bmal1、Bmal2和Cry1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强度的瞬时光照对垂体中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与80 Lx组相比,10 Lx组肉鸭血浆中褪黑激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褪黑激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持续黑暗下,短暂高光强刺激可抑制下丘脑和中脑c-fos的表达,而提高间脑c-fos基因的表达,同时减弱了肉鸭下丘脑和间脑生物钟基因表达的振幅。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笼养条件下,不同光照时间对"817"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确定笼养"817"肉鸡适宜的光照时间。选取1日龄"817"健康雏鸡2个组合(KH和AH),每个组合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600只,公母各半。2个处理的光照时间分别为23 h持续光照和(14+2) h间歇光照。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时间对不同组合体重、日增重和料重比有一定的影响,5周龄时体重和日增重均是16 h间歇光照组优于23 h持续光照组,而8周龄时则是23 h持续光照组优于16 h间歇光照组;而在料肉比方面,公鸡23 h持续光照组高于16h间歇光照组,母鸡16 h间歇光照组高于23 h持续光照组。本试验条件下,公母分饲,前期采用16 h间歇光照,后期采用23 h持续光照,可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性能和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持续黑暗下给予樱桃谷肉鸭不同强度的瞬时光照,对下丘脑、间脑、垂体和中脑中c-fos基因及相关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及血浆和肝脏中褪黑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144只健康且体重接近的1日龄樱桃谷肉鸭饲养至21日龄,22日龄时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持续黑暗7 d,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分别采用10 Lx和80 Lx的LED白光刺激1.5 h,暗适应1.5 h后立即从每个重复选取1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肉鸭,检测下丘脑、间脑、垂体和中脑c-fos和生物钟基因的表达量,检测血浆和肝脏褪黑激素含量。【结果】10 Lx组的下丘脑和中脑c-fos表达量显著高于80 Lx光照组(P<0.05),间脑中c-fos的表达量显著低于80 Lx光照组(P<0.05),两组垂体组织中c-fos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与80 Lx组相比,10 Lx组下丘脑生物钟基因Bmal1Bmal2ClockPer2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Cry1表达量也有提高的趋势。10 Lx组间脑Bmal1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Bmal2ClockPer2Cry1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10 Lx组中脑ClockPer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80 Lx组(P<0.05),两组Bmal1Bmal2Cry1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强度的瞬时光照对垂体中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与80 Lx组相比,10 Lx组肉鸭血浆中褪黑激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褪黑激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持续黑暗下,短暂高光强刺激可抑制下丘脑和中脑c-fos的表达,而提高间脑c-fos基因的表达,同时减弱了肉鸭下丘脑和间脑生物钟基因表达的振幅。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瘦素(leptin)及其受体在禽类性成熟启动过程中的作用,试验采用120羽60日龄伊莎蛋母鸡,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饲养于光照逐渐延长(以光/暗为8h/16h为起点每周增加0.5h光照,简称长光照组)和恒定的短光照(光/暗为8h/16h,简称短光照组)条件下,记录体重变化与性成熟时间。长光照组和短光照组母鸡分别于136和151日龄时开产。在136日龄时,每组取10只鸡宰杀后取血液、脂肪和下丘脑组织,分别检测血清leptin水平、脂肪leptin mRNA与下丘脑leptin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136日龄时,长光照组和短光照组母鸡血清雌二醇(E2)和leptin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n=10)。相对定量RT-PCR结果显示:136日龄时,长光照组母鸡脂肪leptin mRNA表达丰度极显著高于短光照组(P〈0.01,n=10),但下丘脑leptin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n=10)。以上结果提示:15d的性成熟时间差异并不伴随产蛋母鸡血清leptin及下丘脑leptin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显著变化,而脂肪leptin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leptin蛋白水平的不一致性则提示循环leptin的其他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钙离子成像系统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实验分为(1)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断头取脑分离出神经元,观察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2)再灌注组:制作大鼠的全脑缺血模型,并以再灌后分1.5、3.0、4.5、6.0 h 4个时间点进行观察;(3)灯盏花素组:在制作全脑缺血模型前15 min腹腔注射灯盏花素50 mg/kg,并以再灌后分1.5、3.0、4.5、6.0 h 4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组(时间点)均检测11个神经元。结果再灌注组再灌后1.5、3.0、4.5 h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Ca2 浓度升高(P<0.05或P<0.01);再灌后6.0 h神经元内游离Ca2 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灯盏花素组再灌后1.5、4.5 h时间点Ca2 浓度比再灌组相同时间点低(P<0.01);而再灌后3.0、6.0 h Ca2 浓度与再灌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脑缺血前给予灯盏花素可降低全脑缺血再灌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内游离Ca2 浓度。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光源对闽西南黑母兔发情的影响,观察不同光源诱导闽西南黑母兔同期发情与激素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 LED灯和节能灯光组的发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LED灯和节能灯补光对闽西南黑母兔的发情率有明显影响。(2) 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光源下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不同光源长光照可以显著影响150日龄未经产雌性闽西南黑兔同期发情,对GnRH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以麝香百合杂种系品种罗瑞拉(Lorina)的子房为试材,研究了外植体不同消毒方式、不同激素种类及其浓度、黑暗条件对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花瓣的包被,对花蕾不消毒也可达到百合子房离体培养的有效消毒效果。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2,4-D 0.5 mg/L 6-BA 1.0 mg/L,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1.5 mg/L NAA 0.3 mg/L。黑暗条件下培养180 d后转入光照条件下培养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分化率,并可有效防止外植体的褐化。  相似文献   

12.
光质对甜茶愈伤组织生长及甜茶甙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不同光质对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愈伤组织生长及甜茶甙(Rubusoside)产生的影响。愈伤组织在黑暗中培养28天可获得最大的生物量。与黑暗相比,白光、蓝光、红光、远红光及短红光均对细胞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蓝光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红光。但是蓝光促进甜茶甙的产生,在7天时,可获得高于在其它光质培养下的甜茶甙含量。黑暗下甜茶甙含量最低。为了获得较高的甜茶甙产量,甜茶愈伤组织分两步培养,在黑暗中培养28天,然后转移到蓝光下培养7天。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明确了玉米丝黑穗病菌的冬孢子在中性或偏酸性的条件下有利于冬孢子萌发,pH=3.pH=5和pH=7的冬孢子最高萌发率分别为33.2%,48.8%和37.2%;黑暗促进冬孢子萌发,连续黑暗处理48h和72h的冬孢子萌发率分别为28.4%和27.2%;而连续光照处理48h和72h的冬孢子萌发率仅为13.2%和11.8%;冬孢子萌发适温为25℃左右,其萌发率为32.06%;冬孢子在60℃热水中处理10min即丧失萌发力;氧气促进冬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4.
红叶石楠组培苗玻璃化影响因子及其克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改良MS+6-BA无菌培养红叶石楠,结果表明:培养基离子浓度或细胞分裂素浓度偏高,组培苗玻璃化的比例均增加,降低培养温度或提高培养基硬度玻璃化苗均减少,相近凝固效果的卡拉胶比琼脂易导致玻璃化苗;繁殖代数增加,玻璃化比例降低.培养温度由恒温改为变温、6-BA浓度由1.5 mg/L降为0.5 mg/L、卡拉胶由7.0 g/L增加到8.0 g/L,培养60 d后分别能将61.67%、57.92%和47.08%的仅部分叶片出现玻璃化的红叶石楠组培苗转为正常,部分叶片玻璃化如培养条件不变,或茎、叶完全玻璃化,即使改变培养条件,均不能转变.  相似文献   

15.
月季萨蔓莎不定芽的直接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月季品种萨蔓莎为试材研究不同外植体、叶片位置、暗培养时间和激素组合对月季不定芽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月季萨蔓莎在含1.5 mg·L-1TDZ和0.05 mg·L-1NAA的MS培养基上黑暗培养8 d后转入含0.5 mg·L-1 BA和0.01 mg·L-1NAA的MS培养基光下培养,再生效果最好,小叶外植体和复叶柄的再生率分别为51.8%和10%。小叶的叶位对植株再生无显著影响,暗培养时间过长,外植体易形成愈伤组织而不利于不定芽的分化,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生长素浓度升高易导致愈伤组织形成而影响植株再生。本研究所建立的不定芽直接再生系统可用于该品种的转基因遗传改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