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烯酰吗啉对辣椒疫病室内生测及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烯酰吗啉对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进行了室内生测及田间效果试验。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辣椒疫病的EC50为1.01mg/L,EC90为4.84mg/L,毒力回归方程为Y=4.9940+1.8806x。田间试验效果表明:该药剂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当有效成分用量为150g/hm2、225g/hm2、300g/hm2时,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分别为73.89%、83.33%、86.67%。  相似文献   

2.
《长江蔬菜》2009,(4):37-37
18.7%凯特水分散粒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作物保护部推出的一种新型杀菌剂,通用名为烯酰·吡唑酯,是由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凯润)和吗啉类杀菌剂烯酰吗啉(安克)复配而成,对绝大多数疫霉和霜霉引起的真菌病害具有理想的预防兼治疗作用,防治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3.
于生 《中国甜菜》2014,(3):39-40
对3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72%锰锌·霜脲、50%烯酰·吗啉和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与常规药剂50%多菌灵及清水处理应用于甜菜霜霉病进行防效试验,3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防治效果达90%以上,可延长甜菜功能叶片生命力,增产15.1%~31.5%,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建瓯市南雅镇15个巨峰葡萄园霜霉病发生规律和发病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表明,葡萄霜霉病病情指数达到52.0%~60.94%,相对湿度是巨峰葡萄霜霉病发生的主导因素;通过不同药剂的对比试验表明,氟菌·霜霉威(银法利)、50%烯酰吗啉(安克)均对葡萄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以50%烯酰吗啉(安克)75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6个不同种(Trichoderma hamatum、T.virens、T.citrinoviride、T.longibrachiatum、T.afroharzianum和T.asperelloides)的30株木霉菌株为试材,采用室内平板拮抗、温室盆栽和田间接种生防木霉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木霉菌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木霉菌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不同木霉菌株间抑制率差异显著(P0.05),平板拮抗抑制率在60.00%以上的菌株占总数的70%;木霉菌株T10(T.hamatum)的防控效果显著高于其它木霉菌株,在温室接种辣椒疫霉菌30d后防控效果达到71.60%;在田间,木霉菌株T10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可达68.02%,与对照药剂烯酰吗啉的防治效果相当,且能够显著增加辣椒果实的产量,单株增产率达到14.30%,高于烯酰吗啉。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防治辣椒疫病的高效低毒新药剂,以遵辣6号为供试品种,选择68.75%银法利、58%甲霜灵猛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及70%安泰生5种药剂进行防效试验,并对施药后辣椒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68.75%银法利、58%甲霜灵锰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及70%安泰生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12%、73.2%、59.84%、40.05%和19.88%,用药后辣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8.39%、15.33%、13.8%、8.05%和6.51%。这5种药剂的综合表现依次为68.75%银法利58%甲霜灵锰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70%安泰生。  相似文献   

7.
新型复配药剂烯酰·唑嘧菌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复配药剂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的效果及其对辣椒的安全性,为该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连续2 a进行了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352.5、423.0、493.5、564.0 g/hm~2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15 d调查,平均防效2013年分别为69.56%、72.69%、82.02%和84.82%,2014年分别为68.22%、71.03%、83.13%和88.57%,该药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18.7%凯特水分散粒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作物保护部推出的一种新型杀菌剂,通用名为烯酰·吡唑酯,是由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凯润)和吗啉类杀菌剂烯酰吗啉(安克)复配而成,对绝大多数疫霉和霜霉引起的真菌病害具有理想的预防兼治疗作用,防治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防治莴笋霜霉病的有效药剂,为大田生产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依据,开展了7种杀菌剂田间药效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对莴笋霜霉病防效较好,田间防治效果明显,可在生产上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0.
防治油麦菜霜霉病农药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防治油麦菜霜霉病的高效、安全、环保的杀菌剂及混配施用方法,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用最新的和已知防效较高的防治霜霉病农药分别与72%霜脲锰锌混配进行农药筛选试验。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等5个杀茵剂分别与72%霜脲锰锌混配,1次药后1od、1次药后20d防效均在90%以上,均比其他处理显著和极显著提高。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选用50%烯酰吗啉1500倍液、25%吡唑醚茵酯2000倍液、53.5%丁吡烯啉800倍液、0.5%丁子香酚1500倍液和Z5%嘧茵酯1800倍液,分别与72%霜脲锰锌800倍液混配轮换施用,7~10d1次。  相似文献   

11.
采用普查和定时系统调查的方法对十字花科(大白菜、青花菜、甘蓝、萝卜)、茄科(番茄、辣椒、茄子)、葫芦科(黄瓜、冬瓜、南瓜)等10种主要设施蔬菜苗期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进行鉴定,并对疫病、猝倒病、枯萎病、立枯病等4种主要苗期病害进行化学防治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从10种蔬菜上采集的864份苗期病害病样中共分离出736株菌株,共计16个种,其中致病病原有13种,在各类蔬菜上可分别引起8~9种苗期病害,以传统病害猝倒病和立枯病为主,其次为根腐病、疫病、灰霉病;筛选出对立枯病防效显著的杀菌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2.5%咯菌腈悬浮剂,对防治枯萎病有效的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和3%甲霜·噁霉灵水剂,对疫病防效显著的药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25%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50%氟啶胺悬浮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氰霜唑悬浮剂,以及防治猝倒病有效的药剂50%氟啶胺悬浮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氰霜唑悬浮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和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等。  相似文献   

12.
辣椒疫病抗性鉴定及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L.)引起、对辣椒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采用游动孢子灌根法对国内外25份材料进行抗疫病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材料之间抗性差异大,其中有6份材料表现免疫,3份材料表现高抗,8份材料表现抗性,3份材料表现中抗和5份材料感病。  相似文献   

13.
以辣椒品种卞椒1号为试材,采用太阳能消毒、添加不同比例蚯蚓粪和使用生防菌剂灌根3种方法,研究不同防控措施对辣椒疫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太阳能消毒可以杀灭土壤中的疫病病菌,且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佳,但对土壤菌群中各类微生物的影响不同;添加不同比例的蚯蚓粪均对辣椒幼苗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添加30%蚯蚓粪的育苗基质对辣椒疫病的控制效果最佳。从蚯蚓粪中分离获得两株生防菌A116和B107,均对辣椒疫病病菌有很好的拮抗作用。将太阳能消毒与生防菌剂灌根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对辣椒疫病的最高防效可达91.67%。  相似文献   

14.
胡琼  张海松 《北方园艺》2012,(3):147-149
通过对峙培养等方法分离筛选出对辣椒疫霉菌有效拮抗的木霉菌株,进行了辣椒疫病的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木霉(Trichoderma spp.)TC株系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引起的辣椒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峙培养和木霉菌挥发性代谢物质抑菌活性测定试验中对辣椒疫霉菌都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可达到75%和7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先浇灌接种孢子悬浮液后60d接种辣椒疫霉,对疫病的防治效果可达73.7%。将木霉TC与15%甲霜灵1 000倍协同作用防治辣椒疫病时,可达82.5%,防效比单独使用木霉或甲霜灵要好。二者表现出较好的协同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防治辣椒疫病的芽孢菌株的筛选及其抑菌效果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出293个分离物,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对辣椒疫霉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5个芽孢菌株。室内测定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带宽达8.0-11.3mm。温室控病试验表明,芽孢菌Bn-130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最好,达64.7%。无菌滤液试验表明,拮抗菌Bn-130无菌滤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地抑制菌丝生长,减少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6.
辣椒疫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276个分离物中筛选出对辣椒疫病菌有较强 拮抗作用的放线菌7株。室内测定其对辣椒疫病菌的抑菌带宽为7.8~13.0 mm;温室盆栽防治试验表明, 菌株CQ21-3对辣椒疫病控病效果最好,控病效果达73.2 %;无菌发酵液试验表明,放线菌CQ21-3无菌发 酵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有效抑制疫病菌菌丝生长,降低孢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试验研究大蒜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大 蒜不同部位粗提物均对辣椒疫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特别是鳞茎粗提物,在150.0 mg·mL-1 浓 度下,对辣椒疫病菌生长抑制率达100.00%。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下降。盆栽试验结果 表明,不同浓度大蒜各部位粗提物对辣椒疫病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大蒜鳞茎粗提物浓度为150.0 mg·mL-1 时,防效可达 59.38%。GC-MS 测定结果表明,大蒜根、茎叶和鳞茎粗提物中分别有20、19 和23 种挥发性物质,均以有机硫化物为主, 占总挥发性物质的90% 以上,但其组成成分和含量有明显差别。向培养基中加入硫醚类有机硫化物纯品,对辣椒疫病菌的 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100 mg·L-1 二烯丙基三硫醚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达60.55%。与大蒜轮作或混栽可 有效降低辣椒疫病的病情指数,防效分别达59.81% 和62.09%。这些结果说明大蒜挥发性物质在辣椒疫病的绿色防控上有很 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12种杀菌剂、4种植物原液为试材,研究其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效,并用6种杀菌剂对菌丝进行毒力测定,以期为葡萄霜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对菌丝抑制作用EC50值依次为85%波尔·甲霜灵(0.442 2 mg·L^-1)<18.7%烯酰·吡唑酯(0.711 9 mg·L^-1)<57%烯酰·丙森锌(0.778 9 mg·L^-1)<72%霜脲·锰锌(1.608 9 mg·L^-1)<50%烯酰吗啉(2.381 1 mg·L^-1)<80%福美双(15.619 0mg·L^-1)。60%唑醚·代森联、57%烯酰·丙森锌、68%精甲霜·锰锌、72%甲霜·锰锌、18.7%烯酰·吡唑酯、2%辣椒液等大田防效好,持续时间长,防效均达60%以上,其中72.2%霜霉威盐酸盐1 000倍液防效最好,3次用药后达到100%。50%烯酰吗啉、23.4%双炔酰菌胺防效较差,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L14-3菌株对辣椒疫病的生防潜力,采用皿内对峙试验和孢子萌发试验,测定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活性,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并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L14-3菌株对辣椒疫霉菌的菌丝生长、游动孢子囊的形成、游动孢子的释放和休止孢子的萌发均具有...  相似文献   

20.
 利用从小麦根系中分离筛选得到的对辣椒疫病有较高拮抗活性的生防细菌HG28-5菌株,通过平板对峙培养、产孢子囊和孢子萌发试验,检测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作用;通过温室盆栽和小区试验,确认了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以平板稀释培养法测定了根际定殖能力。结果表明:HG28-5显著抑制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释放和休止孢子萌发;HG28-5对辣椒疫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在盆栽试验和小区试验中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2.57%和79.96%;HG28-5在辣椒根际的定殖能力很强,用HG28-5处理辣椒种子,发芽胚根中其定殖密度为4.45 × 105 cfu · cm-1,HG28-5处理盆栽辣椒根系,其定殖密度稳定维持在105 cfu · g-1以上。利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HG28-5为绿针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