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在垦荒健儿战歌高奏,"苦战三年,大闹三河道,变荒原为良田"时,1958年8月8~9日,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同志专程来到呼伦贝尔盟,视察呼盟农垦开发建设情况。当时的呼伦贝尔盟农牧场管理局党委书记乔杰林和呼伦贝尔盟领导朝乐蒙、德礼格尔在宾馆一见到王震部长,王部长就讲:"我来到这就是看地种的咋样、看牛养的如何。听说你们的三河牛养的很好  相似文献   

2.
已故国家副主席王震生前十分关心、重视我国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1958年前后,这位共和国的老将军在他任农垦部部长期间,曾亲自倡导和创办三所农业院校——塔里木农垦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海南热作学院。和另外两所学校一样,对于塔里木农垦大学,王震将军倾注了许多关怀和心血,并与之结下了深深的情节。在塔里木农垦大学的创建、发展过程中,王震将军给予的支持和指导,体  相似文献   

3.
赵国春 《中国农垦》2012,(10):80-83
作为新中国农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卓越领导者,王震将军对开发北大荒作出的贡献至今令人难忘。早在1954年,王震就派铁道兵5师副师长余友清率部踏查密山、虎林、宝清、饶河一带荒原,最后选点在虎林县境内。1955年夏天,王震两次来密山视察后,向中央军委提交了开发北大荒的报告。1956年7月2日,王震在大和镇东开团北亲手点燃了铁道兵农垦的第一把荒火。王震部长和老铁道兵们一起劳动,在北大荒至今还流传着许多王震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农垦部老部长王震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5年了.从1950年6月到"文化大革命"前,我有幸在王老身边工作,和王老朝夕相处,受到不少教诲,不时回忆起王老在新疆和平解放后最初几年工作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黑龙江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7月,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主持创建并亲任校长。  相似文献   

6.
一 红星垦殖场位于江西省东乡县境内.1969年10月到1971年9月,也是"文革"最猖撅的时期,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在红星蹲点调查.他时刻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以光明磊落的胸怀和刚正不阿的品格,对错误路线和错误思潮进行了坚决的抵制,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主张.他为红星垦殖场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相似文献   

7.
<正>上世纪60年代,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亲临零陵知青农场(现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伊塘镇内)考察指导,给农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1965年12月17日,湖南全省农垦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王震恰好来到长沙视察。会议期间,他在省委书记张平化的陪同下,在省军区小礼堂开了个座谈会,接见了参加农垦工作会议的部分代表。王震像拉家常一样,逐一询问到会代表的姓名、单位,农垦工作做得如何等。张平化逐个给他作了介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在湖南湘西自治州扶贫挂职。期间,我曾两次到浏阳市北盛镇王震将军故居参观,并积极推动北盛镇农垦产业园的规划;最近,我又在认真拜读《王震传》,深深为王震将军一生的光辉业绩所折服,所感动!作为王震将军曾经为之奋斗的农垦战线的一名新兵,我想谈三方面心得,以此纪念和缅怀王震将军。我们要深切缅怀王震同志为中国农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王震将军一生与中国农垦事业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9.
195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成立.1957年7月,原机关刊《机械化农业》更名为《中国农垦》.在酝酿更改刊名时,编辑部就议论请谁来题写刊名.有同志建议:考虑到我国的农垦事业是从军垦开始的,今后大面积垦荒也将以转业官兵为主力,所以请朱德副主席来写比较合适.这个意见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  相似文献   

10.
1961年5月16日,在青岛疗养的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的王 震将军,时刻关注着全国的农垦 事业。在疗养结束之际,由他本 人提议,并在中共华东局和山东 省委负责同志的多次建议下,在 时任华东局第三书记的李葆华、 山东省渤海农垦局副局长李峰、 山东省水产局副局长崔光进等领 导同志的陪同下,到山东省第一 个国营机械化农场——位于广饶 县境内的广北农场视察。  相似文献   

11.
张传辉  韩炜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694-7696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新中国的农业发展,特别是西北、东北和南疆的大开发,是以军垦农场和地方国营农场为主体的。建国以来在荒原戈壁上发展农业,所取得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农垦事业奠基人——王震。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之后,让王震看到了快速恢复农业生产的迫切性,他心中装的是中国经济之本——农业。王震带领部队官兵屯垦戍边,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农业生产队伍,使我国农垦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社会主义农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11日是王震同志诞辰110周年。王震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王震同志是新中国农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本刊摘编此文,以表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垦》2008,(4):7-10
2008年4月11日,是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广大农垦人深切缅怀和思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的领导人、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奠基者、开拓者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4.
王震是中国屯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王震率三五九旅在南泥湾进行的屯垦实践创造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典范。新疆和平解放之后,王震作为新疆兵团屯垦事业的主要领导者和参与者,在民族团结、农业生产、多种经营、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教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和积极探索。在王震总结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基础上形成的兵团精神,鼓舞和激励着几代兵团人牢记使命、扎根边疆,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为执行毛主席的垦荒计划,创建农垦事业,王震同志不仅有远大的战略目标和坚强的信念和毅力,而且在重要时刻,常常是不顾困难,身先士卒,深入基层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给农垦广大干部作出了榜样,有几件事使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垦》2001,(7):4-9,19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本刊邀请农业部和部农垦局领导,邀请原农垦系统老领导和其他老同志,于2001年6月20日,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垦事业”为题,在北京举办座谈会。农业部副部长刘成果,原农垦部副部长赵凡、吕清,农业部农垦局局长魏克佳,原农垦系统老红军老专家和其他老同志,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领导,《中国农垦》杂志主编、副主编等16人出席。  相似文献   

17.
王震曾是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战争时期,他是驰骋沙场、骁勇善战的英雄;和平年代,他又是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和领导者。他常年居住在首都,同样关心和支持并且亲自过问和解决过许多北京农垦建设发展上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始建于1958年,诞生在十万复转官兵进军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亲自创办并兼任第一任校长。学校原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在边疆农村走过了45年的办学历程;2003年10月,学校整体搬迁至著名的“油化之都”大庆市,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闵友信教授     
闵友信.男,汉族,1937年7月生于安徽省繁昌县。1955年安徽省芜湖农校农学专业毕业参加工作。1961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毕业后响应农业部党组和王震部长的号召赴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任教至今。闵友信同志先后曾担任塔里木农垦大学农学系主任、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兵团正高职称评委等职。闵友信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农垦教育事业,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农业教育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闵友信教授曾先后主讲了《土壤肥料》、《农化耕作》、《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十多门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并把本地区的地域特色、环境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震同志逝世后,本刊特约采访了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原党委书记吴信达。他深情地讲述了王震同志对他也是对一代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关怀。“1956年春,我在国家农场管理局任技术员,”他回忆道,“一次,随农垦部长王震到东北考察待开发的三江平原。我们边踏看地形边谈论开垦规划,王老对我说,‘这里今天是荒原,明天就是粮仓。你是学农机的,年轻人,留在这里干吧!’不久,我就离开北京,来到了北大荒,一去三十年。”吴信达说起,当年在沼泽地开荒,陷车陷犁,进度上不去。那时他在开荒大队三中队蹲点,改装成功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