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每尾100g以上的刀鱼,每公斤售价12000元,被誉为"长江三鲜"之首的长江刀鲚贵成了"天价鱼"。4月18日下午颁发的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长江刀鲚全人工繁养和种质鉴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国内首次实现长江刀鲚的全人工繁育和人工养殖,有望让天价刀鱼回归民间。  相似文献   

2.
《渔业现代化》2005,(2):59-59
长江刀鱼、又称刀鲚,其肉质细嫩、味鲜美、脂肪多,被誉为“长江三鲜”之一。由于过度捕捞及水体污染等因素,刀鱼已少得可怜、贵得惊人。上海水产大学与南通市海洋渔业局合作,“刀鲚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课题取得进展。刀鱼属产卵洄游型生物,性喜江中的洲滩缓流浅水带,并于4~10月在那里产卵。“江心洲”正是刀鱼的天然养殖基地。课题组2004年初采取了“纳苗养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渔业科技产业》2005,(2):38-38
长江刀鱼很难捕到了!往年此时早已是刀鱼汛期,可今年市场上“江刀”已经喊出1600元一斤的天价,却依然是难以购到。长江捕鱼第一线传来消息:今年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看到刀鱼“发汛”,长江刀鱼面临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4.
尽管今年的鲥鱼(俗称三坭鱼)汛期已过去了,但有感于今年鲥鱼竟卖至每公斤700多元的“天价”,因而想“借题发挥”几句。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2龄刀鱼的养殖成活率,通过在池塘中栽植水草、投放青虾等方法,进行了刀鱼和河蟹生态混养试验。结果显示,经过5个月的饲养,2龄刀鱼平均成活率达到72.4%,最高成活率达81.7%,平均规格为30.8 g/尾。生态混养试验中还收获自繁的刀鱼苗种28 888尾,平均规格为7.62 g/尾,同时收获河蟹1 085.2 kg、青虾165 kg,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黄河口刀鱼学名为“刀鲚(CoilaectenesJordanetSeal)”,属鲱形目,鲲科,又名茅刀鱼、倒鱼等,因形似利刀而得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黄河中下游重要的洄游性经济鱼类。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资源较多,黄河口地区年产量在50万kg以上。7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由于干旱和中上游用水失控,黄河经常断流,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形成恶性循环,黄河口刀鱼产量也逐年锐减。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日益减少的长江刀鱼资源,本文开展了长江刀鱼在千岛湖的网箱驯养试验。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利用长江南通段捕捞的刀鱼苗种分两个批次运输至千岛湖进行驯养。至2013年9月,经过两年的养殖驯化,第一批刀鱼平均体长28.8 cm、平均体重74.5 g,成活7500尾,成活率35.30%;第二批刀鱼平均体长20.9 cm、平均体重21.4 g,成活9500尾,成活率68.10%。同时,在刀鱼捕捞、运输、转运、投饵、驯化和日常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经验。试验结果表明,长江刀鱼通过转运在内陆大水面进行网箱养殖具有可行性。这为日后开展刀鱼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2014,(10):36-36
<正>2014年9月16日,10万尾全人工繁育的刀鲚苗种在长江大桥以东水域放流。意味着刀鱼人工养殖技术的成熟,每年清明前上演的"天价刀鱼"有价无市窘境有望得到改善。历史上,长江刀鲚资源极其丰富,不过近年来,由于海洋污染及过渡捕捞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长江刀鲚产量逐年下降。2012年的清明前后,刀鲚渔获量40多吨,150 g左右规格的刀鲚市场售价高达每千克1万8千元。不过据了解,  相似文献   

9.
刀鱼是著名的长江“三鲜”之一,是名贵的经济鱼类。由于环境、捕捞等诸多原因,资源衰退严重,个体低龄化,群体趋小化,产量逐年减少,由此带来了该品种市场高价位。因此,进行长江刀鱼种质资源保护与驯养技术的研究,并逐步过度到人工养殖,十分必要。由于刀鱼天生应急反应极强,对不良环境忍耐力极低,而且极易受伤,离水瞬间即亡。因此,进行人工养殖的第一步就是要攻克天然刀鱼苗捕捞暂养运输技术难题,于2006年7月24日至8月12日在上海水产大学等学研单位专家的指导下,与有关单位合作,在如皋市江段港叉浅水区进行了刀鱼天然苗人工捕捞暂养运输技术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据介绍,今年2月份,广东中山市南美白对虾上市价较往年有较大升幅,规格较大对虾每公斤最高价超过60元,前所未见。而鲍鱼今年售价却在“跳水”,每公斤售价约在25元左右,而最近三年来鱼巴鱼每公斤不少于60元。  相似文献   

11.
关键词     
<正>|养|殖|近几年来,大水面渔业成为吉林渔业发展的重头戏。通过扶龙头、树典型、重推广,大水面生态渔业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捕|捞|从今年2月1日开始,农业农村部停止发放刀鲚、凤鲚和中华绒螯蟹的专项捕捞许可证。按照相关规定,今年长江的刀鱼是不允许捕捞的,"海刀"或去年冰鲜保存的"江刀"是可以销售的。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首批刀鱼(一般就是指长江刀鱼)于3月1日起开市。3月7日从刀鱼市场了解到,与2017年相比,今年首波上市刀鱼量价齐跌,销量只有去年一半不到,平均零售价跌幅超二成。食客对刀鱼的热情较往年明显下降,这给后市刀鱼销售蒙上阴影。据悉,这是6年来刀鱼销量和价格在去年涨至峰值后,首次出现回落。据介绍,去年、前年刀鱼开市后迅速进入销售高峰,东方国际水产中心刀鱼销售摊位多达近  相似文献   

13.
正长江刀鱼营养极为丰富,它富含EPA和DHA,具有降低血压、避免血凝块等作用,对于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者等都有极大的益处;长江刀鱼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可延缓衰老;长江刀鱼身上的白鳞营养价值极高,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烹调时应予以保留。长江刀鱼的烹调、食用方法也有多种,最常见的是清蒸、制馅。刀鱼馄饨就是用刀鱼肉制馅的一种食用方式。刀鱼馄饨是江苏著名的小吃,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养鱼》2015,(1):48-49
<正>日前,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对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中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泰州市秋雪湖渔业有限公司、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共同承担的2012年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重大项目"长江刀鱼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编号:DZ2012-1)进行了验收。项目系统研究了长江刀鱼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首次发现短颌刀鲚在长江中存在江海洄游的习性;通过人工驯养、亲本培育等系列研究,阐明了刀鱼性腺发育规律,超低温冷冻保存刀鱼精子59份;建立了刀鱼的全人工繁殖技术,其受精率达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桂花鱼养殖开始于 80年代中期,在早期,由于养殖面积小,价钱贵,每公斤的桂花鱼可卖到 160多元的好价钱,不少农户为此发了财。但近几年来,由于一窝蜂地盲目养殖,加上受经济大环境的制约,供求关系严重脱节,桂花鱼价一跌再跌,以至在 2000年 10月跌至最低点,跌破了每公斤 28元的成本价。但近日据广州的消息,桂花鱼的价格已开始回升,目前已从每公斤的 26元升至每公斤 36元,并有可能升至 50元的价位。  尽管现时鱼价有所回升,但许多人仍然不敢过于乐观。据一些渔农分析,桂花鱼价格回升,可能与一些地方 2000年遭受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16.
市场动态     
《科学养鱼》2008,(5):61-62
靖江市今年刀鱼产量同比下降据江苏靖江市农委渔政站获得的信息,清明节过后,靖江市刀鱼产量开始有所回升,目前靖江市渔民一天能捕捞150千克左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下降了50%。据靖江市农委渔政站分析,今年刀鱼产量降低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长江上游蓄水,  相似文献   

17.
比去年提早半个多月,“长江三鲜”之一的刀鱼近日已在南京悄然上市。尾重150克以上的长江刀鱼每500克售价为900~10O0元,价格依旧令人咋舌,但已经比去年便宜了近1/3。  相似文献   

18.
正长江刀鱼学名刀鲚(Coilia nasus),俗称"江刀",隶属鲱形目、鳀科、鲚属,属于江海洄游性鱼类,味道鲜美,被誉为"长江三鲜"之首。长江刀鱼肉质细嫩鲜美,富含DHA、EPA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独特的香味,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渔业资源,拥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3月,位于蠡湖之畔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长江刀鲚全人工繁养技术的创建与应用"成果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评审专家组认为该技术成功破解了刀鱼规模化养殖开口饵料少、人工授精率低等瓶颈,技术整体成熟性国内外最高。作为长江生态"晴雨表"的刀鱼,在20世纪70年代汛期捕捞量一度高达3 750 t,但至目前年产量已不足百吨。"该技术不仅保护了刀鱼这一珍稀物种,也有助于无锡等地刀鱼产业化开发,重塑鱼米之乡的梦想。"中心主任、项目领衔者徐跑说。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刀鲚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刀鲚(Coilia ectenes),属鲱形目、鲲科、鲚属,俗称刀鱼、毛刀鱼、毛花鱼、胡子鱼、鲚鱼等.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一带,凡通海的江河如辽河、海河、黄河、长江、钱塘江等均能见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