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茶树菇2511菌株为试材,通过比较菌丝生长速度以及菌丝生物量,研究了14种不同C/N培养基以及8种不同碳源物质、11种氮源物质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母种阶段适宜茶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C/N培养基及最适碳源和氮源物质。结果表明:最适C/N为27∶1~33∶1,最适碳源物质为葡萄糖,其次为蔗糖;最适氮源物质为酵母浸粉。  相似文献   

2.
碳源和氮源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影响裂褶菌丝生长的碳源、氮源和碳氮比。结果表明 ,裂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 ,最适氮源是蛋白胨 ,最适碳氮比是 4 0∶1。  相似文献   

3.
张泽乾  刘虹 《食用菌》2023,(1):25-28+34
以一株山西省内云顶山地区采集的野生球盖菇菌株为材料,采用形态学结合DNA分子鉴定方法,对该样本进行鉴定,并对样本菌丝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球盖菇为喜杨球盖菇Stropharia populicola;母种培养基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碳氮比为10∶1,pH为7.0~7.5,培养温度为21~25℃时,菌丝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野生毛木耳菌丝生长特性,以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为指标,筛选出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pH及菌丝最适宜生长温度。结果表明:最适野生毛木耳菌丝生长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蛋白胨或酵母粉,培养基适宜pH为5~7,当培养温度为25~30℃时,菌落完整,菌丝洁白,生长速度快且长势最强。  相似文献   

5.
以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当地野生大肥菇子实体为试材,研究了大肥菇菌丝在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以及不同pH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肥菇菌丝生长最适合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果糖和酵母膏;最适宜的碳氮比为35∶1;菌丝生长明显的pH范围是7.5~8.5,但以pH 7.5时最佳.  相似文献   

6.
白玉蕈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白玉蕈的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碳源和氮源、碳氮比、温度、pH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白玉蕈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佳的碳氮比为10∶1;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菌丝生长的最适pH6~7。  相似文献   

7.
营养及环境因素对鲍氏针层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营养及环境因素对鲍氏针层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观测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温度、pH、光照、培养基含水量等7个方面对鲍氏针层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鲍氏针层孔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蛋白胨;碳氮比在15/1~20/1有益菌丝的生长;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pH值和培养基含水量分别为28~32℃、5.0~6.0和65%;一定的光照使菌丝颜色加深,但不会抑制菌丝的生长。结论:为鲍氏针层孔菌的高产优质低耗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荷叶离褶伞菌丝营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探讨了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碳源、氮源、以及不同碳氮比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果糖,最适氮源是牛肉膏,最适碳氮比是20:1~1:30。  相似文献   

9.
阿魏菇母种培养基配方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恒雷  吕杰  张军  曾宪贤 《食用菌》2006,28(3):22-23
分别对不同碳源和氮源对供试阿魏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供试阿魏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碳源中小麦粉对供试阿魏菇母种菌丝的生长最为有利,土豆淀粉次之,葡萄糖最为不利;氮源中酵母膏的效果最好,(NH4)2SO4会抑制供试阿魏菇母种菌丝生长;供试阿魂菇母种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比是60:1。  相似文献   

10.
姬松茸母种培养基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斜面培养基营养成分碳源、氮源、碳氮比对姬松茸菌丝生长影响分析研究,筛选出最佳的母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其适宜的培养基组分为可溶淀粉1 g,葡萄糖2 g,酵母粉0.2 g,磷酸二氢钾0.05 g,硫酸镁0.05 g,氯化钙0.05 g,维生素B110 mg,琼脂2 g,蒸馏水100 mL。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平板培养方法研究了碳源、氮源对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菌丝生长的影响,并用二元二次正交回归实验对绣球菌的母种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绣球菌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鱼粉蛋白胨,优化后的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2.10%,鱼粉蛋白胨0.32%,琼脂2%.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8种碳源物质、7种氮源物质及8种碳氮比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物质是土豆,其次是高粱米、蔗糖、葡萄糖;适宜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物质是蛋白胨,其次是酵母膏、牛肉膏、硝酸钠;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比是40:1。  相似文献   

13.
小羊肚菌菌丝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产自江西九江小羊肚菌人工栽培时不同培养基、不同碳源、不同氮源、不同碳氮比及不同酸碱度等生长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羊肚菌最适宜的培养基为豆饼200 g(煮汁),玉米粉5 g,蔗糖20 g,KH2PO4 1 g,MgSO4 0.5 g,NaNO30.01 g,酵母膏0.5g,琼脂20 g,水1 000 mL;小羊肚菌菌丝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以果糖为最佳碳源,以NH4NO3和牛肉膏作为最佳氮源,小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比为20:1,小羊肚菌菌丝培养的适宜pH为6.  相似文献   

14.
蛹虫草菌丝体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仙妹  常继东 《食用菌》2008,30(3):12-14
从碳源、氮源、碳氮比、微量元素、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光照强度等方面探讨了蛹虫草C.M.203菌丝体培养特性。结果表明: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黄豆饼粉,最适碳氮比为20:1;K^+、Mg^2+、Zn^2+、Fe^2+、Cu^2+、Ca^2+和VB1对蛹虫草菌丝生长影响不大;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光照强度对菌丝的生长速度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红平菇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文坤  贺新生 《食用菌》2010,32(2):13-14
试验研究了碳源、氮源、碳氮比、温度、pH值等对红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平菇菌丝生长所需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C∶N为4∶1,温度为25℃,pH值为6.0~7.0。均匀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0.5g,蛋白胨0.12g,磷酸二氢钠0.42g,pH7.0,菌丝体生长最好,慢-快-慢方式生长,周期31d,生长曲线为S型。  相似文献   

16.
碳、氮营养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杏鲍菇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 ,为了确立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我们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碳、氮素营养需求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 ,最佳氮源是蛋白胨 ,最佳碳氮比是 6 0∶1。  相似文献   

17.
花脸香蘑菌丝体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菌丝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黄豆粉;无机盐以加入MgSO 4 0.5 g, KH 2PO 4 1 g(/L)最好;菌丝体在碳氮比20∶1~100∶1范围内均能生长,在20∶1~30∶1时最佳;菌丝培养不必添加维生素;菌丝体在pH7、8、9时生长均较好.经正交试验结果确定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最佳培养基为(/L):蔗糖20 g、豆粉6 g、MgSO 4 0.5 g、KH 2PO 4 1 g.  相似文献   

18.
鸡腿菇WP1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琛 《食用菌》2008,30(4):22-24
研究了鸡腿菇WP1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所试的几种碳源和氮源中,鸡腿菇WP1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麦芽糖,最佳氮源是酵母膏;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初始pH值为7,最适培养基含水量为65%。  相似文献   

19.
摘要实验观测了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温度、pH对粗皮针层孔菌菌丝的生长影响。结果显示粗皮针层孔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酵母膏;最适碳氮比是35:1;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和pH值分别为32℃、6.0。试验为粗皮针层孔菌的菌种生产、液体发酵、子实体人工驯化栽培工艺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温度、碳源、氮源、碳氮比和pH值等条件下观测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的菌丝长势、菌落状况、色素产生和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硫磺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30:1,最适pH值为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