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植保机械喷雾雾滴沉积分布对小麦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无人植保飞行器、背负式弥雾机3种植保机械喷雾在小麦上的农药雾滴沉积分布,分析其对小麦病害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雾滴沉积密度和雾滴覆盖率都较高,是植保飞行器的8~10倍,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雾滴沉积密度为136.19~167.53个/cm~2,雾滴覆盖率为12.96%~28.13%,雾滴覆盖率上部与中部高于下部叶片。对小麦病害防治效果较好,小麦纹枯病病指防效达61.60%,赤霉病防效达71.43%,白粉病防效达78.02%。植保飞行器喷雾在小麦上、中、下部位的雾滴沉积密度分别为14.28、13.15、18.42个/cm~2,雾滴覆盖率分别为2.45%、2.08%、1.46%,植保飞行器喷雾在小麦上、中、下部雾滴分布均匀。植保飞行器喷雾对小麦病害防效较好,纹枯病病指防效达63.26%~75.20%,赤霉病病指防效达85.71%,白粉病病指防效达70.33%。背负式弥雾机喷雾在小麦上的雾滴沉积密度为81.21~147.12个/cm~2,雾滴覆盖率为7.26%~28.76%,总体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且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辣椒开花结果初期,开展了使用3WQF80-10农用植保无人机喷洒2%春雷霉素对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效试验,同时与人工施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一定时,辣椒冠层药液雾滴沉降效果以添加飞防助剂优于未添加的,雾滴密度随着喷液量的增加而增加,即雾滴数以喷液量16.5L/hm2>喷液量13.5L/hm2>喷液量10.5L/hm2;对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以添加飞防助剂、喷液量16.5和13.5L/hm2时以及人工喷雾最好,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在辣椒开花初期,推荐3WQF80-10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喷液量在13.5L/hm2,并添加喷液量1‰的飞防助剂即可达到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3.
于2016、2017年分别在江西省泰和县和南昌县进行了应用植保无人机超低容量喷施技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超低容量喷施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与用药液量呈正相关;在泰和县试验点,在统一施用25%氟环唑悬浮剂420 g/hm2的条件下,无人机用药液15.0 L/hm2的条件下,无人机用药液15.0 L/hm2的防效(84.20%)显著高于人工电动喷雾药液450.0 L/hm2的防效(84.20%)显著高于人工电动喷雾药液450.0 L/hm2的防效(81.83%);在南昌县试验点,在统一施用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375 g/hm2的防效(81.83%);在南昌县试验点,在统一施用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375 g/hm2的条件下,无人机用药液7.52的条件下,无人机用药液7.515.0 L/hm15.0 L/hm2的防效为53.73%2的防效为53.73%69.44%,显著低于人工电动喷雾药液450.0 L/hm69.44%,显著低于人工电动喷雾药液450.0 L/hm2的防效(86.72%)。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不同无人机机型喷洒药液对雾滴沉积和水稻稻曲病防效的影响,在水稻稻曲病的防治上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施药对水稻稻曲病均有较好的防效,以大疆T16喷洒30 L·hm-2药液量效果最佳;防效与药液雾滴的沉积数量、直径和覆盖率呈正相关,大疆T16喷洒30 L·hm-2药液量的雾滴沉积量、直径和覆盖率均高于极目E-A10、极飞P30喷洒15 L·hm-2药液量。  相似文献   

5.
田间药液用量影响农药单位剂量防治效果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药液用量与水稻植株持液量的关系,探索稻田药液用量影响农药单位剂量防治效果的机制,为科学使用农药提供依据。【方法】在喷雾状态下计量水稻单位面积的持液量变化,明确液体在水稻叶片上的流失点和稳定持液量。依照国家标准GB/T 5549-2010测定液体表面张力,利用表面活性溶液的表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的规律,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用Zisman的方法测定水稻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分析影响水稻叶片持液量的关键因子。在喷雾塔内模拟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用吡蚜酮和毒死蜱防治褐飞虱的试验,分析药液用量与雾滴密度的关系及农药单位剂量对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随着喷液量的增加,水稻叶片的持液量经历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流失、随之下降到稳定值并不再随喷液量而变化,与最大值比,稳定值减少持液量约50%。供试水稻的临界表面张力为29.90-31.22 mN·m-1,为低能表面,清水的表面张力为71.8 mN·m-1,大于水稻的临界表面张力,限制了水稻叶片的持液量;助剂TX-10和Silwet-408可使液体的表面张力小于水稻临界表面张力,增加水稻叶片的持液量,当助剂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增加持液量的效果最好;喷液量影响雾滴密度,从而影响农药单位剂量的防治效果。雾滴体积中径为200 μm时,药液量150 L·hm-2的雾滴少于10滴/cm2,20、25和30 g 3个有效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不足60%;药液量450 L·hm-2的雾滴少于40滴/cm2,氯虫苯甲酰胺3个有效剂量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6.92%、62.86%和65.07%;药液量900 L·hm-2的雾滴为82滴/cm2,氯虫苯甲酰胺3个有效剂量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70%以上。减小雾滴体积中径,增加单位体积液体的雾滴数量,可以适量减少喷液量。雾滴体积中径为75 μm、药液量450 L·hm-2时,雾滴为140滴/cm2,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与雾滴体积中径为200 μm、药液量900 L·hm-2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由于水稻冠层的阻挡,叶面喷雾时冠层下的雾滴极少,雾滴体积中径200 μm喷药液量900 L·hm-2和雾滴体积中径75 μm喷药液量450 L·hm-2,冠层下的雾滴不足20滴/cm2,农药对褐飞虱防治效果差。冠层下喷雾,直接将农药喷洒到褐飞虱栖息危害的部位,显著提高了吡蚜酮和毒死蜱单位剂量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结论】药液用量影响农药在水稻植株上的沉积量和水稻单位面积上的雾滴密度,从而影响农药单位剂量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当稻田药液用量在450 L·hm-2(雾滴体积中径75 μm)或900 L·hm-2(雾滴体积中径200 μm),冠层上下喷雾均匀,能确保药液在水稻最大持液量范围内并使植株表面有足够的雾滴密度,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明确42%寡糖·硫磺悬浮剂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2%寡糖·硫磺悬浮剂对西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第一次施药后10d防效达50.84%~65.94%,第二次药后7d防效达62.03%~75.91%,第二次药后14 d防效达67.81%~80.77%。其中,高浓度(945.0 g/hm2)和中浓度(630.0 g/hm2)处理的防效优于对照药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52.5g/hm2),低浓度处理(378.0g/hm2)的防效则与对照药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相当;高浓度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0%硫磺悬浮剂(1 525.0 g/hm2),中浓度处理的防效和对照药剂50%硫磺悬浮剂相当。根据试验结果可知,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42%氨基·硫磺悬浮剂可以在西瓜上推广使用。推荐有效成分用药量为630~945 g/hm2,每公顷用药液750 L,隔10 d喷一次,连续喷2次。  相似文献   

7.
雾滴参数是衡量喷雾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喷雾压力对远射程及宽喷幅风送式喷雾机雾滴参数的影响,分别以远射程及宽喷幅风送式喷雾机为试验平台,利用激光粒度仪分别测量6种喷雾压力下2种喷雾机的雾滴参数,分析雾滴粒径的大小、分布及均匀性随喷雾压力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喷雾压力对2种喷雾机的雾滴参数均有一定的影响。远射程风送式喷雾机射程方向7 m处没有50μm的小雾滴,400μm粗雾滴出现的比例随喷雾压力的增加而变小,粗雾滴出现的比例0.400%。雾滴扩散比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介于0.62~0.68。喷雾压力的增加有利于喷雾质量的提升。宽喷幅风送式喷雾机射程方向2.5 m处的雾滴中,50μm小雾滴出现的比例为4.772%~22.603%,没有出现400μm的粗雾滴。雾滴扩散比介于0.77~0.88。喷雾压力的改变对喷雾质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植保无人机、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3种施药器械,施用新型药剂20%三氟苯嘧啶WG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效,特进行本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植保无人机、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3种施药器械施用20%三氟苯嘧啶WG 7 d后,对稻飞虱的防效均较好,防效在80%以上。其中,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具有用工量少、作业成本低等优势,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具有操作灵活、安全系数高等优点,但仅对水稻植株上部病虫害的防治有优势,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我国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苹果矮砧密植宽行栽培技术的推广,防治病虫害的果园植保机械等果园农事作业机械在果园应用率逐年提高。本文对3WFXM-400型风送式果园喷雾机的喷雾性能在苹果园试验示范站进行了施药液量误差率、药箱药液残留率、药液附着率和雾滴沉积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风送式果园喷雾机在额定工况下作业时,平均施药液量误差率为6.24%,平均药箱药液残留率为0.67%,平均药液附着率达83.0%,雾滴沉积密度均值为90粒/cm~2,满足风送式果园喷雾机的作业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试验全面了解自走式智能变量喷杆喷雾机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适应性,掌握其田间行走速度、喷雾压力对水稻病虫害防效的影响,通过试验在防效、作业效率等都有所提高。为全面了解自走式智能变量喷杆喷雾机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适应性,掌握其田间行走速度、喷雾压力对水稻病虫害防效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条件供试作物:水稻盐丰47试验对象: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和产量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植保无人机在西兰花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技术,于2018年在宁波余姚市进行了植保无人机防治西兰花害虫的田间防效试验和雾滴沉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飞行高度为1米对烟粉虱的防效最好,达69.2%,高度为2米对鳞翅目害虫防效最好,达88.9%;飞行速度为4米/秒对烟粉虱的防效最好,为64.3%,速度为3米/秒对鳞翅目害虫防效最好,为90.4%;用水量为900毫升对2种害虫的防效均最好;80%用药量+助剂的处理防效与植保无人飞机推荐参数防效相当,可达到减药20%的效果。雾滴沉降数量随着无人机飞行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飞行高度2米以上时雾滴沉降数下降,叶背面雾滴数随飞行高度的增加而下降;飞行速度越快,雾滴沉降数越多,且叶背部雾滴数占比增加;用水量增加,雾滴沉降数和叶背雾滴数均下降;添加助剂对雾滴总数没有太大影响,但叶背雾滴占比增加;人工背负式喷雾雾滴沉降数和叶背雾滴数均显著高于无人机喷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对Y型棚架式果树的需风特性设计一款风送喷雾机,探究机具对此树形的施药规律,为新式果园栽植工艺的植保机具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棚架梨树Y型树冠需风特性,设计一款异形导风管,确定发散型射流口,喷雾范围可全面覆盖冠层,并进行整机配置,风机使用无级调速带轮进行调速。以作业速度、出口风速、出风口与冠层中部高度差作为试验参数,以靶标雾滴覆盖率、靶标雾滴沉积量以及地面雾滴沉积量作为评价指标,设计田间试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响应曲面分析参数对指标的影响,并对机具作业参数进行优化。结果 优化结果表明:3WZ-300风送喷雾机在作业速度0.8 m/s、出口风速22 m/s、出风口中部与梨树冠层中部高度差为5.1 cm时,靶标雾滴覆盖率为39.79%,靶标雾滴沉积量为9.89 μL/cm2,地面雾滴沉积量为5.41 μL/cm2,有效附着药液占比60.1%。结论 该喷雾机满足果园作业要求,施药效果较好,为棚架式果园喷雾机的设计及机具参数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单旋翼油动无人机在丘陵山地果园的喷雾效果,将单旋翼油动无人机与圆形果园风送喷雾机在矮砧密植苹果园进行喷雾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旋翼油动无人机喷雾作业的果树上中下层雾滴沉积覆盖率分别为0.66%~21.98%、1.20%~16.17%、0.38%~3.96%,雾滴平均体积中值直径大小顺序依次为上层>中层>下层;圆形果园风送喷雾机喷雾作业的果树上中下层雾滴沉积覆盖率分别为5.68%~24.94%、2.64%~34.61%、3.15%~21.78%,雾滴平均体积中值直径大小顺序依次为下层>中层>上层;单旋翼油动无人机喷洒的雾滴在果树中上层的沉积效果显著,圆形果园风送喷雾机则为中下层效果显著。排除机具故障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无人机作业的工作效能与节水省药性能优于喷雾机;在果园生产抢农时和病虫害应急处理中,无人机表现出较好的实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引进优质、高效的喷杆式喷雾机。[方法]对3WXG-300型喷杆式喷雾机与农民自制喷杆式喷雾机在喷液量及苗前化学防除玉米杂草的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3WXG-300型喷杆式喷雾机比农民自制喷杆式喷雾机喷液量减少418L/hm^2,作业时间减少7.4min/hm^2,节水59.7%,作业效率提高29.7%;玉米苗前化学除草试验中,其防效也较农民自制喷杆式喷雾机处理效果好。[结论]3WXG-300型喷杆式喷雾机经适当改进后,可用于旱田多种喷雾作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磁化作用对除草剂溶液表面张力及除草剂喷雾雾滴粒径的影响规律,探索新型除草剂喷雾雾滴粒径控制方法。【方法】设计磁化除草剂溶液表面张力试验和磁化喷雾雾滴粒径试验,记录不同磁场强度和磁化时长2个影响因素下除草剂溶液表面张力和喷雾雾滴粒径,观测数据变化规律;并对数据进行拟合,给出符合数据变化的函数关系式。【结果】在磁场强度为50~500 mT、磁化时长为5.0~25.0 min范围内,溶液表面张力和喷雾雾滴粒径均随磁场强度和磁化时长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当磁场强度为350 mT、磁化时长为15.0 min时,表面张力和雾滴粒径下降幅度最大,表面张力为54.0 m N/m,下降14.96%,喷雾雾滴粒径为108.75μm,下降11.20%。对表面张力数据进行拟合,洛伦兹拟合函数的决定系数(R2)为0.816 4,调整后R2为0.794 0,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1.105 9;雾滴粒径数据拟合中,多项式拟合函数的R2为0.833 6,调整后R2  相似文献   

16.
选用大型自走式高杆喷雾机采用茎叶喷雾的方法,测定了几种药剂对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在大喇叭口期喷施苯甲?嘧菌酯、高氯?甲维盐、芸苔素内酯混合药液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为86.24%,对玉米褐斑病的防效为82.10%,具有一定增产效果;在籽粒形成初期喷施苯甲环?嘧菌酯、吡虫啉、优吉锌肥混合药液,对蚜虫的防效达90.59%,玉米小斑病的防效为85.21%,增产效果明显,达11.03%; 3WX-280G 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喷雾机可在地势平坦的地块开展玉米中后期喷雾作业;在玉米籽粒形成初期喷施药液的增产效果优于在大喇叭口期喷施药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植保无人机喷施作业雾滴的沉积分布规律和病虫害防治效果,为植保无人机田间作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 使用无人机和喷杆喷雾机进行喷施试验,以卡罗米特纸卡和滤纸作为取样器采集雾滴,研究雾滴在棉花冠层的沉积规律,比较两种植保机械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结果 在有效喷幅范围内,无人机喷施作业雾滴主要集中在棉花冠层上部,棉花冠层中部和下部雾滴沉积量和覆盖率均较低;无人机施药雾滴在上风向和下风向的飘移量有显著差异,上风向雾滴平均飘移百分比为4.93%,下风向平均飘移百分比为14.96%,且波动较大;JT-30植保无人机和3W-1000Y悬挂式喷杆喷雾机在施药7 d后对棉蚜防治效果较好,在施药后15 d对棉叶螨防治效果较好。结论 雾滴在棉花冠层的穿透性较差,下风向雾滴飘移现象较突出,对蚜虫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农业植保施药落后、农药使用量大、有效利用率低、现代施药装备缺乏等关键问题,设计出一种可变雾滴直径农业喷雾机喷雾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108124.6),并设计出3WD-12(24)型采用可变雾滴直径农业喷雾机喷雾装置的农业喷雾机械。试验结果表明,雾滴直径在13~90μm之间变化,喷雾的药液流量可在440~660 mL.m in-1之间调节,比常规的喷雾机节约了1/3以上用药量;实现植保机具一机多用,既能喷雾又能喷烟,且可实现对搭架式葡萄和果园等进行立体喷雾或喷烟,配套可变地隙拖拉机植保作业;根据喷雾作业对象及生长状态的不同而改变喷雾方式,从而可以达到高效施药、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10%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对甘蓝甜菜夜蛾的防效,以1%甲维盐乳油和5%氟铃脲乳油为对照药剂,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150~450 g/hm2防治甘蓝甜菜夜蛾速效性较好且药效稳定,药后7 d防效达81.9%~90.5%,且均无药害现象发生。其中,10%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450 g/hm2田间防效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甲维盐乳油、5%氟铃脲乳油。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生产中10%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建议药剂用量为300~450 g/hm2,施药次数为1次。  相似文献   

20.
曹斌  郁婷仙  杨强 《上海农业科技》2023,(4):131-132+136
为提高小麦赤霉病防治水平,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特选用4个不同药剂组合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次施药后30 d调查,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00 mL/hm2+250 g/L丙环唑乳油600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病穗防效为75.31%,病指防效为85.26%,且小麦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450mL/hm2+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450 mL/hm2处理和40%丙硫菌唑·戊唑醇600 mL/h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