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对贵州省铁树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叶枯病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探讨不同温度、pH、光照、碳源及氮源等条件对该病原体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以期系统掌握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铁树叶枯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铁树叶枯病菌菌丝在10~35℃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在15~35℃之间孢子均能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分别为30℃和25℃;在pH 2~12之间,病原菌菌丝(孢子)均能生长(萌发),其中pH为6时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好,pH为10时病原菌孢子萌发率最高;光照条件对菌丝的扩展和孢子萌发影响不明显;该病原菌对单糖、双糖、多糖等碳源以及有机氮和无机氮均能利用,其中以蔗糖作碳源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佳,以硝酸钾作氮源时,菌丝生长最好,供试氮源对分生孢子的萌发均不佳。  相似文献   

2.
袋栽黑木耳分春栽和秋栽两个季节。由于气候的差异 ,在温度高的南方以秋栽为主 ,而寒冷的东北则以春栽多见。笔者就多年的栽培实践体会 ,谈谈春耳栽培技术管理要点。1 摆袋出耳时间的选择 木腐菌对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分解利用是靠菌丝分泌各种酶的作用进行 ,而酶对温度极为敏感。就黑木耳而言 ,菌丝对低温的忍耐力比高温强的多。据测定 ,木段内的菌丝体在零下 3 0~ 4 0℃也能安全过冬 ,而高温会使菌丝蛋白质变性 ,使酶失去活性 ,菌丝体内各种代谢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温度在2 8~ 3 2℃ ,菌丝生活力就很快衰退。所以 ,…  相似文献   

3.
草菇是一种高温型草腐菌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 36℃ ,温度低于 15℃高于 4 5℃菌丝停止生长 ,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 2 8℃~ 32℃ ,温度低于 2 5℃高于 33℃子实体不能形成 ,是唯一适合在高温季节栽培的食用菌 ;草菇的生长周期很短 ,从播种到出菇只需 7d(天 ) ,一个月就可结束  相似文献   

4.
常规稻草栽培草菇 ,都是采用传统室外栽培方法 ,草菇产量低 ,而且不稳定。我们改用室内筒栽草菇获得成功 ,1999年 ,在室内自然温度下 ,当年的 4月下旬至 10月上旬 ,每月栽一批 ,共栽6批 ,每批用稻草 5 0 0 0 kg,每 10 0 kg稻草产量稳定在 2 5 kg左右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室内筒栽草菇优点 :一是可克服在南方春末夏初不稳定的气温 (倒春寒、5月寒 )的影响 ;二是可避免夏季(7~ 8月 )高温炎热气候和频繁的台风暴雨袭击 ;三是可控制秋季的干燥低湿气候的干扰 ;四是塑料薄膜袋可再利用 ,成本低。现将栽培方法简介如下 :1 栽培场地 我们利用…  相似文献   

5.
营养及培养温度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国明  李梅 《食用菌》2009,31(3):8-9
研究了碳氮源、碳氮比、酸碱度和温度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中蔗糖对草菇菌丝的生长最有利,其次为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氮源中以蛋白胨为最好,酵母粉、牛肉膏和尿素次之;适宜碳氮比为20:1~30:1。选用L9(3^4)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最显著,最佳碳氮营养为蔗糖2.0%,蛋白胨0.4%,最佳培养温度为35℃,最佳pH值9.0。在此优化的条件下培养草菇菌丝,其生长速度达9.03mm/d。  相似文献   

6.
木屑袋栽毛木耳,成功率高,出耳快,产期集中,整个生产周期仅4个多月,生物效率可达120~160%,不论山区或平原都可栽培。本文主要介绍毛木耳室外木屑袋栽技术。(一)栽培季节毛木耳是一种偏高温型菌类,菌丝在10~40℃均能生长,适温为22~32℃;子实体发生温度18~34℃,适温为22~32℃。在我国南方,一年可安排春秋两季室外栽培。春栽接种要求在4月中旬前结束,5~7月为毛木耳盛产期;秋  相似文献   

7.
朱宏发 《食用菌》1998,20(1):22-22
平菇P40是笔者近年从多个由高温型品种中选育出来的耐高温菌株,已于1996年在全国试推广,均表现出高产性能。该菌株在夏季36℃能正常出菇,且菇形好;抗杂性极强,6~8月用生料袋栽发菌成功率均达100%;出菇早,播种至出菇只需15天;菇体白至乳白色.菇盖直径10~180m,柄长3cm左右,丛生,转潮快,产量高,足高温季节栽培的理想优良菌株。 1 生活特性 1.1 培养基质 可用棉子壳、玉米芯、木屑、稻草等主栽原料。棉子壳、玉米芯可采用生料袋栽,稻草需发酵后进行袋栽或畦栽。采用熟料栽培添加10%~20%的麸皮或玉米等,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1.2 温度 菌丝生长温度3~37℃,最适20~30℃。出菇温度10~36℃,最适18~28℃。适宜播种期3~9月底,出菇期4~11月底。 1.3 光线 菌丝生长对光线无明显要求,黑暗、明亮条件下菌丝正常生长。子实体形成时需有散射光促进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发育有无光线均可。  相似文献   

8.
鸡腿蘑又名毛头鬼伞 ,“2 0 1”是我园在万亩榴园采得野生菇体组织分离而成 ,经栽培出菇 ,生物转化率可达 10 0 %~140 %。1 鸡腿蘑 2 0 1的生物特性1.1 营 养 鸡腿蘑是一种草腐土生菌类 ,能利用相当广泛的碳源和氮源 ,各种食用菌栽培后的废料、杂木屑、棉子壳、玉米芯、麸皮、畜粪、杂草、麦草、稻草等都可使用。1.2 温湿度 属中温偏高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 3~ 3 5℃ ,最适 2 4~ 2 6℃ ,- 10℃不会被冻坏 ;子实体生长温度为 8~3 0℃ ,出菇最适为 16~ 2 4℃。该菌株菌丝生长培养基含水量以 65 %左右为宜 ,但发酵后的培养料含水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浙江省南部的龙泉、云和、庆元等县农民兴起袋栽黑木耳的热潮。实践证明,袋栽黑木耳是山区农民科技致富的新兴产业。为推广与普及黑木耳的袋料栽培技术,结合几年来的栽培实践,提出如下要点,供作参考。1栽培季节黑木耳是中温型真菌,喜恒温多湿。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6~28℃;出耳温度及生长适温为16~24℃,最适温度为18~  相似文献   

10.
袋栽平菇的优点很多,一般不用床架,设备少,可减少污染,便于管理。本文重点介绍几点袋栽平菇的转潮管理技术。 菌丝长满袋后,及时将温度降到4~10℃,低温培养4~5天,再进行温差管理,拉大温差10℃左右,刺激菌丝扭结。当子实体原基分化后,要减少温差,室温控制在15~17℃,空气湿度保持85%~95%,促子实体生长,出菇整齐、均匀,便于转潮管理。 头潮菇采收后让菌丝恢复生长2~3天,再进行补水。清除残余菇柄,投入盛有1%石灰水的容器内浸泡一昼夜,捞出控去余水,起堆后便可按前法进行温差管理。 两潮菇出完后结合补水要补充营养,即置营养液中浸泡,如煮胡萝卜水、淘米水、1%白糖溶液等,最好  相似文献   

11.
杨草 《中国食用菌》1992,11(3):34-35
1.注意掌握草菇制种特点。(1)草菇属高温型。和恒温性结实,对温度尤其低温反应敏感,温度多变、温差大均不利于菌丝生长。适宜温度35℃左右,掌握32~35℃为好。温度过高生长快易衰老,温度过低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2)草菇菌丝生长迅速,培养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菌丝易衰老和自溶,因此应掌握好培养条件与时间。(3)草菇的适龄菌丝生长旺盛、呈灰白色。无或有少量厚垣  相似文献   

12.
利用稻草野外畦栽草菇,成本低,周期短,是项“短、平、快”的致富门路。笔者认为:播种后的科学管理,是夺取草菇高产的关键环节。现将草菇生产发育期的主要管理措施简述如下: 一、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和草堆含水量:堆草播种后3~4天内,为了提高和保持堆温,要在堆表踩踏1~2次,力求紧实,并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草菇菌丝呈白色、绒毛状向草层边缘扩展,即为生长正常。若出现  相似文献   

13.
梨黑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宏  常有宏  陈志谊 《果树学报》2006,23(2):247-251
对梨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PSA平板上培养,平均日生长速率、产孢量、菌落颜色以及菌落厚度有显著不同。病原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8℃,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适宜生长相对湿度为50%~100%,最适生长相对湿度为98%~100%,孢子萌发必须具备相对湿度98%以上的高湿条件,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病原菌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为4~12,最适生长pH值为7~8,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7~8,病原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的pH值会发生改变。该病原菌对多种单糖、双糖和多糖等碳源及有机氮、无机氮均可利用,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硫酸胺和氯化胺会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4.
鲍鱼菇袋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鲍鱼菇是一种夏季高温季节发生的菇类。肉质肥厚 ,菌柄粗壮 ,脆嫩可口 ,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现将其袋栽技术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 鲍鱼菇菌丝生长温度以 2 0~ 2 3℃之间为宜 ,最适宜的温度为 2 5~ 2 8℃ ,子实体适宜的温度为 2 7~ 2 8℃。根据这一特性一般安排在 5~ 10月份为宜。一般 5~ 7月出菇多 ,产量高。 8~ 10月栽培产量会低些。我厂一般在 2月初接母种(15d) ,2月下旬接原种 (4 0d) ,4月初接栽培种(30d) ,5月初接栽培袋 (30d) ,6月初栽培管理。2 原料与配方 适宜栽培鲍鱼菇的农产品下脚料很多 ,本厂采用的配方为 :棉籽…  相似文献   

15.
长根菇覆土栽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根菇 ,集草菇的脆嫩、金针菇的滑爽、香菇的肥美于一体 ,是个难得的佳肴 ,又兼有药用价值 ,对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对肿瘤有抑制作用。为了对长根菇的特性作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 ,便于在我省推广 ,本所实验室对其作了一些探索 ,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汇报如下 :1 季节安排长根菇菌丝生长温度 2 0~ 30℃ ,最适 2 3~ 2 5℃ ,相对湿度 70 %以下 ;子实体发生温度 18~ 35℃ ,最适18~ 2 2℃ ,相对湿度 90 %~ 95 %。一般春栽以 2月中下旬接种栽培袋为好 ,秋栽 7月接种为好。我所进行的实验于 1月制袋栽培 ,地下室培养 ,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气温情…  相似文献   

16.
黄背木耳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形态象毛木耳,但比一般毛木耳细嫩。可用各种代料进行瓶栽、袋栽,也可用段木栽培。用塑料袋裁培,生物效率可达100%。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安排:黄背木耳属中高温型,菌丝在10~32℃均能生长,以22~28℃最为适宜;子实体在20~30℃能生长,但最适宜是25~28℃。在四川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每年只能栽培一次,无论是瓶栽、袋栽或段木栽培,每年1~2月须备种备料,3~4月正式栽培,5~8月出耳采收,7~8月是盛产期,9月下旬采收完毕,一般可采收3~4批耳。  相似文献   

17.
鸡腿菇的快速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于 1999~ 2 0 0 0年引进 2个鸡腿菇菌株 ,进行制种与栽培试验 ,已获成功。本文主要介绍其制种技术及注意事项。1 生长特性  鸡腿菇是一种中温型菌类 ,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 2 2~ 2 6℃ ,以 2 4℃左右萌发最快 ;菌丝耐低温能力强 ,其生长温度 3~ 3 5℃,最适 2 4~ 2 6℃。菌丝体生长期培养基适宜含水量为 65 % ,经发酵的培养料含水量 70 %时菌丝生长仍旺盛。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 ,但子实体生长阶段需适量散射光 ,一般 70~ 80 lx即可。鸡腿菇又是一种好氧性腐生菌 ,生长中需要大量氧气。菌丝在 p H4~9均能生长 ,最适 p H6.5~ 7.5。…  相似文献   

18.
利用7 L发酵罐发酵桑黄(Phellinus linteus),研究不同温度对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前期,26℃是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生产的最适温度,而在发酵后期,23℃是产物积累的最适温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两阶段温度控制策略,在发酵过程中0~60 h发酵温度为26℃, 60~120 h发酵温度为23℃,得到的菌丝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最高,分别为(8.92±0.90) g/L和(95.25±4. 91) mg/L,比23℃恒温培养提高了58.8%和12.7%。根据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的消耗情况,进一步对发酵培养基所含主要成分的比例进行调整,最终发酵培养基组成(g/L):27. 5葡萄糖、10玉米粉、5.0麸皮、2. 5豆饼粉、0.15 MgSO_4·7H_2O、3 KH_2PO_4,并用两阶段温度控制策略发酵桑黄,得到的最大菌丝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分别为(9.97±0.71) g/L和(94.03±5.33) mg/L。本实验结果可为工业化生产桑黄菌丝和胞外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块菌主要生理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四川产中国块菌(Tuber sinense Tao et Liu)生理特征的初步研究结果。中国块菌菌丝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28℃,最适为25℃;适宜pH为4~7,最适为6;混合碳源优于双糖,双糖又优于单糖;较好的氮源为蛋白胨、硫酸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借鉴香菇生产技术 ,将有关技术利用到平菇生产中 ,总结出机灌袋栽平菇新技术 ,现介绍如下 :1 菌袋制备配方 棉籽壳 88% ,麦麸 10 % ,石膏 2 % ,每kg干料加水 1 1~ 1 2kg。用香菇生产的专用灌袋机把料灌进 5 5cm× 15cm× 0 0 0 4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里 ,每袋装料湿重 2 1~ 2 3kg。然后 ,把料袋装进灭菌灶灭菌 ,温度上升到 10 0℃后 ,保持 10~12h ,趁热运至遮荫大棚内 ;待料温降到 30℃以下时 ,放到接种箱内接种 ,袋面打孔接种 4穴。2 发菌阶段管理在棚内地面撒一薄层生石灰 ,将接好种的料袋按堆柴式排放 ,堆高 6层 ,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