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茎瘤芥杂种一代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11个茎瘤芥杂交组合及其亲本为试材,研究了F1优势表现特点及其与亲本间的关联性,并对F1主要性状与其产量的关系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F1具有较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瘤茎重(单株产量)和单株鲜重显著、极显著超过大值亲本,瘤茎横径超过大值亲本接近显著水平,菜形指数显著低于双亲均值。叶长、叶宽、瘤茎纵径、根鲜重与大值亲本差异不显著。(2)单株产量超亲优势主要受株鲜重、菜形指数、瘤茎横径等性状优势的共同影响。(3)F1各性状对其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瘤茎横径,其余性状依次为叶长>叶宽>单株鲜重>瘤茎纵径>菜形指数。(4)F1叶长、叶宽、单株产量与父本相应性状值呈显著正相关,F1叶长、根重、单株产量、瘤茎横径与大值亲本值呈极显著正相关,F1单株产量、株鲜重、根鲜重与双亲均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5)单株产量、瘤茎横径平均优势强弱与双亲差值呈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超亲优势受母本值影响较大。还讨论了茎瘤芥杂种优势利用亲本选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条件下茎瘤芥(榨菜)瘤茎产量与空心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茎瘤芥主栽品种永安小叶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栽培条件下茎瘤芥瘤茎产量和空心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播期、采收期对瘤茎产量和空心有极显著影响;播期推迟,瘤茎产量、空心率和空心指数明显下降;采收期推迟,瘤茎产量、空心率和空心指数则明显增加.分析提出在重庆海拔500m以下地区9月中旬播种,翌年2月中旬采收能较好地实现瘤茎低空心与丰产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3.
以15个茎瘤芥亲本为材料,按7×8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组合,分析茎瘤芥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瘤茎产量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幅为-29.88~13.48,其中显著或极显著正向效应值有5个,占33.33%。组配的56个组合瘤茎产量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幅为-35.86~34.24,其中显著或极显著正向效应值有24个,占42.86%。在茎瘤芥杂种优势利用中,既要重视一般配合力选择,更要重视特殊配合力选择。瘤茎产量平均超亲优势为6.24%,变幅为-46.34%~77.22%,正向优势组合占64.29%,茎瘤芥亲本间瘤茎产量存在较明显的杂种优势。相关分析表明,瘤茎产量的超亲优势与特殊配合力间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且相关系数较大,说明可用特殊配合力效应预测瘤茎产量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
以23份茎瘤芥地方品种为试材,采用基因型单因素遗传设计,对15个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及其遗传相关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绝大多数大于表型相关系数,且方向基本一致。瘤茎产量与营养生长期、瘤茎膨大期、瘤茎横径、茎/叶、株鲜重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与菜形指数、菜皮百分率呈极显著遗传负相关,与其余性状相关均未达显著水平;与瘤茎产量显著相关的性状间关系密切,有很好的协同性,分析提出茎瘤芥育种选择熟性晚、瘤茎横径大、茎/叶高和植株个体较大的品种,可实现品种产量高、生态适应性强和瘤茎品质较佳等三者的协调统一。瘤茎膨大期、营养生长期、瘤茎横径、茎/叶、瘤茎产量等性状的遗传相关贡献较大,对其进行选择可能引起其它数量性状比较显著的变化;而瘤茎纵径、出苗至瘤茎膨大始期、叶长、叶宽、空心率等性状的遗传相关贡献较小,对它们进行选择可获得较稳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宽柄芥F1代主要性状优势及其与亲本间的相关性,为宽柄芥杂交优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个宽柄芥杂交组合(F1代)及其亲本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分析其生育期内的9个农艺和经济性状,并对F1代各性状优势指数间及其与亲本相应性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宽柄芥F1代的单株产量和最大叶叶长极显著高于大值亲本值(BP)(P<0.01,下同),最大叶叶宽、中肋长、最大叶叶片数、株高和开展度显著高于BP(P<0.05,下同),但中肋宽和柄肋重与BP无显著差异(P>0.05),单株产量超亲优势主要受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叶宽、柄肋重、中肋宽、株高和开展度等性状共同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1代的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叶宽、中肋长、株高和开展度与母本相应的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中肋宽和单株产量与父本相应的性状呈显著正相关,中肋宽与双亲的中肋宽均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中肋长、中肋宽、单株产量和株高与BP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最大叶叶长和最大叶叶宽超亲优势与父本和BP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中肋长和开展度超亲优势与BP呈显著负相关,株高超亲优势与父本、BP和双亲差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超亲优势受BP的负向影响明显.[结论]宽柄芥F1代的农艺和经济性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可通过优势育种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
以5个茎瘤芥自交系为亲本试材,采用双亲本杂交遗传设计,运用P1、P2、F1、RF1、F2、B1、B27个世代材料,对茎瘤芥营养生长期瘤茎蜡粉的遗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瘤茎有蜡粉对无蜡粉为显性,由一对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7.
茎瘤芥(榨菜)生育期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6个茎瘤芥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B2世代为试材,采用世代平均数分析的多元回归法,对茎瘤芥生育期的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代生育期基本没有超亲现象,双亲生育期的表现制约着F1代的表现;遗传以加性效应占绝对优势;显性效应在某些组合显著存在,并显得重要;上位性效应较为普遍,其主要是加性与加性的互作;加性类效应明显大于非加性类效应;生育期的遗传改良宜累加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23份茎瘤芥品种资源为试材,在晚播条件下对茎瘤芥15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等遗传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的大小次序为营养生长期、瘤茎膨大期、茎/叶、菜形指数、瘤茎横径、瘤茎纵径、菜皮百分率、叶宽、瘤茎产量、瘤茎空心率、开展度、株鲜重、出苗至瘤茎膨大始期、叶长、株高;瘤茎空心率、茎/叶、菜皮百分率、瘤茎产量等性状遗传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均较高,在选育群体中进行选择和利用,其选择潜力大,选择有效,可望获得较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9.
茎瘤芥各生育期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21个茎瘤芥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间简单相关关系几乎均呈正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始期株鲜重与其叶长、叶宽、瘤茎生长量、纵径,中期瘤茎生长量与其株鲜重,单株产量与始期瘤茎生长量、现蕾期叶长、茎/叶、纵径、横径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偏相关;始期瘤茎生长量与纵径、横径,始期叶宽与中期株鲜重,纵径与横径,单株产量与始期株鲜重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偏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始期、中期瘤茎生长量以及现蕾期的叶长、横径、纵径等五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偏回归系数和通径系数显著或极显著,其中横径对单株产量作用最大,其次为纵径>现蕾期叶长>中期瘤茎生长量>始期瘤茎生长量,同时这五个农艺性状之间大多为负的偏相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制约关系,分析提出了高产育种应以增大瘤茎横径为其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10.
茎瘤芥先期抽薹给榨菜产量带来极大损失,是当前影响榨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茎瘤芥极早抽薹材料‘92’和极晚抽薹材料‘203’配制杂交组合,自交获得F2代群体,根据集团分离分析法,运用600对芸薹属SSR共有引物,进行茎瘤芥抽薹性状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最终得到1个SSR标记Ol12-D09在早抽薹基因池中扩增出特征条带,而晚抽薹基因池中无特征条带,经F2代单株验证发现与茎瘤芥早抽薹基因紧密连锁,根据Kosambi函数估算其连锁距离为10.9 c M。本研究结果筛选的SSR标记可用于茎瘤芥先期抽薹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并为茎瘤芥耐抽薹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5个茎瘤芥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B2世代为试材,采用世代平均数分析的多元回归法,对瘤茎纵径、瘤茎横径、瘤茎产量、菜形指数和茎/叶等5个产量性状的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产量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加性类效应明显大于非加性类效应,加性率在50%以上;在瘤茎纵径、瘤茎产量和瘤茎横径的遗传中显性与上位性效应也较重要,其效应率均在10%以上,在菜形指数的某些组合中也显著存在;而茎/叶的上位性率达21.99%,比显性效应更加重要;产量性状的上位性较为普遍,主要是加性与加性、显性与显性的互作.  相似文献   

12.
以"涪杂2号"青菜头为试验材料,采用WDW3100型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对青菜头缩短茎径向和轴向的抗压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基于斜面法采用高速摄像测定了青菜头缩短茎的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研究可为青菜头收获和加工机器系统的研发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茎瘤芥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较为系统地研究茎瘤芥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POD)的有关酶学特性。[方法]以3个品种的茎瘤芥种子为试材,测试其7d内种子的发芽情况,探讨了种子发芽韭、发芽势与其过氧化物酶的相关性。[结果]以愈创木酚为底物,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70mm。永安小叶POD的最适pH值为5.6,最适温度为20℃,动力学参数Km=0.093mol/L,Vmax=0.14OD/min;优榨1号POD的最适pH值为4.8,最适温度为30℃,动力学参数Km=0.046mol/L,Vmax=0.088 OD/min;乾兴榨菜POD的最适pH值为5.2,最适温度为30℃,动力学参数Km=0.063mol/L,Vmax=0.108 OD/min。动力学分析表明,POD与愈创木酚结合力最强,POD热稳定性较好,在70℃保温30min仍有50%以上的活力,维生素C和亚硫酸钠对POD活力抑制效果好。[结论]茎瘤芥种子的发芽力与其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增减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14.
以3个茎瘤芥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B2世代为试材,采用世代平均数分析的多元回归法,对叶性状的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长以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为主;叶宽的加性效应占优势,但有时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不可忽视;叶重的上位性效应与加性效应并重,显性效应在某些组合也显著存在;上位性效应主要是加性与加性互作;叶性状的遗传基本上是以可固定遗传的加性类效应占主导地位,其F1代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芥菜(B.juncea Czm mustard)育种效率,采用3个雄性不育系为母本.6个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18个组合,对茎瘤芥的茎瘤纵径、茎瘤横径和茎瘤重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茎瘤横径的组合没有明显的差异;茎瘤纵径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特殊配合力效应更重要:茎瘤重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都很重要.若育种目标偏重产量.可用Ⅰ作母本.Ⅳ作父本,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分别为0.87和1.972,该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也最大(3.948);若育种目标偏重消费习惯或品质,可用Ⅰ作母本,Ⅷ作父本,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分别为0.535和1.907,该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0.819.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茎瘤芥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为茎瘤芥及芸薹属植物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茎瘤芥遗传转化过程中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侵染液浓度、侵染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最适合茎瘤芥CRY2基因RNAi载体遗传转化的条件为预培养3 d、共培养4 d、侵染液浓度OD600=0.5、侵染10 min,此时Kana选择压为30 mg/L。[结论]优选出了农杆菌转化的最宜条件,遗传转化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青菜头产销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菜头为重庆市季节性特色优势蔬菜,主要上市期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近3年产量年均增幅达3.15%,包含鲜销和加工2个部分,以加工为重,2012年全市定植面积约89333 hm2,产量253万t,其中加工青菜头面积约65333 hm2,产量177万t,均占到总量的2/3以上。青菜头在“一圈”的生产面积最大,占全市青菜头总面积的61%,渝东南占36%,渝东北占3%。观农贸批发市场全年青菜头的交易量为9418.54 t,日均交易量为25.8 t,交易月份为11月至次年4月,全年外地与本地青菜头交易量比例为5.6:1。主城区66家超市全年青菜头销售量为777.19 t,占蔬菜销售总量的1%,占芥菜类蔬菜的53.49%,其中外地与本地青菜头销售量比例为7.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