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证明,自然界存在的大白菜雄性不育材料的不育性,大都受细胞核内的隐性基因所控制。基因的对数一般很少,多数仅一对。不同雄性不育系的不育基因往往不相同,如“127”系受ms_1控制,72011系受ms_2控制。不同不育系不育花雄蕊的外形也有明显的差异。 利用在大白菜自然群体中或自交后代中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和利用人工转育的方法均能有效地选育出雄性不育两用系。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原种可在隔离区内靠昆虫授粉繁殖。利用它与父本系3∶1隔行定植,在初花期拔除母本行可育株,即可获得高纯度的一代杂种种子。  相似文献   

2.
百日草雄性不育两用系AB201遗传研究及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百日草雄性不育两用系AB201育性遗传研究表明,不育性状由一对隐性核不育基因控制,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其遗传简单,不育性稳定。对雄性不育两用系AB201中不育株和可育株的花器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二者极易区别。  相似文献   

3.
我国辣椒雄性不育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我国辣椒雄性不育研究在细胞学、内源激素、生化特性、恢复基因的定位、不育系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不育基因的多效性和雄性不育两用系、不育系和杂交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花椰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 198 6年至今 ,我们开展了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花椰菜杂种一代种子的研究 ,取得了进展 ,选育出由不育系配制的“特早 5 0天”和“早花 4 5天”花椰菜 ,且已应用于生产。特早 5 0天花椰菜于 2 0 0 0年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我们于 1987年从福建引进花椰菜中熟品种 70天 ,经几年选育 ,使该品种脱胎换骨 ,既耐热又耐寒 ,且品质优良 ,口感佳。 1990年春在自然群体中发现几株不育株。 1986年从福建引进白玉 5 0天花椰菜 ,该品种品质优良 ,生长期短 ,1991年开花套袋自交 ,经 3年套袋自交后 ,分离出…  相似文献   

5.
以雄性不育两用系DT2-3为试材,对其雄蕊发育过程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株和可育株的雄蕊从蕾期开始就表现不同,不育株雄蕊萎缩变小,进一步畸形,横切剖面无花粉粒;可育株雄蕊发育正常,剖面有发育成熟的花粉粒。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雄性不育两用系DT2-3不育株败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温度等因子对菜薹两个核不育源育性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核不育源A1和A2分别转育的油青四九菜心甲型两用系和100%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源A1的油青四九菜心甲型两用系可育株在长日照低温条件下表现不育,大株移栽和高密度栽培均可导致其部分不育,而不育源A1的油青四九菜心甲型两用系不育株不育性在上述试验条件下表现稳定;不育源A2的油青四九菜心甲型两用系可育株和不育株在温度等因子发生变化时育性表现稳定;两种不育源的油青四九菜心雄性不育系在温度等因子发生变化时不育性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甜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育种效率,利用AB91核雄性不育候选基因Capana05g000747的突变位点设计KASP分子标记,以转育甜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F2群体及育成的两用系为试验材料,对植株的育性进行基因型检测,并检验该标记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分子标记与甜椒核雄性不育的育性呈现共分离,在苗期对F2植株的基因型进行早期鉴别,分型准确率分别为98.91%和99.04%,可有效淘汰基因型为MSMS的可育株,筛选出基因型为MSms的可育株直接用于不育系的转育,转育出了黄色和红色甜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HTJ412和AB91-HLD163。在苗期对两用系群体的育性基因型进行早期鉴别,可有效淘汰基因型为MSms的可育株,选留基因型为msms的不育株直接用于杂交组合选配及杂交制种。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育配合力好,不育性优良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彻底解决芸薹属蔬菜一代杂种制种困难的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方法.白菜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和利用工作,60年代首先在日本、韩国展开,我国的研究工作始于1971年,先后育成了由核基因控制的两用系、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以及同源及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并逐步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9.
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在自交后代中可分离出雄性不育株。若是用两用系类型,其不育性受细胞核内一对或两对隐性基因所控制。不育株雄蕊退化,没有花粉或花粉无生活力,育性在白蕾期或初花期可拨离花药识别。辣椒两用系原种,可在隔离区内人工授粉繁殖。利用不育株与杂交组合父本杂交,可获得高纯度杂交种。  相似文献   

10.
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1NA’转育成的白菜核不育系00S107为不育源, 根据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设计转育方案, 向白菜可育品系‘青梗奶油白菜’中转育核不育基因, 经过3年5个世代杂交转育, 获得了新的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细胞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应用模式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张书芳  宋兆华 《园艺学报》1990,17(2):117-125
从大白菜农家品种‘万泉青邦’中发现了显性不育基因Sp及其与显性上位可育基因Ms的互作规律,概括出大白菜细胞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应用模式。育成Sp、Ms基因互作甲型两用系AB158及乙型可育株系AB8102-1-7-1,并用其配制成功大白菜细胞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88-1A。88-1A具有稳定的100%不育株率和不育度,结实正常,其优良杂交种F_18801已大面积制种应用。  相似文献   

12.
西瓜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沈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甜瓜组,1980年以来将西瓜不育系的选育工作纳入研究。经几年工作,选育出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该系选自龙蜜100号后代群体,为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细胞核不育类型,育性分离稳定,配合力强,可直接配制杂种一  相似文献   

13.
《长江蔬菜》2003,(3):55-55
1育种技术研究①雄性不育育种技术研究筛选出10余个不育性稳定、经济性状优良且配合力好的甘蓝显性不育系并配制出新的优良杂交组合;鉴定出29个新的纯合显性不育株,其中02—12MS为新类型显性不育系,使甘蓝显性不育系类型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6个;获得优良青花菜显性不育系3个,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3个。获得含有PS-2雄性不育基因的番茄不育系;甜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QTL定位得到初步结果,建立了8个连锁群,确定了控制辣椒雄性不育恢复性的QTLs的大致区域;提出大白菜核基因型、异源胞质型和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遗…  相似文献   

14.
西瓜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的转育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西瓜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自1987年由沈阳市农科所育成以来,在西瓜种质资源的开拓、杂交制种和西瓜生产诸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仅对它的转育和应用情况作以下介绍。1 西瓜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西瓜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下简称G17AB系)来源于一个常规西瓜品种自然群体的两个雄性不育株,经五代选育而成,其遗传机制为细胞核不育类型,两用系群体的育性分离为1:1。其中可育株(杂合体)群体即是不育系的保持系。G17AB系属中早熟西瓜品系,秧蔓生长势中等,叶片开裂,果型中等大小,果实圆球形,果皮绿色衬有墨绿色条带,红瓤、褐籽,含糖量9%左右,果实生育期32天,全生育期100天左  相似文献   

15.
利用cDNA-AFLP研究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高强  霍秀文 《北方园艺》2012,(13):132-136
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在辣椒杂交种配制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不育性的分子机理,利用cDNA-AFLP对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23’可育株和不育株花蕾的mRNA指纹图谱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19个差异表达的TDF,均来自可育株。在可育株花蕾中得到了19个TDFs,其中13个TDFs功能已知,2个功能未知,4个没有找到同源序列。对13个已知序列的分析表明,这些基因涉及了细胞的代谢、转录、胞间运输和信号转导等相关过程。通过半定量RT-PCR技术对获得的19个TDFs进行验证,其表达特征与cDNA-AFLP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证明,辣椒在自交后代中可分离出雄性不育株,不育性在细胞核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不育株及其花器构造在形态上与可育株无明显差异。育性可在苗床内现蕾后期至初花前期拨离花药识别。辣椒两用系的原种,可在隔离区内人工授粉繁殖,利用不育株与组合父本授粉,可获得高纯度杂交种。  相似文献   

17.
所谓雄性不育两用系是一个具有50%不育株率的姊妹交稳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其可育株对不育株具有保持系作用,用可育株给不育株授粉,从不育株上收获的种子后代仍为不育株率50%;同时这个系统中的不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向自交系97A407的转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 ,利用大白菜核不育系 9810 9和已知基因型的甲型两用系可育株 99135 2作为不育源 ,以大白菜自交系 97A40 7为目标亲本 ,经过 5个世代的转育 ,获得了具有 97A40 7遗传基因型的新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系和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9.
芹菜(Apium graveolens L.)属伞形科2 a生蔬菜作物,别名旱芹、药芹,因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芹菜花器小、花量大、级次多,花期长而不集中,人工杂交的实际杂交率不高,后代整齐性差。课题组在芹菜高代自交系"01-3"中发现1个新型雄性不育材料,在此基础上,选育出雄性不育两用系"01-3AB",该两用系的不育性由核隐性基因控制,其综合性状优良,不育株雄蕊败育彻底,结籽性能正常,具有很好配合力。天津市园艺工程研究所已利用"01-3AB"在世界范围内率先育成2个芹菜一代杂交新品种"津奇1号"和"津奇2号",2个品种均表现出很好的丰产性、优质和抗病性。现将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杂交制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研究动态     
《中国蔬菜》1993,1(1):26-0
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的 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陕西省农科院蔬菜所承担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大白菜新品种选育技术”专题中 “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并于1992年4月通过了成果鉴定。该项研究成果采用种间杂交,成功地将Polima油菜的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引入大白菜,育成了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等,其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5%以上,解决了国内外育种家在异源胞质不育系选育中长期未曾解决的蜜腺退化、苗期黄化、结实不良等技术难题,为大白菜胞质不育系转育开辟了广阔前景。该所用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