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麦冬、去心麦冬及其炮制品中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比较麦冬去心前后及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方法]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以芦丁为对照,采用NaNO_2-AlCl_3-NaOH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多糖含量分别为麦冬生品10.88%、酒炙品6.92%、清炒制品10.48%、米炒制品6.81%,去心麦冬生品11.73%、酒炙品8.46%、清炒制品11.01%、米炒制品8.54%。总黄酮含量分别为麦冬生品0.83%、酒炙品0.76%、清炒制品1.03%、米炒制品0.95%,去心麦冬生品0.78%、酒炙品0.70%、清炒制品0.99%、米炒制品0.84%。[结论]麦冬去心后,多糖含量增加,麦冬生品及去心麦冬经炮制后,多糖的含量均有减少;麦冬总黄酮含量在去心后减少,麦冬生品及去心麦冬炮制后,除酒炙品以外,总黄酮的含量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牡丹皮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牡丹皮生品、酒制品、炒黄制品、炒焦制品和炒炭制品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它们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发现,牡丹皮生品多糖含量为9.31%,酒制品为10.86%,炒黄制品为10.62%,炒焦制品为9.96%,炒炭制品为8.78%;牡丹皮生品总黄酮含量为1.86%,酒制品为2.07%,炒黄制品为1.98%,炒焦制品为1.93%,炒炭制品为1.77%。牡丹皮经过炮制后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均发生变化,以酒制品中的含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HPLC法和ICP-OES法测定了怀牛膝药材不同炮制品(生品、炒黄品、牛膝炭品、麸炒品、盐炙品、酒炙品和酒蒸品)中有效成分及其微量元素(Zn、Cu和Mg)含量.结果表明炮制品中齐墩果酸含量均超过了生品,其中酒蒸品和酒炙品中齐墩果酸含量最高,而炮制品中脱皮甾酮含量与生品相比变化不大;炮制品中Zn元素含量除盐炙品外均有所增加,Cu元素含量变化无明显变化,Zn/Cu均在2.2左右,Mg元素含量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菟丝子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定菟丝子不同炮制品的多糖含量。结果菟丝子不同炮制品多糖含量有差异,生菟丝子多糖含量为5.34%,经酒炙后是其生品的1.98倍,是清炒品的1.62倍。结论菟丝子经炮制后能显著提高多糖的含量。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芦荟蒽醌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将芦荟用清炒、酒炙、盐炙、醋炙、醋蒸几种方法进行炮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种芦荟炮制品中总蒽醌类物质、游离蒽醌类物质和结合蒽醌类物质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炮制方法对芦荟蒽醌类物质含量有明显影响,醋蒸品中的总蒽醌类物质和游离蒽醌类物质含量最高,生品中的结合蒽醌类物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秦汝兰  鹿文蕾 《农技服务》2009,26(11):137-137,140
[目的]以王不留行中总黄酮得率为指标,确定王不留行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王不留行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结果]王不留行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由大到小为:油砂炒法>清炒法>中火酒炒法>润炒法>砂炒法。[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王不留行总黄酮成分的含量有着明显的影响,且油砂炒法为王不留行最佳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7.
以五味子酯甲含量及炮制品外观性状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蜜炙南五味子的最优炮制工艺条件;得优选工艺参数为:炼蜜用量5%,闷润时间2 h,烘干时间60 min,烘干温度95℃;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制得的蜜炙南五味子炮制品外观性状良好,其五味子酯甲含量为0.79%,较生品中含量更高,为蜜炙南五味子的较优方法。  相似文献   

8.
毕玉霞  董红霞  方磊涵  孙学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298-9298,9301
探讨了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黄芪中糖含量的影响,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了黄芪及其炮制品还原性糖、水溶性糖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芪及其炮制品中水溶性糖含量依次为:生品>米制>酒制>盐制>炒制>盐麸制,生品的含量最高。而还原性糖依次为:生品>米制>酒制>盐制>炒制>盐麸制,生品的含量最高。黄芪炮制后其多糖含量均比生黄芪高,多糖含量依次为:酒制>盐制>炒制>米制>盐麸制>生品,酒制最高。为黄芪在临床应用中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对比若羌灰枣经蒸、煮、炒等炮制后其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若羌灰枣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的含量,以DPPH清除能力和ABTS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若羌灰枣生品、蒸制品、煮制品、炒制品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15±0.09)、(2.56±0.07)、(1.7±0.08)、(2.02±0.04) mg/g;总多酚含量分别为(66.73±1.22)、(46±0.97)、(52.98±0.58)、(47.62±0.35) mg/g;总三萜含量分别为(35.86±0.49)、(46.56±1.62)、(27.01±0.71)、(22.35±0.43) mg/g。在0.1~25.6 mg/mL浓度范围内,VC、灰枣生品、蒸制品、煮制品、炒制品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0.04、2.03、1.36、4.97、2.42 mg/mL。在0.125~2 mg/mL浓度范围内,VC、灰枣生品、蒸制品、煮制品、炒制品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  相似文献   

10.
不同炮制方法对异株荨麻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硫酸-苯酚显色法测定异株荨麻不同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异株荨麻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株荨麻不同炮制品多糖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为:炒荨麻>170℃烘荨麻>220℃烘荨麻>自然晾干荨麻>120℃烘荨麻>焦荨麻>105℃杀青晾于荨麻.表明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稳定性好,适用于异株荨麻及其制品多糖含量的测定.研究还表明,不同炮制方法间异株荨麻多糖含量差异显著,炒荨麻多糖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龙胆生品、酒炙、姜炙、甘草炙、炒炭等不同炮制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并利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其炮制工艺,探讨提高龙胆苦苷含量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分别对龙胆药材进行不同的炮制处理,采用超声法进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其含量,选择龙胆苦苷含量最高的样品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炮制工艺。[结果]龙胆不同炮制品中酒炙龙胆的含量高于其他炮制品。当炮制温度为100℃,闷润时间为1 h,龙胆与黄酒用量比例为5∶1时,龙胆苦苷含量最高。[结论]酒炙法是适用于龙胆的炮制方法,且最适宜的炮制条件为炮制温度100℃、闷润时间1 h、龙胆与黄酒用量比例5∶1。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炮制去心方法的巴戟天及其术心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80%乙醇回流提取,用改 进的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巴戟天不同炮制品及其术心中多糖含量高低依次为:制巴戟天>巴戟肉> 盐巴戟天>巴戟天术心、结论巴戟天经甘草制有利于多糖的溶出,盐炙品的多糖含量低于巴戟肉,巴戟天术心多 糖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3.
李军  姜华  韩建国  蒋长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984-4985
[目的]比较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总皂苷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柴胡及其不同炮制品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柴胡不同炮制品,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35 nm波长下测定总皂苷的含量,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在3种炮制品中,柴胡醋炙品中总皂苷和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最低,酒炙品中总皂苷和Fe、Mg、Zn含量最高。[结论]柴胡炮制前后总皂苷和微量元素含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4.
探讨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4种山楂炮制品中5-羟甲基糠醛(5-HMF)的产生、影响因素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中5-HMF的含量,进一步对各炮制品中氨基酸、总糖、还原糖、总有机酸和总黄酮进行测定,分析上述物质的含量差异,探讨不同热加工程度的炮制品中5-HMF的含量变化以及氨基酸、总糖、还原糖、有机酸和总黄酮的含量变化对5-HMF产生的影响;应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对山楂炮制品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4种炮制品中,热加工程度越高,5-HMF的含量越高,而总糖、还原糖、氨基酸、有机酸和总黄酮含量越低;不同山楂炮制品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随着热加工程度的提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5-HMF的产生主要消耗总糖中的还原糖和氨基酸中的碱性氨基酸。热加工程度的提高造成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黄酮类、有机酸等物质的大量破坏,从而降低了山楂炮制品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不同炮制方法对草果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草果的不同炮制方法对其挥发油的含量及成分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草果依法炮制处理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测定其中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草果生品、炒制品和姜炙品的挥发油提取率分别是0.0251~0.0268、0.0217~0.0220和0.0158~0.0189 mL/g,并分别鉴定出了52、46、47个组分,其中,以1,8-桉油素、香叶醇等5个成分含量较高,占峰面积总和的50%以上;与炮制品相比,生品中1,8-桉油素相对含量较高,而香叶醇在姜炙品的相对含量则明显高于其他2个样品.[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草果挥发油提取率及其主要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黄芩生品和炮制品为原料,用醇提法提取黄酮,以总黄酮的得率为指标,确定两种黄芩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生品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3h,料液比为1∶16。黄芩炮制品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55%,提取时间2h,料液比为1∶1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黄芩生品中总黄酮得率为92.48mg.g-1,黄芩炮制品中总黄酮提得率为90.97mg.g-1。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煎煮法和乙醇回流提取法对苦参及其炮制品进行提取,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研究不同提取方法、炮制方法对苦参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醇提液中生品提取液和醋炙品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的是生品提取液,MIC值均为0.012 5 g/mL;水提液中炒焦品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MIC值分别为0.1和0.2 g/mL。其中醇提液抑菌效果较水提液抑菌效果好;醇提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好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好于大肠杆菌。因此,苦参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透骨香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稳定透骨香的炮制工艺提供依据,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炮制方法对透骨香中水杨酸甲酯苷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用清炒、酒炙、醋炙、醋蒸、盐炙5种炮制方法炮制所得的透骨香粗提物中,水杨酸甲酯苷含量分别为37.92%、41.70%、38.20%、34.17%、37.32%,均低于生品的含量(42.77%);水杨酸甲酯苷含量最高的是酒炙法炮制的样品,最少的是醋蒸法处理的样品.表明:采用乙醇为提取溶剂利于水杨酸甲酯苷的溶出,在实际应用该药时采用酒制可增加其溶出从而增强疗效,酒制应是透骨香的最佳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栀子不同炮制品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nertsilODS-2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栀子不同炮制品中栀子苷的含量不同,其排序为生栀子(3.60%)〉炒炭品(3.36%)〉炒焦品(3.22%)〉炒焦品(轻,3.02%)〉炒黄品(2.77%)。[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栀子中栀子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不同致痛、致炎模型观察川楝子不同炮制品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川楝子不同炮制品镇痛作用;采用耳肿法观察川楝子不同炮制品的抗炎作用。结果川楝子不同饮片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炒川楝子作用较强。川楝子不同炮制品对醋酸所致的扭体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热板法显示各样品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其中以炒川楝子作用较为明显。结论川楝子生品与炒品均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中以炒川楝子的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