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态制剂对银鲫血清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雄  邓微  陈孝煊 《水利渔业》2004,24(3):15-16
通过向水体施用一定量的微生态制剂,研究了银鲫血清溶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投喂微生态制剂后7d,实验组银鲫溶菌酶的活性极显著差异于投喂制剂前及对照组,在停止向水体施用微生态制剂后21d,血清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用分别含1%(质量分数)的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水提取物的饵料连续28d饲喂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其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可使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有明显提高。投喂药饵后4d,吞噬百分比(PP)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投喂药饵后4d或7d,吞噬指数(IP)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在停投药饵后的10d,PP、IP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极显著差异。同时,投喂这4种中草药后,异育银鲫血清和体表粘液溶菌酶的活性也有明显提高,但体表粘液溶菌酶活性远远高于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投喂药饵7d后,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但在停止投药后10d,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以50、100和150 mg/kg 磺胺二甲嘧啶连续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5 d,于给药期间第1、2、3、4、5天及停止投喂药物的第1、2、3、4、5、7、10天取样,测定中国明对虾免疫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和酚氧化酶(PO)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磺胺二甲嘧啶不同给药剂量对酶活性的作用效果不同,投喂渔药期间(0–5 d),低浓度组 SOD 和 PO 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KP 活性于投药第2、3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后逐渐升高,于第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ZM 活性于投药第3、4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第5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中浓度组 SOD 活性在前2 d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药3、4 d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KP 活性于第5天活性最高,为对照组的1.14倍;LZM 活性在3、4、5 d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O 活性在投喂药物前期1–3 d 呈上升趋势,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于第3天达到最高值。高浓度组 SOD 和 LZM 活性在投药期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KP 活性于投药期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O 活性于1、2 d 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后逐渐下降。停止投喂药物阶段(6–15 d),3个浓度组各免疫相关指标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低浓度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明对虾的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影响,高浓度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明对虾的免疫机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抑菌或杀菌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所选择给药剂量对对虾生理机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50、100和150 mg/kg磺胺二甲嘧啶连续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5 d,于给药期间第1、2、3、4、5天及停止投喂药物的第1、2、3、4、5、7、10天取样,测定中国明对虾免疫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和酚氧化酶(PO)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磺胺二甲嘧啶不同给药剂量对酶活性的作用效果不同,投喂渔药期间(0–5 d),低浓度组SOD和PO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KP活性于投药第2、3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后逐渐升高,于第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ZM活性于投药第3、4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第5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中浓度组SOD活性在前2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药3、4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KP活性于第5天活性最高,为对照组的1.14倍;LZM活性在3、4、5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O活性在投喂药物前期1–3 d呈上升趋势,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于第3天达到最高值。高浓度组SOD和LZM活性在投药期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KP活性于投药期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O活性于1、2 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后逐渐下降。停止投喂药物阶段(6–15 d),3个浓度组各免疫相关指标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低浓度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明对虾的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影响,高浓度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明对虾的免疫机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抑菌或杀菌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所选择给药剂量对对虾生理机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马爽  蒋弥  李艳红  刘炀  孙瑜  唐晓琪  吴正理 《水产学报》2022,46(9):1669-1679
[目的]为探究松鼠葡萄球菌JS-1对鲫(Carassius auratus)的致病性及其灭活疫苗保护作用;[方法]我们设计了注射感染试验、投喂感染试验和灭活疫苗保护试验,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酶活性检测等方法进行实验。[结果]结果显示,注射试验中鲫全身性出血、肝脏充血肿大,96 h LD50为5×106 cell/mL。投喂试验投喂含不同浓度JS-1的饲料后,鲫肝、脾、肾出现病变,细胞坏死;血清中转氨酶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高浓度(HG)组降低趋势最明显,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鲫肝脏和脾脏中TNF-α和IFN-γ基因表达量均先增加后减少,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注射灭活疫苗后,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碱性磷酸酶、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经灭活疫苗免疫后的血清中,特异性IgM和总IgM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增加,注射10天后鲫的存活率达83.3%。[结论]本研究表明,松鼠葡萄球菌JS-1对鲫的致病性强,其灭活疫苗可为鲫提供有效的保护,为松鼠葡萄球菌疫苗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免疫增强剂对河鲫鱼白细胞吞噬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饵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免疫增强剂(0.2%,0.5%,0.8%)连续投喂21d。在0,1,4,7,14,21d检测河鲫鱼(Carassius auratus)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该免疫增强剂可使河鲫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都有明显提高。在停止投喂后7d,血清溶菌酶的活性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白细胞吞噬活性依然显著差异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在饵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免疫增强剂(0.2%,0.5%,0.8%)连续投喂21d。在0,1,4,7,14,21d检测河鲫鱼(Carassius auratus)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该免疫增强剂可使河鲫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都有明显提高。在停止投喂后7d,血清溶菌酶的活性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组白细胞吞噬活性依然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从大连湾地区健康的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株B4,通过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同源性分析,确定菌株B4为芽孢杆菌属。该菌株在温度20~35℃,pH 6~9,盐度3~7.5下生长良好。采用108cfu/mL密度的B4菌液投喂仿刺参,投喂后第0、7、14、21d和第28d测定仿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第7d时,试验组仿刺参腔液中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1d时,试验组仿刺参腔液中溶菌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第28d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B4可提高仿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5种免疫酶的活性,对仿刺参有一定的免疫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循环性禁食后黄鳝(Monopterus albus)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变化,为生产实践中制定可行的禁食投喂方案提供更好的依据。试验用幼鳝体重(19.5±2.0)g,饲养在实验室的塑料水族箱(70 cm×55 cm×36 cm)中,正式试验前进行1周饱食投喂适应性暂养,暂养和试验期间的饵料为鲜活的水蚯蚓。循环禁食处理分2种:一种为不同比例的禁食时间与投喂时间的循环性禁食处理,即不同水平的循环性禁食处理;另一种为禁食时间与投喂时间的比例一致但禁食与投喂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循环性禁食,即不同时间间隔循环性禁食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循环禁食试验组黄鳝其血清溶菌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替代补体溶血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时间间隔循环禁食试验组黄鳝血清溶菌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禁食持续时间延长溶菌酶活力呈逐渐下降趋势;血清替代补体溶血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采取特定投喂模式促使鱼类获得生长补偿效应的同时其非特异性免疫力不受影响是有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1.0%、2.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连续投喂60d后,通过测定供试黄颡鱼的生长性能、血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比较了复合中草药制剂对黄颡鱼促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5%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黄颡鱼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添加1.0%和2.0%的中草药制剂对黄颡鱼的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溶菌酶活力影响极显著(P0.01)。试验组可显著提高黄颡鱼生长、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溶菌酶活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给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 Perry)初生幼体口服卤虫包膜的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探讨其对海马幼体生长、成活率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共计3批初生的灰海马幼体(3对亲本一次产出的全部幼体),每批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3批幼体作为3个重复组,以排除初生幼体质量不同引起的差异。试验组投喂用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处理过的卤虫幼体,对照组投喂未经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处理的卤虫幼体,试验时间为25 d。试验结束时,试验组灰海马幼体体长和体长增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体质量方面,仅第3批中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两批无显著差异;3批次试验组灰海马幼体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酶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间除第3批试验灰海马幼体的脂肪酶活力及第1批试验灰海马幼体的蛋白酶活力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批次中试验组灰海马肠道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口服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人工养殖灰海马幼体的成活率及肠道消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12.
将噬菌蛭弧菌(Bd)、粘红酵母(Rh)及二者混合物分别以1%的比例添加到中国对虾基础饲料里,同时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采用连续投喂的方法,饲喂1.5cm左右的稚虾25d,分别测定第5、10、15、20和25天的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活力等免疫因子活性。试验结束后,试验组中Rh组存活率达到63%,Bd组和Bd Rh组分别为45%和40%,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投喂Rh组的增长率、增重率至少高于其他组10.72%和105.05%,比对照组高出36.37%和320.22%。试验组酚氧化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溶菌活力从第10天起均高于对照组两倍左右。试验结果表明,饲养实验结束7d后,用鳗弧菌攻毒,在8d内,对照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免疫保护率为50%~65%,以Rh组最为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能有效促进对虾的生长及提高免疫因子的活性;从免疫水平和生长水平综合考虑,建议单独使用粘红酵母,添加量为1%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3.
投喂中草药对大黄鱼几种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中草药配制的药物饵料投喂大黄鱼,比较大黄鱼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对致病性假单胞菌人工感染抵抗力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投喂不同中草药饲料28 d内,血清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均随饲料投喂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投喂28 d后,各试验组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党参组大黄鱼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假单胞菌人工感染中,黄芩组、黄芪组和党参组表现出一定水平的保护力,其他中药组没有明显保护效果。本研究提示,饲料中添加黄芪、黄芩和党参能有效提高大黄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不足以保护免于特异性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的壳聚糖,采用3种不同的投喂方式(方式A:连续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方式B:连续投喂添加0.5%壳聚糖的饲料,连续组;方式C:先投喂0.5%壳聚糖饲料再投喂基础饲料且每15天间隔投喂,不连续组)饲喂初始体重(19.46±0.04)g的草鱼60d后,对草鱼进行饥饿胁迫处理[各投喂方式分为投喂组(feeding,F)和饥饿组(starvation,S)],以生长、一氧化氮(nitrogenoxide,NO)含量和溶菌酶(lysozyme,LSZ)活性为指标考察壳聚糖不同投喂方式对草鱼抗饥饿胁迫处理的能力。结果显示,(1)连续组和不连续组60d时草鱼增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d饥饿处理后也呈现投喂组和饥饿组的增长率和增重率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5);(2)对照组头肾、肝胰脏NO含量和血清、头肾溶菌酶活性饥饿组显著高于投喂组(P<0.05),连续组除头肾外NO含量和各组织溶菌酶活性饥饿组显著低于投喂组(P<0.05)或与投喂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连续组除脾脏外NO含量和除肝胰脏外的溶菌酶活性饥饿组显著低于投喂组(P<0.05)或与投喂组无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15.
云芝多糖对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云芝多糖(Coriolus versciclor polysaccharides,CVP)按不同的剂量(0、0.25、0.5、1.0、2.0和4.0 g/kg)添加到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56 d,并在试验的第0、7、14、21、28、35、42和56天取样检测CVP对供试鱼血液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补体C3、C4的含量共5种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25 g/kg的云芝多糖,对银鲫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活性和补体C3、C4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0.5 g/kg、1.0 g/kg的云芝多糖,对5种指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并当添加量为1.0 g/kg时,在14~21d时效果最显著(P<0.05);而添加2.0 g/kg和4.0 g/kg的云芝多糖,5种指标在试验的后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在银鲫饲料中添加0.5~1.0 g/kg的云芝多糖对银鲫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裙带菜凝集素(Undaria pinnatifida Lectin)作为免疫增强剂,来研究其对鲫免疫活性的诱导作用。用裙带菜凝集素对鲫(Camssius auratus)进行投喂和灌喂,9d后测定鲫血清的血凝活性、溶菌酶(LSZ)、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提高。其中投喂裙带菜凝集素组比投喂对照组依次提高2.0倍,3.1倍,1.2倍,1.7倍;灌喂裙带菜凝集素组比灌喂对照组依次提高4.0倍,3.2倍,1.9倍,1.6倍。这说明凝集素对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血凝活力、溶菌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都有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来:凝集素可以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激活鲫的免疫系统,对鲫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微生态制剂对泥鳅生长性能、体成分和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泥鳅为试验材料,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比例分别为1∶2∶2和2∶1∶2的两种微生态制剂加入养殖水体,饲养大鳞副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32 d,定期测量泥鳅的生长,鱼体成分及血清溶菌酶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表明,试验组泥鳅的末重、增重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泥鳅体成分粗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粗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在血清酶活力方面,试验组泥鳅溶菌酶活力和SOD活力高于对照组。使用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提高泥鳅养殖生长性能、改善鱼体成分、提高泥鳅血清溶菌酶活力和SOD活力。  相似文献   

18.
正将复方五倍子和甘草添加到饲料中投喂体重为60g左右的黄河鲤鱼,设5个试验组(复方五倍子组、甘草组、空白组、阳性/阴性对照组)。结果表明,试验期第12天(即投喂药饵后第4天),甘草组的黄河鲤鱼器官免疫指数分别为肾脏0.37±0.02,脾脏0.66±0.02,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试验期的第12天、16天、20天,碱性磷酸酶活性、溶菌酶活性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因此,药饵中的复方中药对试验鲤鱼机体免疫器官指数的提高,以及具有免疫功能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强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饲料中对自制复合免疫增强剂设计了四个添加剂量(投喂免疫增强剂浓度0‰、投喂免疫增强剂浓度1‰、投喂免疫增强剂浓度2‰、投喂免疫增强剂浓度3‰)分别投喂大菱鲆和血鹦鹉鱼。30d后测定各组试验鱼血清的溶菌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分别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投喂免疫增强剂浓度1‰、2‰的大菱鲆的溶菌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个实验组鱼的人工感染死亡率分别为50%、45%和100%,方差分析表明两个实验组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投喂血鹦鹉鱼试验各测定酶指标都是2‰组最高,并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试验死亡率投喂投喂免疫增强剂浓度2‰组最低。因此可以证明投喂本复合制剂可以明显提高大菱鲆和血鹦鹉鱼的酶活性及抗应激能力,并且适宜投喂比例为2‰。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研究拌饵投喂不同剂量盐酸恩诺沙星对鲟鱼血清中一些指标(GPT、GOT、AKP、SOD和溶菌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喂30mg/kg体重(正常量)组的试验鱼血清中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投喂300mg/kg体重(超10倍量)组的试验鱼血清中GPT、GOT、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SOD和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超量使用盐酸恩诺沙星使试验鱼血清中的GPT、GOT、AKP活性升高,反应出对肝脏等组织有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