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研究以Epichloё属内生真菌侵染(E+)和未被侵染(E-)的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生物碱提取液为材料,测定其对麦角菌(Clavieps purpurea)、德氏霉(Drechslera erythrospila)、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半裸镰孢(Fusarium semitectum)、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和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8种植物病原真菌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明确醉马草生物碱提取液的抑菌活性。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结果发现,E+醉马草提取液中含有麦角新碱和麦角酰胺两种生物碱,其浓度分别为26.178和369.074 mg·kg-1,而E-醉马草提取液中不含这两种生物碱。不同浓度的E+和E-醉马草提取液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菌落繁殖和孢子萌发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E+对真菌菌落生长的抑制率要大于E-,其中对腐皮镰孢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大,分别达到63%和57%。生物碱提取液浓度与供试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生真菌的侵染提高了醉马草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共生体中含有生物碱成分,具体的抑菌机制和机理有待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2.
俞斌华  南志标  李彦忠 《草业科学》2011,28(7):1301-1306
埃里砖格孢(Embellisia astragali)引致的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黄矮根腐病是沙打旺草地早衰的主要原因。在室内无菌条件下将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接种于10份沙打旺材料上,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幼苗苗长、根长、苗干质量、菌丝扩展长度及菌丝侵入深度。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显著提高了10个材料的种子发芽势(P<0.05),未显著降低参试材料的发芽率(P>0.05);显著增加了供试材料幼苗的根长,但显著降低了所有材料的苗干质量及6份材料的苗长。菌丝侵入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内蒙早熟和宁夏彭阳幼苗的侵染率在不同侵入水平下均显著高于陕西榆林和中沙一号的侵染率。根据病情严重度,各材料的抗病性评价结果为陕西榆林和中沙一号抗病性较强,内蒙早熟和宁夏彭阳抗病性较弱,其余材料介于中间。  相似文献   

3.
沙打旺根腐病菌致病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分离自不同地区的沙打旺根腐病菌19个菌株的致病力测定得知:不同种的根腐病菌对沙打旺的致病力不同,尖孢镰刀菌的致病力较强,茄病镰刀菌次之,串珠镰刀菌的致病力最弱;同种根腐病菌的不同菌株其致病力也有一定差异,证明沙打旺根腐病菌存在着致病力的分化.菌株的致病力与地区分布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Bipolaris sorokiniana能浸染草坪禾草叶片形成梭形病斑,并可导致芽腐、苗枯、根腐、茎基腐、鞘腐等症状;病原菌在10~40℃下能够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病原菌分生孢子在不同萌发条件中以水平萌发较好;分生孢子萌发需要空气条件,但对营养要求不严格;在20~35℃下分生孢子均可萌发,以28℃下萌发最好;八种不同药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表明,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效果较好,其抑菌圈直径和抑制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46.2mm和81.3%,其他几种药剂对孢子萌发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保护地辣椒多发、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的4种真菌病害,开发高效安全的生物农药新资源。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微量稀释法、种子萌发和温室盆栽防效等试验,研究了黄帚橐吾有机溶剂提取物对保护地辣椒4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及其所引发病害的防控效果以及对被保护植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黄帚橐吾有机溶剂提取物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均有显著的抑制活性,抑制活性强度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对各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的EC50分别为11.93、51.25、19.93、13.84 g·L-1, 对其孢子萌发抑制率的EC50分别为15.05、55.26、57.86、16.50 g·L-1,最小抑菌浓度为0.83~1.75 g·L-1,最小杀菌浓度为2.50~11.67 g·L-1。对4种病原真菌引发的辣椒灰霉病、枯萎病、根腐病和疫病防治效果较好,100倍稀释液的预防效果均可达75%以上,治疗效果也可达70%左右,与相应常用化学农药防效相当。但是其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大于20.00 g·L-1时,种子萌发抑制率大于52.27%,幼苗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均与对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证明黄帚橐吾有机溶剂提取物能有效防控保护地辣椒多发性真菌病害的危害,是一种广谱生物杀菌剂优质资源,合理应用将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据《果树资源学报》2021年第3期《3种植物提取物对梨叶黑斑病菌抑制作用研究》(作者高小宽等)报道,以梨黑斑病原菌为供试菌株,采用离体叶盘法、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和病原孢子萌发率方法,研究了三七、五味子和银杏3种提取物不同浓度对梨叶黑斑病病原菌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选择市场上常用于防治植物白粉病的生物杀菌剂,采用琼脂载玻片孢子萌发法,对青枣白粉病菌孢子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7种生防药剂对青枣白粉病菌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0.5%大黄素甲醚的抑制效果较好,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9.58%,3%多抗霉素次之;2%武夷菌素对孢子萌发抑制率最低,仅为54.86%。以期室内生防药剂毒力试验结果可为大田药剂筛选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对桑褐斑病病原菌有高效抑制作用且对养蚕生产安全的杀菌剂,在室内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桑褐斑壳丰孢[Phloeospora maculans(Bereng.)Allesch]病菌的抑制活性,以及对家蚕(Bombyx mori)3龄起蚕的急性毒性。5种杀菌剂对桑褐斑壳丰孢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嘧菌酯,以上排序杀菌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6 6、0.020 5、0.028 9、0.258 0和2.265 0 mg/L;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以上排序杀菌剂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2.835 5、16.996 4、19.491 8、20.466 1和30.025 2 mg/L。5种杀菌剂对3龄起蚕的24 h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嘧菌酯、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以上排序杀菌剂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899.075 8、1 728.665 7、1 914.126 6、3 283.528 3、6 058.064 5 mg/L,均表现为低毒性。试验结果提示,嘧菌酯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可以用于桑园中对桑褐斑病的预防;其余4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可以用于感染桑褐斑病的桑树的治疗。具体的施药方案,则需要进一步评估田间用药对家蚕的安全风险性后确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多裂骆驼蓬生物碱提取液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溶性生物碱和总生物碱提取液浸种浓度的提高,玉米种子的萌发率及萌发种子的活力指数、呼吸速率及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降低,其中大于0.10g/mL浓度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脂溶性生物碱不影响种子的萌发。脂溶性、水溶性和总生物碱提取液浸种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吸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幼苗根体积、株高及根系和地上部干重增加。其中根系干重分别增加1 5.0%,2 7.9%和3 5.4%;地上部干重增加9.3%,8.5%和30.9%,达显著水平。说明多裂骆驼蓬水溶性和脂溶性生物碱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但水溶性生物碱抑制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为明晰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对高寒草地植物的化感效应,以醉马草根际土壤作为种子萌发的发芽床,研究醉马草根际土壤对6种高寒草甸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醉马草、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和酸模(Rumex acetos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醉马草根际土壤对6种高寒草甸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抑制效应大于对发芽率的抑制效应。醉马草根际土壤对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矮生嵩草和甘肃马先蒿胚根生长的抑制均大于对其胚芽生长的抑制,对醉马草和酸模胚根生长的抑制均小于对其胚芽生长的抑制。利用各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的相对值,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份植物种子萌发期抑制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抑制效应强弱依次为:矮生嵩草酸模甘肃马先蒿垂穗披碱草醉马草冷地早熟禾。  相似文献   

11.
脱浩东  杨松  张兴旭  李春杰  南志标 《草业科学》2011,28(12):2107-2111
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为研究对象,用种子萌发法和盆栽法测定了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内生真菌(Neotyphodium)对这3种草坪草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试验中,野大麦草粉对3种草坪草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内生真菌显著增强了野大麦草粉对多年生黑麦草苗长、须根数和对草地早熟禾苗长的抑制作用(P<0.05);显著降低了野大麦草粉对多年生黑麦草和高羊茅的发芽率及高羊茅苗长的抑制作用(P<0.05)。在盆栽试验中,野大麦草粉对3种草坪草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内生真菌显著增强了野大麦草粉对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的苗长和发芽率的促进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的化感潜力,试验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25%、50%、75%、100%)的少花蒺藜草种子水浸提液对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梯牧草(Phleum pratense)及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种子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种子水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影响。少花蒺藜草种子水浸提液对无芒雀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但对其根芽比有显著影响;少花蒺藜草种子水浸提液对梯牧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影响不大,但对根芽比影响显著(P〈0.05);少花蒺藜草种子水浸提液对冰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及根芽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100%水浸提液浓度下发芽率仅为18.6%,比对照组低56.8%,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6.7%、3.24,比对照组分别低39.3%、8.94。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不同品种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机制,分别测定了‘铺地’(Persistent)、‘海发’(Haifa)、‘威亚’(Huia)、‘考拉’(Koala)4个供试品种对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威亚’水浸提液在0.25g·mL~(-1)浓度处理下,显著抑制了无芒稗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P0.05);4个品种白三叶水浸提液均在较高浓度处理下对无芒稗苗高具有抑制作用,但对其根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而‘考拉’水浸提液在0.20g·mL~(-1)浓度处理下,显著抑制了其单株苗干重和根干重(P0.05)。此外,‘铺地’和‘海发’水浸提液显著抑制了无芒稗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威亚’水浸提液显著提高了无芒稗幼苗的SOD活性(P0.05);‘铺地’、‘海发’和‘考拉’水浸提液处理后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海发’、‘威亚’和‘考拉’水浸提液处理下,无芒稗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同时各品种的水浸提液处理均改变了无芒稗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使之有增加趋势。综上所述,4个供试白三叶品种均具有化感作用,且品种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研究禾草的化感潜力对于揭示高寒地区多年生人工草地的退化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的是探讨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和中华羊茅的潜在化感作用。利用3种植物的整株和粉末分别制备了水提取液,采用室内生物测试法研究了3种多年生禾草水提取液对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整株浸提液显著降低了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和中华羊茅的发芽率(P<0.05),较对照分别下降了10.6、7.0和21.4个百分点,对3种禾草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冷地早熟禾整株浸提液显著抑制了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和中华羊茅幼苗的根长,抑制率分别为41.9%,61.5%和32.1%;中华羊茅整株浸提液显著抑制了冷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幼苗干重(P<0.05),抑制率分别为51.2%和46.4%;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和中华羊茅粉末浸提液均能显著降低自身及其他植物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高、根长以及干重(P<0.05)。3种禾草不同浸提液对自身及其他植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具有自毒作用和化感效应,且粉末浸提液对3禾草的化感效应强于整株浸提液。3种禾草不同处理的浸提液对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综合化感效应强弱表现为:冷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采用混播方式在高寒地区建立人工草地时要考虑种间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披碱草内生真菌对三种草坪草种子与种苗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3种草坪草作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和盆栽法初步测定了披碱草内生真菌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披碱草内生真菌对3种草坪草种子萌发与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种子室内滤纸萌发条件下,披碱草草粉对3种草坪草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内生真菌显著增强了披碱草草粉对多年生黑麦草苗重、对高羊茅的发芽率、根长、苗长、苗重和对草地早熟禾发芽率的抑制作用(P<0.05),显著降低了披碱草草粉对多年生黑麦草的根长和苗长、对高羊茅的根重以及对草地早熟禾根长的抑制作用(P<0.05)。盆栽条件下,披碱草草粉对3种草坪草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内生真菌显著增强了披碱草草粉对高羊茅初期发芽率的促进作用(P<0.05),显著降低了披碱草草粉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初期发芽率和对草地早熟禾苗长的促进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消落带优势种陌上菅的占优机制,以3种湿地常见的禾本科植物黑麦草、狗牙根、虉草作为受体植物,探讨了陌上菅对消落带常见禾本科伴生种的化感潜势。采用培养皿发芽试验和苗期盆栽试验,分析陌上菅浸提液对受试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形态指标、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陌上菅浸提液显著抑制了3种受体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胚根胚芽的生长。100 g·L-1陌上菅叶片甲醇浸提液和水浸提液处理对3种受体植物发芽率的抑制率均高于95%。相同浓度条件下,陌上菅甲醇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高于水浸提液。陌上菅显著影响了黑麦草和虉草幼苗生长发育。陌上菅浸提液处理下,黑麦草和虉草的根叶比相较CK显著降低(P<0.05),两种受体植物根系和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随浸提液浓度升高而升高。黑麦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综上所述,陌上菅对3种禾本科植物萌发以及黑麦草和虉草幼苗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虉草对陌上菅浸提液响应最敏感。陌上菅对3种伴生禾本科植物的化感潜势可能是导致陌上菅成为优势种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外来入侵植物银胶菊不同部位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以滤纸为载体用离体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根、茎、叶和果实水浸提液对蔬菜萝卜(Raphanus sativus)和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种子的化感效应,同时在温室内以土壤为载体测定了银胶菊不同部位干粉对这3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银胶菊叶和果实水浸提物对3种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受体萝卜和苘麻的敏感性较高,而马唐的敏感性较低。温室盆栽试验也表明,银胶菊叶和果实对受体生长的影响明显高于根和茎,说明叶和果实是集中表现银胶菊化感作用的特定部位。  相似文献   

18.
宋文娟  张昊  刘果厚 《草地学报》2014,22(6):1276-1280
为探知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地上部分浸提液对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早熟禾(Poa annua)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皿法以典型草原植物糙隐子草为供体植物,在5种不同浸提液浓度下,对受体种子的萌发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糙隐子草水浸提液(0.5~50 g·L-1)对冰草、早熟禾和大针茅种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逐渐加强.当浓度达到50 g·L-1时,3种植物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与对照组之间均差异显著,早熟禾为极显著.其中早熟禾还表现为低浓度下促进,高浓度下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50 g·L-1时,糙隐子草水浸液对冰草、早熟禾的抑制影响均大于大针茅.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提取法从野生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中提取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和黄酮(Flavones),用不同浓度龙胆苦苷和黄酮提取液处理受试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通过研究受试植物种子发芽和胚根生长,探讨了野生麻花秦艽的化感作用及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野生麻花秦艽中不同浓度的龙胆苦苷和黄酮提取液对两种受体植物种子发芽和胚根生长都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P0.05),且对紫花苜蓿的抑制作用大于红三叶:当龙胆苦苷浓度为12.6 mg·mL~(-1),黄酮浓度为0.78和1.95mg·mL~(-1)时,紫花苜蓿发芽率(G)、发芽势(GE)和发芽指数(GI)的化感效应指数(RI)都大于红三叶;研究还表明其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二苯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