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贻贝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贻贝(Mytilus sp.),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异柱目(Anisomyaria),贻贝族(Mytilacea),贻贝科(Mytidea)。贻贝俗称“海红”,又名“壳菜”。干制品统称“淡菜”。 贻贝科的种类甚多,仅我国沿海就有3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就有10多种,目前已作为养殖生产种类或试养对象的有:紫贻贝(M.edalis)、翡翠贻贝(M.smaragdimusChemnitz)、厚壳贻贝(M.crassitesta Lischlke)、加州贻贝(M.californianus Conrad)、盖洛贻贝(M.galloprovincialis Lamarck)、平贻贝(M.edulis Planulatus)及黑贻贝(M.durnkeri Reeve)等。我国目前主要养殖的有紫贻贝、翡翠贻贝及厚壳贻贝3种。本省大面积养殖的是紫贻贝和翡翠贻贝2种。 贻贝是种繁殖力强、生长快、适应范围广的优良养殖品种。目前,全世界的贻贝产量已  相似文献   

2.
<正>贻贝(Mytilus sp.)是我国传统的养殖贝类山东、辽宁、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都有广阔的养殖海域,而且其品种较多,仅在我国沿海地区就有3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0多种。其中,紫贻贝、翡翠贻贝和厚壳贻贝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养殖品种贻贝也称"海红""壳菜""淡菜"。贻贝肉鲜味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素有"海中鸡蛋"的美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贝类养殖国,贝类海产  相似文献   

3.
浅谈紫贻贝的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贻贝俗称“海虹”,其干制品为“淡菜”,是群众喜爱的海产品。贻贝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和生产管理方便等特点,乃是一种优良的海水养殖双壳类。  相似文献   

4.
贻贝软罐头加工技术与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贻贝,亦名“壳菜”、“海红”,属软体动物瓣腮纲贻贝科,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海生贝类,壳呈三角开,外体黑色,背有白褐色斑纹。一方面,由于贻贝养殖为自然采种,养殖简单,生长迅速,亩产可达6~10吨,近年来已成为浅海滩涂大面积养殖的主要贝类之一。另一方面,由于贻贝收获时间集中,采捕期短,出水后极易死亡变质,给鲜销贮运带来不便。当贻贝大量上市时,沿海地区已供过于求,而内陆地区却很难见到,因此对贻贝进行进一步加工显得尤为必要。目前,贻贝除鲜销外,一般将其制成贻贝干品(即淡菜)或冻制品,因沿用传统方法生产而…  相似文献   

5.
李庐峰  张农 《福建水产》1994,(1):78-80,49
概述 贻贝俗称“海红”,又名壳莱,它的干制品统称“淡菜”。贻贝是一种繁殖力强,生长快,适应范围广的优良养殖品种。目前,全世界贻贝的年产量约100万吨。我国的贻贝产量,1990年已达49.5万吨,而我省前几年产量分别为:1988年19,786吨,1989年13,000吨,1990年13,890吨,近两年又有增长。 贻贝的营养非常丰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国家卫生部分析,贻贝的干肉中含蛋白质53.5%,脂肪6.9%,糖类12.7%及无机盐类的钙、磷、铁等。值得一提的是,贻贝所含的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大大高于人们视为滋补营养品的牛奶、鸡、鸭和肉类等食品。贻贝  相似文献   

6.
丁勇  游克仁 《水产科学》1993,12(6):23-24
翡翠贻贝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食的海产贝类。其产品畅销国内外。但是,目前的生产规模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出口的需求。为了开展翡翠贻贝人工养殖,前人曾做过多次的研究和生产试验,促进了翡翠贻贝人工  相似文献   

7.
贻贝的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贝类养殖大国,出口量相当大。其中的贻贝是我国沿海重要的一种经济贝类。目前,贻贝的加工利用研究已成为我国水产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贻贝的营养及药用价值、活性物质的提取技术、综合利用、加工技术与食品安全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贻贝加工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贻贝加工研究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贻贝又名壳菜,在我国北方俗称海红,它的干制品叫做淡菜,是一种经济价值高,驰名中外的海产品之一。据研究,贻贝对虚弱伤疲精血衰少、吐血久痢,妇女产后消瘦等疾病有良好疗效。、贻贝是贝类养殖事业中的重要对象,世界许多地区都有养殖,特别北欧、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区养殖贻贝很盛行,生产数量也很大,且养殖技术先进。我省贻贝资源丰富,从汕头到湛江地区沿海均有分布,海丰县的贻贝养殖历史较久,近年来惠阳地区等地也迅速发展,海水贝类养殖在我省已开始重视,为此,本刊介绍《国外贻贝养殖进展》一文,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贻贝,亦名“壳菜”、“海红”,属软体动物瓣鳃纲贻贝科,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海生贝类,壳呈三角开,外体黑色,背有白褐色斑纹。一方面,由于贻贝养殖为自然采种,养殖简单,生长迅速,亩产可达6~10吨,近年来已成为浅海滩涂大面积养殖的主要贝类之一。另一方面,由于贻贝收获时间集中,采捕期短,出水后极易死亡变质,给鲜销贮运带来不便。当贻贝大量上市时,沿海地区已供过于求,而内陆地区却很难见到,因此对贻贝进行进一步加工显得尤为必要。目前,贻贝除  相似文献   

10.
正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 Could)俗称毛海红、淡菜、青口,隶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柱目,贻贝科,为近海暖温性底栖双壳贝类,广泛分布于东海和黄渤海沿岸海域,主产区为浙江舟山海域[1-2]。厚壳贻贝个体大、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滋补保健作用,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价格远高于贻贝和紫贻贝,为出口创汇产品[3]。我国厚壳贻贝主要养殖区在浙江舟山,特别在嵊泗县是最主要海水养殖品种,其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1.
贻贝,俗称海虹,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柱目、贻贝科,是我国沿海习以常见的经济贝类,其干制品称“淡菜”。贻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早在石器时代,贻贝就被人类所利用,唐朝时就拿贻贝作食料,在一些著作中曾记载了食用方法。此外,贻贝还有药用功效,在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上就记载着它能医治的病症。总而言之,贻贝是一种集营养、保健、防病于一体的海珍产品。  相似文献   

12.
厚壳贻贝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世军 《齐鲁渔业》2005,22(9):28-29
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us Gould)俗称“壳菜”、“淡菜”,主要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沿岸以及台湾的澎湖,是一种经济价值较大,可人工养殖的海产贝类,但由于苗种的困扰,制约了厚壳贻贝的大面积推广养殖。作者于2005年在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定海长峙岙山基地,对厚壳贻贝人工育苗进行了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贻贝的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江滨  黄迪南 《水产科学》2004,23(11):43-44
海洋生物因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代谢方式,体内常存在着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特殊生理活性物质,因而许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有望在海洋生物中取得突破。贻贝(mussel)俗称青口、海红,其干制品称淡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很好的药用和保健功效。贻贝科的种类很多,仅我国沿海就有3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0多种。紫贻贝、翡翠贻贝和厚壳贻贝,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养殖品种。贻贝生命力强,易于人工养殖,是我国传统的养殖贝类,山东、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都有广阔的养殖海域,养殖产量极大。在海产食品中,低值的贻贝并未充分利用,因此研究与…  相似文献   

14.
翡翠贻贝[Mytilus(Chloromya)Smargadinus Chemnitz],是热带、亚热带的双壳类软体动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海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地。从1965年开始,我场进行了翡翠贻贝的养殖试验。1968年前后,我国广东、福建沿海养殖单位也陆续进行了试养。它是一种重要的养殖贝类。翡翠贻贝种苗的有计划生产和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该种贝类养殖业的发展。目前,海区自然采苗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台风和暴雨季节,贝苗的附着量变动很大,采苗器材易受损失,采苗成本高。因此,用人工育苗法生产种苗,便成为发展这项生产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贻贝,俗称海红、东海夫人、青口等,我国沿海自然分布的主要有三种,即紫贻贝、厚壳贻贝和翡翠贻贝。贻贝适应性较强、病害少、生长迅速、容易养殖、产量高,是世界性养殖贝类。我国贻贝规模养殖始于七十年代初,发展于1985年以后。1992年贻贝产量近54万吨,比1985年增长3倍多,近平均递增22.68%。历年贻贝产量如下:  相似文献   

16.
翡翠贻贝是暖水性贝类,属软体动物办鳃纲、贻贝科,广东俗称“清匙”、“清口”。个体一般重50—100克,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其食用或药用价值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水乎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翡翠贻贝在市场上倍受青睐,近年来,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好势头。1991年,我所海水养殖试验场进行了翡翠贻贝与对虾的混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贻贝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的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贻贝(Mytilus edulis)是瓣鳃纲、异柱目、贻贝族、贻贝科的软体动物,俗称淡菜。贻贝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珍贵海产食品。浙江省舟山市自1973年开展试养以来,至1993年和1994年产量已超过万吨,约占全市海水养殖产量的1/2。但是,由于贻贝养殖苗种要从我国北方长途采购运输,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贻贝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制约了贻贝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于1993~1994年进行贻贝自然海区采苗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野生贻贝的大量附着对海水养殖业是一大危害。附着贻贝不仅阻碍水流、影响养殖海珍品的生长;还对生产物资造成浪费和破坏。目前对贻贝附着的防治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深水层躲避法:这一方法是根据贻贝幼体附  相似文献   

19.
贻贝人工养殖是水产战线上的新兴事业。它产生于我国大跃进年代,最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过去,因苗种不足,一度生产发展缓慢。1973年以后,推广应用了海区采苗技术,贻贝养殖在全国沿海就获得蓬勃发展。现在,除辽宁、山东生产贻贝苗种以外,南方有些省、市也开始生产一些贻贝苗种。近四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北方地区的贻贝养殖有了飞跃发展,但贻贝加工却一直不能适应养殖生产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山东省烟台地区海水养殖试验场,自1975秋天,开始试制贻贝机械加工设备,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制成了一套贻贝加工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