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温县是四大怀药主产区和铁棍山药原产地,以温县铁棍山药为代表的四大怀药在温县有近三千年的种植加工历史,素以种植精细,品质精良闻名于世。种植销售四大怀药是当地农民主要增收手段。一、种植情况温县每年种植四大怀药面积约0.4万~0.53万hm2。其中,温县铁棍山药种植面积0.21万hm2,全县各乡镇办事处均有种植;怀地黄种植面积0.13万~0.2万hm2,以地黄  相似文献   

2.
山西晋南是全国种植地黄的主要地区,每年种植50余万亩,约占全国地黄种植面积的70%左右。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植物脱毒中心针对地黄病毒病的危害,进行了脱毒技术研究,从茎尖诱导、工厂化试管苗快繁、试管苗外移及大田生产技术都已成熟,2003年8月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这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以来在山西省地黄种植面积较大的襄汾、曲沃县进行了推广,平均亩增产750千克以上,增产率30%~40%,亩净增产值1600元,使地黄种植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  相似文献   

3.
怀地黄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四大怀药"之一。焦作市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传统的种植技术和炮制工艺造就了怀地黄为道地药材的优良品质。介绍了怀地黄的生物学特性、种植及采收加工工艺、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等,并对怀地黄产业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山西晋南是全国种植地黄的主要地区,每年种植3.3余万公顷,约占全国地黄种植面积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5.
刘璇  江伟  徐娇  都明理  隋春 《农学学报》2019,9(8):36-40
为了筛选适宜种植于山东东阿地区的地黄品种,确定适合的种植模式和施肥方式,本试验以4种不同的地黄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种植模式和施肥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北京3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主推品种种植。在雨水比较多的地区宜采用高畦种植方式;地膜覆盖显著地黄产量的提高。适宜的氮磷钾用量可增加地黄产量,地黄氮、磷、钾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5.9 kg/667 m2、17.5 kg/667 m2和8.0 kg/667 m2,经济产量为2391.4 kg/667 m2,理论最高产量可达2425.2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11月22日 分开卖的地黄 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地黄分为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六味地黄丸中所用的地黄药材即是熟地黄。地黄春季种植,初夏开花,初冬收获。河南省沁阳市位于太行山下,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非常适宜地黄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一、地黄根腐病 地黄根腐病又称枯萎病,在沁阳市地黄种植上发生较为普遍,危害严重,对地黄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正>地黄,又名生地、熟地,属玄参科地黄属植物。以根茎供药用,具有强心、利尿、镇痛、降血糖及保护肝脏等功效,是常用的重要中药材。地黄栽培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在河北安国、河南禹州、安徽亳州、江西樟树四大药都享有盛誉。随着成安县近年来地黄发展速度较快,面积较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13年成安县种植地黄面积200hm2,一般每667m2产鲜地黄3 500~4 500kg,收入6 000~8 000元;最高产6 000kg,收入万元以上。2014年全县种植地黄面积达到近667m2。地黄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脱毒地黄种苗的推广成本,在无土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质组合、施肥、种植密度对地黄出苗率、长势和种栽产量的影响,并将收获的地黄种栽进行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春季(4月10日)使用蛭石∶珍珠岩∶草炭=3∶1∶1体积比的基质组合处理的地黄出苗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93.33%和89.17%;夏季(7月15日)使用煤渣∶珍珠岩∶菇渣=2∶1∶1体积比处理地黄出苗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92.50%和88.89%,且块根褐变率最低。每100m2基质施用复合底肥5kg,并结合1/8MS营养液浇灌,地黄产量可达2.24kg/m2。栽培密度应控制在60~80株/m2。直径不小于1cm的种栽适合大田种植。无土栽培技术可以避免连作障碍,所繁育的脱毒地黄种栽符合大田种植要求。  相似文献   

10.
怀地黄品种比较和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黄苷A、梓醇和地黄多糖3种成分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怀庆-4等10个主要怀地黄农家种植品种进行了其含量测定,综合比较各品种间的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地黄中3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地黄苷A含量较高的怀地黄品种有怀庆-5、9302和北京-1等,梓醇含量较高的怀地黄品种有怀庆-5、北京-1、红薯王等,多糖含量较高的怀地黄品种有金状元、白状元、怀庆-7等。同时,怀地黄各农家种植品种中,地黄苷A、梓醇和多糖的含量高低没有一致性的规律,在进行怀地黄的品种比较和质量研究时,应增加检测指标和测定方法,以更加全面地评价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1.
于文鹏 《中国农资》2014,(41):24-24
<正>河南省武陟县是闻名全国的四大怀药之乡,而位于武陟县西南边紧靠黄河滩的大封镇驾部村则是怀地黄的高产区。我们此次就是为拜访驾部的怀地黄种植大户刘大哥。刘大哥见到我们就高兴地说:"你去看看我的地黄,叶片墨绿,长势良好,今年地黄肯定会高产,多亏了鲁西腐植酸肥料啊!"原来,刘大哥逐渐成为地黄种植大户的美誉是鲁西化肥成就了他。种植初期,刘大哥的地黄收成并不尽如人意,咨询多个种植老户也未果。无奈,刘大哥只好花钱请了市里的专家给瞧瞧,专家看后的结论是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自然回归的潮流,地黄以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在药市中受到青睐。但由于地黄不能重茬种植的生理特性,主产区的土地资源消耗殆尽,急需开辟新的生产区。基于此,总结山西省中部地黄优质高产的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四大怀药是指古怀庆地区系焦作市所辖的沁阳市、温县、孟州市、武陟县、博爱县、修武县所生产的山药、地黄、牛膝、菊花4种中草药,是最具地域特色和开发价值的独有资源,距今已有3000年的种植历史。四大怀药因其独特神奇的作用和悠久的历史,已被国家列为"国药四宝",享誉中外。一、四大怀药种植情况2020年,焦作市四大怀药种植面积达到1.24万hm2,其中,山药种植面积0.48万hm2,地黄种植面积0.65万hm2,牛膝种植面积0.03万hm2,菊花种植面积0.08万hm2。每667 m2山药平均收益为1万元,每667 m2地黄、菊花平均收益为5000元。从种植区域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地黄连作可以显著地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而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本实验研究了种植地黄后轮作不同作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来评价轮作不同作物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没有种植过地黄的土壤为对照,选用去年种小麦,今年种地黄;去年种地黄,今年分别种植菊花、玉米的4块田地土壤,研究种植地黄对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各取样时间,其他3种土壤中脲酶活性均比对照高,且随着地黄和菊花生长期的推进,土壤中脲酶活性显著升高,而种玉米土壤中脲酶活性是先升高后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较复杂:种地黄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对照差异不显著,种菊花和玉米土壤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在75和155 d时均比对照显著降低;在205d时,种菊花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比对照显著升高,而种玉米土壤中碱性磷酸酶和对照差异不显著;种地黄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随地黄生育期的推进显著升高,种菊花和玉米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却显著降低,但种菊花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低于种玉米土壤。【结论】种植地黄后轮作玉米比轮作菊花更有利于土壤的良性演化。  相似文献   

15.
地黄优质高产绿色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品种选择与脱毒技术应用由于地黄适应性广、管理方便、耐贮藏、价值高,越来越受到农民的喜爱,近年来种植面积稳步上升。但是,种植面积的扩大与不良气候影响、栽培技术落后、田间管理跟不上形成明显反差,特别是地黄病毒病、枯萎病的发生直接导致地黄种性退化、生育不良,严重制约着地黄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脱毒中心从20世纪末开始,连续从全国各地搜集优质地黄品种或品系如北京1号、北京2号、北  相似文献   

16.
怀地黄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选地整地怀地黄为喜光、喜肥植物,抗旱性较强,怕涝,因此在选择土壤时要选择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以土质疏松的砂质壤土为宜,土壤过黏、过硬的地块不宜种植怀地黄,怀地黄不能重茬,10年内种植过怀地黄的地块不能种植怀地黄。地块选好后,于秋末冬初深翻土地,使土壤得到充分的风化,翌年春季施入底肥,底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堆肥,厩肥等)为好,每667m2施5m3左右,另施入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17.
脱毒地黄以其独特的优点迅速获得了种植农户的欢迎,本文对脱毒地黄的优点,栽培技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做了系统的叙述。  相似文献   

18.
地黄块根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市场价格稳定,经济效益看好,种植地黄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本文从选地整地施肥、起垄覆膜、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及加工8个环节详细介绍了地黄全膜垄作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黄是中药的常用药材,明代以前,地黄以陕西、江苏、安徽等地所产为地道。明清时期,地黄的道地产区发生重大转移,河南怀庆成为新的道地药材产区,享有"以一邑供天下"的美誉。这不仅得益于该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先进栽培技艺的应用,怀庆药商的贸易推广,以及地黄炮制工艺和品牌的创立。怀庆地黄获得时人的广泛认可,进一步推动了怀庆地黄种植和贸易的兴盛,增强了怀庆地黄的道地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地黄适应广泛、管理方便、耐贮藏、价值高,越来越受到农民的喜爱,种植面积逐渐上升。但面积的急剧扩大与不良气候影响、栽培管理技术跟不上形成明显反差,特别是地黄病毒病的发生直接导致地黄种性退化,严重制约着地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1998年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脱毒中心搜集全国优质地黄品种(如北京1号、2号、河南85-5等),在无菌实验室对地黄茎尖进行诱导培养获得脱毒植株,然后移栽大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