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索矿物硅钾肥的后效作用,本研究在第一茬油菜收获后继续种植水稻,比较了不同处理对水稻生理指标和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氮磷肥的情况下,单施硅钾肥对水稻生长没有明显的后效促进作用。在氮磷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硅钾肥相比常规施肥具有更好的后效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水稻产量的促进上,硅钾肥各处理的总体增产效果为5.9%,其中使用量最高的处理(NPK+Si K3)增产效果达12.0%。土壤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硅钾肥比常规肥料更能促进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稻品种(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形态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水稻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等水稻茎秆的物理性状,以阐明决定水稻倒伏的主要因素.以抗倒伏品种南粳44和武运粳7号与不抗倒伏品系宁7412为试验材料,通过氮钾肥配比试验,探明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水稻倒伏指数与基部节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基部节间的粗度、壁厚和截面积呈显著负相关;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存在着品种间差异;增施氮、钾肥对水稻倒伏有显著影响.表明水稻基部节间的长度、粗度、壁厚和截面积对品种抗倒伏能力影响较大,这些性状的优化组合是提高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水稻生长过程中适宜灌溉的下限指标提供参考,以银粳2号水稻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水下限(10%、30%、50%、70%和90%)对水稻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下限对水稻生长、生理特性和产量影响较大,灌水处理下水稻生长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灌水下限的增加,水稻生长指标(株高、根长、叶面积指数、叶比重、茎粗、单株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生理特性(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水稻叶片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表现为逐渐降低趋势。不同灌水下限对水稻叶片不同部位的碳、氮、磷和钾积累量有显著的影响,穗部的碳、氮、磷和钾积累量最高(P0.05),其次是叶片,根部碳、氮、磷和钾积累量最低(P0.05),其中不同部位的碳、氮、磷和钾积累量均随着灌水下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表明了灌水能够增加水稻碳、氮、磷和钾的积累量。综合比较可知,当灌水下限为50%时,水稻生长各指标、生理特性、产量和养分累积量最大,灌水下限为10%和90%时水稻生长各指标、生理特性、产量和养分累积量最小,由此可知,灌水下限对水稻生长和生理特性、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和营养价值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50%灌水可作为水稻生长灌水下限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试验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各种肥料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各种肥料配比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任一肥料配施。氮、磷、钾肥两两互作对水稻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当肥料用量处于低中水平时,互作效应均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肥料用量超过一定水平后则表现为拮抗作用。对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影响最大的交互作用分别是氮钾、氮磷和磷钾互作。总体来看,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应在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基础上确定。  相似文献   

5.
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在施用氮磷肥条件下,配施钾肥、有机肥对黄土塬区春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钾肥在灌浆前期降低了LAI、WUE、叶片水势、干物质积累量、叶片光合和蒸腾速率,但在灌浆后期提高了LAI、WUE、干物质积累量和叶片光合速率,且与对照间达显著差异,这说明配施钾肥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后期;配施钾肥可显著提高整个生育期的SPAD(叶绿素相对含量)、株高;可促进同化向籽粒的转移,使籽粒产量增加;但收获指数下降了3.2%.而配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春玉米整个生育期的LAI、株高、SPAD、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WUE和水势除外)和产量,使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增加,与对照、钾肥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富含钾素的黄土塬区,配施有机肥对春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作用优于配施钾肥.  相似文献   

6.
水稻叶片早衰及其外源激素的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水稻叶片早衰对产量的影响及其评价指标,记述了叶片早衰过程中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一些酶类活性、丙二醛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了几种外源激素应用于防止叶片早衰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水稻叶片早衰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近年有关水稻叶片衰老生理的研究进展,包括水稻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衡量水稻叶片衰老的常用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变化以及水稻叶片衰老调节等研究成果,进而对今后水稻叶片衰老研究中着重应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钾肥在东滩地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东滩地区水稻生产上适宜的钾肥施用量,进行了不同钾肥用量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对水稻的功能叶叶面积、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东滩六号区土壤属富钾土壤,增施钾肥对水稻最终的产量影响不大,因此,建议在常规施肥的同时适当增施一定的钾肥即可。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对中稻的生长和产量均有显著的效果。施用氮肥对水稻叶片数、分蘖数和产量的形成影响最大,钾肥次之。在一定氮肥用量基础上,增加钾肥用量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箱栽的方法,进行了水稻施硫试验,研究硫肥对水稻品种水晶3号的形态、生理、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施硫对水晶3号根长有促进作用,对根系其他形态指标没有促进作用;对地上部分的形态影响效应表现为,施硫30kg/hm2处理的茎蘖数增加,60kg/hm2处理的成穗率提高。施硫对整个生育期光合速率影响不明显。施硫改善了水晶3号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增强含磷复合肥在红壤上施用的肥效,提高磷肥利用效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添加剂(增效剂和控失剂)对磷酸铵镁和磷酸二铵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养分投入下,磷酸铵镁添加增效剂和控失剂对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影响不显著;但添加增效剂后降低了玉米对N、P、K吸收,较对照磷素生产效率提高28.5%,对磷肥的偏生产力没有显著影响;添加控失剂增加玉米N、P、K吸收,降低玉米磷素生产效率和偏生产力。磷酸二铵添加增效剂能提高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降低玉米对N、P、K养分的吸收,但较对照磷素生产效率提高24.8%,偏生产力提高1.5%。  相似文献   

12.
张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601-3602
[目的]为实际生产中黄瓜的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法,设置0(CK)和12、、34、g/盆4个钾肥梯度,通过测定施用不同钾肥浓度条件下黄瓜幼苗的生理指标,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钾肥用量对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有很大影响。在试验所设定的钾肥浓度范围内,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黄瓜幼苗的脯氨酸、Vc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的活性不同程度地上升。每增加1个钾肥梯度,脯氨酸含量平均增加1.372 5μg/ml。[结论]在一定的钾肥浓度范围内,提高钾肥用量可以提高黄瓜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3.
长期定位施肥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解析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异构性及其养分影响因素,为稻麦高产与杂草控制协同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太湖地区31年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土壤为材料,采用镜检法对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肥加磷肥(NP)、氮肥加钾肥(NK)、磷肥加钾肥(PK)、氮磷钾3种肥料配施(NPK)6个不同施肥处理的表层土壤(0—15 cm)中杂草种子的种类进行鉴定并计数,分析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Richness指数和Evenness指数,并进行冗余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1)各个处理的鸭舌草、陌上菜、水苋菜、酸模叶蓼、牛毛毡、异型莎草的种子密度都较大,成为危害太湖地区稻麦生长的主要优势杂草种群。(2)氮肥施入使大部分杂草种子数量下降。磷肥施入使牛毛毡种子数量显著下降,鸭舌草种子数量显著增加。(3)NPK处理的物种数及群落丰富度指数最高(P<0.05),而均匀度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则显著低于其余处理(P<0.05)。【结论】长期氮、磷、钾肥料单一或配合施用可显著影响稻麦两熟制农田杂草种子库的群落组成,其中施氮显著降低农田杂草种子密度,磷、钾肥则影响了不同杂草种子在各处理中的数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硼植烟土壤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钾肥对烤烟高硼毒害的缓解效果,为开展高硼植烟土壤生产优质烟叶提供科学施肥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比较适宜硼植烟土壤(不施钾肥)及高硼植烟土壤不同施钾量(不施钾肥及分别施钾112.5、330.0和420.0 kg/ha)对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不施钾肥的情况下,与适宜硼植烟土壤相比,高硼植烟土壤抑制烤烟的生理代谢及生长发育,烟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净光合速率、SPAD值、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干物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下同),主要病害病情指数及烟株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经济效益显著下降,呈现明显的硼毒害现象.在高硼植烟土壤条件下,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各施钾处理的大多数农艺性状指标、净光合速率、SPAD值、POD活性及干物质量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降低,硼毒害作用逐渐减轻,经济效益逐渐提高.其中以施钾420.0 kg/ha的经济效益最高,较高硼不施钾处理产量增加20.61%,产值增加57.50%,中上等烟比例提高21.10%(绝对值),均价提高7.17元/kg.[结论]高硼植烟土壤会抑制烟株的生理代谢及生长发育,增施钾肥可缓解烤烟受到的硼毒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其中以增施420.0 kg/ha钾肥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5.
复合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光合生理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配施含芽孢杆菌和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菌的复合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光合生理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通过对该复合生物有机肥不同配施量与单施化肥的对比,分析打顶7 d后烤烟生长发育与光合生理特性、烟叶经济性状与经济效果指数(economic character index,ECI)和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hemical components usable index,CCUI),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配施复合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上等烟比例、均价、产量和产值、烟叶经济效果指数(ECI)分别提高15.0%~18.1%、6.84%~9.50%、2.86%~3.70%、9.91%~11.90%、13.0%~16.0%,上部橘黄2级(B2F)和中部橘黄3级(C3F)烟叶可用性指数(CCUI)比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5.78%~6.06%和3.54%~5.28%,土壤中的三大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的处理。上述结果揭示复合生物有机肥在南方烟稻轮作区植烟土壤上的使用效果,为植烟土壤改良提供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葱高效钾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钾肥对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岭大葱为材料,在施用等量磷肥的基础上,以2种氮肥水平(225和375kg/hm2)和3种钾肥水平(0、225和337.5 kg/hm2)组成6个氮钾肥处理,研究钾肥对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对大葱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大葱株高、分蘖数、葱白长、葱白粗和单株鲜重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6个处理中大葱的增产幅度为12.1%~17.6%;施钾能显著提高大葱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2种氮肥水平下,施钾分别增收7 088~9 800元/hm2和8 050~10 850元/hm2。[结论]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合理增施钾肥可提高大葱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水氮管理模式与磷钾肥配施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为水稻水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杂交稻冈优725为材料,通过“淹水灌溉+氮肥优化运筹(W1N1)”、“控制性交替灌溉+氮肥优化运筹(W2N1)”、“旱种+氮肥优化运筹(W3N2)”3种水氮管理模式及不同的磷钾肥配施处理,分析对水稻氮、磷、钾吸收特点的影响,并探讨各养分间及其与产量、生理特性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水氮管理模式和磷钾肥配施对水稻氮、磷、钾素的吸收、生理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的影响;W2N1管理模式与磷、钾肥施用量均为90 kg?hm-2的配施(P90K90处理)组合能促进抽穗及成熟期各养分的累积,提高剑叶光合速率(P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根系活力,延缓剑叶丙二醛(MDA)增幅,为本试验稳产、高效最佳的水肥运筹模式;而配施肥量过重(P90K180处理)时水肥调控优势减弱,增产不显著,会导致肥料利用效率、产投效益降低。旱种相对于淹灌下的水氮优化管理模式与P90K180配施组合,会导致肥料利用效率降低,但能提高稻谷增产幅度,为生产中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参考。相关分析表明,水肥调控下稻株抽穗及成熟期氮、磷、钾累积间及与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644*—0.939**);且抽穗及成熟期各养分累积量和产量与结实期各阶段剑叶Pn、SOD活性及根系活力均存在正相关性(r=0.545—0.902**),与剑叶MD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612*—-0.879**),尤其以抽穗后1—7 d相关性最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W2N1-P90K90为最优的水肥调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结实期稻株生理代谢活性,提高养分累积量及稻谷产量,W1N1模式与P90K90配施为宜,而W3N2模式下可适当提高钾肥配施量以P90K180配施为宜。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条件下考察了在基施农家肥、过磷酸钙、硫酸钾的基础上,氮肥(尿素)以种肥、冬前追肥、返青追肥不同的施肥方式施入对冬油菜生理生化指标、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前施肥尤其是施种肥在改善与冬油菜抗性有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Pro)等生理生化指标方面都表现出了积极的作用,并可促进冬油菜的冬前生长,提高冬油菜的越冬率;在冬前施肥的基础上配合返青追肥可显著促进冬油菜的生长、提高越冬率、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一株烤烟根际解钾细菌的鉴定及其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离自烤烟根际的解钾菌K03进行分类鉴定,并通过小区试验探讨其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K03菌株鉴定为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将该菌制作菌肥,烤烟移栽时施入30 kg·hm-2菌肥,同时减施 20%的K肥,与全量施用K肥相比,可显著提高不同生长期烤烟根际细菌数量和解钾菌的数量。降低放线菌的数量和现蕾期真菌的数量,烤烟根际微生物区系以细菌和解钾菌为优势菌群。圆顶期烤烟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除Mg的有效性有所降低外,P,K,Ca,Cu,Zn,Fe和Mn 的有效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K的有效性提高27.08%,烤烟产量和产值分别提高7.38%和5.47%。施用解钾菌肥可有效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是可持续生产优质、无公害烟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施用钾肥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控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不同量钾肥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控效果及其机理。[结果]田间施用钾肥能有效防控烟草白粉病的发生。当钾肥用量为150 kg/hm2时,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病情指数为41.3,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钾肥用量为75和225 kg/hm2时的防治效果次之,无钾肥处理效果最差。当钾肥用量为150 kg/hm2时,其烟草生物量最高,烟草叶片的钾含量提高,烟草叶片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增加;PPO和PAL活性也显著提高。[结论]施用适量的钾肥能提高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但过量投入钾肥反而加重了病害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