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盐引发对不同水分条件下油菜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王建成  胡晋  张新觉  徐群  周胜利  徐盛春 《种子》2004,23(1):6-8,12
试验用两个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双72"和"浙油758"研究了Ca(NO3)2溶液引发对油菜种子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通过引发来提高大田直播油菜的活力.结果表明,经过引发处理后,两个油菜品种在30%的水分条件下无法发芽;在20%和25%的水分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指数显著提高,平均发芽天数显著缩短,幼苗POD活性显著提高,而幼苗的根长、苗高、苗干重、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引发后的"浙油758"种子在20%和25%水分条件下,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提高,而"双72"种子的发芽势在20%水分时显著高于对照.试验表明盐引发提高了油菜种子在水分逆境下的活力,提高了幼苗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2.
常瑶  李明  姚东伟  吴凌云  朱月林 《种子》2012,31(9):21-25
研究PEG引发处理对新夏青二号、夏冬青和华王不结球白菜种子在不同温度下发芽特性和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PEG引发处理不结球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干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高于对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品种的引发效果存在差异。以上结果显示,PEG引发提高了不结球白菜种子的活力并增强了幼苗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3.
沙引发对棉花老化种子活力及幼苗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中棉所41和浙905为材料,以其遗传背景品种中棉所23为对照,研究了沙引发处理对经人工老化的棉花种子的活力、田间出苗率以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引发处理对提高人工老化的棉花种子的活力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效果.幼苗子叶和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沙引发处理使中棉所41和浙905幼苗子叶和根部维持了较高的SOD和POD活性,而中棉所23幼苗根部SOD和POD活性较老化未引发对照有明显提高.沙引发处理显著减少了3个参试品种幼苗子叶MDA的积累,说明沙引发有助于老化棉花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棉花的抗逆能力.沙引发效果受基因型影响,表现为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浙905和中棉所41>抗老化能力较强的对照中棉所23.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C浸种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维生素C对紫花苜蓿种子进行浸种预处理.研究其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胚芽、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C浸种,可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条件下,促进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增强苜蓿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提高其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5.
种子沙引发对转基因抗虫棉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中棉所41和浙905为材料,以其遗传背景品种中棉所23为对照,研究了种子沙引发处理对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在0%、1.0%和1.5% NaCl浓度下的萌发率、出土率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引发处理对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在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对于非转基因棉品种的效果不明显。幼苗子叶、茎秆和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沙引发处理使棉花幼苗的子叶和根部维持了较高的SOD与POD活性,但显著减少幼苗体内MDA的积累,说明沙引发有助于促进棉花在逆境下幼苗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水分逆境下PEG诱导引发种子对糯玉米芽苗的生理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19,(5)
应用种子引发技术在不同土壤水分逆境条件下对糯玉米的出苗和幼苗生理调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EG诱导引发种子技术可拓宽糯玉米种子对水分逆境的适应范围,显著提高水分逆境下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并增强幼苗的根系活力,根尖更为明显。种子引发可增强幼苗抗氧化系统中APX、CAT、POD和SOD活性,尤其是APX和CAT变化更为活跃;另外,种子引发可改善游离氨基酸、还原糖、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渗透调节物质,较未引发处理减少膜质过氧化。PEG引发种子技术是应对土壤水分逆境下糯玉米种子发芽受阻和出苗困难的有效措施,可提高种子对水分逆境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7.
腐胺引发对2个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基因抗虫杂交种慈抗杂3号和浙杂14为材料,研究了棉花种子不同浓度腐胺引发对于转基因抗虫杂交种在0.5%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出苗、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腐胺引发处理可以显著地提高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种子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田间出苗率,显著降低平均发芽时间.在含有0.5%盐的沿海滩涂地上,腐胺引发处理后的单株铃数、铃重和衣分无显著差异,但最后的皮棉产量却有显著增加,并可提高纤维的马克隆值和比强度.腐胺处理对非盐胁迫条件下的幼苗体内的SOD活力、POD活力和MDA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在盐胁迫条件下可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幼苗的体内的SOD与POD活力,显著减少MDA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NaCl溶液(0、1.5、3.0、6.0、9.0g/L)处理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测定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关指标。结果表明:美洲狼尾草较耐盐,在9.0g/L盐溶液处理下比其它品种维持了高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并且其相对值高,以及较高的相对苗长和根长,盐处理显著提高几种牧草幼苗质膜相对透性,总体上降低胚乳的利用速度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蛭石引发处理和PEG引发处理对特耐热二白皮和碧绿青葛苣(L sativa var.angustana Irish.)种子在不同温度下发芽特性的影响.经过引发处理的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干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28℃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的品种引发效果存在差异,而且蛭石的引发效果明显优于PEG,蛭石引发处理的莴苣种子在高温胁迫下两品种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莴苣种子存在高温休眠现象.蛭石引发可以减轻莴苣种子的高温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究褪黑素和多巴胺对不同类型甜菜种子引发与盐胁迫的对比。研究以TD801和TD805两种甜菜种子为试验材料,在非盐胁迫和盐胁迫的条件下,采用了2种引发剂、6种浓度梯度和2种时间,共设置了96组处理,通过对TD801和TD805两种甜菜种子浸泡、回干以及发芽培养等步骤,来测定它们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结果显示,大部分处理组合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TD801甜菜种子在500μmol/L浓度的褪黑素溶液,且处理时间为24 h的组合下引发效果最优,发芽率和发芽势高达90.00%;盐胁迫在特定组合下能够转变成盐引发,对甜菜种子的发芽有促进作用。褪黑素和多巴胺对甜菜种子的发芽有一定的引发效果,两者相比,褪黑素萌发效果显著优于多巴胺。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及其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阐明盐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性状表现和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能强弱,同时为改良盐碱化土壤提供更加耐盐碱的植物品种,提高盐碱化土地资源利用率,本试验以5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处理(0、0.4%、0.8%、1.2%),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苗高、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均有较大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苗长和根长明显缩短,而且,高质量浓度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尤为显著。不同苜蓿品种在不同盐浓度间的差异显著;品种间各指标的表现不尽相同,发芽势与发芽率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显著,苗高和幼根长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单项指标耐盐系数和品种综合耐盐指数来看,5个苜蓿品种的耐盐性能强弱顺序为‘Magnum salt’>‘中苜1号’>‘维多利亚’>‘巨人201T’>‘皇冠’。  相似文献   

12.
不同引发剂对老化粳稻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引发对老化粳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发掘老化粳稻种子再利用的方法。用自然老化3年的5个粳稻品种‘晚洋稻’、‘红芒沙粳’、‘345号’、‘C堡’和‘秀水79’为实验材料,分别以壳聚糖、砂和PEG为引发剂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测定引发前后种子活力和生理特性相关指标。引发处理能改善老化粳稻种子生物膜的透性,降低老化粳稻种子细胞内物质的外渗;显著提高老化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POD酶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不同引发剂引发效果差异显著,3种引发剂中壳聚糖的引发效果最好,其次为砂。壳聚糖和砂引发老化粳稻种子能提高种子活力,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苜蓿芽期对重金属镉的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苜蓿品种为材料,研究镉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5个品种间的耐镉性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镉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不大,甚至有促进作用。随着镉浓度的增加,5个苜蓿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胚根和芽长都呈明显下降趋势,而胚芽直径则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先呈上升趋势,而后又在50mg/L的镉浓度下迅速下降。通过耐镉性系数的计算,综合各个指标比较得出5个品种苜蓿的芽期耐镉性,排名为:新疆大叶苜蓿牧歌401号苜蓿0104号苜蓿玛纳斯苜蓿佩里苜蓿。  相似文献   

14.
砂引发对草坪草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本试验以6个品种(5个高羊茅:绿园、小野马、佛浪、红宝石和美洲虎3号,1个多年生黑麦草:卓越)草坪草种子为材料,每品种设置5种处理,研究不同含水量的砂基质引发对草坪草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砂引发处理均能明显提高草坪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的鲜重、干重以及简化活力指数.不同草坪草种子的引发基质最适水分含量不同(绿园、红宝石和佛浪为2.0%,美洲虎3号为5.7%,小野马和卓越为7.4%).本研究认为,砂引发处理提高草坪草种子活力的方法简便有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研究了6种紫花苜蓿在不同浓度盐土中的发芽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鲜草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或同一品种)在不同盐浓度下的发芽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鲜草产量存在较大差异;盐浓度在0.40%~0.60%间6个品种的发芽率迅速降低;大部分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在盐浓度0.20%~0.30%和0.50%~0.60%时出现双峰;盐浓度为0.20%时大多数品种的产量最高,当盐浓度大于0.30%时不同品种间产量的差异迅速增大。结论认为:中苜1号的耐盐性最强,新疆大叶、爱乐高和甘农3号次之,陇东和甘农1号的耐盐性较差;0.4%为大多数苜蓿品种的耐盐临界值;研究苜蓿耐盐性时应采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不同选用的盐浓度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NaCl胁迫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晓春  高婷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2):135-141
为研究盐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不同浓度的NaCl盐浓度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萌发期的室内发芽鉴定,通过对不同盐浓度下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及根、茎、苗高等数据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盐胁迫下(0.2%,0.4%,0.6%),多数品种(13个品种)都能保持较高的发芽能力(89%以上);而当盐浓度达到0.8%时,各品种发芽能力有了较大差别。同时,开始出现畸形苗,是开展苜蓿萌发期耐盐(NaCl)鉴定时最适的起点浓度。耐盐能力越强的品种,畸形苗出现的比例越少。随着盐浓度的增大,毒害作用越大,很多已萌发植株的根失活,而苗越长的植株虽然根已失活,但个别苗会从根茎处发出新根,增加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的耐盐性。通过对以上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耐盐较强的品种有:‘岩石’、‘中苜1号’、‘陇东’、‘中苜3号’、‘DS310FY’。本试验的开展,为紫花苜蓿耐盐碱品种快速筛选及盐碱地区紫花苜蓿引种和培育较耐盐的紫花苜蓿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利用水引发技术提高甜菜种子的萌发效果,以甜菜种子TD802为研究材料,以蒸馏水为引发剂,通过发芽试验测得甜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临界阈值等,筛选有利于甜菜种子快速萌发的引发方法,并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处理9的发芽率(91%)和发芽势(90.67%)最好,处理5的发芽指数(41.89)和临界阈值(21.39)在所有组合处理中最好,处理6的活力指数(447.4)最好。处理3和处理7的相对电导率高,对种子损伤最小。处理6丙二醛含量最低,对逆境条件反应较强。处理8抗氧化酶活性最强,可消除逆境胁迫所产生的过氧化伤害。不同温度、预浸种时间的水引发都对甜菜种子有促进作用,其中处理1引发效果最稳定,能够更好地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温度水杨酸(SA)引发对水分胁迫下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郑单958’、‘金甜808’和‘京科糯2000’为试验材料,设置5组处理(CK、5、10、15、20℃)研究干旱胁迫下幼苗生长表现。结果表明,水杨酸引发显著提高了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缓解了水分胁迫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其中,玉米发芽参数(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郑单958’和‘金甜808’以15℃引发处理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6.67%、21.26%、17.69%、25.39%和10.88%、8.76%、10.02%、26.83%;而‘京科糯2000’以10℃引发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了16.48%、10.73%、14.27%和32.00%。可见,种子引发增强了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种子引发在旱地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