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以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对生态旅游的本质和内涵进行探索.提出生态旅游的本质是旅游区在向旅游者展示生态美的同时,向旅游者解说、演示旅游区“人-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来教育、引导旅游者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中去;解释了开展生态旅游为旅游者提供生态美的享受、给旅游者上一堂精彩的生态课、塑造新时代的生态人、引导旅游者付诸生态行动和追求生态经济的生态旅游内涵.  相似文献   

2.
旅游者的旅游真实性研究是文旅融合背景下红色乡村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本文以江西省井冈山为例,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受教育状况、家庭收入状况和旅行方式等人口学特征出发,对红色乡村旅游景区旅游者的客观、建构、存在和后现代真实性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以期提升红色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乡村旅游及红色乡村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目前河北省红色旅游区规划设计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式的研究,提出了红色旅游区具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3种优势;从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和恢复,设计纪念设施展示革命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设计红色文化场所,演绎革命历史事件,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等方面,对河北省目前红色旅游区规划设计中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红色旅游区规划设计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式的8个方面的建议,以使红色旅游区更好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服务.  相似文献   

4.
游客满意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采用德尔菲法等,构建红色旅游地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小岗村为例进行游客满意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满意度均值为3.16,未达到满意水平;评价项目满意度中住宿最高均值达4.1,其次是旅游环境均值为3.7,均达游客满意水平,其余旅游交通、购物、娱乐、餐饮、景点5项满意度均值均小于3.5,未达能到游客满意水平;26项满意度评价因子中,有9项因子均值达到满意水平,有5项因子均值未达到满意水平,有12项因子满意度均值为一般满意。以红色旅游为引领进行全域旅游产业链开发,红色旅游业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结合,红色旅游文化打造与绿色生态建设融合,旅游要素产业提升与品牌打造相结合可以较好提升红色旅游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李佳思 《甘肃农业》2020,(2):106-10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生态旅游区的从业人员及旅游者文化背景也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生态旅游区经营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社区及从业人员等利益相关者在运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审美心理角度解读农业旅游示范区旅游设施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旅游设施建设是将农业资源地转化为城市休闲旅游地的重要途径与前提条件,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合理的旅游设施建设能亮化旅游景区,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以苏南地区开发较为成熟的农业旅游示范区为例,通过分析农业旅游者的审美偏好及对设施的满意度,阐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农业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外出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工作休闲之余的娱乐方式,我国目前的旅游区越来越多,提供人们旅游的地区也越来越多各个地区也在不断打造更加具有风情特色的旅游区,以此来提高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当地农业景观中,大力开展"红色农业旅游"项目,这些项目可以使游客了解到更多的抗战文化,还可以接触到的当地的风土人情,一举多得。但是,目前很多的景点并没有相关的管理这种特色旅游区的经验,并且不合理地对景区进行开发也是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因素,本文将探讨关于红色革命主体文化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景观设计方法分析。  相似文献   

8.
巍巍韶峰,青松翠柏;伟人故里,浩然正气。12万韶山人民秉承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以"时不我待,迅疾而行"的姿态,在红土地上植富根、育红心,谱写了红色韶山的华彩篇章。  相似文献   

9.
目前绝大多数的滑雪旅游者对于我国滑雪度假酒店的营养餐供应存在不满。本文以问卷法调查滑雪旅游者对吉林市松花湖滑雪度假区西武王子酒店营养餐的满意度。研究发现旅游者对营养餐不满的原因存在于供应时间、供应地点、供应品种、营养配方等方面。基于不满的原因,本文着重从时间、地点、菜品、标准四个方面提出策略进行改进,从而提升该酒店在区域内的服务质量与消费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从园林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对精品化园林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先进技术、注重细节管理、提高园林管理水平、提升精品化意识等园林精品化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旅游者的知觉直接影响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发生,是决策的前置因素.通过分析旅游者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和复杂性特征,以及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客观要素、主观要素和社会要素,结合江苏省淮安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品牌影响力不强的现状,提出精准化营销、产品供给差异化、重视电子口碑宣传3条建议,助推淮安市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葛梦兰  魏薇  王金叶  毛双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48-10749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古东生态旅游区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旅游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对旅游出行具有明显的影响;游客对生态旅游区原生态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质量关注度高,景区原始自然风貌与森林环境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区游客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主;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旅游知识相对不足,不文明行为表现较多。并对提高生态旅游者素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应遵循要素聚散的合理性、要素结构的协调性、结构优化的渐进性等原则。房干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基本上是成功的 ,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 :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景点开发不合理 ;生态区教育职能不够 ;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为此 ,房干生态旅游区在今后的开发中 ,应认真做好发展规划 ;构建有特色旅游产业结构 ;搞好生态教育和管理 ;改造植物景观 ;并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2002年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经营企业,当年夏季就招徕了120万本国旅游者和20万外国游客,到各地的"绿色农业旅游区"休闲度假。  相似文献   

15.
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是赣南革命老区实现振兴发展的根本。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综合提升赣南革命老区的创新开发能力、要素集聚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实现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应立足实际,从构建制度体系、培育特色产业、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四方面发力,为其跨越式发展提供内源性动力。  相似文献   

16.
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会师地,也是我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但是相比较中国其他三个红色基地——延安、韶山、庐山,会宁旅游还没有真正的开发起来。作者在跟随导师做会宁旅游规划的情况下,对会宁如何开发旅游进行了反思,在运用RMP分析的基础上,对会宁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提出了会宁旅游不仅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并且要对其金色旅游资源大力开发。  相似文献   

17.
应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15处主要景点进行了林外景观美景度评价,并采用数量化理论I建立了景观美景度与构景要素之间的数量化回归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喀纳斯旅游区月亮湾、观鱼亭、卧龙湾等景点的林外景观美景度相对较高,花楸谷、喀纳斯村、总库等少数景点的林外景观美景度相对较低。建模结果表明,影响喀纳斯旅游区主要景点林外景观美景度的关键构景要素有景观整体组合状况、森林盖度、对比度、人为活动影响和水体状况,其中景观整体组合状况对景观美景度的影响率相对最大,水体状况影响率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18.
红海湾遮浪街道红坎村委四石柱村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乡村”,是渔农结合的渔业村。位于红海湾、碣石交界处的遮浪半岛,是进入广东省滨海旅游胜地红海湾旅游区的“第一门户”,渔业、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284户,总人口1406人(其中外出人口401人),总面积68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从伟人故里韶山,一路追寻红色革命足迹,笔者一行来到了湘东边陲小镇浏阳文家市。这里是中国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策源地;这里良田沃野五谷丰登,红瓦白墙乡村秀美。现在,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块红色热土,追溯过去星火燎原的革命历史,见证今天乡村治理有效、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村落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于是以“乡愁”为标签的乡村旅游开始日益盛行。池州市杏花村是集盛唐诗酒、山水农耕、传统民俗和江南村落等传统文化为一体的乡愁旅游区。通过对景区游客满意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从高到低依次是旅游资源、其他要素、旅游设施和接待服务。建议杏花村从突出景区特色、涵养乡愁文化、完善基础设施、形成场所精神、推进智慧旅游、提升服务品质、强化品牌意识、守护心灵家园等方面进一步打造乡愁元素,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让游客看得见乡愁,体验到乡愁,并产生新的乡愁,最终实现景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