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平板对峙法从香草兰根际微生物中筛选出对香草兰根(茎)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香草兰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和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均有良好抑制效果的生防菌10株。通过16S r DN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中7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2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s),1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methylotrophicus)。提取脂肽类化合物进行抑菌分析,发现10株生防菌脂肽类提取物对香草兰根(茎)腐病菌和香草兰疫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有4株的脂肽类粗提物对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对其中2个菌株脂肽类粗提物进行MALDI-TOF/TOF-MS检测,发现菌株VX2R11产生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和伊枯草素A(Iturin A)2种脂肽类化合物,菌株VX2S02仅产生伊枯草素A,推测产生伊枯草素A是菌株VX2R11和VX2S02拮抗香草兰根(茎)腐病菌和疫病菌重要机制;产生表面活性素是菌株VX2R11拮抗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AG-3)引起的马铃薯黑痣病是马铃薯生产中重要的土传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利用微生物杀菌剂防治马铃薯黑痣病是环境友好、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本研究旨在获得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生防细菌并明确其防病作用方式,为生防细菌发酵工艺的优化、微生物杀菌剂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峙培养法和温室盆栽试验筛选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生防细菌,通过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16S rDNA序列以及gyrAgyrBrpoBrpoC多基因序列分析对生防细菌进行分类鉴定。通过盆栽试验比较生防细菌菌株发酵液、无菌体上清液和菌体悬浮液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脂肽提取物进行分离,通过抑菌活性测定结合质谱(UPLC-Triple TOF-MS/MS)技术鉴定生防细菌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测定马铃薯根际黑痣病菌的DNA拷贝数。【结果】通过对2 106株细菌进行筛选,获得3株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生防细菌,其中HMB33604菌株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较高,达到52.9%。通过生理生化及多基因序列比对,将HMB33604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发酵液和上清液对马铃薯黑痣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2.2%和66.4%,而菌体悬浮液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仅为16.9%,证明该菌株主要通过产生抑菌活性物质而起到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作用。HMB33604菌株可以产生泛革素(fengycin)、伊枯草菌素A(iturin A)和表面活性素(surfactin),抑菌试验证明泛革素和伊枯草菌素是HMB33604菌株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这两种脂肽类抗生素能够显著抑制黑痣病菌的生长,并且造成菌丝畸形。菌株发酵液和无菌体上清液均显著降低马铃薯根际黑痣病菌的DNA拷贝数,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60.3%和64.0%;而菌体悬浮液处理后根际黑痣病菌的DNA拷贝数仅降低10.3%。【结论】获得一株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生防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MB33604,该菌株主要通过产生抑菌活性物质而发挥生防作用。泛革素和伊枯草菌素是HMB33604菌株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泛革素和伊枯草菌素不仅造成黑痣病菌菌丝畸形,还可显著降低马铃薯根际黑痣病菌的数量,从而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及开发出对马铃薯早疫病害具有防治效果的拮抗细菌菌株,旨在丰富该病的生防菌种资源。【方法】从马铃薯种植区早疫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拮抗菌株,利用形态学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及16S rDNA与gyrB基因序列分析的多项分类法,对获得的拮抗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通过测定拮抗菌株对马铃薯块茎切片的防病效果、抑菌广谱性及其生物学功能初步验证菌株的防效功能,并进一步设置盆栽试验印证供试拮抗菌株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通过初筛与复筛获得1株对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平板抑制率达89%的拮抗细菌WK-1菌株,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对马铃薯离体块茎切片的防治效果为88.39%,对马铃薯黑痣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以及水稻恶苗病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此外,有溶解无机磷以及产铁载体的能力,盆栽防治效果为74.49%,且经拮抗菌剂WK-1处理,土壤根区微生物群落结构得到改善,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细菌的多样性上升。【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的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WK-1,可有...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9个种23株芽胞杆菌及其脂肽类化合物抑菌活性差异,本研究以选择性培养基检测各菌株胞外酶分泌物,采用酸沉淀法提取各菌株脂肽类化合物,用对峙生长法分别测定芽胞杆菌及其脂肽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进行脂肽类化合物种类分析。结果表明:23株芽胞杆菌均能产生蛋白酶,枯草芽胞杆菌PTS-394等9个菌株抑菌能力显著,对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胶孢炭疽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带宽分别为33.4~42.0 mm、34.6~58.2 mm、34.6~40.0 mm和30.1~39.2 mm。枯草芽胞杆菌JND等6个菌株的脂肽类粗提物抑菌作用显著,对尖孢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带宽分别为26.2~39.4 mm和30.5~34.2 mm。LC-MS检测到有抑菌作用的15株芽胞杆菌的脂肽类化合物种类包括表面活性素家簇、伊枯草素家簇和泛革素家簇。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fj-4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化学杀菌剂复配剂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抑制活性。文章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接种量、发酵培养时间对抑菌物质的影响及发酵上清液、脂肽粗提物、发酵上清液与化学杀菌剂混配剂的病菌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种子液最适接种量为0.125%(V/V),最适发酵时间为96 h。生防菌发酵上清液和脂肽粗提物对番茄早疫病菌EC50分别为3.774和0.943μL·m L-1。番茄早疫病菌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敏感性较高,其中咪鲜胺对病菌EC50达0.095μg·m L-1。发酵上清液和吡唑醚菌酯混配主要表现为相加和增效作用,其中以8.2比例混配毒性比最高为1.26。研究结果可为番茄早疫病防治措施更新和研制新配方农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新疆昌吉、焉耆、喀什、乌苏、吉木萨尔五地多年种植番茄的农田土壤样品,进行拮抗菌的筛选,选取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有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方法】采用平板分离培养法从加工番茄的根际土壤中分离拮抗菌,平板对峙培养实验进行初筛和复筛,根据培养特征、菌体形态及16S r DNA系统发育分析进行初步鉴定,显微观察法观察拮抗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拮抗作用,盆栽法测定相对防效。【结果】共分离得到90株细菌菌株,初筛得到对番茄早疫病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细菌,复筛选取2株抑制作用显著的细菌(J2-2、J2-4),并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近似种;显微镜下观察到2株拮抗菌的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丝有明显的致畸作用;在盆栽试验中,拮抗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相对防效可达到35%以上。【结论】筛选到的2株拮抗菌对番茄早疫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拮抗作用,对番茄早期病害的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解淀粉芽孢杆菌HAB-6抑菌物质及其相关基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芽孢杆菌是重要的生防菌株,分析了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AB-6菌株的抑菌物质及其抑菌活性。采用特异性PCR和液质联用(LC-MS)等方法对HAB-6菌株的抑菌物质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对编码合成脂肽类抗生素的10个基因进行PCR扩增,分别得到与yndj、srf AB、itu D、fen D、itu C同源的基因5个;扩增编码合成脂肽类物质关键合成酶基因,得到与fen B、lpa-14、sfp、myc B、itu A同源的基因5个;LC-MS结果显示,HAB-6菌株能产生C14Iturin A、C17Iturin A、C13Surfactin A、C15Surfactin C等脂肽类化合物,但通过与病原真菌对峙抑菌活性检测,脂肽类物质没有抑制真菌活性。结果表明,HAB-6菌株具有脂肽类物质的合成基因和相关调控基因,代谢产生伊枯草菌素(iturin)、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但是酸沉淀提取得到的脂肽类物质不是HAB-6菌株抑制真菌的主要物质,其抑菌成分种类和代谢脂肽类物质的途径可能与已知的途径有所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G9R-3是从抗病香蕉品种"桂蕉9号"健康植株根部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较强抑制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活性的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开展其脂肽类化合物抑制香蕉枯萎病菌活性机理及防效评价研究,为利用该菌株大田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参考。[方法]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脂肽类化合物类型,采用Landy培养基发酵并使用大孔树脂抽提法提取菌株脂肽类物质,结合室内平板、台盼蓝染色、盆栽灌根接种进行活性检测与防效评价。[结果]该菌株产生的脂肽类化合物种类包括表面活性素Surfactin、泛革素Fengycin和伊枯草菌素iturins 3个种类。活性检测表明,当粗提物浓度为300μg/mL时对香蕉枯萎病菌Foc4菌丝生长抑制率达58.91%,孢子萌发抑制率达69.80%。室内盆栽防效评价试验表明,浓度为1 mg·mL~(-1) G9R-3脂肽类粗提物香蕉枯萎病防效可达76.53%。[结论]G9R-3产生的脂肽类化合物具有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潜力,其生防基质为破坏Foc4细胞膜并引起菌丝肿大和畸形,并抑制其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多年耕作的番茄大棚土壤中筛选对番茄疫霉根腐病有较强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方法】随机采集多年耕作的番茄大棚土壤样品30份,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细菌,以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为靶标菌筛选拮抗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出的拮抗菌株进行鉴定。检测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液对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菌丝形态的影响及对番茄疫霉根腐病的盆栽防效。用饱和度分别为10%,20%,25%,30%,35%,40%,50%,60%,70%,80%,90%和100%硫酸铵对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液进行沉淀,测定不同饱和度硫酸铵沉淀物的抑菌活性。【结果】从采集的3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253株细菌,经病原真菌定向筛选后,得到1株对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有较强生防效果的细菌FC12-05,经鉴定FC12-05为西姆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FC12-05菌株无菌发酵液对辣椒疫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5.02%和92.43%,EC50分别为10.14和10.78 mL/L;对抑制辣椒疫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94.60%和92.45%,EC50分别为2.09和2.53 mL/L;对番茄疫霉根腐病的盆栽防治效果高达93.50%。在硫酸铵饱和度为10%~25%时,获得的抑菌物质对辣椒疫霉病菌均有抑菌活性,其中硫酸铵饱和度为20%时获得的抑菌物质对辣椒疫霉病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圈直径达19.33 mm;硫酸铵饱和度≥30%时,无沉淀析出,对辣椒疫霉病菌无抑菌活性。【结论】筛选到的拮抗细菌FC12-05对番茄疫霉根腐病有较强的生防效果,能显著抑制番茄疫霉根腐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更加有效地利用微生物资源控制马铃薯早疫病,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的拮抗菌株,通过含毒介质法探究拮抗菌株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44个供试内生真菌和细菌的菌株中,7株细菌对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其中菌株H3的拮抗能力最强,采用平板对峙法显示,菌株H3对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抑菌宽度为5.50 mm;对H3培养基类型进行筛选,含毒介质法显示LB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最高,16.7%的H3发酵液的抑制率为71.17%;菌株H3发酵液能导致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菌丝形态变化:菌丝顶端出现空泡状的膨大,菌丝隔间细胞变粗变短,原生质收缩。结果说明H3可以拮抗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11.
沈硕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10):2619-2631
【目的】测定中度嗜盐菌S61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干腐病的防效,为马铃薯干腐病的生物防治及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来源于青海察尔汗盐湖的1株中度嗜盐菌S61为材料,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株S61进行鉴定。通过对峙培养法和马铃薯活体试验,进行菌株S61及其发酵液有机溶剂萃取物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活性测定及对储藏期马铃薯安全性评价。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和排油圈法,分别测定菌株S61发酵液分泌抑菌蛋白和产生脂肽类物质的能力。【结果】结合菌株S61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将菌株S61鉴定为特氏盐芽孢杆菌(Halobacillus trueperi)。其发酵液能产生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并能产生脂肽类物质。菌株S61及其有机溶剂萃取物对3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4-13、青9A-5-2和65B-2-6)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青9A-4-13的抑菌活性最强,对峙培养7 d后的抑制率为55.67%。菌株S61发酵液不同浓度(1、5、10和20 mg/mL)正丁醇萃取物对青9A-4-13的抑菌活性最高,抑制率分别为61.50%、63.00%、64.00%和66.00%。菌株S61发酵液及其正丁醇萃取物对马铃薯储藏安全。【结论】中度嗜盐菌S61在体外和马铃薯活体上均对干腐病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其发酵产物的正丁醇萃取物活性最高,并存在生防因子,能产生一些具有抑菌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马铃薯干腐病生物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生防放线菌28G14发酵液、萃取物的抗菌活性和化感活性,为新型微生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放线菌28G14发酵液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i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弯孢病菌(Curvulavia lunata)、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des)、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solani)、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ani)、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P3))的抗菌活性;同时采用生测检验法测定28G14发酵液和萃取物对6种供试植物(莴苣(Lactucasativa)、苜蓿(Medicago sativa)、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小麦(Triticumaestivum)、苋菜(Amaranthusmangostanu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①28G14发酵液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其对辣椒疫霉病菌的相对抑制率最高,达80.23%。②28G14发酵液和萃取物对供试植物种子相对萌发率的影响不明显;对供试植物根的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都与发酵液和萃取物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对茎的生长均无显著的抑制或促进作用。总体而言,28G14发酵液和萃取物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较茎明显,且萃取物的抑制作用强于发酵液。【结论】生防放线菌28G14可能产生了抗真菌及对植物根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枯草芽孢杆菌Czk1菌株对橡胶树根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对炭疽病的生防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该菌株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室内平板对峙和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测定Czk1菌株对13个橡胶树根病菌和1个炭疽病菌的拮抗活性以及对炭疽病的生防效果。【结果】Czk1菌株对13个橡胶树根病菌和1个炭疽病菌具有强烈的拈抗作用,且持续接种20代后依然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Czk1菌株对橡胶树炭疽病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其中在发病前期先喷洒拮抗菌液的效果最好。【结论】枯草芽孢杆菌Czk1菌株对橡胶树红根、褐根、紫根、白根、臭根和炭疽病菌等多种致病真菌都有强烈的拮抗作用,且有抗菌谱广、持久稳定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潜在生防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枯草芽孢杆菌Czk1菌株对橡胶树根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对炭疽病的生防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该菌株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室内平板对峙和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测定Czk1菌株对13个橡胶树根病菌和1个炭疽病菌的拮抗活性以及对炭疽病的生防效果。【结果】Czk1菌株对13个橡胶树根病菌和1个炭疽病菌具有强烈的拮抗作用,且持续接种20代后依然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Czk1菌株对橡胶树炭疽病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其中在发病前期先喷洒拮抗菌液的效果最好。【结论】枯草芽孢杆菌Czk1菌株对橡胶树红根、褐根、紫根、白根、臭根和炭疽病菌等多种致病真菌都有强烈的拮抗作用,且有抗菌谱广、持久稳定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潜在生防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和拮抗机制,采用平板对峙培养试验和木霉菌T-115D发酵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生长的抑制试验,研究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木霉菌能迅速占领大部分空间,抑制马铃薯早疫病菌的生长,显微镜观察发现,木霉菌菌丝可缠绕和寄生早疫病菌菌丝;木霉菌发酵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在木霉菌T-115D发酵液稀释3倍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90.4%,发酵原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100%,说明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拮抗机制包括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营养空间竞争和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来源于青稞酒糟的菌株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马铃薯保鲜菌剂及生防制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自青稞酒糟的40株菌株进行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7-5、青9A-8-8、青9A-5-3和青9A-6-2)活性测定,从中筛选活性菌株并进行活性菌株稳定性评价;采用牛津杯法对活性菌株发酵液萃取物进行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活性测定及稳定性评价;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平板对峙法从40株青稞酒糟菌株中筛选出8株(菌株JZ2c24、JZ3d09、JZ3c08、JZ2b13、JZ1-4-10、JZ1-1-1、JZ1-1-9和JZ1-4-1)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JZ1-1-1对病原菌青9A-7-5的抑菌活性稳定,其抑菌带缩小率为25.42%,菌株JZ1-1-9对病原菌青9A-6-2的抑菌活性稳定,其抑菌带缩小率为26.20%;在浓度为50.00 mg/mL时,菌株JZ1-1-1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7-5的抑菌活性较高,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19.16 mg/mL,菌株JZ1-1-9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6-2的抑菌活性较高,其EC50为20.80 mg/mL,且菌株JZ1-1-1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最稳定。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菌株JZ1-1-1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结论】来源于青稞酒糟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Z1-1-1具有作为马铃薯保鲜菌剂及生防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芽孢杆菌(Bacillus sp.)产生的脂肽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生防效果。针对广谱生防菌株B. subtilis VD18R19,采用酸沉淀法提取发酵液中的脂肽类化合物,并通过MALDI-TOF/TOF-MS进行鉴定,田间生防试验分析该菌株及其脂肽类化合物对胡椒花叶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B. subtilis VD18R19发酵液中可以提取到脂肽类化合物,粗提物和提取物的平均产量分别为5.92、3.13 g/L;质谱结果发现,提取物中主要含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和大侧柏素(Plipastatin) 2种脂肽类化合物;田间试验表明,生防菌VD18R19及其脂肽类化合物均能有效防控胡椒花叶病,防效分别达79.49%和87.18%;且2处理均能促进胡椒冠幅和果枝生长,尤其生防菌VD18R19的促生效果达显著水平。说明B. subtilis VD18R19及其脂肽类化合物在防控胡椒花叶病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酸沉醇提法从菌株B10-6-1发酵液中提取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采用抑菌圈法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及抑菌谱,考察温度、pH、蛋白酶、金属离子、EDTA等因素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通过孢子萌发法和显微观察法考察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对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的作用。结果表明,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为4 g/L,在40℃,pH为8时抑菌活性最高;温度、pH、蛋白酶、金属离子、EDTA对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抑菌活性都没有较明显的影响;该粗提物抑菌谱广泛,对白菜黑斑菌、小麦纹枯菌等9株真菌都有明显抑制作用。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处理菌丝可使菌丝细胞壁出现消融,并使孢子的萌发率降低,即该物质是通过抑制黄曲霉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起到抑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1株新放线菌——秦岭链霉菌中(Streptomyces qinlingnensissp.nov)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离子交换和硅胶柱层析,对秦岭链霉菌发酵液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并采用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分离到的有效成分进行结构鉴定,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有效成分对8种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管碟法进行8种细菌对有效成分的药敏性试验。【结果】从秦岭链霉菌发酵液中分离出了一个抑菌活性成分,鉴定为二丙酮胺,测定其对8种真菌和8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马铃薯干腐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对二丙酮胺相对比较敏感,其IC50值分别为49.57,85.08和74.69μg/mL;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二丙酮胺相对敏感,当二丙酮胺质量浓度为31.3μg/mL时,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和16 mm。【结论】对二丙酮胺的抑菌活性以前未见文献报道,其有可能作为一种抑菌活性先导化合物,或直接开发成农用杀菌剂。  相似文献   

20.
柑橘溃疡病生防菌株CQBS03的鉴定及其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鉴定柑橘溃疡病菌拮抗菌,研究其培养特性及拮抗物质的初步性质,为柑橘溃疡病的生物制剂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对柑橘溃疡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生防菌,并通过对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地位;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CQBS03菌株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各种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硫酸铵沉淀获得抑菌物质粗提物并测定其对温度、蛋白酶及氯仿的敏感性。【结果】经鉴定CQBS03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QBS03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培养液中,能被8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最高可耐受的温度范围为60-70℃;活性成分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分子量大于10kD,对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稳定,而对氯仿部分敏感。培养特性研究表明,CQBS03最适培养基为YPG液体培养基,抑菌物质产生的最适培养条件为:pH8.0左右,28℃培养72h。【结论】枯草芽孢杆菌CQBS03所产生的抑菌物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且属于外泌型蛋白;该抑菌蛋白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柑橘溃疡病菌抑菌活性高,稳定性好,是一株极具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