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基于1980—2016年宁夏地区湖泊数据,结合Google Earth影像处理、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研究近37年宁夏湖泊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湖泊面积变化状况,并进一步探讨气候变化、径流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湖泊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地区湖泊以永久性淡水湖为主,主要分布在银川和石嘴山市。1980—2016年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湖泊的总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有84%的湖泊面积呈现增加趋势,16%的湖泊面积呈减小趋势。宁夏湖泊面积变化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引起的,湖泊面积与年均气温、年降雨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与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相反;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对湖泊面积的影响不同,但总体上对湖泊面积增加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飞  支崇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181-4183
喀斯特高原地区人工湖泊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独特,湖泊自净能力差。通过对喀斯特高原地区人工湖泊特点与富营养化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以红枫湖、百花湖为例,提出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与治理应该遵循控源、湖泊生态修复原则,为喀斯特高原地区人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提供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惠州西湖浮游动物群落对生态恢复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惠州西湖是典型的亚热带浅水城市湖泊,目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2004年12月,惠州西湖开展了以水生植被构建和鱼类调控为主的生态系统恢复示范工程,以控制湖泊富营养化,改善湖泊水质.通过2005年1~10月对惠州西湖生态恢复示范区中浮游动物变化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未修复的平湖相比,示范区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浮游动物种类增加,枝角类和桡足类丰度增加,而轮虫丰度显著降低,多样性指数随之增加,优势种趋向清水型种类.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沙漠湖泊的特征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沙漠湖泊则更为宝贵,它对于维持沙漠生态环境,防止沙漠扩展具有重要作用。内蒙古的沙漠和沙地中分布有大量湖泊,形成了沙漠中独特的自然景观。本文在对内蒙古沙漠湖泊的特征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沙漠湖泊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和在防止沙漠扩展中的作用,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对沙漠湖泊的研究和保护给予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大庆市主要湖泊夏季藻类植物多样性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8月份对大庆市35个湖泊藻类植物进行采样调查,经显微镜鉴定,共鉴定出藻类植物203个分类单位,藻类植物组成以绿藻、硅藻为主。在调查基础上,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等指数对各湖泊水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大庆市主要湖泊水质处于中—重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6.
陈晓江  杨劼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189-5192
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内陆湖泊,位于鄂尔多斯高原.通过对1978 ~ 2012年红碱淖面积变化动态与气候因子在时间序列上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揭示了内陆湖泊面积萎缩的驱动原因.研究结果显示,1978~2012年湖泊年平均萎缩率为1.31%.1987 ~ 2012年红碱淖面积呈递减趋势,1978年湖面积为61.93 km2,2012年湖面积33.08 km2.该流域降水减少是内陆湖泊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之一;通过分析该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发现人类活动干扰是使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最后揭示了以降水补给为主的高原内陆湖泊红碱淖面积动态及生态胁迫原因.  相似文献   

7.
江西湖泊资源丰富,风光秀美,独具特色。江西湖泊资源旅游开发具有良好的条件,充分发挥江西湖泊资源优势,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对江西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湖泊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通过江西湖泊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指出江西湖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江西湖泊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苏南地区湖泊特点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湖泊的生态环境特点、功能定位和区位条件等将湖泊分为保护性开发湖泊和完全保护型湖泊2类,提出不同类型湖泊的开发利用措施与具体保护方案,探索健康湖泊的发展方向,对促进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云南有九大高原湖泊,近几年以滇池为主的很多湖泊被污染的非常严重,滇池是我国三池三湖重点治理对象。九大高原湖泊现在大概有4-5个现在已经是重度污染,有很多湖泊出现的是富营养化。而滇池、星云湖本身就处在磷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云  相似文献   

10.
乌梁素海氮循环转化过程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是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对不同形态氮的循环转化规律的分析是研究湖泊生态系统稳定结构及其演化进程的基础,针对乌梁素海的生态现状,建立了不同形态的氮的循环转化概念图,分析了有机碎屑氮、氨态氮(NH3-N)、亚硝态氮(NO2-N)、硝态氮(Nq-N)间的转化关系,描述了芦苇、水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底栖动物组成的食物链中氮的循环规律。注意到乌梁素海大型水生植物(芦苇、水草)生长期间主要是吸收湖泊水体中的硝酸盐氮(NO3-N)和氨态氮(NH3-N),腐败沉落后则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于底泥中,这一结论为以机械化方式收割大型水生植物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高原湖泊富营养化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勇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4):708-711,716
喀斯特高原湖泊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独特,其生态系统自动平衡能力较弱。以红枫湖为例分析了喀斯特高原湖泊的特点与富营养化形成机制,并提出了富营养化防治措施,以期为喀斯特高原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安庆沿江湖泊及长江安庆段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的生态风险,采集了安庆沿江湖泊及长江安庆段沉积物样品共58个,分析了Cu、Zn、Pb和Cd共4种重金属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体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市区湖泊群内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周边生态湖泊和长江安庆段;与区域对应的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比较,市区湖泊群中各类重金属普遍高于背景值,而其他水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则与背景值相近,表明市区工业生产及生活等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有较大影响。地累积指数污染评价表明安庆市区湖泊群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尤其是Cd污染达到了中度污染程度。总的看来,所有安庆沿江湖泊及长江安庆段沉积物中各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依次为CdPbZnCu。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市区湖泊群和菜子湖处于中等生态危害状态,其他水体均处于低生态风险状态,各水体潜在生态危害顺序依次为市区湖泊群、菜子湖、长江安庆段、嬉子湖、石门湖、白荡湖;研究区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生态风险以Cd为主。  相似文献   

13.
鱼类群落结构影响着湖泊的水质和水体的自净能力。分析了鱼类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作用,以及对富营养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富营养化控制的鱼类群落管理对策,即通过放养滤食性、肉食性鱼类以及减少食浮游动物和杂食性鱼类等方式,对湖泊鱼类群落进行调控,以优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和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4.
在夏季7月利用HACH便携式水质分析仪和Junior PAM调制叶绿素荧光仪,选择九寨沟芳草海、箭竹海和五花海优势沉水植物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为试验对象,对湖泊水质、沉水杉叶藻生物量、叶面积和快速光响应曲线日动态进行测定,以揭示杉叶藻的生长、光合特征与湖泊水质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湖泊环境条件下沉水杉叶藻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且各生长特征值均为箭竹海最大。沉水杉叶藻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和半饱和光强(Ek)在箭竹海和五花海均呈双峰曲线,在芳草海呈单峰曲线;五花海沉水杉叶藻的rETRmax和Ek日平均值极显著高于箭竹海和芳草海,说明五花海沉水杉叶藻有更高的光合能力和对强光的耐受能力。湖泊水质与杉叶藻的生物量、rETRmax的通径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湖泊硝酸盐含量是影响杉叶藻生物量的决定因子,湖泊电导率为限制因子;影响杉叶藻rETRmax的决定因子为湖泊的水温,湖泊总硬度为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湖泊和水库的营养分类   总被引:63,自引:3,他引:63  
本文以近年完成的全国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全国湖泊和水库试作营养分类.所引用的211个水域中.贫营养型仅占总数的14.7%.富营养型占33.2%.中营养型占52.1%。从不同地区来看.东北区以富营养型为主.北方区、长江区和云贵区以中营养型为主,蒙新区富营养型和中营养型各占40%.青藏区和华南区则以贫营养型为主。总的情况是.我国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有从西南向东北增高的趋势。文中还探讨了不同营养类型湖库的渔业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分析安徽省小型湖泊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即发展健康生态高效养殖模式,以实现当地小型湖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一种优良的大范围监测湖泊污染的方法。[方法]以江苏省苏州市周边四大淡水湖泊(太湖(东岸水域)、阳澄西湖、金鸡湖以及独墅湖)为试点,采用随机采点的方法,利用Radarsat-2全极化数据对不同物理散射机制的反映,对湖泊水体散射情况及其所含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苏州市四大湖泊基本类属于中熵区的3、4、5类散射机制(即中熵多次散射、中熵偶极子散射以及中熵表面散射),其中熵偶极子散射类在各大湖泊区域内所占比例高达65.0%以上,说明四大湖泊水体主体较为浑浊,悬浮颗粒物较多,其中独墅湖66.6%、阳澄西湖66.7%、太湖68.3%、金鸡湖73.3%。四大湖泊中水体水质最优的是独墅湖,其次为阳澄西湖、太湖,最劣为金鸡湖。[结论]Radarsat-2全极化数据不仅可以应用于湖泊水体污染研究,还可以进一步反映水体中各要素的分布状况,在水环境污染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湖泊水产养殖对湖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浩  董莹  田玲玲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789-1792
基于湖北省湖泊水产养殖状况,分析了湖泊水产养殖的输出物质:过量饵料、动植物残体及其排泄物、化学制剂,并综合研究了水产养殖对湖泊水质、水生生物以及湖区周边环境的影响作用,提出湖泊水产养殖应坚持集约化与生态化,并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湖泊水产养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某人工湖泊为对象,在夏季温排水时,通过对湖泊水域水温、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氮、磷和叶绿素a的监测,研究了温排水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排水导致了排放口附近水域水温的升高和溶解氧降低;温排水的长期累积效应造成排放口附近水域氮、磷含量升高。并应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湖泊2009年7月~9月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温排水加快了排放口附近水域富营养化进程。湖泊短期内从轻度富营养状态进入到中度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0.
建立非点源污染下湖泊水体污染状况的动态演化模型,揭示流入湖泊污染物与湖泊污染浓度的内在约束关系。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物以平均值K流入湖泊时,湖水污染浓度的变化速率只依赖于湖水的保留时间,湖水污染浓度最终演化趋势趋于K;湖泊水体污染浓度随时间的演化存在指数变化关系,非点源污染物大于湖泊自身污染浓度时,湖泊污染浓度将随时间而增加,反之,浓度将逐渐减少;非点源污染物得到逐步控制时,湖水污染浓度最终趋于0;当注入湖泊水流无污染时,湖泊水体处于自净化状态,测算出的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污染物浓度降低50%所需时间分别为384、147、136、422、207、161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