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INCB)在贵阳红枫湖物理生态工程(PEEN)实验区的除氮、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应用PEEN-INCB技术使红枫湖试验区总氮、非离子氨和亚硝酸盐氮分别平均降低0.568mg/L,0.015mg/L和0.019mg/L。工程后排入红枫湖的非离子氨均<0.02mg/L,NO2-N≤0.1mg/L,16个月内无一次超标,而工程前的超标率达39%。与其他湖区相比,PEEN-IN-CB治理工程区域各主要指标下降4%-40%。  相似文献   

2.
乌梁素海沉水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蒙古乌梁素海是以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生长为主要特征的富营养化湖泊,共沉水植物共4科4属8种,生产力(干重)为0.75-0.096kg/m^2(干重)约为9-10^4t/a。各种沉水植物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15%,营养指标符合家畜家禽的饲养标准,是具有十分可为乌梁素海湖周牧区和农区提供5.4×10^4t优质草粉饲料。此外,收获1t(干重)沉水植物即可从富营养化水体中转移出24kg氮和2kg磷,这对减少乌梁素海内源性营养物负荷及生物掩埋过程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为乌梁素海的治理与保护提供一项积极的、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乌梁素海是以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生长为主要特征的富营养化湖泊,共沉水植物共4科4属8种,生产力(干重)为0.75~0.96kg/m2,生产量(干重)约为9×104t/a.各种沉水植物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15%,营养指标符合家畜家禽的饲养标准,是具有十分可观开发价值的水生植物资源。采用gGSCC—1.4(A)型水草收割机大规模收获沉水植物每年可为乌梁素海湖周牧区和农区提供5.4×104t优质草粉饲料。此外,每收获1t(干重)沉水植物即可从富营养化水体中转移出24kg氮和2kg磷,这对减少乌梁素海内源性营养物负荷及生物掩埋过程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为乌梁素海的治理与保护提供一项积极的、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江苏农业学报》2001,17(4):248-252
研究了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INCB)在物理生态工程(PEEN)试验区的释放效果,INCB释放氮循环细菌对水生高等植物根部菌数的作用,PEEN试验区分布对INCB释放细菌效果的影响,PEEN-INCB技术试验区布设对INCB释放氮循环细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INCB技术,使INCB在PEEN试验区内表现出明显的释放效果,进水处氮循环细菌最大可能数(MPN)值与试验区各处氮循环细菌MPN值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5);应用PEEN-INCB技术后,INCB生态浮岛水生植物根区与无INCB生态浮岛水生植物根区的氮循环细菌数MPN值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物理-生态工程试验区的布设格局对氮循环细菌的释放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就草地生态研究进行了阐述,并对草地生态系统做出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黑土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黑土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近年来黑土肥力日益退化,而黑土肥力的退化必然影响土壤氮循环。文章根据黑土区生态系统氮素输入、转化与输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氮循环模式通过降水、人工施用含氮化肥、作物根及秸杆还田输入黑土生态系统氮素,土壤中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对黑土生态系统氮素转化,以及反硝化作用、淋失、作物产出等氮素输出阐述黑土区生态系统氮循环特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野外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芦苇、香蒲、菖蒲、睡莲、水葱、梭鱼草等6种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葱和菖蒲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最好。特别是水葱移栽后易于成活,且适应能力强,值得工程广泛推广。试验还发现,睡莲的生长速度很快,但茎叶脱落后会影响水质。此外,香蒲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明显劣于其他植物。  相似文献   

8.
几种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野外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芦苇、香蒲、菖蒲、睡莲、水葱、梭鱼草等6种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葱和菖蒲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最好。特别是水葱移栽后易于成活,且适应能力强,值得工程广泛推广。试验还发现,睡莲的生长速度很快,但茎叶脱落后会影响水质。此外,香蒲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明显劣于其他植物。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演化遥感动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87年以来的TM资料,对内蒙古乌梁紊海湿地演化进程进行动态分析,了解到由于大量的农田退水进入乌梁素海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大型水生植物遍布全湖,生物量与生物填平作用随之急剧增加,加快了沼泽化进程。本文提出了以机械化方式收获大型水生植物转移氮、磷营养盐,从而延缓乌梁素海沼泽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氮循环与中国农业氮管理   总被引:34,自引:7,他引:27  
作为全球活性氮制造量和氮肥消费量均最大的国家,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氮平衡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普遍认为中国农田施氮过量问题突出,并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全面了解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来源和去向,找出引起氮肥消费量高的原因,本研究运用氮循环基本原理,以2010年为例,根据近年来发表的文献和国家统计资料,详细讨论了不同空间尺度上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氮输出和输入,重点分析了作物-土壤系统氮循环与氮平衡的特征。2010年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氮投入总体上过量,其数量基本上相当于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返回作物–土壤系统的氮量,大致在5 Tg N左右。在全国水平上,2010年化肥和有机肥带入农田的氮量,相等于作物吸氮量和农田氮损失量之和;由于化学氮肥流向的多样化,如林、牧、渔业和城市绿化等的氮肥消耗,以及部分经济作物包括果树和蔬菜,特别是设施蔬菜的高量施氮,总体上粮食作物过量施氮的问题并不十分突出。在耕地资源有限(占全球8%的耕地面积,养活20%的世界人口)、有机废弃物中氮养分循环利用率低于30%、豆科作物播种面积较少且生物固氮占农田总氮投入不足15%的情况下,中国的农业生产只有依靠氮肥。然而,中国氮肥消费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在土地生产力水平较高的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施氮量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氮肥消费量较大与粮食单产高、复种指数高和豆科作物种植比例低有密切关系。因此,为保证人们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加之土壤基础肥力相对较低,农田化学氮肥投入较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氮损失,既浪费了资源,也污染了环境。损失进入大气和水中活性氮以及环境中新产生的活性氮,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大气沉降和灌溉水返回农田,已经成为作物-土壤系统氮的重要投入项。由于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转化过程的多样性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复杂性,循环过程中的氮损失不可避免。只有通过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氮素进行优化管理,才能将氮损失降低到最低。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农田施氮的环境风险,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与共同努力,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实现氮优化管理、达到降低农业生态系统氮肥投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乌梁素海富营养化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乌梁素海设立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较大规模富营养化适度控制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近年来输入乌梁素海的盐量约75.5×104t/a,平均每年参与积累储备的总氮328.7t,总磷28t,这些超负荷积累的营养物已使乌梁素海有序的生态结构严重退化,将在30a内演变成为芦苇沼泽地。以机械化方式收割沉水植物转移氮、磷营养可以削减湖泊内源性营养物负荷的储备,使输入与输出的营养盐趋于平衡,并抑制生物填平作用。芦苇园田化生态管理工程可以控制芦苇蔓延,重建全湖自然景观。实施上述生态工程可使乌梁素海富营养化适度控制与水生资源开发利用取得和谐统一,促进湖泊环境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数据库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分析乌梁素海的历史监测数据,应用Superm ap200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作为建立数据库的操作平台,通过对基础资料的矢量化,将所得的综合点、线文件进行编辑,误差校正后,分层形成图形文件,将图形文件与属性文件相联接,再通过投影转换和数据格式转换,形成乌梁素海环境与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从而为今后的空间分析和多用途的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武汉南湖褶纹冠蚌性腺发育与繁殖周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年2月至1990年1月研究了武汉南褶纹冠蚌的性腺发育和繁殖周期。性腺发育分5期:(1)增殖期,(2)形成期,(3)成熟期,(4)产卵期,(5)休止期或吸收期。繁殖期从秋季9月延续至次年4月,秋季、春季产卵个体各约占60×10~(-2)、30×10~(-2);产卵水温10—27℃,成熟个体产卵3—4次。该蚌体长5cm时开始性别分化,体长约10cm时性成熟,雌雄性比为1.03:1,在研究的446只样本中发现1只雌雄同体个体。  相似文献   

14.
滇池流域设施条件下生菜氮磷减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滇池流域大渔乡的保护地生菜不同氮、磷、钾配比研究的结果表明:氮、磷化肥投入量比习惯施肥量减少48.7%,生菜增产29.6%。适量和合理的氮、磷、钾配比能提高生菜的紧实度、叶球大小、降低生菜食用部分硝酸盐,改善生菜品质。减少氮磷化肥用量可以大幅度降低氮磷在土壤中的累积和硝酸盐的含量,减少氮磷的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5.
铬能明显促进大豆氮代谢及其生长,但效果比等量的钼稍低。  相似文献   

16.
用自然感染的中国水牛食道上的梭形肉孢子虫(Sarcocystis fusiformis)的包囊喂猫6只、犬5只、仔猪2头及3名自愿受试者。包囊大小为6—17×2—7mm(平均11.64×3.84mm)。所有试验猫均排出孢子囊,而犬、猪及自愿受试者未发现孢子囊或卵囊。猫的潜隐期为7—13天。开放期为61—69天以上。其中有一只猫试验结束时继续排出孢子囊,未见任何症状。孢子囊大小为7.8—13×6.5—7.8μm(平均为10.6×6.8μm),内含4个子孢子及一个残体,无微孔及斯氏体,通常是单个的,偶而成对。 以人工感染猫的孢子囊分别喂犊水牛3头和小乳公牛1头,未见任何症状。第50天解剖其中1头犊水牛,其心、肝、肾及食道周围淋巴结有明显病理变化,并发现虫体。小乳牛既无病变,亦未发现虫体。  相似文献   

17.
不同磷源在玉米根际的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方法,在2种不同质地石灰性土壤中,研究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无机磷的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在2种不同质地的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顺序为Ca10 P>O P>Ca8 P>Fe P>Al P>Ca2 P,其中Ca10 P占50%以上;在不施磷肥的情况下,玉米的磷素营养主要来自土壤中的Ca2 P和Ca8 P,其中Ca8 P起主要作用;施入不同磷源后,在玉米根际土壤中生成的Ca8 P、Ca2 P比非根际土壤高,而Al P、Fe P及O P则相反。  相似文献   

18.
硼氮及其配合对油菜吸收氮及某些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施硼、施氮均提高油菜苗期对氮的吸收量,B×N交互作用与植株含氮量和单株吸氮量呈极显著的正效应。适量硼促进对NH4+和NO3-的吸收,缺硼和高硼影响其吸收。施硼施氮明显增加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蛋白酶、肽酶活性;B×N交互作用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正效应,与蛋白酶、肽酶活性呈负效应。硼、氮及硼氮配合浸种明显增强油菜籽发芽过程中蛋白酶和肽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江苏太湖稻麦两熟地区生态、经济施氮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单位氮素的产量、边际产量以及生产弹性系数、产投比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稻、麦籽粒氮肥当季利用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表现为先增后降 ,秸秆氮素利用率基本上呈上升的趋势 ,说明在该地区稻麦两熟制度中存在着氮素奢侈吸收现象。应用传统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方法求算出当地稻麦两熟的周年生态、经济施氮量分别为 2 81 .9和 3 3 6.3 kg/ hm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