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研究海南植胶区砖红壤亚类土壤质量及其变化,并对其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个变量。[结果]第1主成分中,主要以pH、有机质、全N和有效Mo的因子载荷量较大,均达0.600以上。第2主成分中,以代换性Ca、代换性Mg和有效Cu的因子负载量最大,均达0.600以上。第3主成分中,载荷量较大的因子为速效P。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9.649%,表征了79.648%的土壤质量信息;第1主成分为土壤常规分析因素,第2主成分为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因素,第3主成分为土壤速效P因素。[结论]土壤速效P为影响海南植胶区砖红壤亚类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长沙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吉林  文倩  谢平  孙水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270-8272
采取主成分分析方法,从生态、经济、人文、服务4个方面,对长沙市1999~2008年的城市人居环境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并对长沙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人居环境呈逐年好转趋势,尤其在2000年以后,增长速度较快;制约长沙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在促进人口素质和居民人均收入提高的同时,也阻碍了生态环境的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长沙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大文化设施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1年河南省18市农业发展现状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影响河南省18市农业发展的11个影响因素中,提取出代表各市农业发展现状的3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计算各市的综合得分,据此将18市分为农业发展重点区、农业发展优化区、农业发展协调区、农业发展生态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梁红华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9):101-106
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的盘活利用是新时代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此,肥西县开展了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落实各项部署,积极进行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有效途径及政策措施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该文以肥西县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4个试点村为例,总结了试点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对于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14个与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的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认为,长沙和株洲处于集约利用阶段,湘潭处于欠集约阶段。  相似文献   

6.
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大麦三个杂交组合按谱法繁衍的F_4代家系。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值为库容因素(穗长、小穗数、实粒数和穗粒重)值;第二主成分值为生育期因素值。二者占总变异的60.60~66.91%。主成分分析法对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均可提供较多重要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13个因素中单株种子数变异系数最大(13.01%),种子含水量变异系数最小(2.42%)。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累计贡献率为85.91%,其中第1主成分为"粒重因子",第2主成分为"单株产量因子",第3主成分为"生长量因子"。通过研究确定了"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产量构成因素的主次关系,为油用牡丹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成分分析理论研究油料作物生产影响因子的评价方法,以福建省宁化县为例,选取11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从中提取2个主成分对宁化县油料作物生产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面积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是制约宁化县油料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此对宁化县油料作物生产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闲置宅基地浪费了土地资源,直接导致土地低效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闲置宅基地成因复杂,结合实地调查分析,宅基地闲置主要受农村居民自身资源禀赋和家庭资源禀赋的变化,农村居民对宅基地相关法律法规认知不够,宅基地现状况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当前土地闲置的现状,并对土地闲置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盘活;对农村加强政策、经济支持;实行"城乡房屋一体化管理"等对策,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闲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