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8月18—20日在甘肃酒泉地区金塔县召开了西北五省区深栽造林技术推广协作会议。会议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发起和主持。代表们总结和交流了备地推广深栽造林技术的经验,讨论了继续推广此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林科院林研所1980年由意大利引入深栽造林技术后,经过消化、吸收和在不同地点试验推广,使深栽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日趋完善和成熟。深栽造林从半湿润地区发展到半干旱和干旱荒漠地区;从单一的杨树深栽发展到多树种深栽;从机械钻孔发展到机械钻孔与人工深挖相结合。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印发的《深栽造林技术要点》总结了近几年各地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杨树钻孔深栽造林试验,在干旱的年份,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在钻孔深达1.3m时,胸径和生长速度比传统造林方式提高8%和3.6%。深栽的杨树插干下切口直接吸收地下水分,秋季造的杨树,随第2年土壤温度的逐渐升高,地下端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并形成了许多幼根,先生根后放叶,为幼苗的成活和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干旱的科尔沁沙地,钻孔深栽技术比传统造林技术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辽西地区苗木水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虽然国内学者对一些主要造林树种的苗木水分做了许多研究,但是,结合辽西半干旱地区恶劣的生境条件所做的工作则很少。为了揭示辽西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苗木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为半干旱地区育苗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84年春到1986年春,先后在建平、凌源、北票等县(市)10余个场圃,连续3年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等9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杨树深栽中间试验协作组在北京市、内蒙赤峰、雁北、宁夏银川平原、山东临沂地区、甘肃张掖地区等地四年来的试验结果写成,总结了各地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科研的成果,其目的是为了加快推广这一有效的抗旱造林技术,使这项新技术转为生产力。 (1)杨树插干钻孔深栽造林技术(简称杨树深栽)是从意大利引进的一种抗旱造林方  相似文献   

5.
半干旱沙地机械化造林试验研究及其前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1992年以来在科尔沁沙地开展的杨树深栽机械化造林试验表明,钻孔深栽植干造林和深松插干造林是一项效率高、成本低,成活率高的造林技术,是一项值得推广,尤其是在半干旱地区推广的技术。杨树植干深栽和深松插干造林在科尔沁沙地需要使用专用设备才能完成,深栽造林钻孔机和深松式插干造林植树机是用于深栽造林的理想和有效设备。使用这两种设备在半干旱沙地和流动沙丘的试验表明,机械化深栽造林技术在治理荒漠化方面有广阔的  相似文献   

6.
五角枫困难地截干深栽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目是在以往困难地常规造林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技术经验,选择耐旱耐瘠薄防火树种五角枫,在西峡县的浅山丘陵区粗马骨石荒地及中低山以上的宜林荒山困难地造林,通过截干深栽造林技术试验,最终探索出提高五角枫困难地截干深栽造林技术。试验证明,截干深栽造林比截干正常栽植成活率提高8.5%,比全株造林成活率提高28.1%,截干深栽当年新梢平均生长量比截干正常栽植提高22.1cm,比全株造林栽植提高44.7 cm。该试验的成功,为其他树种困难地造林提供了依据和经验,攻破了西峡县困难地造林技术瓶颈,合理有效地提高了困难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更为西峡今后困难地造林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干旱地区有不少造林地的地下水位在1~3m,地下水矿化度≤1.5g/L,土壤含盐量≤0.2%~0.4%。在这样的立地条件深栽杨树,可以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在不灌溉的情况下,获得90%以上的高成活率,效益显著。通过生产实践和设置试验,总结出了适用的深栽抗旱造林技术和选地的要求,揭示了深栽杨树根系和水分代谢的特点及其对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陈岛风大浪高、土壤缺水贫瘠、生境恶劣、造林树种单一且又遭松材线虫危害.在海岛植被恢复过程中,应用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挖深穴整地、施磷肥、苗木截杆、拌ABT生根粉泥浆,春季雨天造林、适当深栽等技术措施,木麻黄苗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沙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该文提出了一种节水造林新技术-沙地林木超深栽造林技术。该技术通过采用林木深根苗(垂直根系长度超过60cm的苗木)或长茎苗(具有较长主茎的苗木),造林时直接将其根系栽植到保有较多水分的下层土壤,使苗木根系能直接吸收到土壤中的水分,不仅能够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且苗木生长亦优于常规技术造林苗木。该文对该技术所采用苗木的快速培育、超深栽造林以及栽后管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推进林木超深栽造林技术在干旱半干旱沙地造林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杨树深栽造林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深栽造林的试验研究结果以及宁夏、甘肃、新疆、内蒙等省区在推广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杨树深栽造林中造林地选择,整地、树种选择、苗木质量和标准、造林季节和抚育管理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树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树种选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环节, 而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表征树种抗旱性和水分利用特征的基本生理参数, 是目前树种选择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文中在介绍树木叶片WUE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从树木叶片WUE在树种和生活型之间的差异和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光照、水分、温度、CO2和O3浓度等环境因子的响应等方面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树种叶片WUE研究的进展情况, 指出目前树木叶片WUE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干旱沙漠区因造林成活率低导致造林补植比重大、造林成本增加、影响林分质量提高等问题,就主要造林树种北沙柳机械打孔深栽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造林成活率和劳动效率高、不需专门整地、简单实用等优点,其造林成活率较常规人工挖坑造林提高23.5%~42.8%;劳动效率是人工挖坑造林的2.67~3.78倍,适宜于在沙区灌木造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正> “三北”地区用深栽造林技术营造的杨树人工林,成活率高,生长较常规造林好。深栽的优势在于将苗木深栽入地下水中,克服了干旱地区缺水这一最大威胁。深栽必须打深孔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造林前的脱盐改土措施沟垄整地,选择较高耐盐碱树种,造林技术采用就地育苗、深栽浅埋、树盘覆草等技术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在河西地区盐碱地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15.
杨树在世界上栽培极广泛,在我国北方也是如此。我区杨树人工林占人工林总面积的64.17%,但是由于气候干旱,严重地影响着树木的成活率。林学家们在六十年代就提出杨树深栽造林,依靠地下水保活的设想。实践证明,深栽造林有以下好处:一是使苗木直接吸收地下水,保证树木成活所需要的水分,二是苗木可以通过切口大量吸水(试验表明:切口吸水量占整体吸水量的95%),加速了树木成活。三是生长快,据赤峰市城郊林场1982、  相似文献   

16.
固定沙地的水分状况与沙地造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固定沙地水分物理特性的测定及地下水位、土壤湿度的动态观测资料,揭示了年降水量306.2mm的科尔沁固定沙地水分状况,联系科研造林的实践,提出沙地造林的树种选择与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插干造林已广泛用于高水位(1—2米)的河岸阶地、水库周围、矿化度较低的地域,然而在农场斗渠内进行插干造林则属摸索阶段。经过几年的试验,现已基本探索出了斗农渠插干(桩)造林技术。它较一般斗农渠上植苗造林具有节约造林成本,缓解苗木短缺,节约用水,成活率高,成林快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本文就其具体技术措施简介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插干造林地选择及树种选择 插干(桩)造林适用于新老斗农渠,以新渠为最好,斗农渠周围地下水矿化度较低,一航均低于5—6克/升,符合深栽插干造林之要求。树种选择柳树为好,也可选择  相似文献   

18.
提高辽西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艳  高杨 《防护林科技》2004,(1):51-51,73
从我国干旱地区分布特点分析了辽西半干旱地区气候特点,剖析了影响造林成活的因子。提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应采取(1)选择抗旱造林树种;(2)减少苗木在造林过程中失水的措施;(3)要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上接51页)保证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也是直接影响(4)促进苗木及早生根;(5)减少树木地上部分蒸腾和蒸发造成水分损失;(6)推广使用新的抗旱技术。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一是春季要适时早栽,在  相似文献   

19.
元谋干热河谷区9种造林树种的水分生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8年对元谋干热河谷区的9个造林树种的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观测。经对各观测树种水分状况、保水能力、蒸腾速率的分析对比表明:多数相思类树种主要通过减少叶子蒸腾耗水以提高其抗旱能力,蒸腾强度小有利于这些树种渡过旱季。乡土树种坡柳和桉类树种(除大叶桉)旱季蒸腾作用比较强烈,但离体叶片失水速度不快,它们具有特殊的水分平衡机制和较强的水分吸收能力,以此增强对干热河谷环境的适应性。此项研究为正确选择元谋以至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适宜造林树种,以及人工林的水分管理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半干旱沙地深栽造林钻孔机的性能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俞国胜  顾正平  钱桦  陈劭  许静 《林业科学》2001,37(3):112-117
深栽造林是解决半干旱沙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深栽造林钻孔机是用于深栽造林最为有效的设备。通过对设计制造的深栽造林钻孔机在实地-科尔沁沙地进行的钻孔阻力矩与钻头转速、进给速度不同造林地不同土壤硬度之间的关系等的性能试验表明:该机在科尔沁半干旱沙地进行造林作业、在钻头转速为360-400r/min和进给速度为0.047m/s时具有最佳工作状况和最大钻孔造林效率。在科尔沁沙地的土壤硬度条件下,用于深栽造林钻孔机的钻孔直径为90mm时最大的钻孔阻力矩为53Nm,而该机所能提供的钻孔力矩完全满足这一要求,并具有足够的扭矩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