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建立了驻丝瓜 1号杂交制种体系并按驻丝瓜 1号杂交种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 ,1999~ 2 0 0 3年间共生产国标杂交种 1.2万kg ,为驻丝瓜 1号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白沙短叶6号晚包心芥菜是以中熟包心芥菜与三稔婆晚包心芥菜杂交后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中迟熟,播种至初收约95天,延续采收期约15天;生长势强,株型矮壮,株高32-35cm,开展度70-75cm;叶球近圆形,横径18-20cm,球高19-20cn,球重1.2-1.5kg,绿白色;结球紧实,一致;品质好,适于腌制及炒食;田间表现耐涝性强,耐霜霉病、软腐病、根肿病;适应性广,适于华南地区种植;产量高,每667m^2产量3000-3500kg。  相似文献   

3.
冬种高产优质包心芥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在冬闲田地上地膜覆盖种植高产优质包心芥菜配套栽培技术;既省工、省时又省钱;而且高产、优质,能最大限度提高产品的商品率;经过笔者几年的实践,在冬闲田地利用地膜覆盖种植包心芥菜,净亩产可达6500~7500kg。按每斤0.2元计算,每亩产值2600~3000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大肉包心芥菜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促进了大肉包心芥菜种植的快速发展。因为培养大肉包心芥菜壮秧是栽培技术中的关键因素,为了提升大肉包心芥菜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将对具体的栽培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包心芥菜(Brassica Juncea (L.)Czerniak.),别名包心刈菜、卷心芥菜,为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或二年生蔬菜,根属于直根系,茎短缩,叶片宽阔肥厚,包卷成半结球型,叶球重1.5~3.5kg,品质脆嫩,纤维少,可供腌制或鲜菜用。叶用芥菜要求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性好温暖,以15~20℃生长最佳,属偏短日照作物,宜秋作栽培。2002年12月在吉巷乡永安村实地验收、亩产量3820kg。  相似文献   

6.
包心芥菜属于十字花科类蔬菜,是芥菜的一个变种,为叶用芥菜,其主要生存在较为冷凉并且湿润的地带,但是不耐寒冬,生长的适宜温度应在15-25℃,否则会影响品质。包心芥菜除和其他叶菜类一样可以食用外,也可以加工成具有独特口味的食品,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基于此,本篇文章首先介绍了包心芥菜的栽培要求和方法;随后阐述了包心芥菜栽培管理措施;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包心芥菜栽培模式和技术的措施。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7.
包心芥菜无公害栽培与腌制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心芥菜是蔬菜加工的主要原料,常因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导致病虫害难控制,产量品质难提升。该文介绍包心芥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选地与整地、选种与育苗、移栽与管理等方面内容,并总结包心芥菜的腌制加工技术,以为其栽培和腌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有棱丝瓜的种性特点,阐述了有棱丝瓜杂交种子商品化生产过程中的亲本扩繁、保纯及提高产量的措施,杂交种生产中隔离区与制种基地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杂交和收获的措施,以及种子贮存的相关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年探索,总结出包心芥菜大株留种和小株留种相结合的留种技术,解决了包心芥菜留种过程中出现的混杂、劣变与退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膜芥菜-水稻-豆角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稻田实行水旱轮作,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广西贺州市农科所推出的地膜芥菜-水稻-豆角种植模式,在当地已较大面积推广.采取该模式种植,每667m2每年可产包心芥菜7500kg,产值3500元;稻谷510kg,产值1020元;豆角1500kg,产值2700元.全年每667m2纯收入达5000元左右.此外,由于实行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壤地力和施肥效果.同时,包心芥菜、豆角收获后茎叶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生物固氮,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减少了养份流失,节约了生产成本.现将该模式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根据平安县3年时间内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制种具体操作中,通过试验,总结典型高产制种户的经验基础上,归纳出高产杂交油菜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介绍了苏玉系列杂交玉米品种苏玉27、苏玉31、苏玉34、苏玉40和大华1146的高产制种技术要点,旨在为其科学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瓜杂交制种的目的和生产商品黄瓜不同,所以在栽培管理和采取的技术措施也不尽相同,从6个方面对黄瓜制种问题作详尽介绍。  相似文献   

14.
从育苗棚的选址建棚、苗床营养土的配制、种子消毒、播种、分苗、炼苗、定植、去雄授粉和采种等环节介绍了番茄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刘方志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00-100,103
杂交棉种子生产可分为亲本提纯复壮、杂交制种、种子加工3个过程。针对当前杂交棉种子生产企业只注重杂交棉制种技术的运用而忽略亲本提纯复壮、种子加工过程,致使亲本退化、杂交种纯度不高的现象,阐述杂交棉种子生产关键技术,旨在提高杂交棉种子纯度,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企业和"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16.
西瓜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甘肃河西地区得天独厚的杂交西瓜制种条件与近年试验研究结果及制种实践 ,从隔离条件、选地与施肥、整地与覆膜、播种、苗期管理、授粉与选留瓜、坐瓜后的管理、产籽量测定、采摘与掏种、种子收购等方面总结提出了西瓜杂交制种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芝麻杂交制种生产效率,实现机械化作业,于2016—2019年在安徽省临泉县、新疆精河县等地,围绕亲本组合选配、播期、父母本行比配置、水肥管理等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亲本组合配对中,以WA18073×皖芝2181的产量最高,比其他组合平均产量提高28.65%;18万株/hm2密度处理较为适宜;春播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比夏播增产36.29%;父母本行比以1:3处理较合理.参考试验结果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芝麻杂交制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是降低水稻种子生产成本、加速杂交稻推广的有效途径之一。试验选用杂交粳稻"秋优金丰"亲本-R44和秋丰A为材料,对两亲本的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进行观察,开展了一系列杂交粳稻"秋优金丰"相关制种技术和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插秧、割叶处理、适宜的肥水,以及"920"农药对制种亲本的穗位差和花期的调节等处理有利于杂交制种产量的提高。这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陇油5号三系杂交制种中存在的问题,从亲本繁育、杂交制种的隔离区选择、播种规格、病虫害防治、去杂去劣、人工授粉、亲本及杂交种子纯度鉴定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陇油5号杂交种产量和质量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如何增加制种田单位面积的总颖花数量和适宜的父母本颖花比、父母本相遇的气候条件及提高导交结实的综合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