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21年采用多旋翼无人机对5个杂交组合父母本大行比制种,在不同行比、不同无人机飞行速度条件下辅助授粉,通过制种产量、收益分析研究授粉效果。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5∶24、无人机飞行速度3.5 m/s的无人机辅助授粉产量可达到人工辅助授粉水平,效益显著高于人工辅助授粉方式,说明多旋翼无人机辅助授粉可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促进制种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在生产实践中提高杂交玉米"宝玉202"的制种产量,本研究以云南昭通生态气候条件为背景,通过近几年对该组合的不断摸索和田间试验研究,阐述了父母本行比对玉米制种产量的影响。找出了提高玉米制种质量的途径和技术措施,并针对宝玉202的制种特点,重点开展父母本行比等关键技术措施对种子产量影响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得出:处理b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并极显著地高于c、d、a、e处理,c、d处理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均极显著地高于a、e处理,a、e处理之间也没有显著的差异。也即是说,当父母本行比达到1:4时,如果不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其最终产量比行比分别为1:3;1:5;1:6;1:7的产量都高。为在昭通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种子,提供实践可操作性的栽培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2~2015年采用单旋翼农用无人机分别在湖南、海南、广东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对10个杂交组合父母本大行比制种,在不同自然风速条件下辅助授粉,通过田间花粉密度观测、母本异交结实率及制种产量考查研究授粉效果.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6∶(40~60),单旋翼农用无人机辅助授粉的结实率和产量可达到甚至高于人工辅助授粉,说明单旋翼农用无人机可用于杂交水稻制种辅助授粉,促进制种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4.
在贵杂四号杂交制种适宜播期条件下,通过不同父母本行比和行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为1∶6、行位为南北向的制种产量最高(48.56 kg/667m2),较其余处理显著或极显著增产,其产量构成较其它处理更为合理,易获得更高的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适宜的小麦杂交种高产制种技术。[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父母本不同的行比和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对杂交小麦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制种产量随着母本行数的增加而增加,父母本行比为2∶6时制种产量为3 683.8 kg/hm2;氮肥施用量为450 kg/hm2时制种产量为3 649.4 kg/hm2;父母本行比与氮肥施用量的互作效应表明,父母本行比为2∶6、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产量为最高,达4 160.6 kg/hm2。父母本行比和氮肥施用量对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有显著的影响,当父母本行比为2∶5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6.7粒、1.12 g和62.6%;当氮肥施用量为450 kg/hm2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6.0粒、1.08 g和59.2%;父母本行比与氮肥施用量的互作效应表明其对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当父母本行比为2∶5、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9.6粒、1.24 g和71.6%。[结论]穗粒数是影响制种产量最大的构成因素,提高穗粒数就能提高制种产量。综合父母本行比和氮肥施用量对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来看,该试验条件下,以父母本行比为2∶5~2∶6、氮肥施用量为300~450 kg/hm2的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2012~2015年采用单旋翼农用无人机分别在湖南、海南、广东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对10个杂交组合父母本大行比制种,在不同自然风速条件下辅助授粉,通过田间花粉密度观测、母本异交结实率及制种产量考查研究授粉效果。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6∶(40~60),单旋翼农用无人机辅助授粉的结实率和产量可达到甚至高于人工辅助授粉,说明单旋翼农用无人机可用于杂交水稻制种辅助授粉,促进制种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与行比对杂交粳稻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杂交水稻特点不同选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两个杂交水稻水稻组合,通过调节不育系栽培密度与行比,构建高产优质制种群体。试验设计5个密度处理和5个行比处理,对制种组合进行行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就杂交粳稻制种产量而言,在母本苗数、父母本行比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栽培密度,或者在栽培密度、基本苗数不变的情况下,调节行比,均能取得较高的制种产量,而且两者达到最高产量的母本有效穗数均在300万~330万穗/hm2,越接近这个区间的群体,产量越高,这样的群体结构与生产实践相吻合。各因子与制种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依次为有效穗数异交结实率每穗粒数。  相似文献   

8.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低杂交油菜制种的适宜播期、父母本行比及前期施肥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播期为9月16~25日;父母本行比以2∶3为宜;前期采用平衡配方施肥可使制种产量提高11.5%,在此基础上,增施种肥(磷肥)有进一步的增产效果,可使制种产量提高18.7%。  相似文献   

9.
<正> 普及玉米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因制种产量低,满足不了大田用种,供求矛盾十分尖锐。为了提高制种产量,我们从1975年起,重点摸索和改进了予农704、郑单二号、博单一号这三个杂交组合的父母本行比、播种方式和密度。改常规制种父母本的1∶2为1∶3,最高试验到1∶6;改等行距为宽窄行条带播种,改3500株为6000株的种植密度,收到了良好效果。最高产种量每亩达到:郑单二号  相似文献   

10.
2002-2004年对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制种田中不同父母本行比及播期、栽插密度与激素用量对其制种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协优9019适宜的播种期及播差期为:在江淮之间,父本5月7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为27d,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父母本行比宜采用2∶14;母本栽插密度采用13.3cm×13.3cm,激素"920"的用量控制在210g/hm2左右,以达到协调群体结构,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1.
有机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产基地的选择、合理轮作、品种选择与育苗定植、施肥与定植及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有机番茄的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2.
李伟  王文庆  朱显灵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669-5670,5688
分析了精益生产在烟叶生产与管理中的应用,即实施烟叶精益生产不仅会受到自然和生产条件的影响,而且会受到社会基础和管理制度的制约。指出推行烟叶精益生产必须根据现有自然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现状,紧密结合现行技术工程,着力改变烟草从业人员和广大烟农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饮料生产过程中泡沫的产生及其对产品生产及品质的影响,从饮料调配、UHT杀菌及灌装等环节分析产生大量泡沫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能够减少泡沫生成量、及时消除已产生泡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p.)发酵生产α—亚麻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8种因子对头孢霉 (Cephalosporiumsp .)发酵产α 亚麻酸产量及其占总脂肪酸百分含量的影响。有利于获得α 亚麻酸高产的条件包括 :培养基中碳源为蔗糖 30g/L ,氮源为 (NH4 ) 2 SO4 3g/L ,起始pH为 6 0 ,5 0 0ml三角瓶装 10 0ml培养基 ,接种 2 0 % (v/v)的菌种 ,2 0℃培养 10d。在此条件下 ,α 亚麻酸产量达 87 6 6mg/L ,占总脂肪酸百分含量为 2 3 85 % ,干菌丝产量达到 7 82g/L ,油含量占菌丝干重的 8 0 8%。  相似文献   

16.
精益生产在烟叶生产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为促进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破解行业"三大课题",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推进企业精益管理的意见》,指出实现烟叶生产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升烟叶质量水平,就要探索推行烟叶精益生产。该文阐明了烟叶精益生产的概念和内涵;论述了加强烟叶精益生产的重要意义和内容;分析了烟叶精益生产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实现烟叶生产精益生产的措施,以期对推进烟叶精益生产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为了稳定和提高天然橡胶产量,保证中国战略物资的安全,分析了年均开割面积、年末从业人员数、化肥施用量、硫磺粉施用量、乙烯利施用量、天然橡胶固定资产投资额、全年开割天数等影响天然橡胶生产的主要因素。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天然橡胶的生产函数模型,用该模型比较了近15年来各因素对天然橡胶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年均开割面积和全年开割天数是天然橡胶增产最主要的贡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碧菲 《北京农业》2011,(12):64-65
利用天然发酵的酱醅中分离出产香酵母,根据对这株酵母的生理生化的分析并对添加方法和原料配比的探讨应用到酱油生产中,能较好的改善其酱香和酯香,是较理想的1株菌株。  相似文献   

19.
广西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行早春杂交甜玉米、晚造杂交丝瓜制种及冬种包心芥菜的栽培模式,1hm2每年可产甜玉米杂交种1500 kg、丝瓜杂交种600 kg、包心芥菜97500 kg,三熟产值合计达138000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成效.  相似文献   

20.
黄静  许振建  杜晓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709-1713
在茶叶基地生产中,良好的生产组织是提高茶叶质量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增加农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我国茶叶基地生产目前大致为农户自主经营和合作社经营。农户自主经营大多生产技术不高,管理操作各异;合作社经营,也普遍出现整体综合能力不强,管理机制欠完善,资源整合不恰当等弊端。使得茶叶基地生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在新型的茶叶基地生产管理运营当中,通过政府政策引导,组建病虫害"防控中心",引入HACCP管理方法,把对病虫害的防治作为核心管理,通过对人力、物资、资金和技术合理整合,有效地弥补了现行组织模式中普遍存在的不足。要实现这一模式的良好运营和发展,必须强调人员素质的培养、管理制度的加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