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树莓繁殖技术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树莓的主要繁殖技术,指出分株繁殖、根段扦插、成枝扦插、绿枝扦插、压条繁殖以及组织培养繁殖几种繁殖技术在树莓的繁殖中因品种、育苗条件及育苗数量的不同而各具应用特点,并概述了各种繁殖途径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2.
对近10年银花的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分株繁殖、嫁接繁殖、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银花规范化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藤本植物,以未开放的花蕾供药用,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功能。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强。1扦插育苗金银花育苗繁殖有种子繁殖、分根压条繁殖和扦插繁殖方法,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成活率相对较低,时间较长,而扦插繁殖,成活率高,生长迅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柽柳的繁殖育苗(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压条繁殖、分株繁殖)和造林技术(扦插造林、植苗造林、绿篱型栽植、盆栽),以为柽柳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果树育苗是发展果树栽培的先决条件和基础。果树育苗方法有实生、嫁接、扦插、压条和分株等。实生繁殖即播种子育苗,虽然方法简单,繁殖系数却很高,成苗很快,寿命也很长,但种性变异大,品种的优良性状难以保持,而且结果迟。压条繁殖又可分高压和低压两种方法,它虽然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成苗快,结果也早,但繁殖系数很低,难以大规模育苗,也不能作为商品  相似文献   

6.
茭白育苗繁殖由原来单一的分株育苗繁殖,发展到剪秆扦插育苗、薹管平铺寄秧育苗和双季茭两段寄秧育苗。分株育苗繁殖逐渐被剪秆扦插育苗替代,薹管平铺寄秧育苗在缙云被普遍应用。介绍茭白不同育苗繁殖技术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海南杜鹃扦插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南杜鹃最佳扦插繁殖技术。[方法]以NAA和IBA为生长调节剂,于2009~2010年对海南杜鹃进行嫩枝扦插试验。[结果]在冬季扦插中,以600 mg/L NAA处理的生根率最高,为86.7%;以800 mg/L NAA处理的平均根长最长,为37.1 mm。在春季扦插中,以400 mg/L IBA处理的生根率最高,为75.0%;以800 mg/L NAA处理的平均根长最长,为40.3 mm。[结论]扦插季节对海南杜鹃扦插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该研究结果为海南杜鹃的实际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最佳的球兰扦插基质种类和配方,以达到工厂化繁殖及种质资源保护的要求。[方法]以3个不同种类的球兰为材料,开展球兰4种扦插基质的扦插繁殖试验。[结果]Hoya nummulariodes,Hoya chinghungensis和Hoya lacunose 3个品种的球兰在纯水苔作为扦插基质中的发根长度均最长,而椰壳块的发根长度最短。在珍珠岩:蛭石=3:1的扦插基质中发。[结论]以珍珠岩∶蛭石(3∶1)作为扦插基质比较经济且扦插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蒋理  王丽  张立宇 《农技服务》2011,28(4):518+570-518,570
系统总结了新疆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的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压条繁殖和分株繁殖技术以及成片造林、绿篱型栽植、行道和庭院栽植和盆栽技术。  相似文献   

10.
猫爪草块根·分株繁殖对产量与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无性繁殖方式对猫爪草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无性繁殖方式。[方法]以信阳野生猫爪草为繁殖材料进行分株繁殖和块根繁殖,测定其产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和多糖含量,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分株繁殖产量比块根繁殖产量高,处理间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分株繁殖总糖和多糖含量比块根繁殖含量低,分株繁殖黄酮含量高于块根繁殖,处理间总糖和黄酮含量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多糖含量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结论]分株繁殖和块根繁殖对猫爪草块根外形影响不大。采用分株繁殖,并且适当在每个分株保留部分宿根的方式进行繁殖是目前猫爪草规范化栽培较为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石松扦插繁殖的方法。[方法]采用扦插基质、插穗长度、插穗类型、浸水时间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石松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扦插繁殖平均成活率为59.12%;"插穗类型"因素对扦插成活率影响较大,"插穗长度"因素具有一定的影响,"扦插基质"、"浸水时间"2个因素对成活率无显著影响;扦插苗茎生长的平均长度为2.17 cm,平均粗度为0.13 cm,生根数量为0,扦插苗生长缓慢,生根难。[结论]扦插繁殖在石松繁殖中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2.
"索邦"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仁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19-17420
[自的]系统研究“索邦”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技术。[方法]以“索邦”百合一级种球为试验材料,分别从鳞片消毒处理、鳞片层次、扦插时间和激素处理4个方面研究鳞片扦插繁殖的最佳条件。[结果]“索邦”百合种球经冷库(0~3℃)处理3个月后取外层鳞片,用百茵清+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分别消毒20min,经100mg/L的ABTI^#处理2h后扦插,能明显提高小籽球的繁殖数量和质量。[结论]该研究为“索邦”百合种球的国产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更好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水芹,并为其人工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水芹嫩茎为外植体,研究水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及试管苗生根、移栽、扦插的条件。[结果]MS+BA0.5 mg/L+NAA1 mg/L是诱导水芹嫩茎形成具有分化能力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MS+AgNO30.4 mg/L+BA0.2 mg/L是诱导水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1/3 MS+IAA0.6 mg/L是水芹不定芽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以炉灰渣为试管苗的移栽扦插基质,移栽成活率为99%,扦插成活率为94%。移栽和扦插的水芹试管苗具有生长快和长势旺的特点,90 d收获的鲜食茎叶比野生水芹增产15%,根系为野生植株的2倍。[结论]在生产上,应采用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的方法进行水芹的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泥胡菜快速繁殖技术并建立高效无性系。[方法]以泥胡菜嫩茎为材料,研究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不定芽的分化和生根、试管苗移栽和扦插及移植于山坡栽培所需要的条件。[结果]MS+6-BA 0.3 mg/L+2,4-D 1.0-1.5 mg/L是诱导嫩茎形成颗粒状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1.5 mg/L+6-BA 0.4 mg/L+NAA 0.1 mg/L是颗粒状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 MS+IAA 0.6 mg/L是试管苗生根和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炉灰渣是试管苗移栽和扦插的理想基质。[结论]该研究为泥胡菜组织培养中适宜的培养基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草石蚕的科学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5月20日和10月15日取草石蚕绿苗期的幼嫩枝条进行扦插育苗,观察幼苗生根和生长情况并计算成活率及繁殖系数,寻找其扦插繁殖的最佳环境条件。[结果]在春季,草石蚕的扦插苗在20d后即可生根,生根率达95%,生根后成活率为100%,而繁殖系数达到23.75。而秋季扦插苗的生根率只有10%左右,繁殖系数为2.5。春季扦插苗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生长良好,能正常越冬,次年正常萌发。[结论]草石蚕的扦插繁殖以春季(5月20日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6.
葡萄砧木组培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芹  冯美  王振平  平吉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866-8868,8876
[目的]建立葡萄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方法]以3个葡萄砧木品种3309、101-14 mg、trup的单芽茎段为材料,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预培养,探讨外植体来源、取材季节、培养基类型、激素配比等关键因素对葡萄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预培养后取材的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死率分别为20.00%~28.33%和10.00%~13.33%,室外直接取材的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死率分别为56.67%~81.67%和20.00%~25.00%;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最有利于葡萄外植体萌发,各品种腋芽的萌发率均达到60%~72%;春季取材的外植体萌芽率较高,且萌发所需时间较短;3个品种的最适初代培养基为1/2MS+0.05 mg/L 6-BA+0.2 mg/L IBA,最适继代和生根培养基为1/2MS+0.05 mg/L IBA和1/2MS+0.2 mg/L IBA。[结论]该研究对促进葡萄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钊  曾宪海  林位夫  王纪坤  潘登浪  李炜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401-12403,12433
[目的]对引种的一种时钟花(Turneraceae sp.)进行扦插扩繁,明确其繁育条件的优化和选择,并调查其访花昆虫种类和数量.[方法]扩繁试验设扦插基质、材料木质化程度及长度3因素,2个水平分别为沙育与袋育,绿色与褐色,10 cm与15 cm,7、21d时观测其成活率与发芽率,连续个月每月扦插一批;开花后,每周采用“Z”形随机扫网法及定株调查访花昆虫的种类及数量.[结果]袋育绿色15 cm处理的平均成活率与发芽率值最高分别为44.89%、37.33%.访花昆虫有3目8科9种488头.[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后续应用蜜源植株进行油棕园生物防治、昆虫生物多样性及地面覆盖效应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海南龙血树离体快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梅  莫饶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68-968,1068
[目的]加强龙血树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为其迅速繁殖及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提供依据。[方法]以龙血树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用9种6-BA、NAA不同浓度配比的诱导培养基和NAA不同浓度的生根培养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海南龙血树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结果]龙血树幼嫩茎段的诱导和生长与6-BA、NAA有关系,两者的配比直接影响茎段的再生频率。6-BA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影响极为显著,NAA的影响不是很明显。MS+0.3 mg/L NAA的生根时间最短,15 d左右生根,根数多,根系良好,移栽成活率高达95%。[结论]龙血树幼嫩茎段的诱导和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0 mg/L 6-BA+0.5 mg/L NAA,增殖系数达10以上,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0.3 mg/L NAA。  相似文献   

19.
陈梅  莫饶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36-10337
[目的]研究长寿花离体快繁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方法]以长寿花的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出不定芽进行快速繁殖,并比较添加4种浓度的BA和NAA对长寿花不定芽的诱导和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长寿花幼嫩叶片的诱导和生长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2种激素有关系,两者的配比直接影响了叶片的再生频率。长寿花叶片诱导和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5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0.5 mg/L,不定芽在此培养基上的生根率最高,移栽成活率为95%。通过直接诱导可获得较高的不定芽诱导率,同时增殖培养的增殖系数达到10,大大缩短了常规育苗时间。[结论]该研究建立了长寿花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为其快速繁殖及大规模的工厂化育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