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干奶期 产奶牛从停止挤奶到产犊前15天,初产牛妊娠7个月以上到产犊前15天,称为干奶期。经产奶牛干奶期以60天为最佳。干奶期时间太长或过短对提高产奶量和保持母牛健康不利。干奶期奶牛的体况应维持在中等以上水平,过瘦不利于胎儿发育和产后产奶;过肥容易引起难产,  相似文献   

2.
干乳期奶牛是指停止挤奶到产犊前的经产牛和妊娠7个月以上到产犊前的初孕牛。干奶期一般为60d,前45d为干奶前期,后15d为干奶后期也称为围产前期,加强奶牛干奶期间的保健工作是奶牛生产当中的关键措施之一,因为干奶期间奶牛保健工作的好坏,  相似文献   

3.
奶牛经过305天的泌乳期。生产出大量的乳汁,机体消耗严重,在下一胎产犊前(妊娠后期至产犊日期之间)这一段时间,需要蓄积体力,恢复体质,为下一个泌乳期做充分准备,因此要停止产奶(干奶期)60~65天(高产或体质瘦母奶牛延长为70-80天),此阶段母牛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产后泌乳生产性能的发挥,应引起足够重视。 1.停奶可采用逐渐停奶法和快速停奶法。逐渐  相似文献   

4.
干奶期是由停止挤乳到再次分娩、泌乳这段时间,是母牛的重要生理时期。奶牛此时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泌乳性能的发挥,也关系到母牛今后的生产、再生产。1干奶期的确定干奶期一般为2个月,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干奶前期,二是干奶后期即围产前期。1.1干奶荫期是指从停止挤奶至产奶活动完全停止,乳房恢复松软正常这一期间,时间为1~2周。干奶前期的饲养原则是在满足干奶牛营养的前提下尽早停止产奶活动。  相似文献   

5.
干奶期分为干奶前期和干奶后期。干奶前期指干奶期开始到产犊前2星期左右的时期,干奶后期指干奶前期结束至分娩前的这段时间,通常也称围产前期,即分娩前2星期的时间。1饲养母牛在干乳后7~10天,乳房内乳汁已被乳腺吸收,当乳房萎缩时,可以逐步增加精料和多汁料,  相似文献   

6.
干奶期是指在奶牛产犊前的某一段时间(一般在产犊前75~45d),通过一定的方法,人为的强制奶牛停止产奶。干奶过程一般持续3~7d左右。干奶完成后,奶牛进入干奶期。这个阶段大约维持50~60d左右。一般从开始干奶至产犊的整个阶段统称为干奶期。干奶期的意义很重大,主要有:(1)干奶期是胚胎发育的需要:干乳母牛是妊娠后期的母牛,胎儿增重量加大,需要较多营养供胎儿发育,实行干乳期停乳,有利胎儿的发育。(2)干奶期是乳腺的恢复、增殖、更新的需要: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泌乳期乳腺组织大量损失,所以泌乳器官应有一个休息的时间。产犊前乳腺的生长使萎…  相似文献   

7.
干奶母牛是指在妊娠最后2个月停止泌乳的母牛.很多养牛户认为干奶期母牛不产奶,不重视其饲养管理.其实,母牛干奶期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胎儿正常发育和分娩,关系到产后母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应予以高度的重视[1].在奶牛生产中,为了保证母牛妊娠后期体内胎儿的正常发育,并使母牛在泌乳期后能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使其体况得以恢复,乳腺得以修补与更新,在母牛妊娠的最后2个月采用人为的方法使母牛停止产奶,称为干奶.干奶使奶牛体内胎儿后期快速发育,恢复奶牛体况,为下一胎产奶做准备,促使乳腺机能、瘤-网胃机能的恢复,还可防制乳房炎[2].对于广大奶牛养殖户或牧场来说,做好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奶牛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集约化管理的标准场逐渐增加,对奶牛分阶段饲养管理日趋细化。成乳牛饲养管理细化(加拿大成乳牛饲养分阶段)为:远产期干奶牛(干奶~产前21天);近产期干奶牛(产前21天~产犊);初产期(产犊~产后  相似文献   

9.
泌乳牛产犊前停止产奶的一段时间称为干奶期,干奶期一般为60天.这段时间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故饲养者特别是集体或个体奶牛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比较粗放.从而影响奶牛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且造成诸多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应用“干奶康”防治奶牛干奶期隐性乳房炎740头。干奶期发生临床型乳房炎109头次,发病率为14.73%,比用其他药剂防治的发病率下降55.20%。干奶前和产犊后均作隐性乳房炎检查的奶牛共296头1149个乳区,干奶前检出阳性乳区787个,占被检乳区数的68.49%,产犊后降至155个,下降80.30%;在干奶前的787个阳性乳区中,产犊后转为阴性667个,阳性乳区转阴率为84.75%;干奶前的362个阴性乳区中,产犊后仍保持阴性327个,阴性乳区保持率为90.33%。  相似文献   

11.
近来有许多奶牛营养专家和研究人员推荐取消母牛的干奶前期,即延长三周的时间让母牛继续挤奶,然后将母牛直接置于产前35~40天的干奶后期。不断有研究机构表示,少于60天的干奶期对下一泌乳期的产量不存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围产期是奶牛饲养阶段中最为重要的时期。广义上将围产期定义为产前三周和产后三周,而国外有些牧场已经将这个时期扩大为产前30天和产后30天,即给予奶牛更长的过渡时间。1产期的管理目标1.1满足怀孕和乳腺发育的营养需要在奶牛干奶期阶段,虽然不再泌乳,但犊牛近2/3的体重是在这60天左右内形成,比如初生犊牛体重40千克,在干奶期阶段会有近25千克的体重生成,因此,干奶期的营养水平要保证奶牛的膘情不下降,尤其是围产前期奶牛食欲下降严重,如何提高此阶段的干物质采食量非常重  相似文献   

13.
过渡期奶牛的营养和管理对奶牛产奶量和健康至关重要,从干奶期的前几周到产犊前7~10天,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可以从2%降低为1.4%。产后三周内干物质采食量将以1.5~2.5千克/周的速率增加,与初产牛相比,经产牛干物质采食量增加得更快。在产前干物质采食量的下降和产后的增加方面,奶牛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产前  相似文献   

14.
奶牛在一年的产奶周期内,必须要有60天的干奶期。在干奶期,母牛不但可以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而且在这段时期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为修补泌乳后期未完全补偿的体组织蓄积养分,更新乳腺组织,并可以使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得到治疗和恢复,避免后续胎次产奶量的下降。本文介绍了奶牛进入干奶期的原因,如何正确进行干奶,以及干奶期奶牛的饲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围产期一般是指奶牛临产前21天(围产前期)和产后15天(围产后期)的这段时间。其特点是:奶牛在这30多天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生理阶段,即干奶期-分娩期-泌乳期。  相似文献   

16.
干奶期间营养管理会影响产犊前后母牛对疾病和机能异常的易感性。研究证明,同过量饲喂比,干奶期间中等程度限料可提高产犊后DMI,降低肝甘油三酯含量。确定受产前营养和临产健康状况影响的产犊前后代谢反应模式提供了更好地管理过渡期奶牛的信息。本试验的日的是,确定不同采食量和产后健康状况对DMI、产奶量、血液代谢物、体重、体况评分和肝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繁殖管理是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奶牛只有经配种、妊娠、产犊后才能产奶。奶牛理想的繁殖周期是每年产1胎,即胎间距365天,减去60天干奶期,每胎正常泌乳天数为305天。奶牛适宜的胎间距范围为340—390天,适宜的泌乳期为280~330天。胎间距过短,影响当胎产奶量;胎间距过长,影响终生产奶量。  相似文献   

18.
繁殖管理是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奶牛只有经配种、妊娠、产犊后才能产奶。奶牛理想的繁殖周期是一年产一胎,即胎间距365d,减去60d干奶期,一胎的正常泌乳天数为305d。  相似文献   

19.
薛华 《四川草原》2011,(8):42-43
<正>产奶牛在围产期、产奶早期、产奶中期、产奶后期和干乳期等几个阶段,应根据牛的生理状况、产奶量、体况膘情等因素,结合饲料供应状况,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1围产期围产期一般指奶牛产前15天到产后15天这一段  相似文献   

20.
荷斯坦奶牛的三阶段饲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奶牛的生长发育特点,将围产期与产奶牛细分为3个阶段,即围产前期(产前21d到分娩)、围产后期(分娩到产后21d)、产奶期(产后21d到产奶结束),并根据3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建立饲养管理程序。试验结果表明,干奶期和围产期饲养程序可以降低胎衣不下、产褥热、酮病和子宫炎的发病率(P<0.05),试验组产奶量比对照组高出6.08kg,差异显著(P<0.05),2组的乳成分没有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