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鳅科供养殖的主要品种为泥鳅、大鳞副泥鳅(黄板鳅)、北方须鳅、长薄鳅、中华花鳅、美国香鳅和“华丰9号”泥鳅以及巨龙泥鳅等,其中以泥鳅养殖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2.
正泥鳅有很大的药膳价值,号称"水中人参"~([1-2]),在全国各地均有养殖,其中江浙、两湖、两广、山东、辽宁是泥鳅的主产区。泥鳅的主养品种有台湾泥鳅、真泥鳅(俗称青鳅、圆鳅)、大鳞副鳅(俗称黄板鳅)~([3-4])。目前台湾泥鳅已然占据泥鳅养殖产量的80%以上,已经带动泥鳅商品鳅和寸苗批发价格逐渐回归理性,目前商品鳅塘头批发价格基本维持在  相似文献   

3.
李燕  印杰 《海鲜世界》2007,(6):27-28
泥鳅,俗称鳅鱼,又名鳅、鳛等,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民间,泥鳅被老百姓喻为“水中人参”。近年来,随着观赏鱼业的兴起。泥鳅也因其可爱的外形,成为人们水族箱中的新宠。  相似文献   

4.
泥鳅的人工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济宁市任城区水产局承担了“泥鳅人工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项目,认真对泥鳅养殖场设施的建设、泥鳅苗种的人工繁育、泥鳅的工厂化养殖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2007年11月26日邀请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鉴定,共实施面积774m^2(18个池),其中苗种培育池3个(99m^2),成鳅养殖池15个(675m^2)。总产泥鳅鱼苗230万尾,培育泥鳅鱼种1082kg。养殖成鳅8159kg。鳅种平均规格9.0g,成鳅规格40.2g。综合技术居省内先进水平。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ns dabryanus)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俗称黄板鳅、板鳅。在形态和生理学方面,与大鳞副泥鳅相似的鱼类有真泥鳅、大斑花鳅、中华沙鳅、长薄鳅、北方须鳅、花斑副泥鳅等。在这些鳅科鱼类中,大鳞副泥鳅因其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等优良性状,并且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性强、易于饲养等特点,而成为近年来特种经济水产养殖新品种;加之大鳞副泥鳅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而且其必需氨基酸含  相似文献   

6.
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敏  张泗光 《水利渔业》2000,20(1):37-39
进行了泥鳅和副泥鳅的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水泥池中培育鳅苗,决定成活率的关键是早期投饵技术,鳅苗下池前要肥水,下池后早期要多点,分散,均匀投喂,发现较多泥鳅在水上层游动或浮头时应及时加注新水。  相似文献   

7.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别名鳅、真泥鳅等。其肉清淡鲜美、营养丰富,属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佳品,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为探讨泥鳅养殖技术,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2011年临沂市润兴特种水产养殖厂在兰山区水务局指导下,开展水泥池泥鳅养殖试验,所产泥鳅大部分出口日本、韩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鳅、鱼混养有益处泥鳅是底栖鱼类,与鱼混养能疏松池底淤泥,促进细菌分解,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从而为鱼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丰富的饵料。同时,泥鳅不与鱼争食,可以做到以鳅促鱼,鱼鳅双丰收。江苏金湖县水产局成学山邮编211600鳅、鱼混养有益处@成?..  相似文献   

9.
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规模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世界上有泥鳅十多种,通常供养殖的主要是真泥鳅。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普遍分布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水域中。是主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但是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为增加有效供给,发展泥鳅的规模化养殖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规模化养殖作简单的介绍。 一、泥鳅的人工繁殖 1.亲鳅的选择与雌雄鉴别 人工繁殖用的亲鳅一般不易长期蓄养。最好是采集临近产卵期的…  相似文献   

10.
一、亲鳅的选择1.亲鳅的来源:由于7月份正是泥鳅繁殖的高峰期,泥鳅的性腺发育普遍比较好,本试验所用的泥鳅直接从池塘中捕捞。从中选择体长15~20厘米、体重25~50克、体表光滑、无病无伤的泥鳅作为人工繁殖的亲鳅,在水泥池中暂养2日后直接注射催产剂进行催产。2.亲鳅配组:本试验亲鳅的雌雄比为1:3,如果  相似文献   

11.
<正>泥鳅类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s)、鳅科(Cobitidae)、泥鳅属(Misgurnus lacepede),国内已知品种多达10余种,其中适合养殖的品种主要为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青鳅)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黄鳅)。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兼具较高的营养价  相似文献   

12.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auvage)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俗称大板鳅、黄板鳅。其个体大、生长快、耐低氧、食性杂,肉味鲜美,极具食用及药用价值,有“水中人参”之称。是一种食用价值和生产潜力很大的养殖品种。据国内外泥鳅市场调查显示,从1995年至今,泥鳅连续10年走俏市场。国内市场年需求量为10万~15万t,但市场只能供应5万~6万t,缺口很大,拉动价格连年攀升,  相似文献   

13.
细鳞泥鳅消化系统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栾雅文 《水产学报》1988,12(3):277-282
细鳞泥鳅(Misgurnus mizolepis Gunther)是鳅科鳅属的鱼类,俗名“肉泥鳅”。个体比泥鳅大,习性与泥鳅相似。底栖杂食性,很容易饲养。是一种小型鱼类,可以食用,也可做其他鱼类的饵料。除高原外,全国均有分布。细鳞泥鳅消化系统与鲤科的草鱼及鲤鱼的消化系统有不少相似处,但也有其独特性。故做此项工作,为鱼类消化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在泥鳅高密度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鳅又名鳅、真泥鳅等。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在医药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作者探索出了通过使用微生态制剂,提高泥鳅养殖密度、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专养池塘生产成鳅2500kg/亩以上。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泥鳅的聚殖与苗种培育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池塘、坑由、稻田中都能养殖,是农村家庭副业的好门路。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到6月下旬,...  相似文献   

16.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广泛分布于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的所有地区。目前,泥鳅的人工繁殖、种苗培育和成鳅养殖技术都基本成熟[1、2、3],但存在单产低、鱼病防治困难、成鳅难以捕捞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进行了改变物理生境的偿试,陈昌齐等[4]对养殖底物及养殖水深作了较详尽的科学研究,但关于泥鳅对光照要求的研究则较粗略,仅限于对明暗的选择。作者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泥鳅对照度的选择性,对泥鳅的生态习性作进一步的研究,为泥鳅的高产养殖和灯光诱捕提供照度和光谱参数。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所有参试个体均购于长沙市…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2014,(3):53-54
<正>"趁泥鳅在进入越冬期前,挑选出健壮的泥鳅做繁育的种鳅……"2014年1月28日,在游仙区魏城镇圣水村浅水滩养殖基地,总经理樊光成正和技术员在种鳅池打捞选育种鳅,他说:"这个养殖基地目前占地100亩,由70亩泥鳅养殖池、20亩鳅苗池、10亩种鳅池组成。2012年12月,每亩池塘里投  相似文献   

18.
利用越冬技术可以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泥鳅是两年成熟鱼类,越冬技术可以提供充足的生长时间;二是平衡市场供需,解决了商品鳅秋季集中上市,而春夏两季又无鱼可售的局面;三是解决了鳅苗供应不稳定的问题,挑选合适的留种亲鳅越冬后进行人工繁育。现将泥鳅越冬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泥鳅隶属于鲤形目,鳅科,泥鳅属,俗称"粉鳅"。其分布广,适应性强,是一种杂食小型淡水经济鱼类。泥鳅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目前泥鳅规模化苗种人工培育技术不够成熟,养殖的鳅种主要靠野生捕捞,数量、质量和规格没  相似文献   

20.
泥鳅(misgumus anguillicaudautus)又名鳅、鳗尾泥鳅、真泥鳅,在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国内广泛分布于除青藏高原外的各地沟渠、水田、池塘、河流、湖泊及水库等水域中。日本、朝鲜和东南亚诸国也有分布。目前,泥鳅市场平均售价在15~30元/kg,国际售价更可观,口岸价格最低32元,kg,是出口创汇型经济鱼类之一。而且随着人们对营养认识的逐步提高,泥鳅这一既具营养价值又具药用价值的鱼类需求量也在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