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72头35日龄断奶的仔猪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4个组分别饲喂24%、22%、20%、18%蛋白水平的日粮。结果表明:粪氮排泄随日粮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增加,24%蛋白组粪氮排泄量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尿氮变化不显著;22%、20%、18%蛋白组氮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24%蛋白组氮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氮代谢率随蛋白水平上升而下降;血清总蛋白浓度与日粮蛋白水平无显著的相关性;血清尿素氮浓度随日粮蛋白水平的降低而降低。总之,考虑到仔猪生长和氮排出,仔猪日粮蛋白水平应以20%~22%为好,18%的日粮蛋白水平影响仔猪日沉积氮量。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用4头安装永久性三位点瘘管的鲁西黄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瘤胃分别灌注1 000 mL0.9%的生理盐水,100、200、300 g/d的大豆小肽,探讨其对肉牛营养物质消化代谢以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注大豆小肽对日粮脂肪(EE)、粗蛋白(CP)与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无影响(P>0.05);300 g/d组显著提高日粮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P<0.05);灌注小肽显著增加了尿氮的排出量(P<0.05),提高氮的表观消化率与氮沉积(P<0.05);200 g/d与300 g/d组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氮流量占进食量的百分比(P<0.05);300 g/d组显著提高了血浆尿素氮和血浆葡萄糖含量(P<0.05)。试验结果表明,灌注大豆小肽能提高日粮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增加氮沉积,综合考虑各因素,在本试验中灌注量以200 g/d最佳。  相似文献   

3.
日粮类型对奶牛粪尿特性及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日粮对泌乳奶牛粪尿及氮排放的影响,达到减少和控制氮排放的目的,本试验选用12头体重514 kg、年龄3~5岁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分为3组,分别饲喂粗料为干秸秆玉米,精粗比40∶60的A日粮、粗料为玉米青贮,精粗比分别是40∶60和60∶40的B和C日粮进行了对其粪尿特性及氮排放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日粮类型对奶牛粪便及尿液产生量均有一定的影响。粪便产生量结果为秸秆型A日粮>青贮型低精比B日粮>青贮型高精比C日粮。3种日粮的尿液产生量为C日粮>B日粮>A日粮。同时,日粮类型对奶牛氮平衡具有显著的影响,秸秆型日粮的乳氮、尿氮含量和氮的消化率极显著低于青贮型日粮低(P<0.01),粗料均为青贮玉米条件下,随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氮消化率和尿氮极显著增加(P<0.01),粪氮和乳氮增加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秸秆型日粮的摄入氮主要是从粪中排出,粗料为青贮玉米时,随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粪氮比例减少,而尿氮比例增加,粪氮和尿氮占总粪尿氮的比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选用平均体重为(40±2)kg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3头,按3×3的拉丁方进行试验设计,试验分3期,每期为7 d,采用全收粪法,研究不同蛋白质(CP)水平的氨基酸平衡日粮CP水平分别为14%、16%和18%)对氮、磷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处理间的氮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氮的沉积率以14%CP和16%CP组显著高于18%CP组(P<0.05),而14%CP和16%CP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粪氮排出量14%CP日粮组显著低于16%CP和18%CP日粮组(P<0.05),16%CP日粮组和18%CP日粮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下降,生长猪的氮排出量、粪氮和尿氮均减少,总排泄氮中尿氮的比例较大,而粪氮则较少。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磷和能量的消化利用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宁夏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奶牛营养及牛奶品质状况,我们于2011年9月、10月、11月对某典型养殖场奶牛日粮营养水平及乳成分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到高产组(日均产奶量大于等于30 kg)奶样37个,中产组(日均产奶量在20~30 kg)39个,低产组(日均产奶量小于20 kg)17个。结果显示,中产组牛奶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低产组牛奶的乳糖显著高于高产组(P<0.05),然而,3个处理组之间乳蛋白含量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对乳脂肪影响最大,随着日粮精料比的增加,乳脂率在降低;提高日粮粗蛋白水平对提高乳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而对乳蛋白产量有一定的正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中相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下,以竹叶或茶叶渣替代苜蓿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将45头105日龄的荷斯坦公犊牛分成3组,每组15头犊牛,分别饲喂苜蓿(AH组)、竹叶(BL组)或茶叶渣(TR组)为主要NDF来源的TMR。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180日龄时,TR组的体重显著低于AH组(P<0.05);试验期间,BL组与AH组之间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2)与AH组相比,BL组的干物质(DM)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而有机物(OM)和NDF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TR组的NDF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而DM、OM和ADF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与AH组相比,BL组的尿能、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降低(P<0.05)。4)与AH组相比,BL组的尿氮显著提高(P<0.05),氮沉积率显著降低(P<0.05);TR组的粪氮显著提高(P<0.05),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5)与AH组相比,BL和TR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BL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与饲喂苜蓿饲粮相比,饲喂竹叶饲粮的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OM、NDF表观消化率相近,但能量和氮的利用率降低;饲喂茶叶渣饲粮的断奶犊牛能量利用率相近,而NDF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生长性能和氮的利用率降低;饲喂竹叶饲粮和茶叶渣饲粮的断奶犊牛血清IgA含量显著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综上所述,断奶犊牛阶段可以用竹叶(24.38%)替代苜蓿作为饲粮的粗饲料。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日粮大豆磷脂水平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取8头初产泌乳早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2头,采用4×4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研究。4种日粮处理中大豆磷脂的添加量分别为日粮干物质基础的0,1%,2%和3%。结果显示:大豆磷脂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尤其是2%添加组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2%大豆磷脂组奶牛的产奶量、4%标准乳、日产乳脂量和乳蛋白量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乳成分和乳体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5);3%大豆磷脂水平显著降低了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提高了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1),但对粗蛋白、粗脂肪及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日粮大豆磷脂能够提高奶牛产奶量,提高奶牛的健康状况和免疫机能,经济效益显著。在奶牛日粮中最佳添加量为2%(干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酿酒酵母培养物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45头,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精料量1%和2%的酿酒酵母培养物。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1);试验Ⅰ组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了0.36 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干物质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0.22和0.46 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乳成分和饲料转化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丙血清氨酸转移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之间其他各项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精料量2%的酿酒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生产性能,改善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增加牧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日粮中不同的粗蛋白(CP)及瘤胃未降解蛋白(RUP)水平对奶牛氮排泄的影响,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降低奶牛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选择32头年龄、体质量、胎次、产奶量及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组日粮,每组8个重复,精粗比为48:52。试验期75 d,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结果表明:当日粮CP水平从14.5%降到12.5%时,奶牛粪氮与尿氮的排泄量均显著降低,对日粮的氮表观代谢率与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日粮CP中的RUP水平由35%提高到40%,可以提高氮的消化率和代谢率,使奶牛的氮排出量显著减少。这说明,降低日粮CP水平和提高日粮RUP水平可以降低奶牛氮的排泄量,提高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日粮中不同的粗蛋白(CP)及瘤胃未降解蛋白(RUP)水平对奶牛氮排泄的影响,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降低奶牛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选择32头年龄、体质量、胎次、产奶量及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组日粮,每组8个重复,精粗比为48∶52。试验期75d,预饲期15d,正饲期60d。结果表明,当日粮CP水平从14.5%降到12.5%时,奶牛粪氮与尿氮的排泄量均显著降低,对日粮的氮表观代谢率与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日粮CP中的RUP水平由35%提高到40%,可以提高氮的消化率和代谢率,使奶牛的氮排出量显著减少。结果说明,降低日粮CP水平和提高日粮RUP水平可以降低奶牛氮的排泄量,提高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张金枝 《养猪》1992,(1):7-9
对杜洛克生长猪不同蛋白质、赖氨酸水平的6组等能饲粮的消化率和氮代谢测定结果表明:粗蛋白、赖氨酸水平对总能、干物质的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高蛋白饲粮的粗蛋白及粗脂肪的消化率较低蛋白饲粮高,尿氮与日食氮量呈正相关(P<0.01);各组的氮沉积量差异不显著;维持适宜的赖氨酸水平,降低蛋白水平有利提高氮沉积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肥育宁乡猪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氮能代谢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65.0±2.5)kg的去势宁乡公猪9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喂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41%、12.91%和15.43%的日粮,试验期为8 d,采用全收粪法.结果表明,日粮干物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以12.91%蛋白质日粮组最高,粗蛋白质消化率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升高而降低(P<0.05);氮摄入量、粪氮、尿氮和总氮排出量、氮表观可消化量和氮沉积量及粪能和尿能排出量均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升高而升高(P<0.01),而氮的总利用率、表观消化率、代谢能及代谢能/总能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升高而降低(P<0.05).上述结果提示,日粮蛋白质水平影响能量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氮的沉积和排泄,宁乡猪日粮适宜蛋白质水平为12.91%.  相似文献   

13.
饲粮阴阳离子水平对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动物为8只装有瘤胃瘘管的绵羊,随机均分为4组;饲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采用Na++K+-Cl-公式计算,按DCAB水平不同分为4个处理,即A、B、C、D。结果表明:①B处理DM(干物质)、OM(有机质)、NDF(中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②各处理间氮平衡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B处理的氮表观存留率高于其它处理(P>0.05)。③B处理钙表观吸收率高于A、C、D处理(P>0.05);B、C、D处理磷表观吸收率显著高于A处理(P<0.05)。④D处理钾食入量显著低于A、B处理(P<0.05),B、C处理显著低于A处理(P<0.05);4个处理间粪钾和尿钾的排出量、钾表观吸收率差异不显著(P>0.05);B处理钾表观存留率最高,C处理次之,A、D处理较低,差异不显著(P>0.05)。D处理钠食入量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P<0.05),而B、D处理钠的表观存留率显著高于A、C处理(P<0.05);4个处理间粪、尿钠排出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B处理钠表观吸收率显著高于A、C、D处理(P<0.05)。  相似文献   

14.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对獭兔氮平衡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选择(63±4)日龄、平均体重为(1150.5±124.0) g的健康美系獭兔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兔,公母各半。试验日粮分别含有25%生大豆、25%化学钝化大豆、25%热处理大豆、25%豆粕和13%生大豆+12%豆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实测值)分别为6.55、 1.99、1.73、 0.81和3.97 mg/g。试验结果表明,25%生大豆组显著降低饲料氮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增加粪氮排出(P<0.05),对尿氮无显著影响;化学钝化、热处理及生大豆+豆粕组粪氮、氮消化率同豆粕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干物质、有机物质、无氮浸出物、粗脂肪、粗纤维表观消化率5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及氮排放的影响,探讨在不影响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奶牛粪尿中氮的排放量。选择30头年龄、胎次、泌乳期和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配方),试验Ⅰ组和Ⅱ组在基础日粮配方上分别减少0.80%和1.66%的氮(粗蛋白质),分别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ys)24.6 g/d+过瘤胃蛋氨酸(RPMet)10.4 g/d、RPLys 25.7 g/d+RPMet 9.4 g/d平衡日粮中的氨基酸。预饲期7 d,正试期42 d。测定产奶量、乳成分、表观消化率及粪尿氮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采食量、4%的标准奶产量、乳成分和日粮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粪尿氮排放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7.67%和15.19%(P0.05);奶牛经济效益与对照组相比,每天分别增加了0.45元/头和3.17元/头。上述结果表明,在氨基酸平衡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日粮蛋白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同时还减轻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对中国荷斯坦奶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择45头胎次、泌乳日龄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5组,每组9头,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0.5%、1.0%、1.5%和2.0%的蒙脱石,试验期70 d,测定各组的饲料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液中酶和矿物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蒙脱石添加量的增大,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但0.5%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锌和镁浓度无显著变化,但1.0%~2.0%组血液中钙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铜和铁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粗脂肪、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升高趋势,且0.5%组的NDF、ADF表观消化率最高。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奶牛日粮中霉菌毒素含量在安全范围内),日粮中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的推荐添加量为0.5%。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日粮中不同的粗蛋白(CP)及瘤胃未降解蛋白(RUP)水平对奶牛氮排泄的影响,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降低奶牛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选择32头年龄、体质量、胎次、产奶量及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组日粮,每组8个重复,精粗比为48∶52。试验期75d,预饲期15d,正饲期60d。结果表明,当日粮CP水平从14.5%降到12.5%时,奶牛粪氮与尿氮的排泄量均显著降低,对日粮的氮表观代谢率与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日粮CP中的RUP水平由35%提高到40%,可以提高氮的消化率和代谢率,使奶牛的氮排出量显著减少。结果说明,降低日粮CP水平和提高日粮RUP水平可以降低奶牛氮的排泄量,提高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硒和维生素E对肉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氮平衡、能量代谢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4头5岁、平均体重(500±20)kg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阉牛,采用4×4双因素随机设计,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0.1、0.2和0.3 mg/kg硒和0、30、60和90 IU/kg的维生素E,共形成16组饲粮,硒水平(mg/kg)/维生素E水平(IU/kg)分别为0/0(1组)、0.1/0(2组)、0.2/0(3组)、0.3/0(4组)、0/30(5组)、0.1/30(6组)、0.2/30(7组)、0.3/30(8组)、0/60(9组)、0.1/60(10组)、0.2/60(11组)、0.3/60(12组)、0/90(13组)、0.1/90(14组)、0.2/90(15组)、0.3/90(16组)。检测肉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氮平衡、能量代谢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14组饲粮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8组粗蛋白质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11和12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2和3组(P<0.05或P<0.01),8、12和14组的无氮浸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各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4、7、8、12和14组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2)8组的可消化氮显著高于1组(P<0.05),4、8和14组的沉积氮显著高于1、2、5和9组(P<0.05)。3)添加硒和维生素E对粪能、气体能和沉积能无显著影响(P>0.05),4和8组的消化能和代谢能显著高于2组(P<0.05)。4)添加硒和维生素E对血清葡萄糖、总蛋白、尿素氮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4、8和12组的白蛋白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1组(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或P<0.01),8、12、13和14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1、9和13组的甲状腺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12组的三碘甲腺原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除4、8和15组外的其余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硒和维生素E提高了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促进了氮平衡和能量代谢,硒和维生素E的适宜添加水平分别是0.3 mg/kg、30 IU/kg。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原料[豆粕、玉米蛋白粉、低蛋白质含量(65%)的鸡肉粉65、高蛋白质含量(80%)的鸡肉粉80、鱼粉、鸭架粉]对不同年龄阶段藏獒的采食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便质量的影响。试验选取5~6月龄的幼年藏獒10只,2周岁以上的成年藏獒10只,各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配制7种试验饲粮,分别为CGM(植物蛋白质仅含玉米蛋白粉)、SBM(植物蛋白质仅含豆粕)、PMH-FM(动物蛋白质为鸡肉粉80和鱼粉)、PML-FM(动物蛋白质为鸡肉粉65和鱼粉)、DM-FM(动物蛋白质为鸭架粉和鱼粉)、FM(动物蛋白质仅含鱼粉)和PML饲粮(动物蛋白质仅含鸡肉粉65)。每种饲粮分别饲喂1组幼犬和成犬。试验共分4期进行,每期试验期为10 d,其中预试期6 d,收粪期4 d。结果表明:幼犬对不同蛋白质来源饲粮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成犬对PML-FM饲粮的平均日采食量与PMH-FM饲粮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饲粮(P<0.05)。在饲喂同种饲粮情况下,幼犬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比成犬高,且差异显著(P<0.05)。幼犬对PM H-FM饲粮的干物质、粗蛋白质、有机质、钙和总磷表观消化率均最高,其上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PML-FM饲粮(P<0.05),且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还显著高于PML饲粮(P<0.05),总磷表观消化率还显著高于DM-FM和FM饲粮(P<0.05)。成犬对SBM饲粮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PML-FM饲粮(P<0.05),对DM-FM饲粮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PML和PML-FM饲粮(P<0.05),对FM饲粮的总磷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SBM和PM L-FM饲粮(P<0.05)。成犬对各饲粮的有机质和钙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饲喂同种饲粮情况下,成犬和幼犬对干物质、粗蛋白质、有机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同时饲喂PMH-FM饲粮情况下,幼犬对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要显著高于成犬(P<0.05)。幼犬饲喂PMH-FM饲粮时粪样初水分含量最低,显著低于除PML-FM和DM-FM饲粮外的其他饲粮(P<0.05)。成犬饲喂FM饲粮时粪样初水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饲粮(P<0.05)。幼犬饲喂CGM、PMH-FM、PML-FM、DM-FM和FM饲粮时粪样分数均在最佳粪样分数(2.5)左右,而在饲喂SBM和PML饲粮时粪样分数在2.8左右。成犬饲喂不同的饲粮,其粪样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在饲喂同种饲粮情况下,成犬和幼犬粪样初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幼犬粪样分数均显著高于成犬(P<0.05)。由此得出,饲粮不同蛋白质来源对藏獒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粪便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对幼犬影响更大。对于藏獒,玉米蛋白粉和豆粕混合使用比单一使用效果要好;相对于鱼粉和低蛋白质含量的鸡肉粉65,高蛋白质含量的鸡肉粉80作为蛋白质来源较佳。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泌乳水平对奶牛日粮及羊草能量、氮代谢及甲烷排放规律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分为干奶牛组(A组)、15 kg/d产奶牛组(B组)、27 kg/d产奶牛组(C组),每组4头,各试验牛的体重、年龄、胎次相近的,产奶牛处于相同泌乳阶段。采用间接法(套算法)测定羊草的能量及瘤胃甲烷产量。结果表明:能量代谢方面,随着泌乳水平的提高,日粮的能量消化率和代谢率随泌乳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羊草的消化能、代谢能、净能值以及瘤胃甲烷产生量随着泌乳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日粮氮的消化率和代谢率随着泌乳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A、B组和C组中,羊草的氮消化率分别为68.17%、66.64%和64.31%,A组的氮消化率、可消化氮显著高于C组(P<0.05);羊草氮代谢率及可代谢氮量随着泌乳水平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由此可知,奶牛泌乳水平对日粮及羊草的能量、氮代谢及瘤胃甲烷产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