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犬细小病毒母源抗体可通过胎盘和初乳转移给仔犬。初生犬一周内血清中母源抗体HI效价为1:128~1:256,6用龄时HI效价降至1:8~1:32。母源抗体效价>1:16时接种犬细小病毒灭活苗。仅有33%的犬产生免疫应答;HI≤1:16时,对接种灭活苗或弱毒苗均产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仔兔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将健康种兔在配种前20日左右免疫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母兔产仔后,每批仔兔中挑选10只仔兔,分别于3日龄、7日龄、14日龄、28日龄、35日龄、40日龄、45日龄、50日龄时采血,测定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抗体效价,结果7日龄左右仔兔母源抗体均值达到高峰,后随日龄增大抗体均值缓慢下降,35~40日后逐渐低于有效保护值;取不同日龄家兔进行免疫,结果免疫日龄越晚,抗体产生的越快,一个月内,抗体值也越高,例如,35、40、45、50日龄仔兔免疫后7日,血凝抑制抗体均值分别为26.8、26.5、27.9及28.6,免疫后6个月,抗体均值均在保护性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番鸭细小病毒病弱毒苗进行了不同母源抗体鸭群免疫效果试验研究,以及在高母源抗体水平下,不同含量的细小弱毒苗免疫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母源抗体对1日龄免疫细小弱毒苗(无论是高含量还是低含量)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尤其是在低母源抗体的背景下,1日龄免疫鸭小威弱毒苗会导致弱毒苗将母源抗体全部中和,导致7日龄将抗体中和为零。因此,本研究发现1日龄进行番鸭细小病毒弱毒苗免疫存在免疫缺陷,提高鸭群的母源抗体水平的同时低日龄免疫细小灭活苗或许是一种更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20只未进行免疫接种的健康幼狐,分别在30日龄、45日龄、60日龄对其进行颈静脉采血,制备血清,进行抗犬瘟热病毒(CDV)母源中和抗体滴度测定.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幼狐在30日龄母源抗体较高;幼狐在45日龄母源抗体均较低,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均等于或小于1∶18.6;幼狐在60日龄母源抗体基本消失,均小于1∶4.0.45日龄对幼狐进行CD免疫接种能够避免免疫空白期的出现,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对昌平区某商品鸭群的60只鸭进行AIV-H5血清抗体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鸭群1~8日龄母源抗体随着日龄的增加而缓慢的衰减,7日龄免疫后,试验雏鸭并未因免疫而有高抗体存在,直至42日龄出栏时,特异性抗体≥4log2仍保持在0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索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的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其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以免疫母貂所生仔貂为研究对象,采集21、30、45、60日龄仔貂血清,测定水貂病毒性肠炎母源抗体HI效价(MEV HI);选取25只47~52日龄健康水貂接种制备ME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前后14 d采血测定MEV HI效价;免疫后14 d进行水貂肠炎病毒攻毒临床症状观察,并测定粪便HA效价;攻毒后14 d对濒死和存活水貂安乐死,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免疫母貂所产仔貂的MEV HI效价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在21日龄时较高,45日龄时少部分仔貂MEV HI效价<1:32,60日龄时大部分仔貂HI效价≤ 1:4;使用制备合格疫苗免疫后14 d对照组水貂的MEV HI效价均不高于1:4,免疫组MEV HI效价升高至1:64~1:512;攻毒保护试验表明,免疫组水貂100%抵抗水貂肠炎病毒强毒的攻击,水貂的精神、饮食、粪便等均未见异常,且攻毒后粪便HA效价为1:8~1:16;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ME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能够很好地阻止病毒在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复制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因此,免疫母貂所生仔貂21日龄时体内抗体效价最高,制备的疫苗免疫50日龄左右的水貂时能够突破母源抗体干扰并产生高水平的抗体,能够抵抗水貂肠炎病毒强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对比了CD不同初免日龄(30d、45 d、60 d)及不同免疫次数间,实验犬的抗CDV的血清中和抗体消长规律.15只30日龄健康幼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第一组在30日龄进行初免,第二组在45日龄进行初免,第三组在60日龄进行初免.三组犬均在初免后15 d进行二免,再间隔15 d进行三免.在每次免疫前(当天)及免疫后15 d对三组实验犬进行颈静采血3 ml,制备血清,检测血清抗CDV中和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45日龄对幼犬进行CD免疫接种较好,此时幼犬体内抗CDV的母源抗体较低,能够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又能避免60日龄前的免疫空白期,免疫接种3次比免疫接种2次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犬群虽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却仍不断有犬病毒性传染病呈周期性发生 ,多是因为免疫过程中未能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所致。也有的人缺乏免疫常识 ,根本不防 ,有时防也防不住 ,造成传染病 (犬瘟热、细小病毒病 )时有发生 ,给养犬人 (业 )造成大的损失。1 影响犬免疫接种的因素1.1 免疫程序犬免疫接种的时间间隔一般是 2~ 4周。 2月龄左右的仔犬免疫器官处于发育阶段 ,机能尚不健全 ,用多联苗进行免疫 ,不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对仔犬免疫 ,应尽可能了解母犬的免疫状况 ,预测仔犬群的母源抗体水平 ,克服母源抗体干扰。对无母源…  相似文献   

9.
母源抗体对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液相阻断ELISA(Liquid phase blocking ELISA,LPB-ELISA)和正向间接血凝(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IHAT)2种血清学试验方法对规模化饲养猪群仔猪的口蹄疫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传递途径、消长规律、母/仔代特异抗体相关性及母源抗体对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血清学方法均没有从未吸吮初乳的新生仔猪中检出特异抗体;在吸吮初乳后的仔猪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抗体,并于10日龄左右抗体效价升至峰值,而后随着日龄的增加,特异性抗体的效价呈明显的线性下降,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10~20d,至45~60日龄母源抗体效价降至不完全保护带(lgX<1.8)或更低;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体特异抗体水平呈正相关。通过对不同日龄仔猪接种口蹄疫疫苗后抗体水平检测发现,仔猪体内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应答具有明显或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经对不同日龄仔兔病毒性出血症的母源抗体测定表明,仔兔在30日龄时其抗体已有近80%降至阴性水平,HI均值仅为1.0(log2),仔兔母源抗体效价与母兔抗体效价之间有相关性。强毒攻击试验结果表明,家兔的HI抗体达到3log2以上时有坚强的保护力。30日龄、45日龄两次免疫的仔兔对强毒攻击保护率为100%,免疫期可达10个月,并可使处于免疫空缺期的30~45日龄仔兔免受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侵袭。  相似文献   

11.
艾维菌父母代肉种鸡经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弱毒疫苗免疫后,用琼脂扩散试验对不同免疫期种鸡的后裔雏鸡的母源抗体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发现,26周龄种鸡禽脑脊髓炎(AE)抗体阳性率为86.79/6~1009/6.其后裔雏鸡在1~7日龄时母源抗体阳性率为83.3%~100%;14日龄时降至30.0%~70.09/6;多数在21日龄时转阴。36周龄种鸡AE抗体阳性率为56.7%~76.79/6,其后裔雏鸡在1日龄时母源抗体阳性率只有50.0%~76.7%;7日龄时降至10.0%~50.0%;14日龄时全部转阴。表明,雏鸡AE母源抗体水平及其衰减规律受种鸡抗体水平的影响。攻毒保护试验发现,低母源抗体雏鸡(1日龄母源抗体阳性率为50.0%),不但7~28日龄脑内攻毒后6~11d全部发病,而且14日龄颈部皮下攻毒后11~13d也有6/10雏鸡发病;而高母源抗体雏鸡(1日龄的母源抗体为1009/6),虽然14~28日龄对脑内攻毒易感,但是颈部皮下攻毒后观察45d均未发病。证实,雏鸡1日龄的AE母源抗体为50.0%时,很难保护其免受AEV的侵袭。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林下鸡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程序,在黔东南州的老寨、龙氏、平寨3个林下鸡场随机选择50只雏鸡,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分别对母源抗体、首次免疫抗体、第2次免疫抗体、第3次免疫抗体的变化规律进行检测,研究出黔东南州林下鸡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程序,即15日龄进行首次免疫,42~45日龄进行第2次免疫,135~140日龄进行第3次免疫,以后每隔4个月免疫1次。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预防猪口蹄疫疾病,本试验实施了猪各阶段的免疫及抗体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乳猪获得的母源抗体在30日龄后已不再具有保护力;仔猪在40~45日龄首免、70~75日龄二免可获得较高的抗体滴度,免疫后抗体合格率可达90%;成年猪每3个月进行免疫可获得较高的抗体滴度,免疫后抗体合格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4.
对某海兰种鸡场免疫禽流感疫苗60日龄和180日龄后的种蛋所生产的供应给周边的10个蛋鸡养殖户的雏鸡,采用4个不同日龄免疫禽流感H5N1Re-4-5疫苗及不免疫5种方式。随即选择同批的9个不同日龄的雏鸡各20只,进行采血,利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H5Re-4-5禽流感抗体水平监测分析。结果显示:种鸡免疫60d后出孵的5家雏鸡1日龄母源抗体高,雏鸡首免在7~14日龄时免疫效果好;种鸡免疫180d后出孵的5家雏鸡1日龄母源抗体低,雏鸡首免在7日龄前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微量中和实验的方法,对30日龄、45日龄、60日龄幼狐的传染性脑炎母源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0日龄幼狐的传染性脑炎母源抗体水平较高,中和抗体平均效价为1:48.3;在45日龄断乳期该母源抗体平均中和抗体效价显著下降到1:18.3;在60日龄该母源抗体基本消失,多数中和抗体效价低于1:2.9。实验结果表明,45-50日龄对幼狐进行传染性脑炎疫苗首免,能避开免疫空白期和母源抗体干扰,获得较好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犬细小病毒是美国Eugster在从患出血性肠炎的犬粪便中发现的一种小DNA病毒。该病毒属犬的烈性传染病病原 ,临床上多以出血性胃肠炎和突发性心肌炎导致死亡为特征。本病主要经直接接触传染或食用被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传染。一般发生在 2~6月龄的仔犬 ,发病率可达 90 %以上 ,死亡率也很高。许多人认为免疫过的动物不会再感染该病 ,于是放松管理 ,消毒不彻底 ,可能引起疾病的发生。本文是对免疫后发病的仔犬进行治疗及病理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试验动物为甘肃农业大学藏獒繁育中心的 1 3只四月龄仔獒 ,分别在 4 5、6 0…  相似文献   

17.
有些犬群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定期驱虫、消毒及合理化饲养等 ,但是仍然不断有报导一些犬的病毒性传染病在某些地区或单位呈周期性发生。因此有必要探讨犬免疫失败的原因及相应的防疫对策 ,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 ,保证免疫预防的实际效果。造成犬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母源抗体因素母源抗体对仔犬早期抗感染是有益的 ,但也是干扰疫苗免疫最常见的因素。仔犬的母源抗体90%是通过初乳获得的。由于仔犬摄取初乳量不同 ,每个仔犬获得的母源抗体量也有所不同。在仔犬母源抗体效价较高时进行疫苗免疫 ,会导致犬的免疫失败。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与免疫效果.试验分3组,第1组30日龄免疫作为母源抗体检测对照组,第2组10日龄免疫,第3组16日龄首免,50日龄二免.结果表明,三次免疫种鸡的母源抗体较高,其效价随日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对55日龄左右出栏的快大型肉鸡,10~16日龄首免时,均能达到有效保护;对饲养期在120d以上的放养鸡,采用16日龄首免、50日龄二免后,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20余只患细小病毒性肠炎的自然和人工感染病犬粪便悬液进行了比较详细地电镜和免疫电镜观察。证明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是犬出血性肠炎的病原体.对粪便提取物进行电镜和免疫电镜观察是检出本病病原的简便快速诊断方法.人工感染犬在临床发病前1~2天即可在粪便中检出细小病毒粒子;病毒在肠道内约持续8~10天,并与各该粪便样品的血凝阳性检出率相符.作者等还发现病犬发病初期粪便悬液中的病毒粒子呈散在形式,而在后期粪便悬液中的病毒粒子则聚集成堆,聚集原因是由于肠内出现抗体所致,这对于应用粪便或肠内容物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和特异性诊断等研究工作均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解释了粪便样品血凝试验检出率不高的原因,为改进这一诊断系统提供了根据.  相似文献   

20.
商品肉鸭禽流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最佳首免日龄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对商品肉雏鸭不同时间首次接种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进行监测,以确立最佳首免日龄,并对AI母源抗体进行动态观察,为更科学制定鸭免疫程序奠定基础。监测结果表明,商品肉鸭禽流感(H5)母源抗体由1日龄的9.0log2下降到7~9日龄的临界点(4log2)以下,19日龄母源抗体为0.7log2,H5AI的HI抗体半衰期约为2.3天;结合免疫效果分析,8日龄为商品肉鸭禽流感的最佳首免日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