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安溪铁观音堪称乌龙茶之极品。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铁观音可分为浓香型和清香型两种。由于清香型铁观音具有香气清高悠长,滋味醇厚鲜爽的优异品质,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这不仅促使了安溪传统乌龙茶工艺的革新,而且在茶叶感官审评上,对清香型乌龙茶品质特征也应形成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乌龙茶传统做青与现代做青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龙茶优异的品质风格,兼具绿茶香气之高及红茶茶汤之醇,在全国掀起了乌龙茶品鉴风暴。而乌龙茶的优异品质风格,主要在做青工序中形成。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又区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茶,本文主要讲述了传统乌龙茶与现代新型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做青的主要技术要求和要点,并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在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加工过程中,其加工工艺与技术特点与传统的铁观音茶有所不同,多数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加工特点主要以轻微晒青为主,同时辅以轻度做青。此外,制好的茶叶需要以冷藏方式贮存,在低温下,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可以散发新鲜的味道,逐渐趋于"绿茶"化。在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加工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的基础上,实现了花香型安溪铁观音的茶叶产量,确保了大众消费。因此,本文重点探讨花香型安溪铁观音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安溪铁观音发源于我国的安溪西坪,更是目前我国著名的十大名茶之一。制定加工的铁观音在安溪知名茶界特有美誉“七泡有余香”的传承佳篇。分析观察铁观音初制工艺制作流程的独特精华,首选优秀良品的茶叶品种,外观具有独特的兰花香味,优选茶叶品种的主产地源自我国福建安溪。独特精致的制作工艺程序方式,精湛制作茶叶工序而生产出来的铁观音,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产出了多种口味的铁观音,将传统工艺联合现代化工艺的优势将铁观音工艺达到顶峰造极。其中常见的工艺有正味、消清、拖酸等工序,其铁观音的花香韵保持回归,稳定了安溪铁观音制业茶工艺保留茶叶丰富营养的工艺程序,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本文主要阐述了对安溪铁观音初制加工程序的制作工艺技术特点,从而促进安溪铁观音现代工艺融合制作茶文化的优良技术特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安溪铁观音茶味道醇厚、香气高长可谓是茶中的极品,在茶市上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本文主要从安溪铁观音原料选择、制作过程、技术使用等方面进行介绍,从不同产区的原料和不同的加工方式,来划分铁观音的品质特征和差异。  相似文献   

6.
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属于福建省茶业中所生产的重要茶叶类型,它在加工工艺流程方面趋同于传统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但在工序技术特征方面却与闽南乌龙茶大相径庭。所以本文简单介绍了安溪县花香型安溪铁观音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对其初制加工工艺技术进行详细探析,并在最后总结了不同安溪工艺制作背景下花香型安溪铁观音的品质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7.
做青是安溪铁观音初制加工环节中最为重要的工序之一,是提高铁观音产品内在品质的关键技术。本文总结了历年来安溪县安溪铁观音初制技能比赛中参赛者的做法,并通过多年来笔者的制茶实践,就安溪铁观音初制加工中做青环节加以阐述,从而促进铁观音制作技艺的相互交流,进一步提高铁观音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8.
安溪铁观音成品茶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两大类。清香型铁观音:口感比较清淡、舌尖略带微甜,偏向现代工艺制法,目前在市场上的占有量最多。浓香型铁观音:浓香型口味醇厚、香气高长、比较重回甘,是传统工艺炒制的茶叶经烘焙再加工而成产品。近几年来,消费者喜欢的口味,已从清香型转变为较重口味的浓香型铁观音产品,其市场份额逐渐加大。目前,市场上对于浓香型铁观音产品的认识并不统一,普通消费者认为只要清香型产品经过烘焙就可以制成浓香型安溪铁观音,而对于正宗的工艺知之甚少。本人根据多年实践经验,且查阅相关制茶的古籍,对传统浓香型铁观音加工工艺进行研究,总结相关技术要点,以期对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铁观音以其独特的品质深受人们的喜爱,几乎成了安溪茶的代名词。优质铁观音历来都是市场的抢手货,市场价格从每500g几百元到上千元,现在已经飙升到了几千元。随着茶叶市场对优质铁观音的强烈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安溪茶农对安溪铁观音初制技术的研究、创新和总结。但限于茶农相互之间交流有限,形成了目前安溪铁观音不同区域初制技术不尽相同的格局。本文就安溪铁观音初制过程中的做青工艺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铁观音初制工艺与品质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雅玲 《福建茶叶》2010,32(7):38-41
本文综述了安溪铁观音鲜叶特点、铁观音初制工艺特点、安溪铁观音品质要求、并针对性作乌龙茶常见品质缺陷与成因分析,提出铁观音初制工艺与品质调控技术建议,构建乌龙茶标准化加工技术体系,建立铁观音质量效益型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安溪铁观音传统加工工艺程序较复杂,晒青程度较重,摇青次数4~5次,发酵程度较重,杀青程度较轻,本文介绍了安溪铁观音传统制法的工艺技术与流程。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安溪县是我国重点产茶县之一,铁观音茶作为安溪县一张亮丽的名片,早已名扬四海,为确保安溪铁观音的品质优势,持续提升安溪铁观音的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引领安溪茶产业"二次腾飞",特举办铁观音大师赛,旨在传承匠心精神,弘扬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进一步激发广大茶农特别是年轻一代从事茶产业的热情,打造安溪铁观音茶产业领军人才队伍。本文主要对开展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的目的、组织设计情况、赛事流程及举办经验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为各茶产区的茶叶品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浓香型安溪铁观音精制加工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香型安溪铁观音以其香气高长、滋味浓醇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介绍了制作浓香型安溪铁观音的原料选择、烘焙方法、技术和摊凉等技术要点。从不同产区的原料,根据“茶”与“火”的“君”“臣”关系,即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分析品质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14.
华安县是漳州市铁观音茶叶的主产区,年可采收五季,有“明前茶”和“冬片茶”两大特色。近几年来,华安县农业科技人员开展清香型五季茶铁观音加工新工艺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优质高效、独具风格的清香型铁观音制作工艺,并总结出成套技术规范,为全面提高华安铁观音品质起了积极的作用。清香型铁观音的制作工艺上还存在着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亟需改进。为此对华安清香型铁观音品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景华 《福建茶叶》2010,32(1):49-51
本文从外安溪和内安溪,同属内安溪不同产地,同一产地不同工艺及季节的不同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安溪铁观音品质的差异和品质特点,并说明采购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安溪铁观音又称为红心观音,铁观音香味醇厚、天然可口,具有良好的保健养生作用。在乌龙茶中铁观音是极品,其品质沉重匀整、茶条卷曲、色泽砂绿,整体外形类似于青蛙腿、蜻蜓头、螺旋体,冲泡之后汤色呈现金黄色近似琥珀,具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气,滋味清新悠久,醇厚回甘,"七泡有余香"。本文对安溪铁观音传统加工工艺及技术要点进行探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日,筹备一年的安溪铁观音欧洲营销中心在法国巴黎圣母院附近正式开业。据悉,为确保安溪铁观音的高端形象,安溪铁观音欧洲营销中心由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旗下的安溪铁观音最具代表性企业八马、华祥苑、中闽魏氏、坪山、三和等五家茶企联合组成“第一集团军”,并统一以“安溪铁观音”大品牌进军欧洲奢侈品市场。  相似文献   

18.
台式乌龙茶初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乌龙茶创始于福建。产区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和广东的部分地区,相应称之为福建乌龙茶,台湾乌龙茶和广东乌龙茶,它们具有各自的品质风格。乌龙茶制造技术有效地利用和控制酶促氧化作用,其过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有利于乌龙茶特殊香味的形成,依照产区条件、工艺特点和品质特征,乌龙茶大体可分四种类型。闽北乌龙茶,以武夷水仙为代表,包括广东的凤凰水仙。闽南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包括广东潮汕一带的乌龙茶。台湾包种茶,条型的以文山包种茶为代表,半球型以冻顶茶为代表。台湾红马龙,以香按乌龙(又称白毫乌龙)为代…  相似文献   

19.
乌龙茶是福建省的特产。其采制特点,能以叶梢伸长较完整(已形成对夹叶)的标准原料,通过初制加工,制成香高味醇的优良成品。尤其是闽北乌龙茶的武夷岩茶。具有岩骨花香之胜,闽南乌龙茶中的安溪铁观音,清香幽长有特殊的“音韵”,早已驰名国内外。  相似文献   

20.
安溪铁观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传统铁观音品质特征为外形紧结重实,色泽鲜润砂绿、汤色金黄,香气清幽细长,滋味醇厚甘鲜,叶底肥厚软亮匀齐,富有绸面光泽,绿叶红镶边。尤其在香气和滋味中具有独特的“音韵”,使人“既尝天真味,又闻圣妙香”,从而名弛中外,久享盛誉。近年来,在传统铁观音加工工艺的基础上,一种色泽翠绿、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香气清锐、外形紧实圆结的清香型铁观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