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茶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曾六次出访福建,先后到过厦门、安溪、武夷山、福鼎、福州,参加中国茶叶学会团体会员会议、厦门茶博会、全国无公害茶武夷山市培训班、安溪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省有机茶现场会和福州召开的中国特种茶和经济全球化论坛会,走访安溪、武夷山、福鼎茶园、茶厂,参观安溪“中国茶都”、福州西营里茶叶市场和省茶叶研究所,同茶叶专家、教授、研究员多次交谈,阅读大量的福建经济、农业、茶业资料,还在“中茶杯”名优茶评比和历届国际名茶会上评审福建茶。我的体会是福建茶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加快调整优化茶业结构,提高茶叶质量和效益,建…  相似文献   

2.
全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76岁高龄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庄晚芳教授,人老心壮,事业心强,在厦门休养期间,仍不辞艰辛,于今年年初考察了安溪乌龙茶的生产和基地建设情况。安溪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产区。庄教授在座谈中  相似文献   

3.
《茶叶科学技术》2006,(1):34-34
2005年中国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县安溪县人民政府福鼎市人民政府2005年中国三绿工程放心茶中茶协推荐品牌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海堤福州凯捷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北苑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蝴蝶福州超大嘉和茶业有限公司超大厦门金壶春茶业有限公司金壶春福建省银芝集团有限公司银芝厦门国贸茶业有限公司佳韵厦门市利安茶业有限公司飞露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华祥苑厦门云香茶业有限公司云香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大闽(DM)福建省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八马福建省安溪茶厂有限公司凤山福建省安溪县华福茶厂华福福建省安溪岐山魏荫名茶公司…  相似文献   

4.
安溪茶叶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溪茶叶 (简称溪茶 ,下同 )起源于唐末 ,兴于清朝 ,盛于当代 ,尤其是明末清初发明创制了乌龙茶和清雍正年间名茶铁观音后 ,给安溪茶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 ,安溪乌龙茶已引起世人的关注 ,成为我国六大茶类中之佼佼者。 1995年 3月 ,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 (名茶 )之乡”。本文试就安溪茶叶历史作个简单论述 ,与茶叶界同仁共同探讨。1 安溪茶叶的起源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这个时期我国不仅茶业重心南移 ,而且北方人口也大量南移。据安溪民间族谱记载 ,唐末五代期间 ,北方人口为逃避战乱 ,纷纷经荆楚、江淮入闽 ,移居安…  相似文献   

5.
1 安溪乌龙茶的历史和现状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 (门 )漳 (州 )泉 (州 )金三角地带 ,全县面积 30 57 2 8平方公里 ,人口10 5万 ,现辖 2 4个乡镇 ,4 58个村 (居 ) ,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 ,是福建省主要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安溪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 ,产茶历史已有 10 0 0多年 ,早在宋元时期 ,随着泉州港的兴起 ,安溪茶叶就作为一项重要商品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十八世纪初 ,安溪茶叶生产已具有较大规模 ,尤其是公元 172 5年前后 ,名茶铁观音的发现和推广 ,更使安溪茶业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那时安溪的茶叶…  相似文献   

6.
福建自唐朝始已有茶叶从海路传到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开发有漳州月港、泉州港、福州港、厦门港、三都澳港,形成"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茶叶之路"。福建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开展与西方茶叶贸易的茶区。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福建福州、厦门为两个开放口岸,福州是中国四大茶市之一。清末又开放三都澳"福海关"。历史上,福建"海丝"茶路闻名中外,茶叶对外贸易最早、规模最大,为中国茶叶从海路走向世界留下了印迹。  相似文献   

7.
安溪现为福建最大的茶叶县,当地生产的乌龙茶是国际市场上的畅销品。本文论述清以前安溪制茶业的发展历程。1关于安溪茶发源的一些问题安溪是我省产茶大县,但安溪县是什么时候开始生产茶叶,虽然有些推测,但一直苦于证据缺乏。我所见安溪茶叶的史料,最早是宋代初年。其时,当地名诗人黄夷简退居安溪后吟道:“宿雨一番宿甲嫩,春山几焙茗旗香”(1)。这是福建重要茶区———安溪县生产茶叶的最早史料。但是,关于宋代安溪茶叶,我们还没有很多的史料,宋代实行榷茶制度,从《宋会要辑稿》汇集的史料来看,南宋绍兴年间,福建路榷茶为…  相似文献   

8.
安台茶业合作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安溪县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安溪与台湾地理位置相近 ,自然气候条件相似 ,语言文化习俗相同 ,有着密切的地缘、血缘、文缘和茶缘关系。台湾乌龙茶源自安溪。安溪台湾茶业合作 (以下简称“安台茶业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自 1990年至2 0 0 0年 7月 ,已在安溪登记注册的台资茶叶企业共有 2 4家 ,投资总额 976万美元。安台茶业合作 ,对双方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茶农观念的转变 ,制茶技术的革新 ,销售市场的开拓 ,茶叶生产的发展 ,台胞投资的丰厚回报等。安溪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安溪茶叶有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 ;台湾在茶叶技术 ,机械设备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加强安台茶业合作 ,发挥各自的优势 ,取长补短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 ,前景美好  相似文献   

9.
安溪茶是从晚唐时期开始生产的,由于茶叶很受欢迎,茶叶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使得安溪县成为了中国铁观音第一大县。安溪铁观音属于乌龙茶,长期喝这种茶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即便是现今,这种茶叶很受消费者欢迎。但是,从当前安溪铁观音茶叶发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推进安溪铁观音茶叶更好地发展,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本论文着重于研究安溪铁观音茶叶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安溪铁观音成本-价格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咏梅 《茶叶》2014,(2):87-90
福建是乌龙茶的原产地,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精品。本文以安溪铁观音茶农户、茶叶企业、中国茶都-安溪茶叶交易市场等实地考察为依据,对安溪铁观音茶叶生产成本与价格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分析表明:安溪铁观音生产成本构成复杂,包括鲜叶种植成本、初加工成本、精加工成本;在各项成本中,鲜叶生产成本最高;在总成本中,人工成本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价格的调查分析中发现,茶农户的毛茶价格远比茶叶批发商和茶叶店零售价格低,销售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很大。  相似文献   

11.
金秋季节,晴空万里。10月19日,由福建省茶叶学会、安溪歧山保健茶厂、安溪茗苑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安溪首届“魏苗杯”铁观音条王赛,在铁观音的故乡一安溪县西坪镇松岩村举行。松岩村山谷中,彩旗招展,鼓乐齐鸣,人头攒动,云集了来自安溪、福州、厦门、汕头、深圳、台湾、日本等地的茶农、茶商和茶叶科技人员三千余人。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林心炯,代表评选活动领导小组致词。他介绍评选活动以弘扬中华茶文化,提高安溪铁观音声誉,开拓乌龙茶市场为宗旨。之后,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安溪乌龙茶稳定发展,荣获农业部、中…  相似文献   

12.
安溪铁观音发源于我国的安溪西坪,更是目前我国著名的十大名茶之一。制定加工的铁观音在安溪知名茶界特有美誉“七泡有余香”的传承佳篇。分析观察铁观音初制工艺制作流程的独特精华,首选优秀良品的茶叶品种,外观具有独特的兰花香味,优选茶叶品种的主产地源自我国福建安溪。独特精致的制作工艺程序方式,精湛制作茶叶工序而生产出来的铁观音,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产出了多种口味的铁观音,将传统工艺联合现代化工艺的优势将铁观音工艺达到顶峰造极。其中常见的工艺有正味、消清、拖酸等工序,其铁观音的花香韵保持回归,稳定了安溪铁观音制业茶工艺保留茶叶丰富营养的工艺程序,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本文主要阐述了对安溪铁观音初制加工程序的制作工艺技术特点,从而促进安溪铁观音现代工艺融合制作茶文化的优良技术特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闽南茶史     
正闽南泛指福建南部的泉州、漳州、厦门及莆田南部区域,闽南茶区是我国重要的乌龙茶产区。茶文化源远流长,种茶、制茶、饮茶、贩茶历史悠久,在中华茶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闽南悠久的茶叶出口历史和斗茶习俗,是八闽茶产业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从明代开始,泉州府所产乌龙茶就成为贡茶。进入清代,闽南茶叶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名扬海外,畅销大江南北甚至日本、东南亚市场。  相似文献   

14.
廖琼满 《福建茶叶》2000,(Z1):16-17
可曾品过铁观音 ?提起安溪铁观音 ,人们不但会立刻想起其“绿叶红镶边 ,七泡有余香”的美称 ,而且其独特的韵味也随即涌上心头 ,让人顿觉口中生津 ,齿颊溢香。安溪铁观音不愧为“茶中之王”。铁观音原产于安溪县西坪镇 ,发现于靖雍正四年 ( 172 5年 )前后。系乌龙茶中之极品 ,被评为全国名茶和世界名茶 ,也被指定为钓鱼台国宾馆专用茶 ,成为我国国茶。铁观音既是茶树品种名 ,也是茶叶商品名。从 1916年以来 ,多次在国内外茶叶评比中获奖 ,被誉为“长寿茶”、“青春健美茶”和“茶类中之香槟酒” ,同时 ,还一直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各界人士的…  相似文献   

15.
一、安溪乌龙茶的生产概况:安溪是我省,也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主广区,所产名茶“铁观音”、“黄金桂”早已闻名国内外。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茶叶生产得到了快速、持续发展,现有茶园面积达1.6万多公顷,茶叶总产量达1.25万多吨,茶叶总产值达3.8...  相似文献   

16.
《茶世界》2011,(6)
茶都香韵满三晋,中原古风润千秋。6月11日至13日,安溪铁观音·香韵满三晋系列茶文化活动在太原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山西省茶叶学会、山西省福建商会、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承办,太原市茶业协会、安溪铁观音集团、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日春股份公司、福建魏氏茶业有限公司、福建三和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安溪岐山魏荫名茶有限公司、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安溪华福茶厂有限公司、福建省安溪县儒家茶业有限公司、厦门山国饮艺茶业有限公司协办。  相似文献   

17.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 (门 )漳 (州 )泉 (州 )金三角地带 ,是全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 ,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 1995年 3月农业部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 (名茶 )之乡” ,茶叶是我县的主要产业之一 ,全县涉茶人口 60万人 ,安溪茶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县经济发展的兴衰与否。1 “九五”期间安溪茶业的发展回顾“九五”期间安溪茶业的发展是稳定茶园面积 ,狠抓茶园基础建设 ,做好绿色食品基地和铁观音基地建设 ,更新制茶设备和改良制茶工艺 ,不断开发名优特产品 ,培育茶叶市场 ,初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 ,福建省安溪铁观音集团公司于 1 1月 2 9日正式挂牌成立。该集团系由凤山茶业有限公司等五家子公司和十多家半紧密层、松散层企业组成 ,拥有一亿多资产 ,是集茶叶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科研、服务为一体的“联合舰队” ,对于拓展国内外市场、迎抗市场风险 ,推动安溪茶业产业的发展都将发挥较大的作用。铁观音茶乡安溪县成立铁观音集团$福建省安溪县茶果局@李启厚  相似文献   

19.
金谷镇地处安溪县西北部,距县城15km,是新兴茶叶主产区,是安溪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尤其以黄金桂的生产著称全县。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以茶叶生产为主导产业,成为全县、全市的典范。茶叶生产跨上新的台阶,“温控”制茶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22日,由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合作成立的安溪茶学院三江茶叶研究院、三江茶叶和茶油研究所,在该县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揭牌成立。据悉,该县生态环境优美,气候非常适宜茶叶、油茶的生长,目前全县茶叶面积16万亩,年产值10.8亿元,优质油茶林61万亩,年产值3亿元,茶叶、油茶已经成为三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三江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