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筛选防治金纹细蛾的有效药剂,分别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田间喷雾法测定了6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金纹细蛾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杀虫剂对金纹细蛾2龄幼虫的毒力大小及顺序为:阿维菌素(4.14 mg/L)>氯虫苯甲酰胺(5.86 mg/L)>高效氯氰菊酯(19.05 mg/L)>灭幼脲(83.60 mg/L)>杀虫双(93.74mg/L)>毒死蜱(157.53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金纹细蛾的防效最高,在药后15 d防效为81.93%,其次是阿维菌素,防效为75.90%,其他4种杀虫剂对金纹细蛾的防效均在60%以下,难以有效控制金纹细蛾的危害。因此在防治金纹细蛾时,优先选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和1.8%阿维菌素水乳剂,同时注意药剂间的合理轮用或混用。  相似文献   

2.
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浸叶法测试了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埃玛菌素、丁醚脲、阿维菌素、氟虫腈6种药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处理后24h,埃玛菌素的毒力最高,丁醚脲的毒力最小,其LC50值分别为22.21mg/L和996.17mg/L:处理后48h,埃玛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毒力最高,丁醚脲的毒力最小,其L如值分别为13.08mg/L,13.90mg/L和244.57mg/L:处理后72h,氯虫苯甲酰胺和埃玛菌素毒力最高,丁醚脲的毒力最小,其LC50值分别为4.77mg/L.8.59mg/L和135.94mg/L。  相似文献   

3.
以小菜蛾为研究对象,采用浸叶法研究了6种杀虫剂对哈尔滨地区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活性。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的毒力最高,LC50仅为0.99mg/L,高效氯氰菊酯的毒力最低,LC50达到50.08mg/L,6种药剂对小菜蛾的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苏云金芽孢杆菌(Bt)丁酯脲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故氯虫苯甲酰胺可作为哈尔滨地区小菜蛾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4.
田间采集的甜菜夜蛾室内饲养20代后,以饲料混毒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对其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药剂处理48h和72h后,LC50值分别为0.7475mg/L和0.2182mg/L。药后48h,在最低浓度(0.0043mg/L)处理下,甜菜夜蛾幼虫体重略高于对照,但未差异显著水平,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幼虫体重显著降低。本研究为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提供了可参考的敏感基线,同时表明其对甜菜夜蛾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SC)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利用4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药后48 h 5%氯虫苯甲酰胺SC对小菜蛾的毒力最高,LC50为0.563 0 mg·L-1|其次是10%多杀霉素水分散粒剂(WG),LC50为0.856 7 mg·L-1|1.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EC)和1%阿维菌素EC的毒力较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SC 1 000倍液对小菜蛾的防效最好,达到95.04%,显著优于其他3种药剂|10%多杀霉素WG 5 000倍液的防效次之,为82.01%|而1.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 1 500倍液和1%阿维菌素EC 750倍液的防效较低,分别为71.67%和63.95%。  相似文献   

6.
以香蕉球茎象甲为试虫,采用浸香蕉球茎接虫法和点滴法,研究了6种药剂对其成虫的毒力和室内药效。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香蕉球茎象甲成虫的毒力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敌百虫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24h的LC50值分别为22.847 2、45.460 1、110.695 7、158.669 7、192.486 1、218.659 3mg/L;室内药效结果表明,药后14d,除敌百虫外,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香蕉球茎象甲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且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异丙威的速效性好,而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的药效持续期长。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均可作为田间防治香蕉球茎象甲的潜力药剂。  相似文献   

7.
南美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近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采用改进的带虫叶片浸渍法评价7种药剂田间剂量对入侵我国新疆伊宁县的南美番茄潜叶蛾幼虫的致死效果,并对南美番茄潜叶蛾与菊酯类药剂抗性相关的钠离子通道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kdr)基因的点突变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水乳剂、24%溴虫腈悬浮剂和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南美番茄潜叶蛾表现出极高的毒力活性,试虫死亡率达100%;其次为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和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试虫死亡率达90%以上;苏云金芽胞杆菌(Bt)对南美番茄潜叶蛾的毒力活性较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的毒力活性极低。kdr基因突变位点M918T、T929I和L1014F的突变频率分别为30%、75%和100%,这与菊酯类杀虫剂对该虫表现极低毒力活性的结果一致。该研究结果可为化学防控入侵我国新疆的南美番茄潜叶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继代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研究木毒蛾在广西荔枝上的发生为害规律,并采用喷雾法对木毒蛾进行室内毒效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木毒蛾在广西一年发生1代,幼虫7龄,幼虫期50~60d,以卵越冬。施药24h后,20%甲氰菊酯乳油、2.5%敌杀死乳油、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对木毒蛾的防效大于90%,100g/L联苯菊酯乳油、10%虫螨腈悬浮剂的防效大于80%,40%辛硫磷乳油、480g/L毒死蜱乳油和60g/L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效小于80%。因此20%甲氰菊酯乳油、2.5%敌杀死乳油、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可作为荔枝木毒蛾暴发时防治的首选药剂,40%辛硫磷乳油、480g/L毒死蜱乳油和10%虫螨腈悬浮剂可作为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9.
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及室内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香蕉假茎接虫法和点滴法研究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和室内药效。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从高到低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敌百虫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24h的LC50值分别为24.624 9、42.685 3、100.162 4、162.386 5、185.626 7和228.842 5mg/L;室内药后14d,除敌百虫外,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且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异丙威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而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期。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均可作为防治香蕉假茎象甲的潜力药剂,供田间选择试用。  相似文献   

10.
对7种果园常用杀虫剂防治苹果园金纹细蛾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虫脲、灭幼脲、杀铃脲、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均是防治苹果园金纹细蛾的有效药剂,以氯虫苯甲酰胺的总体防效最好;除虫脲、灭幼脲、杀铃脲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阿维菌素速效性较好,持效性较差;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甲氰菊酯可作为防治金纹细蛾的兼治药剂,一般不推荐为专用药剂。  相似文献   

11.
张新  赵莉  陈娟 《北方果树》2011,(2):10-11
通过8种药剂对桃蚜室内毒力测定表明,24h后对桃蚜活性较高的药剂为新烟碱类和苏云金杆菌类的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活性较低。其中必喜表现出对桃蚜极高的活性,其LC50值仅有0.019mg/L;其次为阿维菌素、优化Bt、吡虫啉,其LC50值为0.038~0.309mg/L。48h后各药剂的毒性均增大。其中必喜LC50值最小,为0.014mg/L;其次为阿维菌素、优化Bt、吡虫啉,其LC50值为0.036~0.26mg/L。  相似文献   

12.
几种杀虫剂对绣线菊蚜和吐伦球坚蚧毒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毒力进行了测定,为绣线菊蚜和吐伦球坚蚧在新疆的化学防治及抗药性治理(IRM)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几种杀虫剂对绣线菊蚜和吐伦球坚蚧室内毒力测定表明,48h后对绣线菊蚜毒力较高的药剂:蚧虫毒(啶虫脒)毒力最高,LC50为0.229mg/L;全能烯啶·吡蚜酮和敌杀死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0.413mg/L和0.435mg/L;强势吡虫啉·噻嗪酮也有较高的毒力,LC50为0.972mg/L。对吐伦球坚蚧毒力较高的药剂为螺虫乙酯,LC 50仅为0.905 mg/L;其次是蚧虫毒(啶虫脒)和强势吡虫啉·噻嗪酮杀虫剂,L50分别为1.005mg/L和1.173mg/L。  相似文献   

13.
以平菇厉眼菌蚊(Lycoriella pluroti )3~4龄幼虫为目标虫,对8种低毒农药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平菇厉眼菌蚊幼虫的毒力最强,其致死中浓度为0.005 mg/mL,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影响较弱,抑菌中浓度为0.023 mg/mL;在糙皮侧耳生产中,每袋使用该药剂30 mL处理的杀虫率达100%,10 mL处理的杀虫率为67.1%;喷施该药(10mL)7 d后子实体中无残留检出.高效氯氟氰菊酯适用于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生产中防治平菇厉眼菌蚊.  相似文献   

14.
茶皂素对乐果防治菜缢管蚜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分别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茶皂素、乐果及茶皂素与乐果混剂对菜缢管蚜的毒力。结果表明,茶皂素本身对菜缢管蚜的毒力很低,但其对乐果有极显著的增效作用。同浓度的乐果药液凡是加入了茶皂素的处理蚜虫死亡率均明显比未加的单剂高。24小时测定乐果单剂、乐果+500mg/L茶皂素(TS)和乐果+1000mg/LTS处理的LC50分别为40.15、32.87和18.59mg/L;而48小时测定的LC50则分别为15.33、10.11和7.77mg/L。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设施甜瓜上蓟马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为主,但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科学用药现象增多,因此造成其耐药性增强,防治效果差,严重时引发食品和环境安全问题。为有助于设施甜瓜上蓟马防治的合理用药,通过比较6种药剂对海南设施甜瓜蓟马的室内毒力以及田间试验,筛选出对海南设施甜瓜蓟马防效较好的药剂。研究结果表明,设施甜瓜蓟马对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最敏感,24 h的LC50值为1.324 mg·L^-1,其他药剂敏感次序由高到低依次为:15%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1.871 mg·L^-1),48%噻虫胺悬浮剂(2.345 mg·L^-1),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3.409 mg·L^-1),3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554 mg·L^-1),20%啶虫脒微乳剂(5.738 mg·L^-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剂量下,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设施甜瓜蓟马均可表现出较强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其在处理后1 d和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82%和79.18%;其次为19%溴氰虫酰胺药悬浮剂,其在处理后1 d和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46%和72.95%。综合考虑,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19%溴氰虫酰胺药悬浮剂可以作为海南设施甜瓜上防治蓟马的优先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16.
几种新型杀虫剂防治甜菜夜蛾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10种不同杀虫剂的室内毒力测定或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4种对甜菜夜蛾具有优良防效的新型杀虫剂,即宝路、除尽、先力及米满,其中宝路和除尽具有低毒、高效、残效期长等特点,可在甜菜夜蛾暴发年份作为首选杀虫剂使用,先力和米满具有防效较高、药效缓慢等特点,可在甜菜夜蛾暴发年份与宝路和除尽交替使用,或在发生量较轻年份作为常规农药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七种药剂对朱砂叶螨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种药剂对蔬菜上朱砂叶螨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种药剂中杀螨活性最高的是抗生素类-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4h时LC50分别为0.1300和0.7118mg/L;唑螨酯和哒螨灵的效果次之,LC50分别为1.4808和3.1586mg/L;螺螨酯的敏感性最低,24h时LC50为1 181.4348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和15%哒螨灵乳油对朱砂叶螨的防效都非常好,2d的防效均达98%以上,14d的防效为100%。40%炔螨特乳油和5%唑螨酯悬浮剂在药后7和14d的防效达99%以上;240g/L螺螨酯悬浮剂表现出速效性稍低,持效性良好,药后14d防效为99.94%。  相似文献   

18.
不同菜豆品种4种抗营养因子水平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尚蕊  吴华  郭瑞  刘琴  潘磊  李佳楠  胡志辉  陈禅友 《园艺学报》2015,42(11):2163-2173
菜豆中植物凝集素、皂苷、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植酸等抗营养因子是引起菜豆食物中毒的内源物。以56份食荚菜豆品种为材料,测定了鲜荚中4种抗营养因子含量或活性。结果表明,供试菜豆品种群体4种抗营养因子水平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植物凝集素含量(均值为1.743 mg·g~(-1))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均值为1.680 mg·g~(-1))变异系数均在100%以上,品种频率分布曲线主峰明显,但在极高和极低区域均有品种间断分布,出现了品种水平的数量等级差异;皂苷含量(均值为3.730 mg·g~(-1))和植酸含量(均值为3.102 mg·g~(-1))变异系数均低于41%,品种频率分布曲线呈近正态分布,主峰明显,双尾有低频率连续分布。相关分析表明,植物凝集素含量与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供试56份菜豆品种划分为3个品种群,近80%品种聚于抗营养因子中等水平品种群,近12%品种居于较低水平。由于菜豆植物凝集素是食用致毒性的主要内源物,同时其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等均与菜豆田间抗病虫性密切相关,预示着筛选出极低水平植物凝集素的菜豆品种是可行的,但同时可能会降低其田间抗病虫性。  相似文献   

19.
几种有机磷类杀虫药剂对美洲斑潜蝇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乐果、马拉硫磷、敌敌畏对美洲斑潜蝇各龄幼虫、雌成虫的毒力,进行了成虫取食及产卵的选择、非选择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1、2、3龄幼虫、雌成虫对毒死蜱最敏感,1、2、3龄幼虫对毒死蜱的LC50分别是0.0682、0.1216、0.1423g/L,雌成虫对毒死蜱24h、48h的LC50分别是0.1571和0.1304g/L;毒死蜱对美洲斑潜蝇的取食、产卵拒避持效期分别是6天和8天,用浓度0.48g/L毒死蜱处理2、4、6、8天后接虫,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0、18.8%、46.2%和76.5%;田间用浓度0.48、0.32g/L分别处理,6天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1.07%和86.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