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蚯蚓可对土壤中未腐解的有机肥料进行资源化处理,使有机肥中的有效养分快速释放,能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同时蚯蚓粪对土壤肥力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菜田养殖蚯蚓可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优质的蚯蚓粪有机肥,不仅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而且还减少了面源污染。为探明菜田养殖蚯蚓对大棚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生产区相比,蚯蚓养殖区的番茄植株生长健壮,灰霉病、病毒病、晚疫病发病轻,不仅可减少肥料和化学农药的用量,还提高了番茄的坐果率、单果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定量等氮还田的方法,研究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和堆肥还田对番茄生长、产量、果实品质、土壤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在还田60 d内对番茄植株生长有化感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在60 d后减弱,还田110 d后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显著提升果实品质,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含量。番茄秸秆堆肥还田处理能够持续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及C/N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在生产中番茄秸秆堆肥可直接作为肥料施用,且肥效优于鸡粪,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则需要至少60 d的腐解才能减弱对番茄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荣华 《蔬菜》2023,(2):20-24
摘要:为研究蚯蚓粪在番茄生产上的最佳用量,以番茄“希唯美191”为试材,采取完全随机设计, 比较不同用量蚯蚓粪与不同用量牛粪及商品有机肥对番茄长势、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蚯 蚓粪提高了土壤碱性,但降低了土壤盐害;施用牛粪增加了土壤盐含量,且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牛粪施用量 的增加而增加;定植前,施用牛粪有利于作物养分的供应,蚯蚓粪比普通有机肥在土壤中会更快、更多地 释放有效养分。定植前增施有机肥有利于番茄快速生长,T3(667 m2 增施蚯蚓粪2 t)、T4(667 m2 增施蚯 蚓粪3 t)、T6(667 m2 增施牛粪2 t)、T7(667 m2 增施牛粪3 t)处理的番茄长势、产量、品质均优于其他 处理,尤其是T3处理(667 m2 增施蚯蚓粪2 t)的番茄产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 比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9.82%、1.2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和26.43%,总酸含量最低,较对照降低 19.37%,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自主研发的品质改良剂为试材,测定其不同浓度处理对番茄果实产量、果实膨大速率、果实着色率、番茄红素、VC等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品质改良剂处理的番茄果实较CK平均提前12 d达到采收标准。品质改良剂1 000倍液处理的产量达到91 380 kg?hm-2,较CK增产15.71%|还原糖、VC和番茄红素含量分别是CK的2.55、2.51倍和1.57倍,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0.06个百分点。表明该品质改良剂可以促进番茄果实膨大与着色,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筋腐瘸是番茄的重要生理病害,主要为害果实,种植地区普遍发生,冬春保护地生产尤为常见:发病较轻时部分果实因病降低了品质,严重时发病率较高,病果率可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了保护地番茄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中有机肥源不足及规模养猪场废弃物有效利用问题,以设施番茄为材料,研究了发酵猪粪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降低氮肥和磷肥用量,不会降低番茄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单施猪粪可有效增加设施番茄产量,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较单施化肥增产11.3%~12.9%,效果较显著;猪粪不论是单施还是与化肥配合施用,均能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番茄果实酸度,改善番茄果实品质。说明猪粪快速发酵后施用,有利于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7.
白灵军 《蔬菜》2018,(10):17-21
以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在N、P_2O_5、K_2O相等养分的条件下,施用农家堆肥、化肥、沼肥和不施任何肥料对番茄移栽成活率、生长发育、抗病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沼渣和追施沼液后,番茄移栽成活率达到98.5%;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单株结果数增多,平均单株结果数达到26.3个;提高了抗病性,降低了病情指数;提高了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VC和糖酸比分别较对照增加了8.79%、23.7%和15.3%,硝酸盐含量较对照降低了4.5%;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收益,投入产出比达到了0.66。  相似文献   

8.
以草莓、黄瓜和番茄3种果蔬作物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方法,设置等氮食用菌菌糠源蚯蚓粪生物有机肥、等氮菌糠常规堆肥和等氮常规化学肥料(对照)3个处理,通过测定果蔬产量、株高、叶绿素、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及硝酸盐、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等品质指标,研究了菌糠源蚯蚓粪生物有机肥对果蔬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菌糠源蚯蚓粪生物有机肥在果蔬种植中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化学肥料相比,施用菌糠蚯蚓粪处理果蔬的生长水平显著提高(P<0.05),黄瓜株高和茎粗分别提高11%和8%,草莓和黄瓜的叶面积分别提升了44%和11%。菌糠蚯蚓粪生物有机肥处理的草莓、黄瓜和番茄的产量均有显著提高,其中番茄产量提高幅度最大,提高了48%,草莓和黄瓜则分别增产45%和20%。果蔬品质指标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施用蚯蚓粪生物有机肥同比化学肥料能够显著降低果蔬中的硝酸盐含量,3种果蔬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菌糠堆肥和常规化肥处理。综上,菌糠蚯蚓粪生物有机肥的施用相较常规堆肥能更好的提高果蔬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9.
《中国瓜菜》2020,(2):31-36
利用小型研究型温室,人工增加UV-B(紫外线B),旨在探讨增加UV-B辐射对改善温室番茄果实活性物质含量、提高番茄营养健康性能和商品品质的可行性,为温室生产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适度增加UV-B辐照后,番茄节间长度缩短,株高降低。但植株结果节数增加,番茄果实数量增多,果实体积略有减小。UV-B辐射诱导花青素、黄酮类化合物等次生代谢物质的积累,刺激果实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活性的提升。因此,温室适量增加UV-B辐射,能提高番茄的营养物质,改善温室番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番茄品种‘鑫研九号’为试材,采用不同配比的羊粪和蚯蚓粪作为基肥进行露地番茄栽培比较,以期得出最佳施肥处理。结果表明:施用羊粪和蚯蚓粪均能显著提高番茄植株长势,提早开花和采收,显著提高果实大小和产量,显著增加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番茄红素含量。其中20%蚯蚓粪+80%土壤处理的植株株高最高(180.6 cm)、茎粗最粗(13.9 mm)和叶片数最多(38.7片),植株长势最好;该处理可使番茄开花提早4 d,果实提早7 d采收;使单果质量(200.0 g)和单株产量(4.0 kg)显著增加。施用20%的蚯蚓粪使番茄可溶性糖含量(2.6%)、糖酸比(3.5%)达到最高,使果实变甜。综合考虑番茄的生长势、生育期、产量和品质,20%蚯蚓粪+80%土壤施肥方法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助力实现草莓的安全生产,对一类能诱导植物产生免疫防御反应的植物免疫诱导剂在草莓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主要阐述了植物免疫诱导剂的种类、诱导机理及其在草莓栽培上的应用现状,发现:植物免疫诱导剂能促进草莓生长和发育、诱导抗病性、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耐贮性等,从而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有利于草莓高质量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以优质番茄品种京采6 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3.8、5.0 株 · m-2)与离子处理(K+、Na+)对基质培番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构建了番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指数TQI。结果表明:提高营养液中的K+ 浓度,能够在不影响产量的同时增加番茄第2 穗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VC 含量;栽培密度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栽培密度× 离子互作显著影响了第1 穗果实有机酸、亚硝酸盐含量与糖酸比;第2 穗果是生产高品质番茄的关键,其在3.8 株 · m-2与高K+ 营养液条件下可获得最高的TQI。综合来看,建议在实际生产中控制栽培密度为3.8 株 · m-2,同时采用高K+ 营养液灌溉,可在稳产条件下获得高品质番茄。  相似文献   

13.
灌溉量对限根栽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灌溉量对番茄品质的调控效果,利用限根槽培无土栽培系统,对不同灌溉量(2.0、1.6、1.2、0.8、0.4 L · d-1)下番茄的生长、叶片光合参数、产量、品质及代谢相关酶等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少灌溉量显著抑制了番茄的生长,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蒸腾速率,单株产量和单果质量也均显著降低;但果实中葡萄糖、果糖、VC 含量及糖酸比明显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增加。灌溉量的减少降低了番茄果实中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提高了中性转化酶和酸性转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了蔗糖的含量。利用熵权法和TOPSIS 法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得出番茄在限根栽培下的最佳日灌溉量为0.8 L。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下宁夏日光温室特色樱桃番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分胁迫下,比较了“小霞”、“贝美”、“贝蒂”、“74-104”、“格雷斯”、“夏日阳光”、“千禧”7个番茄品种的生育期、植株长势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7个番茄品种在生育期、植株长势、风味、产量等方面各有特色,在生产上既要保证较好的风味品质,又要兼顾一定的产量,因此确定“贝美”、“贝蒂”、“74-104”适用于设施节水高品质番茄栽培.  相似文献   

15.
利用封闭式循环供液高架栽培系统,研究了栽培槽大小(横切面宽度×深度:20cm×10cm,20cm×15cm,20cm×20cm)和钵栽(直径12cm×高10cm,基质容积1L)对架式栽培番茄(3穗果摘心)生长发育、水肥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钵栽相比,槽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增加产量,但开花和采收时间延迟,果实品质下降,水肥利用效率降低;随着栽培槽体积的增大,植株生长旺盛,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水肥利用效率降低,果实品质下降,不同大小栽培槽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和单株产量差异不显著。综合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番茄架式栽培槽大小以20cm×10cm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不同授粉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辅助授粉是日光温室番茄栽培的重要环节,本试验比较、分析了生产中常用的熊蜂授粉、振动器授粉和激素蘸花等3种授粉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熊蜂授粉处理的番茄坐果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振动授粉和激素蘸花处理,而畸形果率显著低于振动授粉和激素蘸花处理,且减少人工投入,是日光温室番茄最佳的授粉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以粗砂、蛭石、菇渣、树叶、锯末为基质材料,不同材料按体积比复配后形成10种复混基质,以粗砂基质为对照,进行"欧曼"品种番茄栽培试验。采用相同尺寸栽培槽填充基质、无土栽培水肥管理及田间整枝管理措施,研究了不同配比基质理化性质、根区温度与根区湿度,及其对番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混处理后基质的容重较CK显著降低,孔隙度较CK显著升高;复混基质能改善根区的温湿环境,不同处理平均温度较CK提高了0.35~1.24℃,平均湿度较CK提高1.86%~13.32%;对比果实产量和品质发现T6与T8处理总体表现最好,果实硬度、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单株结果数、增产率均优于其它处理,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有机酸含量也均处于较好水平,综合比较发现T6处理(粗砂∶蛭石∶菇渣∶树叶∶锯末=2.5∶2.5∶1∶2∶2)和T8处理(粗砂∶蛭石∶菇渣∶树叶∶锯末=2.5∶2.5∶1∶1∶3)能为番茄生长提供良好生长环境,并能提高番茄的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从生物菌肥的生产、在农业生产和有机物质生态循环中的作用等方面,简要介绍生物菌肥菌种、载体的选择,其在农业生产中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抗性、降低化肥农药危害、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以及在有机物质生态循环中对城市生活和农业生产废弃有机物利用中的作用,并对生物菌肥在我国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