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植物源杀菌剂0.5%小檗碱水剂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5%小檗碱水剂400倍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效达到76.7%,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0%三唑酮乳油1500倍的效果,并且对南瓜安全。  相似文献   

2.
小檗碱混配剂的研制及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将黄柏皮、苦楝、大黄等活性植物醇提液的活性物质组合配比,进行室内抑菌优选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小檗碱含量为0.5%,并将其命名为0.5%小檗碱水剂。室内毒力、毒性测定及环境生物毒性试验表明,0.5%小檗碱水剂对多种靶标病菌有较高毒力,对人畜微毒,环境毒性为低毒或中等毒性。多点规模田间药效试验得出0.5%小檗碱水剂400倍对南瓜白粉病、辣椒疫病、莴苣菌核病防效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3.
生物农药与化学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联合作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田间测定了几种生物农药与烯酰吗啉联合应用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阿泰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与40%烯酰吗啉悬浮剂1 000倍液联合应用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82.5%;0.5%氨基寡糖素水剂500倍液与40%烯酰吗啉悬浮剂1 000倍液联合应用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次之,防效为80.2%。阿泰灵、氨基寡糖素与化学农药烯酰吗啉联合应用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虽低于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与烯酰吗啉联合使用的效果(94.4%),但减少了化学农药代森锰锌的使用次数,可供葡萄霜霉病化学农药减量化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0.5%小檗碱水剂对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其对猕猴桃生长发育的安全性,研究表明0.5%小檗碱水剂可以较好地防治猕猴桃褐斑病,猕猴桃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用0.5%小檗碱水剂能有效的防治猕猴桃褐斑病,推荐用量为有效成分12.5 mg/kg(稀释倍数为4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5.
进行52.5%抑快净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小区药效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对防治葡萄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小区试验52.5%抑快净1800倍液、2000倍液第1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比对照药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提高11.9、7.0个百分点;第2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比对照药剂提高17.4、14.1个百分点;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在葡萄霜霉病发生初期及时使用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进行防治,5d使用1次,连续使用2次,可有效控制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末次药后10 d,0.5%小檗碱水剂800倍、600倍、400倍的处理3次对黄瓜霜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总体以400倍处理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两种生物农药对设施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武夷霉素和氨基寡糖素两种生物农药对设施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筛选有效的防治温室葡萄霜霉病的生物制剂。试验结果表明:第1次施药7 d后,3%氨基寡糖素水剂250倍液和1%武夷霉素水剂25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54.23%和52.54%;第2次施药7 d后,3%氨基寡糖素水剂250倍液、1%武夷霉素水剂25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达60%左右;第3次施药后7 d后,3%氨基寡糖素水剂250倍液、1%武夷霉素水剂25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最好,分别达到74.73%、71.82%,略高于化学药剂40%烯酰吗啉2 000倍液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植物源杀菌剂0.5%小檗碱水剂与化学农药66.8%丙森.缬霉可湿性粉剂交替使用对莴苣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莴苣霜霉病发病初期用0.5%小檗碱水剂、中后期用66.8%丙森.缬霉可湿性粉剂或交替使用该2种药剂进行防治,防治效果比较理想,同时达到了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轻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葡萄品种夏黑为材料,研究不同生物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及适宜使用剂量,试验比较了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0、300、400倍液和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几种药剂处理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较好,适宜使用浓度为300倍液,生产上连续喷施3次为宜,并配以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DJ-6对葡萄霜霉病的生防活性,采用叶盘法分别测定了黄麻链霉菌NF0919发酵上清液、1.0×1011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代森锰锌和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F0919菌株发酵上清液、1.0×1011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代森锰锌和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96.2859、86.6038、69.9472和7.2636μg/mL。NF0919菌株发酵20倍液和1.0×1011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10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做预防性施药时,2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71.55%和70.71%,2次药后14d的防效分别为67.54%和68.19%;当做治疗性施药时,2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59.72%和56.07%,2次药后14d的防效分别为56.88%和57.46%。两种供试生防菌剂的防效相当,且保护效果与50%代森锰锌WP 300倍液均差异不显著,而治疗效果与40%烯酰吗啉SC 200倍液均差异显著。可见,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DJ-6 WP对葡萄霜霉病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与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四种药剂防治葡萄中后期病害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4种药剂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7 500倍、5 000倍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的防效较好,药后7、17、27 d,对葡萄白腐病的防效分别为63.8%-73.3%、75.9%-81.5%和84.5%-86.5%;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67.4%-75.7%、75.7%-84.7%和81.3%-87.7%;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58.4%-61.4%、67.3%-78.3%和68.9%-88.1%。  相似文献   

12.
田间药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8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安克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防效为98.2%,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效为95.3%,78%科博可涅性粉剂600倍液防效为93.2%,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效为90.4%,而30%奥疫霉800倍液防效只有52.6%.并对不同杀菌剂使用效果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DJ-6对葡萄霜霉病的生防活性。[方法]采用叶盘法分别测定了黄麻链霉菌NF0919发酵上清液、1.0×10~(11) 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代森锰锌和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NF0919菌株发酵上清液、1.0×10~(11)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代森锰锌和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96.285 9、86.603 8、69.947 2和7.263 6μg/ml。NF0919菌株发酵20倍液和1.0×10~(11)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 1 0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做预防性施药时,2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71.55%和70.71%,2次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67.54%和68.19%;当做治疗性施药时,2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59.72%和56.07%,2次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56.88%和57.46%。两种供试生防菌剂的防效相当,且保护效果与50%代森锰锌WP 300倍液均差异不显著,而治疗效果与40%烯酰吗啉SC 200倍液均差异显著。[结论]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DJ-6 WP对葡萄霜霉病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与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试验观察了70%纳米欣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0倍液、1 000倍液、1 000倍液+柔水通1 500倍液4个处理对葡萄霜霉病的喷雾防效,结果表明,第1次药后7 d防效分别为63.55%、60.62%、58.57%、62.97%;第2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76.00%、74.10%、68.61%、75.80%,均高于对照药剂,且对葡萄安全.  相似文献   

15.
试验调查了3种不同药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效及药效持续期。试验结果表明:1.0%苦参碱·血根碱400倍液、40%烯酰吗啉悬浮剂500倍液在大田中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较好,而且持效期也相对较长,在供试药剂中表现较为突出。同时,在生产中,应该根据当地实际,对施药次数及施药间隔期进行合理选择,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DJ-6对葡萄霜霉病的生防活性.[方法]采用叶盘法分别测定了黄麻链霉菌NF0919发酵上清液、1.0×1011 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代森锰锌和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NF0919菌株发酵上清液、1.0×1011 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代森锰锌和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96.285 9、86.603 8、69.947 2和7.263 6μg/ml.NF0919菌株发酵20倍液和1.0x1011 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 1 0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做预防性施药时,2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71.55%和70.71%,2次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67.54%和68.19%;当做治疗性施药时,2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59.72%和56.07%,2次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56.88%和57.46%.两种供试生防菌剂的防效相当,且保护效果与50%代森锰锌WP 300倍液均差异不显著,而治疗效果与40%烯酰吗啉SC 200倍液均差异显著.[结论]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DJ-6 WP对葡萄霜霉病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与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药剂防治葡萄白腐病的效果,结果表明院供试药剂对试验品种葡萄安全,对葡萄白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效。25%凯润乳油6 000倍液、75%拿敌稳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60%百泰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平均防效分别为79.0%、67.9%、53.4%、50.1%,前二者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筛选生物与化学新药剂或新剂型用于科学防控葡萄霜霉病。采用室内孢子萌发法和田间预防及治疗试验,分别比较5 种生物药剂和5 种化学药剂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田间防治 效果。5 种生物药剂对孢子的萌发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田间预防试验中,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AS1000 倍液和3×108 CFU/g 哈茨木霉菌WP 200 倍液施药3 次后防效均超过50%,但治疗效果均低于50%;5 种化学药剂10%氟噻唑吡乙酮OD 3000 倍液、80%烯酰吗啉WDG 2000 倍液、23.4%双炔菌酰胺SC1500 倍液和250 g/L 吡唑醚菌酯EC 2000 倍液对孢子萌发有较好抑制作用,且在田间预防和治疗试验中均具有较好防效,但250 g/L 嘧菌酯SC 2000 倍液田间防效偏低。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和哈茨木霉菌应在发病前用药;除嘧菌酯外的4 种化学新药剂或新剂型对葡萄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且氟噻唑吡乙酮持效期较长,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10种生物和化学杀菌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的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筛选生物与化学新药剂或新剂型用于科学防控葡萄霜霉病。采用室内孢子萌发法和田间预防及治疗试验,分别比较5种生物药剂和5种化学药剂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田间防治效果。5种生物药剂对孢子的萌发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田间预防试验中,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AS1000倍液和3×10~8CFU/g哈茨木霉菌WP 200倍液施药3次后防效均超过50%,但治疗效果均低于50%;5种化学药剂10%氟噻唑吡乙酮OD 3000倍液、80%烯酰吗啉WDG 2000倍液、23.4%双炔菌酰胺SC1500倍液和250 g/L吡唑醚菌酯EC 2000倍液对孢子萌发有较好抑制作用,且在田间预防和治疗试验中均具有较好防效,但250 g/L嘧菌酯SC 2000倍液田间防效偏低。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和哈茨木霉菌应在发病前用药;除嘧菌酯外的4种化学新药剂或新剂型对葡萄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且氟噻唑吡乙酮持效期较长,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葡萄霜霉病连年均有发生,为明确葡萄霜霉病防治最佳窗口期及药剂,筛选出目前使用较多,效果相对较好的药剂进行最佳窗口期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4%氟吡菌胺+66.6%乙磷铝400倍液和28.2%噁唑菌酮+2.8%氟噻唑吡乙酮1500倍液在雨季来临前开始喷雾使用,对葡萄霜霉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