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9,(7):1366-1373
筛选45头血瘀型胎衣不下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归芎益母散高、中、低剂量组(800,400,200 g/头)、药物对照组(250 g/头,益母生化散),经口灌服给药,用药1~3 d,另设1个空白对照组(健康奶牛10头)。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用药前,血清中IL-2、TNF-ɑ显著降低(P0.01,P0.05),IL-4、IL-10显著升高(P0.01),Th1/Th2型细胞因子显著偏小(P0.01),用药后,高、中剂量组患牛日均产奶量,产褥期子宫炎发生率及产后180 d繁育性能指标与其相当(P0.05),血清IL-2、TNF-ɑ水平上升(P0.01,P0.05),IL-4、IL-10水平降低(P0.01),Th1/Th2细胞因子趋于平衡,其中,高剂量组Th1/Th2细胞因子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药物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组治愈率升高18.2%,19.7%,产褥期子宫炎发生率降低了9.1%,11.4%,归芎益母散中剂量组配种次数显著减少(P0.05),空怀时间明显缩短(P0.01),高剂量组空怀时间显著缩短(P0.05)。说明归芎益母散不仅具有调节患牛的子宫收缩和整体免疫机能的潜在药理效应,还促进滞留胎衣及早排出,降低受试奶牛继发感染产褥期子宫炎,有效提高了奶牛的繁殖性能,还具有促进患牛泌乳的作用。调节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因子趋于平衡,是归芎益母散治疗奶牛胎衣不下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查中药治疗奶牛胎产病的机理,对复方"本草-产安"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以中兽医理论为指导,参照草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报告CONSORT申明细则,将纳入标准的妊娠奶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喂直至分娩,胎衣不下的奶牛纳入受试对象,累积病例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注子宫,土霉素组给予盐酸土霉素灌注子宫,中药复方组给予"本草-产安"灌服,对3组受试奶牛的胎衣排出率、子宫炎发生率、产后繁殖性能等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72 h滞留胎衣排出率中药复方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土霉素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21 d产褥期子宫炎发病率中药复方组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土霉素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产后首次配种时间、配种次数和空怀时间中药复方组显著或极显著优于土霉素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首次配种空怀率和产后180 d内空怀率中药复方组极显著低于土霉素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说明中药复方"本草-产安"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防治产后疾病以及提高产后生产性能具有可靠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归芎益母散治疗奶牛血瘀型胎衣不下的作用,将40头血瘀型胎衣不下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为归芎益母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800、400、200 g/头),以及药物对照组(250 g/头,益母生化散),经口灌服给药,每天1次,用药1 d~3 d。另选10头健康奶牛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与药物对照组(治愈率为70%)比较,高、中、低剂量组治愈率为90%、90%、50%(P>0.05),给药后第0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患病奶牛ET-1、TXB2显著升高(P<0.01,P<0.05),NO、6-keto-PGF显著降低(P<0.01),ET-1/NO、TXB_2/6-keto-PGF显著增大(P<0.01)。用药后第7、14、21天,与药物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ET-1、TXB_2水平降低,NO、6-keto-PGF水平升高,ET-1/NO、TXB_2/6-keto-PGF减小。说明归芎益母散能够通过对抗内皮功能紊乱和血小板功能紊乱,缓解患牛血瘀状态,从而改善子宫血液循环及微循环障碍,调节子宫节律性收缩,促进子宫内滞留胎衣排出,临床推荐使用剂量为400 g/头,经口灌服,每天1次,用药1 d~3 d。  相似文献   

4.
选择20头健康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各组以0倍剂量(空白对照组)、1倍推荐剂量(400g/头,Ⅰ组)、3倍推荐剂量(1 200g/头,Ⅱ组)、5倍推荐剂量(2 000g/头,Ⅲ组)的归芎益母散经口灌服给药,每天1次,连用3d。试验期间,监测分析受试奶牛的临床症状以及给药后0,4,7,14d的产奶量变化和血液学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的归芎益母散对受试奶牛的健康状况、日均产奶量和血液学生理指标均无不良影响(P0.05);在用药后4d,Ⅲ组奶牛的AST、BUN水平显著升高(P0.05),ALT、TG和CRE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在用药后7d,Ⅲ组奶牛的ALT、AST、BUN和CRE水平显著升高(P0.05),TG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用药后14d,与对照组相比,Ⅲ组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归芎益母散至少以3倍推荐剂量口服给药对靶动物奶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111头初产母牛和2,493头经产母牛泌乳期资料分析,了解胎衣不下对母牛产后生育力的影响,母牛分别按是否伴有子宫炎和(或)卵巢囊肿进行分组,以比较不同胎次和疾病可能对生育力的影响。患子宫炎和卵巢囊肿的母牛,其胎衣滞留时间长短对生育力没有影响。单纯胎衣不下的初产母牛第一次配种受胎率降低;经产母牛如果胎衣滞留超过5天,其第一次配种受胎率也明显降低;如果胎衣滞留超过7天,第一次配种时间延迟18天,受胎的时间延迟57天。  相似文献   

6.
奶牛胎衣不下在临床上又称胎衣滞留,奶牛分娩后多数在产后1~6h左右即可自行排出,如果超过12h胎衣仍未排出,就属于胎衣不下。胎衣不下容易引起子宫炎,致使奶牛发情拖延、久配不孕、产奶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6,(8):98-103
为评价中兽药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通过检索电子资料库,包括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及外文文献检索Pub Med、MEDILNE及Cochrane图书馆(建库至2013年),纳入比较中兽药治疗奶牛胎衣不下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分析。共纳入7个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所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低。纳入的7项研究显示中兽药疗法能够有效促进滞留胎衣的完全自主排出(OR=8.08,95%CI 3.65~17.60,Z=5.19,P0.000 01);2项研究显示,中兽药疗法可显著缩短患胎衣不下奶牛产后至首次发情(配种)时间(Z=2.95,P=0.003);2项研究显示中兽药治疗胎衣不下奶牛可明显提高受试奶牛在第一情期的受胎率(Z=2.20,P=0.03);4项研究显示中兽药治疗胎衣不下奶牛可显著提高受试奶牛产后3个情期内受胎率(Z=3.06,P=0.002);仅有1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根据现有证据,中兽药疗法在促进滞留胎衣的完全自主排出和改善繁殖性能方面优于西药/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因此其论证强度较弱,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论证强度。  相似文献   

8.
胎衣不下是指奶牛产后12 h胎衣无法排出的现象。根据统计分析,胎衣不下能直接导致奶牛产后初次配种的天数延长并增加发生子宫炎的危险程度。胎衣不下还与卵巢囊肿高发、产奶量下降和奶牛淘汰率上升有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奶牛胎衣不下对其繁殖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奶牛胎衣不下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2007年和2008年笔者在南宁市郊某奶牛场分别对18头围产期荷斯坦牛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试验奶牛发生胎衣不下后,其配种次数和空怀期分别为2.33±1.21次和143.17±25.76d;而胎衣顺下组奶牛的配种次数和空怀期分别为1.50±0.67次和98.17±25.30d。2008年,试验奶牛发生胎衣不下后,其配种次数和空怀期分别为2.00±0.71次和122.40±37.02d;而胎衣顺下组奶牛的配种次数和空怀期分别为1.58±0.51次和93.42±26.82d。从本次试验可以看出,奶牛发生胎衣不下后会增加其配种次数,使其空怀期延长,繁殖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奶牛胎衣不下的中西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胎衣不下或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