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通过电导率测定法和比色法测定了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毒素浓度,处理时间不超过3 d,毒素处理后胚根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同一处理时间,不同浓度毒素处理后胚根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细胞膜透性具有显著影响,引起细胞膜的伤害,造成膜功能的紊乱。该研究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揭示玉米灰斑病菌的致病机理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高粱品种Tx622B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来研究高粱靶斑病菌[Bipolaris sorghicola(Lefebvre&Sherwin)Alcorn]侵染高粱叶片后对光系统II(PSII)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病原菌侵染的高粱叶片,H2O2和MDA含量均升高,膜脂过氧化的程度加剧;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变化,进一步的JIP测试分析表明病原菌侵染严重伤害了PSII供体侧,阻断了受体侧QA到QB的电子传递,降低了反应中心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赤霉菌粗毒素鉴定小麦赤霉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赤霉茵粗毒素胁迫试验,研究了赤霉病抗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幼苗生长指标和根细胞膜透性.结果表明:种子活力对毒素鉴定有显著影响,挑选各品种露白一致的种子进行毒素鉴定,可以排除种子自身活力差异对鉴定结果的影响,根长、芽长、根干重、芽干重等生长指标抑制率与抗性关系密切,赤霉病抗性强的品种其幼苗生长受毒素的抑制小.在毒素处理的浓度和时间适宜的情况下,抗性强的品种幼根细胞膜透性低.  相似文献   

4.
烯效唑处理对高粱植株抗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对提高高粱植物抗逆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浸种、喷施两种处理及在高粱生长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药剂,测定对高粱体内SOD、POD、CAT、MDA等酶活性的变化,探索烯效唑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浸种还是喷施,SOD、POD和CAT 3种酶的含量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浸种在浓度40 mg/L时效果最佳,喷施在浓度125 mg/L时效果最佳。MDA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先减低后升高,浸种处理在浓度40 mg/L时出现最低值,喷施处理在浓度125mg/L时出现最低值。说明烯效唑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或减缓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5.
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离体玉米叶片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玉米灰斑病菌的产毒条件和致病机理,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了静止培养下,以Fries培养液为基质,不同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下获得的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离体玉米叶片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获得的玉米灰斑病菌毒素(浓度25%)处理不同时间对离体玉米叶片电导率的影响,主要随毒素处理时间的延长,电导率提高率表现为下降趋势;不同培养时间、不同培养温度获得的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离体玉米叶片电导率均有明显的影响,(20±1)℃培养15天获得的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离体叶片电导率的影响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6.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7):2330-2337
为探明种子贮藏期间的劣变机理,以耐贮水稻品种‘望两优361’种子与不耐贮水稻品种‘黄两优091’种子为材料,通过对室温与低温贮藏条件下的种子活力、保护酶活性、膜透性及种胚显微结构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低温贮藏下的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室温贮藏,而低温贮藏下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低于室温贮藏,‘望两优361’的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幅度与MDA含量、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幅度小于‘黄两优091’,相关分析表明,SOD、POD、CAT活性与种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与种子活力呈显著负相关。‘望两优361’种子在常温贮藏一年后胚部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胚细胞膜完整,而‘黄两优091’种子在常温贮藏下胚芽与胚根形态受到了影响,种胚与胚乳连接处的细胞排列较为紊乱,胚细胞膜不完整,部分细胞膜断裂。综上所述,低温贮藏下种子中能保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较低的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结构的稳定,保持种子活力。本研究为水稻种子的安全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欧俊 《种子》2017,(4):6-8
研究了空心莲子草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水浸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空心莲子草根、茎、叶水浸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长所受的抑制作用增强;而黄瓜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即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呈递增的趋势;在相同浓度下,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系细胞膜透性对空心莲子草叶水浸液最敏感,茎次之,根最弱.  相似文献   

8.
<正>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等方法,测定了5种不同浓度的1.8%嘧肽·多抗水剂对烟草靶斑病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测量了经药剂处理过的菌悬液的电导率,菌丝麦角甾醇、丙二醛的含量等。结果表明,45.00、90.00mg/L1.8%嘧肽·多抗水剂可以完全抑制烟草靶斑病病菌菌丝的生长;经90.00mg/L1.8%嘧肽·多抗水剂  相似文献   

9.
串珠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的毒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雪亮  陈锡岭 《种子》2006,25(10):13-15
串珠镰刀菌是小麦根腐病病原菌之一。利用串珠镰刀菌毒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胁迫处理,研究表明:毒素对小麦萌发率和胚根、胚芽生长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毒素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毒素对小麦根系毒害作用明显,毒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小麦根系相对电导率越高。说明串珠镰刀菌毒素是小麦根腐病的致病因子,可以利用毒素筛选抗病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柠檬酸和苹果酸溶液浸种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幼芽生长及种胚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将有机酸浸泡后的小白菜种子,摆放在培养皿中恒温培养,测定发芽率等指标;用电导率仪测定小白菜种子细胞膜透性。【研究结果】(1)柠檬酸浓度达64mmol/L,苹果酸浓度达32mmol/L时,有机酸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低于对照;(2)有机酸浓度为128 mmol/L时,柠檬酸处理的小白菜胚根重、胚根长和茎长分别是对照的50%、60.5%和47.4%;苹果酸处理对应的值分别为26.8%、44.1%和30.0%;(3)有机酸对小白菜种子细胞膜透性影响显著,且随处理浓度增加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加。【研究结论】两种有机酸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芽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浓度相同时,苹果酸的抑制作用比柠檬酸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4种大豆根腐主要病原菌毒素毒性大小,毒素对大豆幼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同病原菌毒素与毒素互作以及毒素与病原菌共同作用对大豆根部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病原菌中,尖镰孢菌毒素毒性最强,并随着浓度增加,对大豆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增强。四种毒素互作对大豆幼根毒害作用的正交试验得出,尖镰孢菌毒素在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病原菌与毒素共同接种时,尖镰孢菌毒素处理的发病加重,病情指数比不接毒素处理的上升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来源高粱品系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来自中国、美国、印度的61份高粱品系作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成熟期对高粱的9个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品系间性状表现具有丰富多样性,其中生育期和淀粉的变异程度最低,株高、穗长、单宁的变异程度较大,穗粒重、千粒重、粗蛋白、脂肪的变异程度较为明显。株高、穗粒重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单宁、粗蛋白与脂肪呈极显著正相关,单宁、粗蛋白、脂肪与总淀粉呈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1份高粱品系可划分为三个类群,各类群都表现出独特的地域性特征。供试高粱品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均有着巨大的改良潜力,为进一步改良高粱品种和亲本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芒果贮藏性状的比较及对热处理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芒果采后易软化、变黄和腐烂等问题,以‘台农’、‘红贵妃’和‘金煌’3个品种芒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热处理(50℃热水处理10 min),并比较其作用效果。发现热处理能维持果实的硬度,但对糖、酸和Vc的含量无显著的影响,能抑制MDA的产生,但不能抑制芒果的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不同品种之间,从硬度和可滴定酸的保持以及低电导率、低MDA含量和较高SOD活性的保持,都充分说明了‘红贵妃’的耐贮性好于‘台农’和‘金煌’2个品种。  相似文献   

14.
盐和水分胁迫对不同荞麦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荞(平荞2号)和苦荞(黔苦2号)为实验材料,研究NaCl和等渗PEG对荞麦根系活力、质膜透性、MDA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低盐度处理时两种荞麦根系活力明显增强,苦荞增加幅度较大,甜荞根部和叶片质膜透性及MDA含量明显增加,苦荞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增加;高盐度处理时两种荞麦根系活力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甜荞根部和叶片质膜透性及MDA含量增加幅度明显大于苦荞,甜荞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等渗PEG处理,而苦荞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说明质膜透性、MDA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是荞麦抗逆性敏感生理指标,苦荞的耐胁迫性大于甜荞。  相似文献   

15.
摘 要:以大穗结缕草、沟叶结缕草和日本结缕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处理40天时对三种结缕草K+、N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三种结缕草叶片中的K+ 含量相对变化较小,含量均较高;而Na+含量的相对变化较大,当盐浓度为0.8%时,大穗结缕草、沟叶结缕草和日本结缕草的Na+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226%、336%和462%,三者差异显著;随盐浓度增加,三种结缕草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逐渐增加,但大穗结缕草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值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内K+/Na+与质膜透性之间存在负相关,与丙二醛含量之间存在负相关,质膜透性与丙二醛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赤霉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苗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赤霉病抗性小麦品种对赤霉菌粗毒素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的差异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用赤霉菌粗毒素处理赤霉病抗性不同的小麦品种的幼苗,在0.5~4天内测定各品种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增率。结果表明,处理后感病品种幼苗的MDA含量增率高于抗病品种和中抗品种。各品种幼苗的SOD活性先增加后下降,抗性强的品种SOD活性的增率大,活性下降慢;抗性较弱的品种SOD活性的增率小,活性下降快。各小麦品种幼苗叶片的POD活性增率在1~4天内均呈升高趋势,抗性强的品种POD活性的增率小,抗性弱的品种POD活性的增率大。对MDA含量增率、SOD及POD活性增率的第2天测定值和第2~4天测定均值作方差分析表明,三种不同抗性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持绿型高粱B35灌浆期对干旱的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盆栽条件下, 对典型持绿型高粱品系B35在开花后10 d和开花后30 d进行1周的干旱胁迫, 胁迫结束后测定与持绿性或抗旱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 持绿型高粱品系B35与对照普通高粱品系三尺三相比, 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茎秆、籽粒含氮量, 且干旱胁迫使其值下降幅度较小。与对照相比, 干旱胁迫条件使B35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量较少,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增加量较多, 叶水势下降幅度较大。B35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较高。因此, 我们认为在干旱逆境中持绿型高粱品系B35能够在光合作用、氮素积累、叶片质膜透性、渗透调节能力和保护酶活性等方面有效进行自身的生理调节, 以适应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