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淡竹竹秆锈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竹竹秆锈病能引起病株逐渐枯死,甚至造成成片死亡,严重影响淡竹的生产。根据该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实践,总结出了以营林措施与人工清除病原物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经过推广应用,基本实现淡竹竹秆锈病的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2.
浙江竹秆锈病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秆锈病(Stereostratum corticioides (Berk et Br.)Magnus)又称竹褥病。七十年代以来,江、浙一带的竹秆锈病有所蔓延,病情逐渐加剧,许多地方的竹林已到毁灭的地步。对该病进一步深入研究,寻求彻底的防治措施十分必要。据定点多年观察,该病多发生在竹秆的下部或基部,严重的蔓延至竹秆的上部或枝条上,甚至发生在竹丛枝病的枝条和地面的跳鞭上。病害的冬孢子堆、夏孢子堆、黄斑三个时期较为分明,以往人们对黄斑这个症状往往忽视。竹秆上病斑多时,将诱发其它竹子秆基病害或全株死亡。经接种试验证明,病菌的冬孢子一担孢子不侵染竹秆和竹笋。夏孢子在5~6月产生释放,从伤口侵染当年新竹及老竹。据普查,该病已广泛分布浙江竹区,计已有1市9县24处竹林发生,寄生竹种达16种以上。它对竹林生长和出笋已带来较大的损失,已成为我省竹子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顽固病。笋用竹基地及产笋专业户必须对防治加以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从1980年开始,经过竹秆锈病(Stereos tratum Corticioides)发生规律观察表明,此病专危害竹类。在竹杆上产生冬孢子、夏孢子和菌丝进行侵染循环。其侵染规律是:10月至翌年3月,为冬孢子堆时期;4月,冬孢子堆于雨后吸水膨胀,逐步脱落,在脱落的竹表皮上产生夏孢子;5月至7月,是夏孢子产生和侵染期;8月,夏孢子脱落后,病斑在竹表皮下繁衍大量堆状菌丝;9月中旬,菌丝上产生冬孢子堆,10月突破竹表皮外露。经接种试验,冬孢子无侵染能力,夏孢子是传播的唯一来源,夏孢予的产生又必须经冬孢子阶段。  相似文献   

4.
竹子锈病(竹杆锈病)(Stereostratumcorticiodes)又称竹褥病,危害淡竹、刚竹、桂竹等竹种。在我国发生较为广泛。病害多发生在竹杆中、下部或基部,发病严重时,竹杆中上部甚至小枝也会被害。每年11月至翌年春天病部产出土红色至棕黄色的冬孢子堆。?..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竹杆锈病菌冬孢子堆的6种处理及夏孢子堆孕育过程的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冬孢子堆的存在对夏孢子的产生有保护和促进作用,这为及时杀灭冬孢子堆,切断浸染源防治竹杆锈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竹秆锈病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秆锈病(Stereostratum cotticioides(Berk et Br.)Magnus)又称竹褥病。该病的发生具有许多特殊性,导致病害防治的烦难性。经不同方法,不同药物,对病害的各个防治目标进行反复防治试验证明,防治方法建议在生产上能应用的有以下二种: (1)用煤油或清漆涂抹冬孢子堆法。此法能持续抑制病部夏孢子的产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又简便易行。优于药物药械喷雾法。但同药物药械喷雾法一样,存在着病害当年防治,翌年病部立即复发的不彻底性。 (2)用刀刮除冬孢子堆及其周围健组织法:此法简便易行。更优于用煤油或清漆涂抹冬孢子堆法和药物药械喷雾法。可以免除病害复发的不彻底性。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应用煤酚皂溶液(含煤酚50%),配成15%的浓度,在竹秆锈病冬孢子堆产生后期的3月中下旬,于病部及其周围涂秆2次,防治效果达96%以上。该法应用方便,安全无药害,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摘选     
煤酚皂防治淡竹秆锈病研究初报(陈森等,《江苏林业科技》,1989,16(3).32—33) 应用煤酚皂溶液(含煤酚50%)稀释成10%、15%、20%三种浓度,在3月中下旬竹秆锈病Stere-cstratum coticiodes冬孢子堆产生后,用油漆刷涂刷病部及周围,6月份调查15%浓度涂刷2次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煤酚渗入病菌细胞、使胞壁增厚,原生质浓缩变形,失去生命。该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于1965年在我院三道塬林场进行,试验内容包括病菌的接种和药剂防治两部分。病菌的接种试验为了证实冬孢子能否作为毛白杨锈病的初次侵染来源及该病菌的寄主范围,进行了如下接种试验。1.冬孢子接种:将有冬孢子堆的毛白杨病叶,用水浸湿,悬挂在玻璃钟罩内,在盛  相似文献   

10.
竹秆锈病是我省竹林中发生普遍,又是严重危害的一种病害.尤以淡竹锈病为甚.最近扬州地区的靖江、镇江地区的扬中和南通地区的如皋等地,经常来信反映,要求给予防治指导.现将原栽《植物保护》 1965年第三卷三期山东林科所赵方桂同志撰写的《竹锈病的初步研究》一文转载于后,供各地生产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分析我国加入WTO后茶业的机遇和面临的严竣问题 ,提出西双版纳茶业发展应加速低产茶园改造 ,推广无性系良种 ;保护茶园生态 ,应用生物技术 ;调整产品结构 ,开拓国内外市场 ;建立龙头产业 ,实施名牌战备等四项建议。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 ,为我国茶叶出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 ,19世纪几乎垄断了整个世界茶叶市场 ,进入 2 0世纪 ,肯尼亚、斯里兰卡后来居上。 1999年全国茶叶产量达 6 8万t,出口仅2 0 .2 9万t,云南茶叶产量 7.5万t,出口仅 1.0 3万t,版纳茶叶产量 1.5万t,几乎全部内销。国茶出口不畅 ,其主要原因是受经营机制和产品质量的制约 ,如何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机遇 ,振兴国茶在国际市场的声誉 ,促进版纳茶业再上新台阶 ,必须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 ,改革现行茶叶经营机制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