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肥料结构调查中发现,磷肥盲目施用也时有所见。占调查总数10%左右的农户施磷量为作物需要量的3—5倍以上,有的一季水稻每亩施了12公斤磷(P_2O_5)的过磷酸钙。Pedro(1980)对于旱地大用量(每公顷施P500—1000公斤)施磷的优越性作过评述;对于水稻超量施磷的作用还少见报导,为此作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一定氮钾水平下,适当的磷硼配施可使油菜增产二倍以上,N:P_2O_5:K_2O:硼酸为1:0.7:0.7:0.15%(喷施浓度)时增产最显著。油菜籽中磷硼含量与磷硼肥用量呈正相关,钾含量与施磷量成正相关。适量磷硼配施的籽粒含氮量低于对照。施磷可提高籽粒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3.
盐碱地棉花施用磷肥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四年六次试验结果表明,在豫东轻、中度盐碱土地区,棉田土壤既缺氮又缺磷,在施用氮肥基础上施用磷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10.3—53%之间,每公斤过磷酸钙增产皮棉0.4—0.76公斤。在土壤速效磷(P_2O_5)含量小于12ppm,亩产皮棉在40—60公斤产量水平下,每亩应施过磷酸钙(含P_2O_512%左右)50公斤,60—100公斤产量水平下,应施用55公斤为宜。  相似文献   

4.
在白浆土上对草木樨进行了三年(1984—1986)磷肥试验。以亩施N素1kg作底肥,设每亩施磷肥(以P_2O_5计)0、1、3、6、9kg各处理组。施磷各处理组三年平均增产分别为13.7、33.7、41.0和45.0%,均达到极显著(α=0.01)水准。草木樨的品质也随施磷(P_2O_5)量的变化而变化。草木樨各处理组的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11.3%、19.3%、8.7%和8.0%。经回归和相关分析,草木樨产量(鲜重与干重)和品质的磷肥效应函数方程分别为 y鲜=1125.7+133.74x-9.11x~2; y干=270.06+32.12x-2.19x~2; y蛋白=15.078+1.733x-0.255x~2。相关皆极显著,|r|>r_(0.01)。根据草木樨干草和磷肥的价格比值,核算出最佳经济施磷(P_2O_5)量为每亩3.36kg;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施磷(P_2O_5)量为每亩3.4kg。在当前价格条件下,两者巧合。按P_2O_5每亩3kg将磷肥分层施用(1/3作种肥,2/3施于15~20cm深处),可促使草木樨根系密集层下移,根瘤增加,有利于改良土壤,绿色体产量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夏玉米在亩产975公斤的产量水平下,地上部植株不同部位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和积累速度变化,以及氮、磷、钾在各部位中的分配与转移情况.结果表明,成熟时N、P_2O_5和K_2O的积累量分别为18.2,4.9和17.1公斤/亩,三者的比例为3.7:1:3.48,生产百公斤籽粒所需N、P_2O_5、K_2O的量分别为1.87,0.50和1.75公斤.N、P_2O_5、K_2O的最高积累速度分别为405,109和597克/亩·天,成熟时籽粒中的氮、磷、钾分配比率分别为64.4%,76,4%和20.4%.  相似文献   

6.
据本项研究,缺磷白浆型水稻土的公顷纯氮施用量为140公斤时,三年连施磷肥的效果最好的N、P_2O_5比例是1:0.5,其次是1:0.25,三年累积土壤速效磷增长率为N、P_2O_5比1:0.25的9%、1:0.5的36.3%、1:1的77.2%,在不同形态无机磷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铝磷,其次是钙磷。不施磷肥种稻一年后,在土壤中的绝对减少量最多的是Fe—P,其次是O—P和Al—P,最少的是Ca—P。  相似文献   

7.
采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冬小麦N、P_2O_5、K_2O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亩施纯N12.85~15.28公斤,P_2O_56.137~7.68公斤,K_2O2.33~4.79公斤,才能实现高产(≥400公斤/亩)、高效益(≥190元/亩)的生产目的。若只以提高产量为目的,则亩施纯N14.58公斤。P_2O_56.97公斤,K_2O4.34公斤;只注重增加经济效益时,以亩施纯N13.06公斤;P_2O_56.21公斤,K_2O3.35公斤为最合理。  相似文献   

8.
磷肥用量对新疆棉田磷素状况、籽棉产量和磷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磷肥用量对新疆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植株磷吸收和分配、产量构成和棉田磷平衡的影响,为新疆棉田减磷增效和磷素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同磷肥用量处理(不施磷肥对照,50,75,150和300 kg P_2O_5·hm~(-2)),测定了棉花不同生育期土壤速效磷、植株吸磷量和磷分配、籽棉产量,计算了棉田磷肥利用率和磷素平衡状况。【结果】(1)棉田土壤速效磷表现出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超过150 kg P_2O_5·hm~(-2)施磷量时,土壤速效磷不再增加。(2)植株累积吸磷量呈现出随施磷量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50 kg P_2O_5·hm~(-2)施磷量时,植株累积吸磷量最高;植株生殖器官(蕾、铃、絮、籽、壳)磷素吸收比例随施磷量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150 kg P_2O_5·hm~(-2)施磷量时,生殖器官累积磷素吸收比例最高。(3)籽棉产量随施磷量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略有降低的趋势,在50~150 kg P_2O_5·hm~(-2)施磷量时籽棉产量最高,为5912~6288 kg·hm~(-2)。(4)磷肥利用率在施磷肥75 kg P_2O_5·hm~(-2)达到最优,为22%;随施磷量的增加,棉田土壤磷素盈余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施磷量75 kg P_2O_5·hm~(-2),棉田磷素收支开始出现盈余,磷素盈余为5.59 kg P_2O_5·hm~(-2)。【结论】磷肥用量可通过土壤磷素有效性、棉花磷素吸收和分配,影响棉籽产量;在综合考虑土壤磷素有效性、棉花磷素吸收和产量、磷肥利用率和棉田磷素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建议新疆棉田磷肥施用量为50~150 kg P_2O_5·hm~(-2)。  相似文献   

9.
<正> 由上海化工研究提供的硝酸磷肥,主要成份为硝酸铵、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钙,是兼含氮磷两种元素的颗粒状复合化肥。小麦用的硝酸磷肥含 N20.78%,P_2O_5 20.74%,棉花用的含 N22.27%、P_2O_5 18.07%。用作基肥和早期追肥,有早发健苗、稳长增产的作用。1977—1979年试验,每公斤硝酸磷肥增产小麦2.54公斤,较施等 N 量磷酸铵、硝酸铵和硫酸铵.每公斤 N 分别多增0.13公斤、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用量及配比对甜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用量及配比对甜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表明:氮磷钾用量对商品鲜苞产量有显著增产作用,其影响顺序为:氮>钾>磷。在本试验条件下,每亩施N、P_2O_5、K_2O分别为18.2kg、6.3kg、18kg时,可获最高鲜苞产量640kg/亩。钾可显著提高鲜粒水溶性糖含量。氮、磷则在某一用量(每亩N6.7kg、P_2O_55kg)时,鲜粒水溶性糖含量最低,氮、磷分别小于以上用量时,水溶性糖随养分增加而下降,大于以上用量时,糖分随养分增加而增加。综合商品鲜苞产量与糖分含量两项指标,可推荐甜玉米合适施肥量为N18.2kg/亩,P_2O_56.3kg/亩,K_2O18kg/亩,其配比为N:P_2O_5:K_2O=1:0.35:1。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经过磷矿粉(贵阳矿种)全磷量含(P_2O_5)30.60%,粉剂细度100目.土壤类型:一般黄泥土,速效性磷5.59ppm;低质黄泥土,速效性磷6.63ppm;白粉土,速效性磷3.20ppm.磷矿粉施用量分每亩80斤、160斤、240斤.过磷酸钙施用量减半,分每亩40斤、80斤、120斤.以不施磷为统一对照.供试油菜品种宁7-118.小区面积0.05亩,重复3次,随机区组.移栽密度7500株/亩.磷肥均随根肥施用.不施有机肥料,严格控制氮素化肥.全生育期施硫酸铵2次,计60斤/亩.  相似文献   

12.
油菜是峨山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834.36 hm~2,占小春播种面积的33.6%。针对农户种植油菜施肥结构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缺施硼肥,导致油菜单产低、品质差等问题,特进行油菜测土配方3414肥效试验,以优化氮磷钾施肥量、基肥和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结果表明,每亩最大施肥量N 21.1 kg、P_2O56.5 kg、K_2O 8.7 kg,亩产274.97 kg;每亩最佳施肥量N 19.0 kg、P_2O55.2 kg、K_2O 7.7 kg,亩产272.44 kg。本肥力田块油菜推荐施肥量为亩施N 19.0 kg、P_2O55.2 kg、K_2O 7.7kg,N∶P_2O_5∶K_2O=1∶0.27∶0.41。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清旱地胡麻的需肥规律和肥料利用率、土地贡献率、百千克籽粒养分吸收量等施肥参数,开展了旱地胡麻氮磷钾合理配施肥效"3414"试验,结果表明,现阶段会宁县旱地胡麻经济最佳施肥方案是:高肥力地块每亩施N 4.1 kg,P_2O_5 4.0 kg,K_2O 1.9 kg,氮磷钾比为1∶1.03∶0.46;中肥力地块每亩施N 10.7 kg,P_2O_5 3.7 kg,K_2O 2.8 kg,氮磷钾比为1∶0.35∶0.26;低肥力地块N 8.1 kg,P_2O_5 5.0 kg,K_2O 3.6 kg,氮磷钾比为1∶0.63∶0.45。  相似文献   

14.
旱地小麦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回归饱和设计法,对旱地小麦增产因子中的播种期、基本苗、氮肥、磷肥进行了试验,建立了数学模型,井提出优化方案。在半湿润易旱区的电留县,旱地小麦最佳播期是9月15—20日,每亩基本苗30—32万,每亩施N8.0—10.0公斤、P_2O_56.8—8.0公斤。  相似文献   

15.
大棚黄瓜施用氮,磷,钾素化学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1990~1992年沈阳市郊区五茬大棚栽培黄瓜肥料定位试验研宄表明,随着氮、磷、钾三元素配合施用比例合理性提高,黄瓜产量存在继续增加的潜力.在与供试土壤肥力状况相似的大棚土壤上生产黄瓜,要预期达到每公顷生产黄瓜64000~68000公斤,需要施用氮(N)230公斤、磷(P_2O_5)190公斤、钾(K_2O)430公斤,其相应的氮(N)∶磷(P_2O_5):钾(K_2O)之比为1∶O.83∶1.91.  相似文献   

16.
通过5年磷养分平衡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彭阳县中部河谷残塬区种植地膜玉米磷肥最佳施用量,黑垆土基施纯N268.1 kg/hm~2、P_2O_5 117.0 kg/hm~2、K_2O 75 kg/hm~2,平均产量最高为9 513.0 kg/hm~2,模拟寻优得出地膜玉米产量与有效施磷量回归方程,最高产量施磷量157.5 kg/hm~2,经济产量施磷量136.5 kg/hm2,磷肥当季利用率最高为11.6%,土壤磷素养分校正系数0.66,过量施磷肥磷素在土壤中能够积累,当磷平衡量为60.0 kg/hm~2,玉米收获后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与试验前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7.
夏玉米高产规律的研究 Ⅳ.高产玉米的肥料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通用旋转设计法,以氮、磷、钾用量为供试因子,玉米产量和净产值为目标函数,分析了高产玉米的肥料效应,用计算机模拟出夏玉米亩产≥900公斤的一套高产、低成本施肥方案:亩施纯氮(N)30.77~31.80公斤,纯磷(P_2O_5)10.46~10.77公斤,纯钾(K_2O)28.26~29.59公斤。  相似文献   

18.
新疆南疆石榴树平衡施肥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南疆石榴树平衡施肥技术.[方法]新疆南疆喀什地区的石榴园,进行了氮、磷、钾化肥试验,[结果]在供试条件下,石榴株产与氮肥施用量的效应方程是:Y=17.9+15.5(N)-8.6(N)~2,最佳施氮(N)量为 0.84 kg/株;石榴株产与磷肥施用量的效应方程是:Y=19.2+17.5(P_2O_5)-12.0(P_2O_5)~2 ,最佳施磷(P_2O_5)量为 0.67 kg/株;石榴株产与钾肥施用量的效应方程是:Y=19.23+16.07(K_2O)-10.12(K_2O)~2,最佳施钾(K_2O)量为 0.70 kg/株;石榴产量可达24.9~25.6 kg/株.[结论]适量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可以提高石榴营养器官的生长量,增加石榴叶片的N、P、K营养水平,提高石榴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洛玉941是个丰产潜力比较大的玉米单交种。亩产700~800公斤关键栽培技术是:在6月10日前播种;亩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施纯氮30公斤、P_2O_515公斤、K_2O_515公斤左右,硫酸锌、硼砂各1公斤,磷、钾、锌、硼肥在苗期施用,氮在苗期施10公斤,大喇叭口期施20公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一定氮钾配施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冬小麦群体发育特性、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IPAR)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分析IPAR与LAI之间的相关性,为在一定氮钾配施下筛选出适宜的磷肥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郑麦7698为试验材料,设低氮低钾N_1K_1(N 225 kg·hm~(-2)、K_2O 150 kg·hm~(-2))、低氮高钾N_1K2(N 225 kg·hm~(-2)、K_2O 225 kg·hm~(-2))、高氮低钾N_2K_1(N 300 kg·hm~(-2)、K_2O 150 kg·hm~(-2))、高氮高钾N_2K_2(N 300 kg·hm~(-2)、K_2O 225 kg·hm~(-2))4个氮钾配施比例,每个氮钾配施设置5个施磷水平:P0(不施磷)、P1(P_2O_5 150 kg·hm~(-2))、P_2(P_2O_5 225 kg·hm~(-2))、P~(-2)3(P_2O_5 300 kg·hm2)、P4(P_2O_5 375 kg·hm-),共20个处理。对小麦群体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开花后干物质积累、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IPAR)、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在4种氮钾配施下,施P_2O_5 0—225 kg·hm~(-2)时,随施磷量的增加,总茎蘖数、开花后干物质积累及LAI均增加,施P_2O_5超过225 kg·hm~(-2)时,各指标均有所下降,以施P_2O_5 225 kg·hm~(-2)水平群体指标最佳。(2)氮钾配施固定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小麦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值(IPAR)的大小顺序均为P_2P1P3P4P0,且P_2水平IPAR值最高,增幅最大。不同氮钾配施下以N_1K_1条件IPAR增幅最多。(3)4种氮钾配施条件下IPAR与LAI均呈指数正相关关系,N_1K_1、N_1K2、N_2K_1、N_2K_2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小麦IPAR与LAI的拟合系数分别为0.8492、0.8363、0.7321、0.8081。产量与LAI在二阶多项式函数关系上拟合度较好,拟合系数为0.7145。(4)从3个年度各处理产量来看,适当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但磷肥增加到一定程度小麦产量又呈下降趋势,不同氮钾配施下N_1K_1处理产量水平最高,氮钾配施固定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的产量及增产率均为P_2(P_2O_5 225 kg·hm~-2))时最高。【结论】本研究条件下,N_1K_1P_2(N_225 kg·hm~(-2)、K_2O 150 kg·hm~(-2)、P_2O_5 225 kg·hm~(-2))处理可以优化小麦群体结构,提高LAI,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IPAR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